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94例全胃切除病人术后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病人术后营养支持。方法:1994年5月至1997年5月行全胃切除的病人113例(A组),术后主要依赖肠外营养;1997年6月至1999年3月行全胃切除的病人86例(B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1999年4月至2001年5月行全胃切除的病人95例(C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而且总热量摄入减少。结果:各组病人术前及术后体重,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无显著差异,B组及C组病人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显著少于A组病人,而C组病人术后营养支持费用又显著低于B组病人。结论:全胃切除病术后合理的肠内营养有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不仅减少医疗费,而且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比较经门静脉途径肠外营养与常规外周静脉途径营养支持的代谢效果。12例大肠癌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6例于术中放置门静脉导管,术后经门静脉行营养支持连续5个月;对照组经外周静脉途径行肠外营养。肠外营养以富含支链氨基酸的肝安注射液提供氮源...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我国首例同种异小肠移植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经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以肠外营养为主,随着肠功能的恢复及肠道耐受性提高,逐步增加肠内营养,相应减少肠外营养,术后4d从空肠造口给予2%的谷氨酰胺溶液,术后10d给予结晶氨基酸类肠道饮食并开始口服饮食,术后2个月改给肽类肠道饮食,术后4个月完全停止肠外营养,结果显示:术后移植肠功能逐步恢复,肠道耐受,在术后9个月中,病人体重和白蛋白得到很好维持。  相似文献   

4.
营养支持在肝移植病人术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病人营养支持的作用和方法选择。方法:3例肝移植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全肠外营养(TPN),后在PN基础上加肠内营养(EN),并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TEN),最挂一漏万转为完全经口饮食。结果:术后病人肝功能恢复,黄疸减轻,血浆蛋白提高,氮平稀改善,康复良好。结论:肝移植术后病人需要营养支持,并从TPN→PN EN→TEN逐渐过渡;胃肠功能一旦恢复,早期EN有利于促进肝移植术后病人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留置鼻肠管(NJT)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结合TPN诊治的意义.方法对17例胃癌手术的病人,术中NT留置,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液同时TPN治疗。结果病人均能顺利置入NJT,术后早期开展肠内营养,胃肠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围手术期合理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病人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有一定的作用。胃癌患者早期作肠内营养,可促使病人尽早、顺利康复。NJT留置肠内营养结合全胃:肠营养(TPN)。更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5例外科重症病人和55例外科术后严重并发症病人,应用TPN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本组病例中男49例,女11例,年龄在16~72岁,平均44.5岁。经中心静脉全肠外营养(CV-TPN)3例,经周围静脉全肠外营养(PV-TPN)28例;营养支持时间...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50例普外科危重病人苛大手术后病人,经外周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3 ̄15天,平均10天。结果:4例(8%)因外周静脉输注TNA而产生症状,其中6%(3例)为患肢疼痛或穿刺部位血管周围红肿,更换穿刺部位后继续营养支持,2%(1例)因严重血栓性静脉炎终止输注营养液。结论:通过外周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进行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的,适用于短期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8.
老年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在老年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31例老年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n=16)和肠外营养支持组(n=15),在营养支持前一天及营养支持后测血清白蛋白,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每天观察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与肠外营养比,早期肠内营养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增加,GPT和血糖减低,并发症少。结论:老年颅脑损伤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和有效的,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9.
探讨肝移植术后病人的最佳营养支持方法。对 3例肝移植术后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法进行分析 ,术后第 2~ 3天开始给予全肠外营养 (TPN) ,辅以人血白蛋白及血浆 ;后在 TPN基础上加肠内营养 (EN) ,并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 (TEN)、完全经口饮食。结果 :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结论 :肝移植术后病人营养支持以 TPN→ PN+EN→ TEN,逐渐过渡 ,胃肠功能一旦恢复 ,早期 EN,有利于促进肝移植术后病人尽恢复。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在肝移植术后病人治疗中的应用@蔡瑛$昆明医学院附属二院 @黄青青$昆明医学院附属二院 @万林骏$昆明医学院附属二院…  相似文献   

10.
全胃切除术后经空肠造口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通过对全胃切除术后经空肠造口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的观察,评价其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胃癌全胃切除病人25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对照组)12例,术后接受外周静脉营养;Ⅱ组(试验组)13例,术后24h开始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治疗(连续7天),两组基本等热量,并对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进行营养状态评价,比较术后肠功能恢复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体重及营养状态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显著(P<0.01)。而且试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胃切除术后经空肠造口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不仅安全、可靠、简便、经济,而且能有效地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全胃切除病人术后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病人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病人52例,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试验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两组病人均从术后第1天起自营养管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肠内营养制剂.试验组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Stresson,EN组使用常规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共7d.于术前及术后第1、8天分别抽取外周血,测定IgG、IgA、IgM及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两组的IgG、IgM、IgA、CD3、CD4和CD4/CD8均明显回升,并高于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病人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贲门或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序贯肠内营养(ESE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贲门或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ESEN组55例和常规肠内营养(EN)组47例.比较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和生化指标.结果:两组病人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和前清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显著升高,ESEN组的前清蛋白升高较EN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ESEN支持与常规EN相比,可能更适合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张德重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099-2101,2103
目的探讨术前和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术前1周及手术24h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43例,术后24h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前d1CD3+、CD4+、CD16+CD56+和CD4+/CD8+比值及IgA、IgG、IgM水平与对照组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CD8+比例明显下降;术后d9CD3+、CD4+、CD16+CD56+和CD4+/CD8+比值及I-gA、IgG、IgM水平与对照组术后d9比较均明显升高,CD8+比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能提高患者术前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27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和对照组,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血液淋巴细胞总数(TLC)及T细胞亚群等的变化。结果EN组血淋巴细胞总数、血清白蛋白、IgA、IgG浓度、CD3(%)、CD4(%)及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EN组血淋巴细胞总数、血清白蛋白、IgA、IgG浓度、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及时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综合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支持组(观察组)19例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19例。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结合,10天后转为全肠道营养,对照组10天内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血糖、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能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周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10天后病死率为(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16.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ARDS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ARDS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以及对最终死亡率的影响.方法ARDS患者在开始机械通气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组在机械通气当天即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给予鼻饲合成营养素,对照组则延迟至7天以后应用肠内营养.然后统计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治疗两周后及存活者出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总蛋白、淋巴细胞数量、以及CD3和CD4水平均有明显升高,而CD8变化不大.肠内营养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机械通气时间(平均12.8±2.1天、17.6±3.6天)、住ICU时间(平均21.5±4.6天、31.5±3.4天)均明显缩短.两组最终病死率有明显差异,肠内营养组为27.8%,对照组为35.7%.两组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ARDS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总蛋白水平,降低最终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生长素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GH+EPEN)对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成传统肠内营养(TEN),EPEN及GH+EPEN 3组。EPEN组于术后第一天开始连用7天。生长激素剂量为每天8单位。于术前1天、术后4、8天,分别测定所有病人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f)、血液淋巴细胞计数(TLC)及CD4/CD8。结果:术后4天GH+EPEN组的Alb、Tf、TLC及CD4/CD8均显著高于TEN组(P<0.05)。术后8天,EPEN组的Alb、Tf、TCL及CD4/CD8均显著高于TEN组,而GH+EPEN组的相应指标则显著地高于EPEN组(均P<0.05),而且非常显著地高于TEN组(均P<0.01)。结论:GH+EPEN对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后病人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及免疫功能的恢复具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营养不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用于胃癌病人全胃切除术后治疗营养不良的经验. 方法:对3例全胃切除术后营养不良的胃癌病人,评估其营养状况,建立输注途径,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指导,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并作随访. 结果: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后,病人营养状况改善,免疫功能增强,生活质量提高,支持抗肿瘤治疗. 结论:对全胃切除术后营养不良的胃癌病人,应积极开展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肠内营养加黄芪对创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 (EN)加免疫调节剂黄芪对创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4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10只 ,即正常对照组 (A)、创伤对照组 (B)、创伤后EN治疗组 (C)和EN加黄芪治疗组 (D)。双侧股骨离断及胃内硅胶管置入术建立创伤及肠内营养模型 ,早期 (创伤后 3~ 5h)给予EN及EN加黄芪连续治疗 6天 ,取血测定免疫指标T细胞表型CD4 、CD8 含量和血清白介素 2 (IL 2 )水平。 结果 :创伤后大鼠CD4 T细胞、CD4 /CD8 明显降低 (P <0 .0 1) ,血清IL 2水平亦明显下降 (P <0 .0 5 ) ;给予EN及EN加黄芪治疗后 ,CD4 T细胞、CD4 /CD8 值C、D组均高于B组 (P <0 .0 5 ) ,以D组最明显 (P <0 .0 1) ,血清IL 2水平D组明显上升 (与C组比 ,P<0 .0 5 )。 结论 :创伤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早期EN可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 ,EN加黄芪治疗效果更佳 ,对创伤机体更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