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大量研究证明,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在脑损伤中起关键作用,使得自由基清除剂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热点,很多自由基清除剂类药物被合成并先后进入临床试验,包括代表药物依达拉奉成功在日本上市。本文将综述有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自由基清除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此类药物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展望此类药物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2.
3.
某些自由基清除剂对抗哇巴因致豚鼠心律失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哇巴因致豚鼠心律失常模型,观察某些自由基清除剂对哇巴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v或ip还原型谷胱甘肽(GSH)6.25、12.5、25、50mg/kg:iv抗坏血酸(AA)62.5、125、250、500mg/kg或以0.034ml/min的速度iv 0.24、0.47、0.94mol/L抗坏血酸;iv三七皂甙Rg_1和Rb_1 2、4、8mg/kg;iv亚硒酸钠(Se)5mg/kg;iv超氧化物歧化酶(SOD)5×10~4U/kg;均有不同程度对抗哇巴因致豚鼠室早、室速、室颤和死亡的作用;Se和SOD合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沙拉⑤Mesalazin),化学名为5一氨基水杨酸,即5-ASA,本品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新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明显高于目前治疗结肠炎的首选药物柳氛皮肤毗峻I‘1.该药的合成方法很多,国内已有报道,大多是以水杨酸为起始原料,经硝化,还原合成!’].虽然该合成路线仅两步反应,但由于水杨酸的硝化反应很不稳定,反应温度过低时,不易进行,反应温度过高时,因反应放热,温度不易控制而致使反应急剧升温、猛烈,极易发生冲料和爆炸的现象.因此我们采用对氨基苯乙酸为起始原料,以~锅煮”的方法得到5-ASA。该L艺路线… 相似文献
5.
自由基是指单独存在的、具有配对价电子的离子、原子、分子基团,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最外层电子轨道上具有不配对电子,主要特点是性质活泼、反应性强,1956年Aarm an提出了自由基学说(Free Rad ial Theory,FRT),正常情况下自由基参与药物和毒物的降解,杀灭细菌,调解免疫功能,由于体内的抗氧化系统的存在,自由基能得以清除,使自由基的生成与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人体的自由基以氧自由基为主,近年来不少研究证实自由基损害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出血、脑外伤等的病理过程起重要作用,其在脑缺血及脑出血、脑外伤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尚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丹参酚酸类对EDTA-H2O2-Fe^2 和Vit C-H2O2-Fe^2 系统中水杨酸的羟基化作用,在后一体系中,这类化合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羟化作用,其作用强度和抗脂质过氧化基本一致,而在前一体系中,作用较复杂,大多数丹参酚酸类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水杨酸羟化作用,但丹参酚酸A作用例外-和Vit C作用相似,丹参酚酸A在低剂量时促进水杨酸羟基化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则抑制,这类化合物能与铁离子结合或络合,但其络合常数较EDTA-铁络合常数低二个数量级以上,因而认为丹参酚酸类化合物可能具有羟自由基捕捉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脓毒性休克家兔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ED)对脓毒性休克家兔血气、血生化指标及动物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动物脓毒性休克后1 h用3个剂量ED(1.6,0.8,0.4 mg·kg~(-1))治疗,测定4个时相点动脉血气及酸碱度,并测血乳酸(L)、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酐(Cr)及尿素氮(BUN)含量。观察24 h时动物存活情况。结果:家兔脓毒性休克4 h后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L、LDH、BUN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动物死亡率为70%。不同剂量ED治疗后可改善血气、酸碱平衡紊乱,增强SOD和CAT活性,降低LD、MDA浓度及LDH活性。治疗后3个剂量组动物死亡率分别为0,0和33%,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ED能增强脓毒性休克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脓毒性休克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9.
林敏瑜刘菁余碧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6):7-8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与亚低温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性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血糖、血乳酸、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基清除剂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压疮预防价值。方法:纳入100例急性脑梗死后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0例,联合组采用依达拉奉+常规护理预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统计2组压疮发生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有3例发生压疮,而对照组有10例发生压疮,联合组压疮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能够降低压疮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以考虑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常规护理主动预防脑梗死后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褪黑素(MT)的抗自由基作用.方法采用体内和体外两种实验方法,以过氧化脂质-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了MT的抗自由基作用.结果在体外,MT(1.0,10 mmol/L)均能极显著降低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所致大鼠脑匀浆MDA的升高.体内实验,MT(1.0,10 mg/kg,ip,12 d)均可显著抑制四氧嘧啶所致小鼠脑组织MDA含量的升高(P<0.05);而MT(1.0,10 mg/kg,sc,2 w)均能极显著的降低12月龄小鼠肝、脑组织MDA含量.结论褪黑素可通过抗自由基作用保护机体免受过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这种作用可能是MT抗衰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褪黑素(MT)的抗自由基作用。方法 采用体内和体外两种实验方法,以过氧化脂质-丙二醛(MDA)含量为 指标,研究了MT的抗自由基作用。结果 在体外,MT(1.0,10 mmol/L)均能极显著降低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所致大鼠脑匀 浆MDA的升高。体内实验,MT(1.0,10 mg/kg,ip,12 d)均可显著抑制四氧嘧啶所致小鼠脑组织MDA含量的升高(P<0. 05);而MT(1.0,10 mg/kg,sc,2 w)均能极显著的降低12月龄小鼠肝、脑组织MDA含量。结论 褪黑素可通过抗自由基作 用保护机体免受过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这种作用可能是MT抗衰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氨基胍(aminoguaniding,AG)在兔视神经损伤后对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研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RGC)的保护性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大耳白兔6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和损伤治疗组,损伤组按损伤后ld、3d、7d、14d、21d分5组,每组6只。损伤组采用同一反向动脉夹夹闭视神经法制作动物模型。伤后2min耳缘静脉注射2%AG溶液(损伤治疗组)及等量0.9%氯化钠溶液(损伤对照组),测定视网膜组织中SOD、MDA的含量。结果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含有一定量的MDA、SOD,视神经损伤后MDA含量逐渐升高,而SOD活力逐渐下降,至伤后14d时达到高峰,同一时间点损伤对照组和损伤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视神经损伤后,AG通过对抗自由基的途径减少视神经损伤诱导的RGC凋亡。 相似文献
14.
对Cu(Ⅱ)一姜黄素以1:1(络合物1)和1:2(络合物2)两种不同化学计量关系形成的络合物进行了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对比实验,以了解化学计量关系与结构的改变对它们抗氧化活性的影响。1)用EPR光谱分析溶于J:DMSO中的络合物1和2,结果证实这两种络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扭曲的斜方型和对称的正方平面型。而前者的结构具有更高的SOD活性。2)通过细胞色素C(Fe~(2+))吸收法研究2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根据羟自由基与水杨酸(SA)氧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建立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多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方法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OH与SA反应的动力学曲线,根据动力学曲线斜率的变化测定中药陈皮和灵芝多糖对·OH的清除率,并用维生素C进行方法的重复性与可靠性验证。结果 测定陈皮多糖对·OH 的50%清除率(IC50)为232.6 mg·L-1;灵芝IC50为0.856 1 g·L-1;维生素C的 IC50为0.254 4 mmol·L-1,RSD为0.2%(n=5)。结论 此方法灵敏可靠,可用于中药多糖成分对·OH清除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AIM:To clarify the preventive effects of ONO-3144, a free radical scavenger, on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SP) and free radicals related to the hypertensive disorders. METHODS: Drugs with powdered chow were administered orally to the rats from 2- to 14-month-old. Body weight, blood pressure, rectal temperatur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thyroid hormones, lipids, platelet number, ocular fundus, autopsy, and life span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ONO-3144 did not affect the growth, blood pressure, concentrations of thyroid hormones and lipids in the blood, but decreased the rectal temperature and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NO-3144 also prevented the platelet number decrease, sclerotic change of retinal artery, edematous and hypertrophic changes in parenchymal and circulatory organs. Both the average life-span and the longest life time of SHRSP given 40 mg/kg ONO-3144 were longer than those of normotensive rats and no administration hypertensive rats. CONCLUSION: The oxidative free radic 相似文献
17.
疏血通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41)及对照组(n=42);分别给与对症治疗,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有效率达90.24%,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The cell damages caused by superoxide free radical (O2-) include a series of biochem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lipid peroxidation, DNA and chromosomal damage as well as deactivation of enzyme.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intrinsic attacking agent is hydroxyl free radical (.OH), which is generated through Fenton reaction. Thus, any .OH scavenging agent may inhibit the relevant cell damage. Cytosine arabinoside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scavenge .OH generated by Co~(60) radiolysis and Fe(11)-EDTA with H2O2 in aqueous solutions. Determination of the fluorescence of hydroxylated derivatives from benzoate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level of .OH. The scavenging percentage and inhibition ratio of .OH by cytosine arabinoside were measured. 相似文献
19.
20.
香豆素类化合物药理和毒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自然界重要的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存在于不同种属的植物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实验研究发现香豆素具有抗HIV、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抗凝血和淋巴管性水肿的治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啮齿类动物中存在着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具有种属和位点特异性,这与其代谢途径和CYP2A6酶的多态性有关。另外,毒性作用还与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密切相关,口服和高剂量给药更容易产生毒性反应。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在药理和毒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