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从2004年3—5月应用巴曲酶治疗脑梗死31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于第1、3、5、7d加用巴曲酶注射液10BU、5BU、5BU、5BU,治疗7d及14d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7d及14d后总显效率分别为63%、43%及75%、53%,据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超过溶栓时间窗的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2例进展性脑梗死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按《脑卒中患者临床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24h神经缺失症状停止进展33例占89.2%,而对照组为19例占54.3%,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早期应用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2002-02~2005-02我院102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60例),均在发病6~72h 给药,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比较巴曲酶与其他常规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结果 巴曲酶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巴曲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其他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于第1、3、5、7d加用巴曲酶注射液10BU、5BU、5BU、5BU,治疗7d及14d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7d及14d后总显效率分别为63%、43%及75%、53%,据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超过溶栓时间窗的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巴曲酶(DF-521)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安全性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方式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2组均采用丹参注射液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采用巴曲酶(DF-521)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加安慰剂静滴,均为隔日1次,共3次,同时对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巴曲酶(DF-521)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因素,对血小板数、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巴曲酶(DF-521)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肯定,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宜于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7.
个体化调整巴曲酶剂量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个体化调整巴曲酶剂量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4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220例),个体化剂量组根据每例患者的病程、病情和疗效及凝血纤溶系统检验的结果,个体化调整巴曲酶的用量和时间,每例巴曲酶用量在10~50BU,平均35BU;时间3 ~10d,平均6. 8d。常规治疗组采用5d隔日3次疗法,即首次10BU,隔日5BU两次。在治疗后14d评定临床疗效和观察凝血纤溶系统变化。结果 个体化剂量组显效率72. 3%,总有效率94 .5%,常规剂量组显效率54 1%,总有效率85 .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 05);个体化剂量组治疗后血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D 二聚体浓度上升,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 01)。结论 依据脑梗死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调整巴曲酶的用量和用药时间,可提高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们应用巴曲酶治疗70例急性期脑梗死,并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针静滴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8例发病在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测定血浆凝血四项的变化情况,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巴曲酶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6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巴曲酶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高龄(≥75岁)急性(6~48h)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75岁的高龄组和<75岁的对照组各40例。入院当日巴曲酶10B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1h静滴完毕,第3d与第5d均给巴曲酶5B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1h静滴完毕。同时辅于脑保护,改善脑供血等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并发症不随年龄增加而增多。结论≥75岁的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积极进行降纤治疗,年龄不应作为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否进行降纤治疗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对31例住院患者给予巴曲酶针治疗,首次10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滴,第3、5天以5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滴。密切观察药物疗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各项化验指标及有无出血现象,加强心理护理。结果基本治愈7例,显效13例,进步9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93.5%,显效率64.5%。结论在积极降纤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脑梗死病例采用巴曲酶10、5、5BU隔日静滴3次,用常规治疗组170例作对照,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神床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巴曲酶可明显改善临床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黏度,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巴曲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巴曲酶治疗进展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46例经脑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应用巴曲酶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 临床基本痊愈30.4%,显著进步45.7%,无效6.5%,总显效率76.1%,总有效率为93.5%.结论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巴曲酶、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巴曲酶、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曲克芦丁,2组其他内科治疗相同.于治疗前、治疗后3、7、21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 治疗组Fib较稳定下降,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显效率66.7%,总有效率89.7%,较对照组46.2%、71.8%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巴曲酶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巴曲酶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巴曲酶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 80岁的高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 12 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6 7例 )与对照组 (6 0例 )。两组均采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滴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巴曲酶注射液 (10BU ,5BU ,5BU)静滴 ,隔日 1次 ,共 3次 ;用药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ESS)、血液流变学测定 ;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起效快 ,第 2天ESS分值即较用药前显著提高 ,治疗 11天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均P <0 .0 1)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巴曲酶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疗效好 ,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巴曲酶+丁苯酞)30例和对照组(巴曲酶)30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缺失功能评分。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巴曲酶联合丁苯酞较单用巴曲酶疗效更明显,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7.
巴曲酶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巴曲酶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单用阿司匹林组(ASA组)23例、单用巴曲酶组(巴曲酶组)35例及两者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44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高切应力、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血栓烷B2(TXB2)、影像学、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及生活自理能力(MBI)的变化,并比较出血(包括颅内出血及其他脏器出血)的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60s、180s及最大聚集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联合治疗组作用最明显(P<0.05);ASA组及联合治疗组TXB2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巴曲酶组及联合治疗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高切应力均降低(P<0.005,P<0.01)。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联合治疗组(70.45%)优于巴曲酶组(45.71%)和ASA组(17.39%)。出血发生率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个月时3组NIHSS、MBI比较显示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均P<0.001)。结论巴曲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三大主要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而脑梗死约占脑血管疾病的60%~80%。2008-06~2010-12我院神经内科对收治的90例已失去溶栓机会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进行了巴曲酶联  相似文献   

19.
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缺乏有效方法,我们应用巴曲酶加低分子肝素治疗2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10-2011年神经内科共收治脑梗死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A组)40例;银杏达莫(B组)40例;巴曲酶(C组)40例。A组患者首次静滴巴曲酶10BU,第3、5天剂量降为5BU,共3次[1],自治疗起第1天开始静滴银杏达莫25mL,1次/d,连续治疗14d;B组患者每天静滴银杏达莫25mL,连续治疗14d;C组患者首次静滴巴曲酶10BU,第3、6天剂量降为5BU,共3次。治疗前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C组比较,A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具有脑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