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服用胃镜润滑胶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采用一种较好的术前准备用药途径,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胃镜检查时的痛苦。方法通过对3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将胃镜润滑胶浆一次口服;对照组:先将胃镜润滑胶浆含于口腔内4min再慢咽,对两种方法在胃镜检查中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方法的麻醉、润滑、祛泡效果大致一样,但含服方法易导致呛咳及恶心,影响医生插管及检查,而一次口服胃镜润滑胶浆方法患者没有发生呛咳,医生插管顺利,患者更愿意接受一次口服的方法。结论在胃镜检查中,一次口服胃镜润滑胶浆的方法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服用胃镜润滑胶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采用一种较好的术前准备用药途径,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胃镜检查时的痛苦.方法 通过对3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将胃镜润滑胶浆一次口服;对照组:先将胃镜润滑胶浆含于口腔内4min再慢咽,对两种方法在胃镜检查中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种方法的麻醉、润滑、祛泡效果大致一样,但含服方法易导致呛咳及恶心,影响医生插管及检查,而一次口服胃镜润滑胶浆方法患者没有发生呛咳,医生插管顺利,患者更愿意接受一次口服的方法.结论在胃镜检查中,一次口服胃镜润滑胶浆的方法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含药胃镜胶与普通胃镜胶比较,评价含药胃镜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两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120例病人分为2组,所有受试者在胃镜检查前口服含药或普通胃镜胶1瓶(7 mL),观察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胃镜胶口感、胃镜胶祛泡性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胃镜胶在润滑性能、局部麻醉功能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胃镜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和6.7%(P>0.05)。结论含药胃镜胶与普通胃镜胶比较用于胃镜检查术前准备具有同样的安全性,且润滑性能、局部麻醉功能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并与利多卡因胶浆用药患者进行对比,评估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的麻醉润滑效果、祛泡效果,观察对于扩大适用人群的安全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方法用随机、开放、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对上海和京津等地区11个中心的444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内镜检查和治疗前10~15min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试验组)和利多卡因胶浆(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插镜及麻醉效果,祛泡效果以及口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在插镜及麻醉效果、祛泡效果、疗效判定和口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皆无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麻醉作用强,药效发挥快,祛泡效果好,口感适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操作安全,使用方便,简化了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前的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2月在我院内镜室行胃镜检查的215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普通胃镜组(1293例),采用口服利多卡因胶浆行口腔咽喉部麻醉;无痛胃镜组(863例),采用丙泊酚单一药物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对胃镜检查成功率、慢性胃炎患者操作时间、患者满意度、小息肉检出率、检查中不适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无痛胃镜组与普通胃镜组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异常发生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痛胃镜组检查中不适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胃镜组(P<0.01),无痛胃镜组操作时间比普通胃镜组明显缩短(P<0.05),小息肉检出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普通胃镜组(P<0.05)。结论两种胃镜检查方法均安全可靠,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痛苦更小、耐受性更好、安全性及有效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口服与传统地卡因咽部喷雾麻醉对比的优越性,明确胃镜检查局部麻醉中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随机将2308例胃镜检查局麻患者分为利多卡因胶浆口服组与地卡因咽部喷雾组,对表面麻醉效果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结果 在对咽部刺激、插镜反应、唾液量、泡沫量和胃蠕动单项观察指标和综合效果评定指标上利多卡因胶浆组均优于地卡因组。结论 利多卡因胶浆集麻醉、润滑、祛泡、安全等作用于一体,口服给药对咽反射阻断效果好,且术中分泌物少,视野清晰,胃蠕动减少,使用方便、简单,是一种优于地卡因喷雾麻醉的胃镜检查局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微硅油乳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检查前10 min,研究组给予丁微硅油乳3~5 mL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或盐酸丁卡因胶浆5 mL口服.根据胃镜下视野清晰程度、消泡效果、麻醉效果、口感进行评价.结果:丁微硅油乳胃镜下视野清晰度、消泡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效果与对照组相当,口感比对照组好.结论:胃镜检查中应用丁微硅油乳能明显消除泡沫影响,提高视野清晰度,缩短时间,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娟  袁硕  张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104-105
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含服与传统地卡因咽部喷雾麻醉对比的优越性,明确胃镜检查局部麻醉中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的作用和地位。方法随机将4616例胃镜检查局麻患者分为利多卡因胶浆含服组与地卡因咽部喷雾组,对表面麻醉效果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结果在对咽部刺激、插镜反应、唾液量、泡沫量和胃蠕动单项观察指标和综合效果评定指标上利多卡因胶浆组均优于地卡因组。结论利多卡因胶浆集麻醉、润滑、祛泡、安全等作用于一体,含服给药对咽反射阻断效果好,且术中分泌物少,视野清晰,胃蠕动减少,使用方便、简单,是一种优于地卡因喷雾麻醉的胃镜检查局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甲硅油乳剂联合利多卡因胶浆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90例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西甲硅油乳剂+利多卡因胶浆,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胶浆,由同一位胃镜操作熟练的医生操作,对比两组胃镜图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图像清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胃镜图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在胃镜检查中,图像清晰度高,检查时间缩短,同时能提高微小病灶的检出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近2年来,我院在电子胃镜术前予胃镜润滑胶浆麻醉,效果较好,病人易于接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4月以来对因食管或胃十二指肠疾患等需行电子胃镜检查的病人,均采用口服胃镜润滑胶浆麻醉,共计986例。其中男571例,女4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憩室炎、食管炎等共828例(84.0%),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共113例(11.5%),食管癌、胃癌等恶性肿瘤35例(3.5%),消化道异物10例(1.0%)。1.2方法采用郑州市上街生化制品厂生产的胃镜润滑胶浆,主要成分为盐酸利多卡因。被检查者在胃镜检查前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所收治的300例需做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行静脉麻醉,治疗组口服利多卡因胶浆进行表面麻醉后再行静脉麻醉,比较两组的综合效果。结果治疗组咽喉反应、体动,心率、收缩压超过检查前20%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胶浆使用简单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表面麻醉效果确切,是一种理想的帮助胃镜检查的局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应用无痛胃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7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胃镜治疗,即在利多卡因胶浆咽部麻醉后用常规胃镜治疗;研究组应用无痛胃镜,即利多卡因胶浆咽部麻醉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和异丙酚,患者处于休眠状态时行无痛胃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以及呕吐/恶心、呛咳、躁动和呃逆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异物应用无痛胃镜治疗,效果较好,安全便捷,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麻醉胃镜(EG-450WR)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性。方法将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05例随机分为两组,行普通胃镜检查组101例,常规咽喉部麻醉,不给予镇静镇痛药。无痛胃镜检查组104例,静脉注射异丙酚、芬太尼;观察术中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结果无痛胃镜组较普通胃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生命体征更平稳,患者术后感受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受检率及疾病早期诊断的阳性率提高。结论无痛胃镜对于老年患者舒适、有效,具有切实可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急诊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胃镜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药物传统治疗,胃镜治疗组在胃镜下采用相应的器械进行镜下止血。结果治疗后比较:胃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94.92%,对照组为70.59%,胃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治疗组再出血率、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提高了止血成功率、降低了再出血率及手术率,是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无痛胃镜及普通胃镜的诊疗效果,总结无痛胃镜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并行无痛胃镜检查的86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采取常规胃镜检查,两组均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全程配合护理,记录护理步骤及患者生命体征、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操作过程中生命体征波动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操作成功率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无痛胃镜比常规胃镜具有术中刺激小,操作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的优势,但也额外增加了麻醉因素导致的风险,需要医护人员更好的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近期行胃镜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行无痛胃镜镇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异丙酚行无痛胃镜镇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意识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98.75%;其中对照组患者麻醉优秀15例,良好50例,较差15例;观察组患者麻醉优秀31例,良好48例,较差1例;观察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意识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可有效提高镇静效果,促进术后苏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距离末次出血在24 h内接受胃镜检查同时实施胃镜下治疗的1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急诊治疗);距离末次出血距离时间超过24 h接受胃镜检查以及胃镜下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非急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救治过程中的死亡情况、输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止血时间<24 h和止血时间为24~48 h的患者所占比例为83.6%;对照组中止血时间<24 h和止血时间为24~48 h的患者所占比例为65.7%;前者所占比例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输血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死亡率低,输血量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探讨消化内科应用无痛胃镜诊疗术的价值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普通胃镜检查,实验组行无痛胃镜检查,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反应率和检查中止率为35%、0%,而对照组分别为95%、20%,且实验组检查操作时间更短,生命体征更平稳(P〈0.05)。结论对于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而言,无痛胃镜技术安全有效,且操作时间相对较短,检查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乳剂处方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胃镜检查多采用咽喉部喷雾丁卡因溶液的方法。我院研制了具有局麻、祛泡和润滑作用的复方盐酸利多卡因乳剂[1],经近几年来的临床应用发现,该药咽喉部粘膜麻醉迅速,均匀,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但祛泡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配合临床对处方进行了改进。1处方组...  相似文献   

20.
黄山丽  王桂周 《安徽医药》2018,39(6):745-747
目的 探讨达克罗宁胶浆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普通结肠镜检查的64例老年患者,单纯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使用达克罗宁胶浆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腹痛情况、祛泡效果及结肠镜复查意愿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痛情况评估的优良率为90.62%,对照组为56.25%,观察组患者最佳祛泡率为81.25%,对照组为53.13%,观察组结肠镜复查意愿率为93.75%,对照组为75.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人普通结肠镜检查中,达克罗宁胶浆可减轻腹痛,提高结肠镜检查阳性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