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 (STT)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应用MTT与SRB法检测蒺藜皂苷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作用 ,采用形态学观察以及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了STT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的效应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EL-7402细胞Bcl-2蛋白表达。结果 :①STT能够剂量依赖地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 ;②细胞显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FCM出现凋亡峰 ;③STT能降低BEL-7402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结论 :STT在体外能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并能诱导细胞凋亡 ,其诱导凋亡作用的途径之一是下调Bcl-2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苦参碱诱导人乳腺癌Bcap-37细胞自噬及凋亡的作用,为苦参碱用于乳腺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苦参碱(终浓度为0、0.5、1、1.5、2、2.5、3 mg/mL)处理乳腺癌Bcap-37细胞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运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Cleaved PARP和Lc3b-Ⅰ/Lc3b-Ⅱ蛋白表达水平。苦参碱联合氯喹(chloroquine)(自噬抑制剂)处理Bcap-37细胞24 h后,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变化。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多组均数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均以P<0.01为差异显著的检验标准。结果:苦参碱可显著抑制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苦参碱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率与苦参碱浓度成正比;经苦参碱处理后,Bcap-37细胞胞浆内出现大量囊性小泡,经透射电镜扫描证实细胞发生自噬;Western-blot法检测到Cleaved PARP和Lc3b-Ⅱ蛋白表达均上调。苦参碱联合氯喹作用于Bcap-37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加强(P<0.01)。结论:苦参碱可显著抑制Bcap-37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发生自噬现象;自噬抑制剂氯喹可增强苦参碱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提示自噬现象是一种细胞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杨煌建  瞿伟菁  孙斌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6):1271-1274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简称STT)对体外培养的肾癌细胞(786-O)的影响及其抑癌机制。方法:应用MTT法、Wright染色及AO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FCM)及结合免疫荧光分别测定STT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细胞周期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显示STT可对786-O产生明显的细胞毒作用;Wright染色及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发现STT可诱导786-O在体外产生凋亡;STT可使786-O的S期细胞比例增多;STT能够降低786-O细胞的抗凋亡蛋白Bcl-2及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结论:STT对786-O细胞有明显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并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及下调Bcl-2蛋白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8,(12)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2 mg/mL苦参碱处理Bcap-37细胞后,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c-Myc、生存素(Survivin)、p53蛋白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53mRNA表达。然后,在苦参碱作用基础上以p53抑制剂Pifithrin-α处理Bcap-37细胞后,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53表达水平,MTT法、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苦参碱处理Bcap-37细胞后,细胞OD值、Cyclin D1、c-Myc、Surv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 05),凋亡率、p5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 0. 05)。加入Pifithrin-α后,与单用苦参碱比较细胞OD值、Cyclin D1、c-Myc、Surv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 0. 05),细胞凋亡率、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 0. 05)。结论苦参碱可抑制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53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乌拉甘草提取物对人体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应用MTT法测定甘草水提物(甘草酸)与醇提物(总黄酮)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乳腺癌细胞株(Bcap-37)、胃癌细胞株(MGC-803)以及肝癌细胞株(Bel-7404)增殖的抑制作用;运用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剂测试其诱导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结果甘草酸的抑瘤效果表现出浓度依赖性,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高浓度甘草酸(1000μg/ml)对Bcap-37,Hela,MGC-803的增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6.37%,79.71%,71.06%,对Bel—740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差,抑制率仅为24.2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00~1000μg/ml),其对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与样本浓度大小呈负相关关系,200μg/ml剂量的甘草黄酮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最佳,其对Bcap-37,Hela,Bel-7404,MGC-803等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79.55%,79.98%,67.91%以及37.86%。甘草酸、甘草黄酮均能有效诱导这4种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甘草酸和甘草黄酮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没以子提取物(MSZ)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人乳腺癌细胞Bcap-37经不同浓度MSZ、氟尿嘧啶(FU)作用24~48h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大量有典型凋亡特征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直方图上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并呈剂量依赖性。与FU相比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SZ具有抑制细胞Bcap-37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没食子提取物(MSZ)是否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人乳腺癌细胞Bcap-37经不同浓度MSZ作用24-48h后,经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及凋亡率。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具有凋亡特征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呈剂量依赖性。结论:MSZ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Bcap-37生长,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细薄星芒海绵总萜烯(STS)对多种肿瘤细胞株体内、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用MTT法、体内用中空纤维法分别检测细薄星芒海绵总萜烯STS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在体外培养和裸鼠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外MTT实验中,STS对HL-60(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549(人肺腺癌)、Ls-174T(人结肠癌细胞)、HeLa(人宫颈癌细胞)、BeL-7404(人肝癌细胞)、Bcap-37(人乳癌细胞)、MCF-7(人乳癌细胞)、3AO(人卵巢癌细胞)、SGC-7901(人胃腺癌)、786-O(人肾癌细胞)等细胞株均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在0.06~2.07 mg/L。中空纤维实验进一步证实STS对于裸鼠体内生长的HT-29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也具有较好的抑制率,其最大抑制率可达到50%。结论:STS在体内、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地花菌提取物Albaconol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地花菌提取物albaconol的抗肿瘤活性.方法:以人白血病K562、人乳腺癌 Bcap-37、人胃腺癌BGC-823和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为模型,采用MTT法测试albaconol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22为移植性肿瘤模型,检测albaconol静脉给药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Albaconol对K562、Bcap-37、BGC-823、A549的IC50 分别为2.42±1.77、1.88±1.41、1.04±0.64、1.18±1.10μg/ml;Albaconol 0.87、1.73、3.46 mg/kg剂量组对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28.2%、43.2%、47.4%,对H22的抑瘤率分别为15.6%、22.4%、37.8%.结论:Albaconol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
天花粉蛋白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天花粉蛋白(TC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TCS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CS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形态学观察、DNA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TCS对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TCS对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圆缩,胞浆凝聚等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DNA凝胶电泳呈梯级格局,流式检测出现凋亡峰,凋亡比例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天花粉蛋白通过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而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沙棘籽渣黄酮类化合物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斌  章平  瞿伟菁  张晓玲  庄秀园  杨煌建 《中药材》2003,26(12):875-877
目的:探讨沙棘籽渣黄酮类化合物(FSH)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SRB观察FSH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wright染色、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FSH对BEL-740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果:200~1200μg/ml FSH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wright染色观察到凋亡小体,透射电镜下发生染色质边集,流式细胞术检测出现亚二倍体峰。结论:FSH能够抑制BEL-7402的生长并能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中药茯苓抗肿瘤有效组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茯苓及其化学拆分组分抗胃癌细胞SGC-7901和乳腺癌细胞Bcap-37增殖的有效部位的研究。方法:MTT法和血清药理学方法测定茯苓石油醚、乙酸乙酯、多糖、大孔吸附树脂水洗物(WEF)和大孔吸附树脂醇洗物(AEF)五个不同组分对胃癌细胞SGC-7901和乳腺癌细胞Bcap-37增殖的抑制率。结果:茯苓多糖对乳腺癌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29.29μg/mL,乙酸乙酯为57.84μg/mL,血清药理学实验结果显示茯苓多糖和茯苓乙酸乙酯组分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1),与阳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茯苓多糖对胃癌细胞的IC50为25.38μg/mL,乙酸乙酯组分对胃癌细胞的IC50为56.27μg/mL,血清药理学实验结果显示茯苓多糖和茯苓乙酸乙酯组分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1),与阳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茯苓抗胃癌和乳腺癌的活性组分一致为茯苓多糖和乙酸乙酯组分,并存在一定的时间和量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茯苓抗肿瘤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小鼠Lewis肺癌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在细胞水平比较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A549与Calu-3两种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初步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 利用C57BL/6J Lewis肺癌自发转移模型研究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12.5、25、50 mg·kg-1口服给药,21 d)对Lewis肺癌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WST-8方法检测5、10、50、100 μmol·L-1的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人源非小细胞肺癌Calu-3细胞及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以及PI染色方法观察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Calu-3细胞和A549细胞(Ki-Ras突变)的促凋亡作用。结果 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皮下移植Lewis肺癌的增殖;采用WST-8检测法观察到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Calu-3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而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较弱;TUNEL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通过促凋亡作用抑制Calu-3细胞增殖;细胞计数结果表明,给予不同剂量的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之后,Calu-3细胞数呈剂量依赖性减少,A549细胞数目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能够抑制Lewis 肺癌增殖,并剂量依赖性的抑制Calu-3细胞的增殖,而对A549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猫眼草活性单体的体外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以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测定猫眼草的活性单体科罗索酸对细胞的增殖作用的影响并考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的细胞形态。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和周期的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科罗索酸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抑制作用强于巨大戟醇但弱于盐酸阿霉素。对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划痕、细胞凋亡实验证实了科罗索酸有抑制该细胞生长的作用。细胞周期检测发现低剂量的科罗索酸使人肝癌SMMC-7721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而高剂量的科罗索酸会使人肝癌SMMC-7721细胞阻滞在G0/G1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上调抑癌蛋白Bax表达、下调Bcl-2基因。结论 猫眼草中的科罗索酸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两个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是通过调控Bax/Bcl-2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是一种线粒体膜损伤导致的内源性路径调节。  相似文献   

15.
曾汇霞  危建安  邝姮 《新中医》2012,(6):151-154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AE)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噻唑(MTT)比色法测定AE对体外培养的T24细胞的抑制率,并用作图法计算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AE作用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RNA表达。结果:MTT法测定显示,在5~160μg/mL浓度范围内,AE对膀胱癌T24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IC50为31.55μg/mL;光学显微镜下药物IC50剂量(32μg/mL)作用T24细胞后呈现明显的死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E可阻滞T24细胞进入G2/M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显示早期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R T-PCR法显示myc基因表达下降。结论:AE能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并阻断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yc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 细胞增殖、凋亡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 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 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桂皮醛诱导的凋亡,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凋亡形态的变化;RT-PCR 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 细胞相关凋亡基因的影响;Western Bolt 方法检测桂皮醛对人胃癌BGC-823 细胞相关凋亡蛋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桂皮醛有抑制人胃癌BGC-823 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桂皮醛能诱导凋亡的产生;桂皮醛能下调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 Survivin,上调凋亡相关基因Bax、Bak;桂皮醛能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Procaspase-3,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结论:桂皮醛对人胃癌细胞BGC-823 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凋亡,可能与内源性凋亡途径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