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幼儿腹腔镜下斜疝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120例ASAⅠ级1~5岁拟行腹腔镜手术患儿,随机分为间断推注组(K组)和持续泵注组(P组),麻醉诱导均采用氯胺酮5mg/kg肌注或1mg/kg静注使患儿入睡后入室,K组采用静脉间断推注氯胺酮1mg/(kg.次)、丙泊酚1~2mg/(kg.次);P组采用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4~8mg/(kg.h),氯胺酮2~4mg/(kg.h)维持麻醉。连续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1)、手术开始时(T2)、气腹后5min(T3)、气腹后10min(T4)、手术结束(T5)和苏醒即刻(T6)6个时点的MAP、HR、RR、SpO2和PETCO2。结果:K组在各个时点的MAP和HR均比麻醉前(基础值)显著增加(P〈0.01),而P组联合使用丙泊酚和氯胺酮后,MAP和HR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苏醒时间P组为(45.38±5.28)min,K组为(68.72±6.23)min。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持续静脉泵注用于幼儿腹腔镜斜疝手术,麻醉平稳、苏醒快,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静脉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IE组,20例)和静脉全麻(I组,20例)两组。IE组全麻诱导前选择T12~L1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硬膜外导管后,两组静脉诱导下行气管插管,IE组以丙泊酚静脉泵注,辅以硬膜外麻醉维持;I组以丙泊酚为主静脉复合全麻。于麻醉前5min(T0)、二氧化碳(CO2)气腹前(T1)、气腹后5min(T2)、30min(T3)、60min(T4)、术毕10min(T5)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两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烦躁、寒颤及进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的例数。结果与T0时比较,IE组各时点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组T2、T3、T4时MAP、HR显著高于T0时(P<0.05),组间比较I组T2、T3、T4时的MAP、HR显著高于IE组同时点(P<0.05),见表2。I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烦躁、寒颤及进入PACU例数与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静脉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均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前者术中心率、血压较后者平稳,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后者显著提前,术后烦躁、寒颤等不良反应较后者少。  相似文献   

3.
黄任水  周建辉  何辉 《海峡药学》2012,24(4):214-2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观察组合对照组,分别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以及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 气腹后45min对照组CO和CL值均降低,而观察组CO和CL值在气腹后10min、45min均增高;且MAP和HR变化幅度观察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苏醒拔管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亦明显少于对照组.以上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并辅以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式可以更好的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加臂丛神经阻滞与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患儿断指再植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急诊断指再植术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为氯胺酮-丙泊酚加臂丛神经阻滞;B组为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记录手术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评价麻醉效果以及苏醒期反应.结果 术中,B组MAP和HR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的SpO2和RR值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氯胺酮、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术后A组苏醒较快且平稳,苏醒期精神症状少(P<0.01).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加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患儿断指再植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泵注应用于静脉全麻的效果。方法20例ASAⅠ~Ⅱ级静脉全麻手术患者随机为Ⅰ、Ⅱ组,每组10例。Ⅰ组为丙泊酚及氯胺酮分次静脉注射组,Ⅱ组为丙泊酚及氯胺酮持续静脉泵泵注组。两组术前3min静脉注射丙泊酚0.6mg/kg,氯胺酮1mg/kg。Ⅰ组术中当麻醉转浅时静脉注射丙泊酚(0.6mg/kg)和(或)氯胺酮(1mg/kg);Ⅱ组术中以微泵泵注丙泊酚眼1~3mg/(kg·h)演,氯胺酮眼2~4mg/(kg·h)演。记录麻醉前至手术进行1h每隔5min测得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结果麻醉期间Ⅰ组MAP、HR、R波动大,Ⅱ组较平稳;Ⅰ组有4例SpO2下降至88%~94%;Ⅱ组所有患者SpO2为98%~100%。Ⅱ组人均氯胺酮及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Ⅰ组,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胺酮及丙泊酚微泵泵注给药麻醉效果好,术中BP、HR和R平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丙泊酚复合麻黄碱应用于门诊高龄患者(≥70岁)胃镜诊治术的麻醉效果和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胃镜诊疗过程中麻醉镇痛效果,连续监测SBP、DBP、MAP、HR和SpO2,重点观察单用丙泊酚麻醉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麻黄碱静脉麻醉组(B组),麻醉诱导后至镜检结束期间循环状态变化.结果 记录患者入室后基础值(T0),注药后1 min(T1),注药后3 min(T2),注药后5 min(T3)、苏醒时(T4)MAP、HR和SPO2.同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与B组比较T1~T3时A组MAP明显下降(P<0.01);B组麻醉后BP、HR、SPO2与麻醉前无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麻黄碱用于高龄患者的无痛胃镜麻醉可明显减轻丙泊酚对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具有麻醉效果好、对循环干扰小、安全可靠的优点,能够很好的满足高龄患者无痛胃镜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腹股沟疝患儿5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25例。A组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氟哌啶、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复合全麻。观察2组围麻醉期HR、MAP(平均动脉压)、SpO2变化及患者苏醒时间。结果本组50例患儿麻醉效果均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气腹后MAP、HR都略有升高,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气后10minMAP、HR都恢复至基础值,SpO2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为(10.2±7.8)min,B组苏醒时间为(48.0±12.4)min,A组显著短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苏醒快、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复合全麻在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下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分为腰硬联合全麻组(联合组)和单纯插管全身麻醉组(全麻组),每组30例,检测并记录两组CO2气腹前(T0)、CO2气腹后10min(T1),气腹后20min(T2)、气腹后30min(T3)和排气后10min(T4)的血压(HP)、心率(HR)、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并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停药的苏醒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组的舒张压(DBP)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收缩压(SBP)在T2时低于全麻组(P<0.05);联合组的HR在气腹后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RR在气腹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停药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全麻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复合全麻是下腹部腹腔镜手术最佳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和复合组各40例,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气腹后5min的MAP、HR均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1),复合组在气腹后5min的MAP、HR仍较麻醉前高(P〈0.05),而硬膜外组组基本保持麻醉前水平。复合组气腹后5minSpO2明显增加(P〈0.01);而硬膜外组SpO2较麻醉前改变不明显(P〉0.05)。硬膜外组与复合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25%和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全麻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患者,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GA组,10例)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10例),观察呼吸、循环变化。结果EA组气腹后HR、MAP下降明显,但仍维持在正常水平,GA组气腹后HR,MAP升高明显,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EA组SpO2维持在95%-99%,GA组SpO2维持在97%-100%。结论高海拔地区ASAⅠ~Ⅱ级患者可选用硬膜外麻醉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无肌松药下气管插管全麻在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患儿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无肌松药组和给肌松药组,每组30例.记录患儿气腹前、CO2气腹5 min和放气腹后5 min时腹围、SpO2、呼气末p(CO2)、潮气量(V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留观时间及围麻醉期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儿气管插管条件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气腹中腹围、MAP、呼气末p(CO2)均增高,放气腹后腹围、MAP可恢复至气腹前水平,呼气末p(CO2)仍高于气腹前水平(P<0.05);VT气腹中均降低,放气腹后逐渐升高至气腹前水平(P<0.05).SpO2、HR无明显改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肌松药组患儿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PACU留观时间明显长于无肌松药组(P<0.05).结论:无肌松药气管插管全麻用于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可满足手术需要,苏醒拔管更快,清醒彻底,更适合婴幼儿短时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患者,按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16~54岁;随机分为两组:腰硬联合组(A组,n=30例),气管内全麻组(B组,n=30例);A组先行腰硬联合麻醉,后辅以丙泊酚、芬太尼,术中以丙泊酚维持麻醉;B组行气管内全麻,间断给予芬太尼、肌松药维持麻醉。比较两组在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15、30min和停止气腹后5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清醒质量、术后舒适度。结果:与气腹前比较,气腹后15、30min两组PETCO2均升高(P〈0.05);气腹后15、30min和停止气腹后5min,B组MAP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HR、SpO2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清醒时间、清醒质量及术后舒适度方面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浓度,患者术后清醒质量和舒适度高,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施黎辉 《海峡药学》2008,20(2):57-58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微注泵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外科手术小儿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使用丙泊酚-氯胺酮(PK组),对照组使用地西泮-氯胺酮(VK组),观察两组麻醉期间的MAP、HR、SpO2、麻醉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PK组麻醉后MAP和HR变化不显著(P>0.05);VK组麻醉后MAP升高,但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HR由(95.6±10.6)次/min升高至(112.3±10.7)次/min,较麻醉前增快16.6%(P<0.01);两组SpO2于诱导后均有一过性下降,但均>9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起效和清醒时间,PK组明显快于VK组,PK组分别为(2.62±1.21)min和(8.42±3.23)min,VK组分别为(4.33±1.66)min和(52.82±6.42)min。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微注泵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应用安全可行,可控性强,恢复快,优于常规使用的地西泮-氯胺酮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与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58例患者,分为腰-硬联合阻滞(A组)和插管全身麻醉(B组)各29例,分别记录气腹前、气腹后10、20、30min排气后10min的BP、HR、RR、SpO2、PETCO2,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A组CO2气腹后,RR加快、PETC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仍可维持正常范围,而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腹时应激反应活跃,DBP、SBP、HR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气腹30min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排气后10min各项指标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比B组术后苏醒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麻醉并发症。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比插管全身麻醉能更好地控制机体的应激反应,术后苏醒快,是一种效果佳、可行、实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右美托咪啶在硬膜外麻醉中的镇静作用。方法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在手术开始前10min,观察组泵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泵注丙泊酚,比较两组镇静效果,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麻醉或手术意外。观察组MAP和HR波动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Ramsay评分和SpO2接近,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啶镇静,安全性和有效性高。  相似文献   

16.
曹晓芳  刘存明 《安徽医药》2014,(6):1153-115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1(10 min泵注完毕),术中继以0.4μg·kg-1·h-1持续泵注;对照组以同样方式泵注等量0.9%氯化钠。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0)、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气腹10 min(T3)、拔管即刻(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呛咳反应和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在T1、T2、T3和T4点的MAP、HR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C组T1~4各时间点MAP、HR均较T0时升高(P<0.05)。D组拔管呛咳反应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较C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1(10 min泵注完毕),术中继以0.4μg·kg-1·h-1持续泵注可减轻妇科患者腹腔镜手术中循环动力学反应,降低拔管呛咳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从而提高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刘清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249-250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外科手术l5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C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分别在麻醉前、气腹后5min、20min、35min以及停气腹后10min,记录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相比较,各时段Bp、HR、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PetCO2差异在B组与C组间具有显著性(P<0.01),在A组与B组间无显著性(P>0.05),在A组与C组间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方面,三种麻醉方式效果相当,但保障呼吸功能方面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阻滞-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效果优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诊刮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P组、PR组和PD组.P组静注丙泊酚2mg/kg;PR组静注瑞芬太尼0.5μg/kg,1min后静注丙泊酚2mg/kg;PD组静注地佐辛0.1mg/kg,15min后静注丙泊酚2mg/kg.观察三组不同时间点MAP、HR和SpO2的变化,观察三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手术完成时间、丙泊酚总用量、苏醒后5min疼痛程度(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麻醉后MAP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三组HR麻醉后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PR组和PD组低于P组(P<0.05或P<0.01),P组在扩宫颈时明显上升(P<0.05),高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麻醉后PR组SpO2明显下降(P<0.05);三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诊刮手术,麻醉平稳,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杨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4):534-53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妇科高血压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高血压病人40例分为两组,Ⅰ组采用椎管内麻醉联合静脉麻醉药,Ⅱ组采用全麻插管麻醉.结果:Ⅰ组麻醉后,气腹前SBP、DBP、HR有可控性降低,气腹后并没有大的波动,pH值略下降,PaCO2略升高,但在正常范围内.Ⅱ组SBP、DBP、HR在麻醉诱导插管,手术开始时及拔管时波动大,可控性差.pH、PaCO2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病人的SpO2、PE1CO2无明显变化.结论:椎管内麻醉联合静脉麻醉药具有镇痛完全、苏醒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陈新德  黄汉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2823-2824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麻醉的风险及其对策.方法 选择42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患者,其中ASA Ⅰ级32例,Ⅱ级1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Ⅱ组)及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Ⅰ组)各21例.连续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未CO2分压(PET CO2)、气道峰压(Ppeak).并在气腹前、后10 min,气腹完成后10、30 min记录.并在相应时间点取静脉血检测血浆皮质醇(Cor).结果 与Ⅱ组比,Ⅰ组在气腹后30 min时的Cor明显升高,其他指标差异不明显,而组内比较发现,在气腹后10 min,患者的应激反应达到高峰.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