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子宫异位内膜的种植和发展必须依赖足够的血供,新生血管形成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的基本条件。在众多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因子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起到了关键调节因子的作用。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该因子及其受体有表达,且受卵巢激素的调节。在EMs中,该因子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与异位内膜的增殖、黏附和血管生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研究磷酸酶基因(PTEN)蛋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分别在原代子宫内膜细胞中过表达和静默PTEN表达。Matrigel胶三维培养观察不同PTEN表达组细胞血管生长拟态。利用SCID鼠构建人鼠嵌合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HE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PTEN表达组人鼠嵌合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内膜组织的病理改变及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PTEN高表达组相比,PTEN低表达组的子宫内膜细胞更易在Matrigel胶上形成血管拟态,血管生成明显增加;PTEN低表达的子宫内膜组织更易在SCID小鼠体内形成异位病灶,VEGF表达相对较高。结论:PTEN通过调节血管生成对EMs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推测PTEN基因有用于治疗EMs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激活内皮细胞增殖种植,并增加血管通透性,是血管形成的关键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异位病灶活性有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及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目前运用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药物及基因治疗阻断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有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与免疫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腹腔内异位内膜的黏着、侵袭、血管形成是EMs发生发展的基本环节.近年研究发现,瘦素作为人体内重要的激素和效应因子,具有改变腹腔微环境、促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生、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比例、参与新生血管形成及抑制凋亡等功能.EMs时异常表达的瘦素系统在上述各环节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就瘦素在EMs中的多重调节效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激活内皮细胞增殖种植,并增加血管通透性,是血管形成的关键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异位病灶活性有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及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目前运用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药物及基因治疗阻断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有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生育期女性常见疾患,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主要理论认为,经血逆流内膜种植、体腔上皮因子协同作用、遗传免疫缺陷和血管生成在EMs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发生发展时,不可避免要经受局部缺血、缺氧等微环境改变。综述缺氧与异位子宫内膜病灶的血管生成、细胞凋亡和免疫损伤的关系,以及雌激素在缺氧条件下对于异位内膜病灶的作用。从异位内膜病灶局部缺氧角度,分析传统中医药的活血化瘀或抑制血管生成对于EMs的治疗意义,为EMs药物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却具有侵袭、转移等特性。PI3K/Akt/m TOR和MAPK信号通路是两条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细胞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在EMs中存在PI3K/Akt/m TOR和MAP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并通过调节细胞黏附分子(CAM)、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凋亡因子等的表达,影响异位内膜的黏附、侵袭,血管生成及凋亡,并受激素水平的调控,促进了子宫内膜细胞的异位侵袭和转移,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朱慧莉  黄薇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9):678-680,I000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EMs患者(研究组)和16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血清和腹腔液中的VEGF水平,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并比较VEGF蛋白、VEGF mRNA在EMs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内膜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EMs患者腹腔液、异位内膜、在位内膜VEGF蛋白及mRN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EMs临床分期无关。EMs患者血清VEGF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对照组内膜(P<0.05)。结论:VEGF在EMs患者的高表达,说明其通过促血管生成在该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和VEGF在35例EMs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3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COX-2及VEGF在异位内膜的表达显著高于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P均<0.05).而COX-2及VEGF在EMs在位内膜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均<0.05).②EMs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中COX-2和VEGF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711;r=0.676,P均<0.01).③COX-2和VEGF在EMs未孕与已孕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均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COX-2和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方法:收集EMs患者的在位及异位病灶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肌瘤患者在位内膜组织,原代消化培养子宫内膜细胞,取纯化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进行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COX-2、PGE2、VEGF蛋白的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OX-2、PGE2和VEGF的m RNA的表达。结果:EMs和子宫肌瘤患者分泌期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OX-2、PGE2、VEGF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与增殖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患者在位及异位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OX-2、PGE2、VEGF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比子宫肌瘤患者在位细胞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Ms患者异位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OX-2、PGE2、VEGF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比其在位细胞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OX-2、PGE2、VEGF的蛋白分泌及m RNA表达均升高,且异位病灶间质细胞升高更明显,提示在EMs发病中异位病灶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血管生成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IL-10、IL-1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为EMs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和临床靶向化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取其异位内膜组织(EMs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织(EMs在位内膜组)。选取同期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因其他原因行宫腹腔镜手术的30例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内膜组织中IL-10、IL-12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Ms组中IL-10表达升高,IL-12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Ms在位内膜中IL-10表达低于EMs异位内膜,IL-12表达高于EMs异位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Ms子宫内膜局部及种植部位中IL-12表达降低和IL-10表达升高与EMs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局部雌激素的大量形成在EMs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芳香化酶是雌激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近年来研究已经证实,EMs患者的在位和异位内膜均有芳香化酶的异常高表达,而正常子宫内膜却无该酶的表达,且已有不少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EMs成功的病例报道。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类固醇合成因子1(SF-1)在正常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不表达,而在异位内膜基质细胞中异常表达,SF-1是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芳香化酶合成的主要调控者,EMs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中芳香化酶表达量直接受SF-1表达的影响,而SF-1表达的异常主要是由于表达该蛋白的基因启动子区的过甲基化。综述SF-1在EMs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机理不明,对受试患者缺乏适宜试验是令研究迟滞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裸鼠等动物模型能够研究EMs形态学特征、黏附、血管形成机理及药物作用疗效,有重要应用价值.综述不同月经周期、不同部位的EMs或在位内膜在裸鼠模型中的生长情况,以及不同种植部位、不同体外条件对异位灶形成的影响,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生成因子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机理,并简要介绍利用动物模型探讨EMs新型治疗药物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ER)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评价ER和Trk B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8例卵巢EMs病例,其中在位内膜增殖期9例、分泌期9例。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α、ERβ、Trk 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 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EMs患者在位内膜ERαm RNA和蛋白表达高于异位内膜组织,而ERβ、Trk B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异位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异位内膜组织中ERβ/ERαm RNA的比值高于在位内膜组。在EMs在位内膜中,ERα、ERβ、Trk B蛋白的表达在增殖期均高于分泌期(均P0.05)。ERα主要表达于在位内膜细胞核内;ERβ主要表达于异位内膜细胞质中;ERα与ERβ在EMs在位内膜的增殖期着色比分泌期更加明显。EMs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组织中Trk B与BDNF都有表达,且主要集中于细胞质。EMs在位内膜中Trk B蛋白质在增殖期表达更明显。结论:ERβ和Trk B可能在EM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雌激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关于EMs机制的研究是与雌激素相关的.但异位内膜具有类似于肿瘤样的转移与侵袭生长能力,并且该病具有复发性,具体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明确.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肿瘤转移侵袭与血管形成的一些分子在异位内膜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如整合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等.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趋化性细胞因子(FKN)及其受体CX3CR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腹腔液、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趋化性细胞因子FKN及其受体CX3CR1的表达,同时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EMs患者腹腔液和血清中趋化性细胞因子FKN及其受体CX3CR1的含量。结果:(1)正常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组织中FKN和CX3CR1的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P<0.05);(2)在各内膜组中FKN的表达与CX3CR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3)FKN及其受体CX3CR1在异位症组腹腔液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4)FKN及其受体CX3CR1在异位症组血清中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性细胞因子FKN及其受体CX3CR1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内环境的改变;可能在在异位内膜的转移、种植中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彭茜  朱瑾 《生殖与避孕》2008,28(3):162-16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的微弱诱导剂(TWEAK)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和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Ms患者在位内膜、异位病灶中TWEAK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子宫内膜比较。结果:TWEAK蛋白表达于子宫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胞浆内。与正常对照组内膜和在位组内膜相比,TWEAK mRNA和蛋白在异位内膜上表达量下调(P<0.05),且无论是EMs在位内膜还是对照组内膜,其增生期TWEAK mRNA表达明显低于分泌期(P<0.05)。结论:TWEAK在子宫内膜中表达,表达量在分泌期明显升高。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TWEAK表达降低,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水平下降,参与EM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芳香化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芳香化酶是雌激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已证明EMs患者的在位和异位内膜有芳香化酶表达,而正常子宫内膜无该酶的表达,其表达受到类固醇合成因子(SF-1)、小鸡卵白蛋白上游启动转录因子(COUP-TF)、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1等多种因素调控.近年来,芳香化酶作为EMs临床诊断的研究增多,将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临床EMs的治疗,证明异位病灶内芳香化酶表达紊乱对EMs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rh-endostatin)YH-16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为抗血管途径治疗EMs提供依据。方法: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接种于8天胚龄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建立EMs CAM模型,分设接种组、接种治疗组(YH-16)和空白组。通过显微血管计数、原位铺片及组织学观察等方法检测接种的子宫内膜组织对CAM血管生成和重组人内皮抑素对异位内膜病灶生长行为的影响。结果:接种组CAM血管生成反应明显增强,血管数目显著高于空白组;接种治疗组血管数目显著低于接种组;接种治疗组病灶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的坏死,YH-16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形成。结论:EMs在位子宫内膜能明显促进CAM的血管生成,为子宫内膜在异位种植和存活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重组人内皮抑素能显著抑制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并抑制子宫内膜的生长,抗血管途径是治疗EMs的有效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TERT在EMs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EMs患者及1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TERT的表达情况,应用显微镜及相关软件评估hTERT在EMs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随着月经周期变化的表达情况。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中hTERT表达与CA125、月经周期、r-AFs分期及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EMs异位内膜病灶处hTER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位内膜、正常子宫内膜(P0.05);EMs在位内膜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正常内膜和EMs在位内膜中,月经周期变化对hTERT的表达无明显影响。EMs病灶处hTERT的表达水平与血清中CA125水平呈正相关(r=0.367,P0.05),而与月经周期、r-AFs分期和年龄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TERT在EMs中异常表达,表明hTERT在EMs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