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燮辞 《职业与健康》2010,26(17):2002-2004
一般认为,灾难是指危险的、无法抗拒的、通常为突然发生的创伤性事件。灾难的类型多样,洪灾、地震、火灾、山体滑坡、校园暴力、家庭暴力等都是常见的灾难。灾难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速度快、应激强度大的特点。灾难会使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在瞬间发生巨大变化,使机体陷入超负荷的身心紧张状态中,导致机体内外平衡被打破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2.
职业应激与干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对各种社会生理、心理刺激的反应,包括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三个方面。目前应激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美国9.11事件及今年的SARS流行之后,无论专家和大众都对应激有一定的认识。现代应激理论认为。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的应激反应在机体遭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自由联想法分析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青少年应激心理的结构,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619名青少年进行有条件限定的自由联想法收集应激心理的描述语,并对839条描述语进行内容分析。结果 青少年应激心理结构包括应激生理症状、个人事件、社会事件、与我无关、事件归因、事件评价、疾病信息、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解决问题、寻求帮助和调整情绪等12个方面,但以应激内容为主;应激心理结构反映出青少年存在轻视疾病、应对活动不足等心理状态;并体现出女性、初中生、病例类型多学生应激反应较重的特点。结论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心理干预应侧重启动应对活动,根据应激心理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重点关注应激青少年人群对疾病信息的需求,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研究证实,应激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并能加剧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的发生[1].职业应激可以导致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的改变,可以导致心理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等[2].  相似文献   

5.
张颖 《中国保健》2008,16(10):285-286
应激作为某种情境下引起的机体反应,根据其应激原不同,可把应激分为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生理应激主要表现为不同强度运动、时间等生理负荷下引起机体反应.心理应激主要表现为在日常训练或参加比赛时精神负担引起的机体反应,这些精神负担通常来源于情绪、心境、焦虑、抑郁、紧张、自我概念和自我效应、竞争对手的压力、教练亲人的期望、社会支持等.在此将心理应激对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做以分析论述,将心理因素、免疫功能和健康状况的改变联系到一起,为运动中免疫机能下降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地震后灾区儿童心理应激障碍表现及疏导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地震属于重大灾难事件的一种,极易导致当事人特别是儿童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如沮丧、紧张、焦虑、恐惧等,亟需开展心理救助与照顾[1].本文从社会工作角度,初步分析地震后儿童创伤引起心理应激障碍表现,并希望通过个案管理以及小组辅导对地震后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从而促进儿童受创伤心理的恢复,为灾区心理救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自从SELYE的应激学说提出以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表明,应激因素,特别是突然或急性灾难性应激因素,可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使之产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其他疾病。如果患者的应激持续时间过久或应激反应过于强大,则会通过多种神经生理中介对机体造成危害。患者在心理应激反应中可产生多种不良的情  相似文献   

8.
六味“心理应激”减压丸 “应激”的最直接表现是精神紧张,简单地说,“应激”等于压力或刺激,包括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两大类。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应激”事件多种多样:社会、人生的变故,情感生活的改变,突发事件的出现等等,都会使人心理产生应激反应。如果我们能控制应激,  相似文献   

9.
方向孜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9):1413-1415
生活事件是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的常见应激源,主要指生活中遭遇的足以扰乱人们心理和生理稳态的重大变故,生活事件处理不当会导致焦虑、抑郁,甚至产生严重疾病[1].非自杀式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简称自伤行为,是一种不以自杀为目的的直接地、蓄意地伤害自己躯体的行为[2].研究表明,青少年是故意自伤行为的高发人群,且自伤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3].大多数大学生长期在外生活,经常会遇到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如学习、生活、人际、恋爱、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与困惑,这些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易诱发心理病理问题,同时又是自伤行为较强的危险因素[4].另有研究显示,青少年心理病理状态是后期自伤行为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5-6].据此提出理论假设,即心理病理状态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伤行为的关联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为验证该假设,本研究通过调查高职学生自伤行为、心理病理状态及经历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心理病理状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很多人处于高压力、快节奏的环境中,面临着来自工作、学习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人经常处于一种长期慢性应激的状态。慢性应激是个体面对特殊环境变化而不能调整和稳定内环境稳态时所经历的持续的情感及心理反应。长期的慢性应激会引起情感、认知和生理方面的障碍。研究表明,应激性反应后机体调节系统包括神经-免疫-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这些调节系统均与应激性代谢疾病有关。虽然流行病学数据表明慢性应激暴露与代谢疾病之间有很强的联系,但其病因及机制非常复杂,因此深入了解慢性应激致机体代谢紊乱及探讨其可能机制对代谢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