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研究产后42天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恢复具有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常规产后42天检查的妇女50例,并将此50例妇女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25例,应用压力张力器对治疗组的25例妇女开展盆底压力测定,测定结果〈Ⅲ级的给予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经过一至三个治疗疗程之后再进行复查;对照组的病患则没有给予治疗处理,只需定期回医院复查即可。对治疗组与对照组妇女的盆底压力进行对比,了解盆底压力的改变情况。结果:研究发现有90%的产妇均存在盆底压力受损的情况,区别仅在于受损程度的大小而已。两个小组产妇在第一次检查时在盆底压力分级情况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一至三个疗程之后,两组产妇盆底压力分级差异慢慢增大。在一至两个疗程之后,两组盆底压力分级情况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在第三个疗程之后,两个小组在盆底压力分级方面有了明显差别,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在降低疲劳度,恢复盆底肌力,减小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出现概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具有实用性与简易性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早期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妇女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湖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妇女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盆底康复锻炼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电刺激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盆底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盆底肌功能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和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估,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结果 干预后8周,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2.5%、96.4%,对照组分别为39.3%、91.1%,观察组治愈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8,P<0.05),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PFIQ-7、ICI-Q-SF评分[观察组(137.2±25.6)分、(11.6±2.3)分,对照组(139.5±21.4)分、(11.2±2.5)分]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改变及其妊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产后早期对产妇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生产并于产后6周内进行盆底肌力筛查的510例初产妇以分娩方式分组(新生儿体重正常者)以及以新生儿体重对产妇分组,分别从这两方面对产后盆底肌力改变及其妊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产后早期对产妇进行Kegel训练联合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统计疗效情况。结果新生儿正常体重组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均显著高于低出生体重组(χ2值分别为9.332、9.917,均P<0.01),巨大儿组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均显著高于低出生体重组(χ2值分别为9.962、10.829,均P<0.01)。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相比,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0.183、0.472,均P>0.05)。采用Kegel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方案对肌纤维肌力异常的产妇(400例)进行康复治疗后,产妇的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和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t值分别为27.456、25.067,均P<0.001)。结论分娩方式不同对产后盆底肌力可能无影响,新生儿体重影响产后盆底肌力。产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于产妇的盆底肌功能的康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7,(6):853-854
目的探讨延续性Kegel运动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力康复及尿失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头位顺产的18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出院后进行延续性Kegel运动训练指导。6个月后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张力康复效果、尿失禁发生率及盆腔器官脱出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盆腔器官脱出发生率、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张力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延续性Kegel运动训练指导能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提高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减少尿失禁和盆底器官脱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提高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患者84例随机分为生物电刺激组和联合组各42例,生物电刺激组给予生物电刺激治疗,联合组在生物电刺激组基础上给予盆底康复治疗.进行Ⅰ类...  相似文献   

7.
夏慧 《疾病监测与控制》2023,(5):401-403+414
目的 分析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足月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7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盆底肌功能训练方法,研究组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观察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时盆底肌力、盆底肌相关电压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时,研究组的盆底肌力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高,相关并发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盆底肌最大电压值和平均电压值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自然分娩产妇通过低频电刺激治疗能够提高其产后盆底肌康复效果,改善盆底肌电压,减少并发症,让产妇有更良好的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丽 《现代养生》2022,(17):1486-1488
目的 评定系统化盆底康复锻炼在产后盆底肌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50例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下,采用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化盆底康复锻炼,观察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改善总有效率、盆底肌力水平、性功能质量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康复锻炼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产后3个月性功能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观察组产妇的性功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展开系统化盆底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其盆底肌力,提升盆底肌力水平和性功能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9.
杨晶 《医疗装备》2021,(16):137-138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天津市水阁医院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比较两组产后阴道肌电电压、尿失禁评分及...  相似文献   

10.
王红英 《医疗装备》2023,(20):151-153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盆底压力、盆底肌肌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盆底压力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收缩压力、静息压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干预效果较好,可改善盆底功能,促进盆底肌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盆底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再生育妇女盆底功的影响,为促进产妇盆底康复提供相关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54例二胎产妇进行盆底功能检查,根据分娩方式及初产后是否行盆底康复治疗,分为顺产未治疗组330例,顺产治疗组70例,选择性剖宫产未治疗组204例,选择性剖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0例足月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盆底肌张力评分及尿失禁程度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盆底肌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尿失禁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子宫缩复不良、子宫脱垂、痔疮及腰骶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子宫后倾后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少于对照组;膀胱膨出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有利于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恢复,能有效降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功能降低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产后6~8周进行盆底肌力筛查的初产妇630例.其中选择性剖宫产组300例,阴道顺产组330例.应用手法检测和仪器检测两种评价产后盆底肌力功能.结果 阴道分娩组Ⅰ类肌纤维受损327例(99.09%),Ⅱ类肌纤维受损328例(99.30%),选择性剖宫产组Ⅰ类肌纤维受损294例(98.00%),Ⅱ类肌纤维受损295例(98.30%),阴道分娩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153、5.787,均P<0.05).结论 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均有影响,就损伤程度而言,阴道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肌的损伤程度更大,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肌损伤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的患病情况及盆底肌康复联合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间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盆底中心接受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960例,按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单纯的Kegel训练组(对照组)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结合Kegel训练联合治疗组(观察组)进行临床研究,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的患病状况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相关治疗,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慢性盆腔疼痛及女性性功能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16.00、5.37、5.02、4.50,均P<0.05);治疗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收缩力观察组也较对照组有明显地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38、21.13,均P<0.05)。结论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盆底肌康复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产后第1周与第7周开始Kegel训练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在提高盆底肌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汉川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268例足月阴道分娩的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34例.研究组于产后第1周开始Kegel训练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则于产后第7周开始进行锻炼,均锻炼1个月.对比两组产后3个月、6个月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类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后3个月、6个月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对照组(t=3.53~4.65,均P<0.05);研究组产后3个月、6个月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类法0度比例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13、4.19,均P<0.05),而Ⅰ度比例、Ⅱ度比例低于对照组(Ⅰ度:χ2值分别为3.89、3.97,均P<0.05;Ⅱ度:χ2值分别为3.75、3.69,均P<0.05);研究组产后3个月、6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96、6.25,均P<0.05).结论 产后第1周开始Kegel训练进行早期盆底肌肉锻炼有助于改善盆底肌力,从而能够明显减轻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206例产后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产后6个月产妇盆底肌收缩力和尿失禁情况,产后并发症及术后性生活。结果 观察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力显著高于对照组(t =7.31,P<0.05),而尿失禁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73,P<0.05),观察组尿垫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75,P<0.05)。观察组产妇腰骶痛、子宫缩复不良、子宫后倾后屈、子宫脱垂、痔疮和阴道壁膨出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别为3.54、15.73、4.29、11.62、7.76、6.14,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性生活水平均显著提高(χ^2别为17.30、121.69,均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性生活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χ^2=2.48,P<0.05)。结论 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有利于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显著降低了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训练联合治疗对促进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以2014年3月-2015年10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健康知识教育,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给予盆底肌肉训练,以8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动态压力、盆底肌张力、尿失禁评分和性功能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阴道动态压力比较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阴道动态压力均较治疗前增高(t1值分别为-10.787、-8.775,均P1<0.05),且观察组阴道动态压力增高更明显(t2=-3.074,P2<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盆底肌张力、尿失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均较治疗前增高(t1值分别为-7.450、-3.012,均P1<0.05),尿失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1值分别为11.950、5.042,均P2<0.05),且观察组盆底肌张力、尿失禁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盆底肌张力:t2=-4.326,P2 <0.05;尿失禁评分:t2=7.341,P2<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性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t值分别为-9.835、-13.213、-10.605、-12.174、-9.424、14.661,均P<0.05).结论 盆底肌肉训练联合健康知识教育可明显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阴道动态压力,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盆底功能锻炼对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 POP)分期和症状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189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6~8周进行盆底功能锻炼,维持4个月,对照组未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线值(产后6周)的POP分期(χ2=2.372, P=0.640),POP-Q位点(P>0.05)和膀胱颈位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确诊POP-QⅡ度的初产妇在产后6周和6个月的相对风险度无显著性变化(χ2=2.204,P=0.533;χ2=2.407,P=0.326);对照组在产后6个月阴道内膨胀症状的初产妇数量明显高于实验组(χ2=25.69,P=0.001)。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初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没有影响;对于特定人群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性研究确定盆底功能锻炼对盆腔器官脱垂症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如Kegel训练和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对于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效果,评估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对于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恢复作用。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在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足月经阴道分娩,并于产后第42天返回医院接受盆底肌功能评估的60例盆底肌肌力下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研究组受试者采用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至产后第18周,再改为Kegel训练至产后1年。对对照组受试者采用Kegel训练至产后1年。2组受试者在产后第6、10、18周及1年时,盆底Ⅰ、Ⅱ类肌纤维不同级别肌力发生率比较,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影响因素分析,分别以其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为因变量,治疗措施、时间、治疗措施与时间交互效应为自变量,进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LMIXED)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并经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4016),并与所有受试者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2组受试者年龄、孕次、人体质量指数(BMI)、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治疗前盆底Ⅰ、Ⅱ类纤维的肌力分级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控制治疗措施因素后,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变化,均具有显著时间趋势,即随着训练时间延长,产后盆底肌功能不断恢复,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204、116.344,P<0.001);控制时间因素后,研究组治疗措施对受试者产后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9,P<0.001),但是2组治疗措施对受试者产后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的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治疗措施、时间、治疗措施与时间交互效应,均为受试者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的影响因素,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t=-3.220、6.280、4.340,P=0.002、<0.001、<0.001;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t=-3.080、5.350、3.510,P=0.003、<0.001、<0.001)。 结论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和Kegel训练,均可显著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而且随着训练时间延长,肌力不断恢复。与Kegel训练相比,阴道康复器辅助训练可以更快、更有效、更持久改善初产妇产后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并且疗效优于Kegel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