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解脲脲原体感染对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的同时,进行解脲脲原体感染(培养法)检测。结果 100例中解脲脲原体阳性65例,占65%,阳性组标本精液液化时间、精子密度、活力、活精子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脲脲原体感染可以对精液液化时间、精子密度、活力等产生负面影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门诊患者生殖系统感染与精液参数及流产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男性不育门诊5447例患者按照感染因素(解脲支原体、细菌)分组:阳性组和阴性组。然后比较分组内各参数之间的差异,分析相关原因。结果:本研究发现男性生殖道细菌感染可导致精子前向运动率和正常形态率下降,与精液量、精子浓度和精子总数没有相关性。解脲支原体感染能导致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子正常形态率下降,而对精子前向运动率没有影响。男性生殖道细菌及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流产没有相关性。结论: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对生育有不良影响,尤其是解脲支原体及细菌检出率高,对精液参数影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的状况。方法对35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不育症组)与48例有正常生育能力的男性(正常对照组)的精液质量及支原体感染状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不育组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单项感染率分别为31.9%和13.7%,混合感染率为7.5%,总感染率为53.2%,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不育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a级和b级精子活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液化时间、精子畸形率、白细胞数/高倍视野(H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控制支原体感染后,其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a级和b级精子活力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液化时间、精子畸形率、白细胞数/HP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支原体感染可使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下降,控制感染后可提高患者的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解脲支原体(UU)和抗精子抗体(AsAb)对精液参数的影响,并探讨精液AsAb和UU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男性不育症患者283例,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行精液常规分析(CASA),用DNA体外扩增原位杂交术(PCR)检测精液UU,采用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ixed antiglobulin reaction,MAR)检测精液AsAb。结果:UU 和AsAb 阳性组精子活力均较UU 和AsAb 阴性组下降,而两组之间精子密度无显著差异。AsAb阳性组中UU阳性率显著高于AsAb阴性组。UU阳性组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精子活力显著改善,AsAb阳性率显著下降。讨论:UU和AsAb对精子运动主要参数有明显影响,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而UU是产生AsAb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性科学》2015,(8):95-97
目的:分析男性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探讨顶体酶活性在男性不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精液标本作常规的精液分析,并检测精子顶体酶活性,分析精子顶体酶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精子活力正常组患者的顶体酶活性高于异常组(P<0.05),顶体酶活性正常组的密度、精子形态及精子活力高于顶体酶活性异常组(P<0.05)。结论: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液浓度、精子活力及精子正常形态相关,精子顶体酶活性是一项评估精液质量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异常情况。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对414例不育男性精液进行分析。质量测定指标包括: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动率、精子形态等。结果:精液正常者116例,占28.02%;异常者298例,占71.98%。结论:精液异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感染泌尿生殖器后是否会引起射出精液细胞的异常凋亡,精液细胞凋亡与精液质量的关系,感染部位及炎症程度与精液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而分析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所致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如何?探讨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增高是否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引起男性不育的一个机制环节。方法:用TUNEL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荧光素末端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19例泌尿生殖器UU感染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结果:解脲支原体感染组中,不育患(UUif)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生育力正常(UUf)。精子活动度和精子细胞数均与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解脲支原体感染组(UU )的凋亡率比正常对照组(UU-)高。解脲支原体感染组中,前列腺炎组(UUp)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比单纯尿道炎组(UUur)高。结论:男性不育与射出精液细胞凋亡有关,后与精液质量下降有关。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引起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可能是UU感染所致男性不育的一个发病机制环节,UU所致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改变精液质量从而引起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精液的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情况及其对精液质量和精子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05例男性不育者的精液进行NG、CT、UU检测并做精液常规检查。结果:105例中,NG阳性2例(1.90%),CT阳性11例(10.48%),UU阳性46例(43.80%),NG、CT、UU阳性组与未检到病原体相比,精液液化时间延长(P<0.001),精子活动率低(P<0.005),活动力得分低(P<0.001)。结论:NG、CT、UU感染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与精液常规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96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DFI的相关性。结果:不育组前向运动率、总活动率及正常形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子体积、密度及各年龄组精液常规参数、D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FI与精子密度、总活动率及正常形态率呈负相关(r=-0.135,P=0.002;r=-0.125,P=0.034;r=-0.136,P=0.003);与前向运动率无相关性(r=-0.072,P=0.063)。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与精液常规参数呈负相关,检测精子DNA碎片可为评估精液质量和男性生育能力提供参考,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门诊就诊不育男性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良生活习惯、特殊工作环境、泌尿系统炎症感染与精子质量参数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院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510例,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及试剂盒对精液液化时间、p H值、精液浓度、精子活率活力、精子形态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按照BMI标准分组后显示低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重度肥胖组在精子浓度、精子活率、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DFI指数方面与标准体重组比较均有降低或升高的趋势,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熬夜)和某些特殊职业(高温、辐射和挥发性化学物质)及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感染等因素对精液质量下降影响较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别组在精液液化时间、精液量及精液p H方面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指数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特殊职业及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感染等因素可引起精子质量多项参数改变,是影响男性精液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该研究为男性不育症发生机制的探索及诊治方向的判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育男性合并解脲脲原体(UU)感染者抗精子抗体及不同类型分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文昌市人民医院诊治的331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全自动精子分析仪检测患者精子参数,同时检测患者UU感染率、抗精子抗体(AsAb)及其不同类型分布状况。结果 331例患者UU感染人数为176例,阳性率为53.17%;将331例患者依据UU感染情况分为2组,分别为UU阳性组和UU阴性组,UU阳性组患者向前运动精子比例、精液量、活动精子浓度与精子总数均低于UU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阳性组患者其精浆AsAb阳性率为41.48%(73/176),UU阴性组患者其精浆AsAb阳性率为38.06%(59/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U阳性组患者血清AsAb-IgA阳性率高于UU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不育男性UU感染患者其精子质量下降,这可能和患者血清内AsAb-IgA阳性率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子核成熟度与早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配偶具有早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史的患者50例为URM组,正常生育的男性30例为对照组,通过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仪检测精子的浓度和活动力等,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检测精子DNA完整性,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分别比较两组精子DNA完整性、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率和精液参数的差异。结果:URM组与对照组之间精液量(3.23±1.13 vs 3.37±1.23)mL、精子浓度(29.33±3.76 vs 31.16±4.29)×10~6/mL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前向运动(35.19±7.26 vs 50.12±10.84)%、精子正常形态(2.07±2.94 vs 8.69±4.13)%、精子DNA碎片率(39.28±15.95 vs 23.16±15.17)%及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率(41.99±8.63 vs 18.81±7.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可能与精子核成熟度异常有关,建议RSA患者常规检测夫精精子核成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育男性年龄与精子核DNA碎片率及精液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912名不育男性,按照年龄分组,分为三组:年龄20~29岁(A组)、年龄30~39岁(B组)、年龄≥40岁(C组),采用精子核染色体结构检测(SCSA)方法对三组912名男性精子核DNA碎片率(DFI)检测,同时按照WHO第五版标准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对年龄与精子核DNA碎片率、精子畸形率、精子密度和前向运动精子活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精子浓度、精子畸形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与年龄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随着年龄升高而显著降低,年龄与精子核DNA碎片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精子核DNA碎片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结论:精子核DNA碎片率及精子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会受到年龄的影响,其生育力亦受到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睾丸微石症(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TM)对成年男性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淄博市中心医院门诊健康体检时发现的90例睾丸微石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超声检查的结果将其分为经典型睾丸微石症组(classic 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CTM组)50例和限制型睾丸微石症组(limited 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LTM组)40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常规健康查体的50例非睾丸微石症成年男性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成员的精液,观察其精液质量的差异。结果三组成员睾丸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M组、LTM组和对照组睾丸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peak of systolic velocity,P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成员精子体积和畸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成员比较,CTM组与LTM组成员精子质量总体下降。此外,CTM组与LTM组成员在精子密度、精子活力、PR、NP、IM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睾丸微石症可以影响成年男性精子质量,CTM组精子质量明显低于LTM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男女不育不孕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457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及其配偶457名为观察组,选取353名有正常生育史的育龄妇女及其353名配偶为对照组,采用PCR方法检测两组生殖道标本中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记录统计女性临床表现,采用CASA计算机辅助系统分析入选男性精子活力。结果:观察组女性解脲支原体感染检测阳性率为50.0%,男性解脲支原体感染检测阳性率为4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6%及13.5%(P0.05);观察组男性向前运动精子、总活力及精子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女性阴道分泌物增加、腹痛及腰骶痛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对男、女不育不孕等均有明显的影响,应加强解脲支原体病原菌及药物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降低不孕不育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男性精子DNA碎片与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顶体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生殖中心门诊553例男性患者精液标本,采用改良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检测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按精子DFI结果分为DFI〈15%(I组)、15%≤DFI〈25%(II组)、DFI≥25%(III组),同时检测精子密度、总数、(a+b)级精子百分率、畸形率及顶体酶活性,对DFI与精液各项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精子密度及精子总数与DFI无显著相关性;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随DFI升高逐渐降低,III组与I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精子正常形态率随DFI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精子顶体酶活性随DFI升高而降低,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精子DNA碎片指数与前向精子百分率及精子顶体酶活性呈负相关。因此DFI可作为评估精子功能的一个较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育男性感染生殖支原体(MG)与精液质量检测的结果,以探讨感染MG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与遗传研究所就诊的383例确诊为不育的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G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54)与未感染组(n=329)。使用核酸扩增试验检测精液中MG RNA;根据《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操作,检测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NR)、精子总活力及精子形态;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精子高DNA可染性指数(HDS)。结果感染组PR及精子总活力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头部缺陷精子百分率、颈部及中段缺陷精子百分率、尾部缺陷精子百分率、畸形精子指数(TZI)及精子畸形指数(S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FI及H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MG会显著降低不育男性的精子活力,对其他精液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育症患者的精子DNA损伤情况,并探讨不育症患者精子DNA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60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精液标本进行精液分析,根据其精液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精液正常组、弱精子症组、少精子症组,再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方法对三组患者的精子DNA完整性进行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精子DNA损伤率、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按照精子DNA完整性检测结果,将600例不育症患者分为精子DNA损伤组、精子DNA完整组,比较其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存活率、精子形态正常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不育症患者精子DNA损伤与精液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给予精子DNA损伤组患者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DFI指数和精液分析指标。结果①弱精子症组、少精子症组、精液正常组的精子DNA损伤率、DFI指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高至低依次为弱精子症组、少精子症组、精液正常组。②精子DNA损伤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存活率、精子形态正常率均低于精子DNA完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相关性分析,不育症患者的精子DNA损伤与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存活率、精子形态正常率等精液分析指标密切相关,呈负相关。④经左卡尼汀治疗后,精子DNA损伤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存活率、精子形态正常率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DFI指数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育症患者的精子DNA碎片化严重,其精子DNA损伤主要与其精液质量有关,临床上可采用左卡尼汀对精子DNA损伤予以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精液质量,减轻其精子DNA碎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