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感染泌尿生殖器后是否会引起射出精液细胞的异常凋亡,精液细胞凋亡与精液质量的关系,感染部位及炎症程度与精液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而分析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所致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如何?探讨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增高是否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引起男性不育的一个机制环节。方法:用TUNEL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荧光素末端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19例泌尿生殖器UU感染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结果:解脲支原体感染组中,不育患(UUif)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生育力正常(UUf)。精子活动度和精子细胞数均与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解脲支原体感染组(UU )的凋亡率比正常对照组(UU-)高。解脲支原体感染组中,前列腺炎组(UUp)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率比单纯尿道炎组(UUur)高。结论:男性不育与射出精液细胞凋亡有关,后与精液质量下降有关。解脲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器后引起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可能是UU感染所致男性不育的一个发病机制环节,UU所致的射出精液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改变精液质量从而引起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2.
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的状况。方法对35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不育症组)与48例有正常生育能力的男性(正常对照组)的精液质量及支原体感染状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不育组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单项感染率分别为31.9%和13.7%,混合感染率为7.5%,总感染率为53.2%,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不育组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a级和b级精子活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液化时间、精子畸形率、白细胞数/高倍视野(H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控制支原体感染后,其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a级和b级精子活力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液化时间、精子畸形率、白细胞数/HP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支原体感染可使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下降,控制感染后可提高患者的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解脲脲原体感染对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的同时,进行解脲脲原体感染(培养法)检测。结果 100例中解脲脲原体阳性65例,占65%,阳性组标本精液液化时间、精子密度、活力、活精子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脲脲原体感染可以对精液液化时间、精子密度、活力等产生负面影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性自由生活方式引起的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并进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然而学术界往往就事论事地看待艾滋病流行的日趋加速;性病病原体耐药菌株越来越多,性病的治疗日趋困难;以及由性病造成的生育能力减退和丧失。西方因性病严重流行而丧失生育能力的家庭增多,在中国竟被片面地曲解为不愿要孩子的西方家庭越来越多。诸如此类的问题告诉我们,性学研究必须重视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性,由性自由生活方式引发的人类健康危机和生存危机必须从根本上来解决,不改变性自由生活方式,而试图用生物医学的手段来逐个解决具体的临床问题是不可能的。下面选刊近期北京地区作者的三篇研究报告(一)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精索静脉曲张相关的男性不育;(二)性病门诊中淋病菌株耐药性监测;(三)大陆居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7例报告。希望这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事实对我们从事性学研究的同道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性科学》2021,(3):18-20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UU)与沙眼衣原体(CT)感染状况及药敏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殖健康医院诊治的460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行健康体检已育男性作为对照组。检测UU与CT阳性表达率,并以药敏试验检测UU耐药性。结果观察组UU、CT、UU+CT阳性率分别为48.70%、16.52%、6.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0%、2.5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种药物药敏试验中,UU对米诺环素(MIN)(96.88%)、强力霉素(DOX)(95.09%)、交沙霉素(JOS)(90.18%)、克拉霉素(CLA)(89.29%)、四环素(TET)(87.05%)、莫西沙星(MOX)(84.38%)敏感度较高;对加替沙星(GAT)、司帕沙星(SPA)、左氧氟沙星(LEV)、阿奇霉素(AZI)敏感度较低;对罗红霉素(ROX)(56.70%)、环丙沙星(CIP)(75.00%)表现为耐药。结论男性不育患者UU、CT感染率较高,其中以UU感染为主,UU对MIN、DOX、JOS、CLA、TET、MOX敏感度较高,可将其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清精解尤汤治疗精液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男性不育患者精液UU感染病例100份,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自拟清精解尤汤治疗,1个月为1疗程;B组依据药敏结果选择高敏药治疗,21天为1疗程.各组1疗程结束后复查精液UU及精液分析,对照两组的有效率及其对精子质量的影响.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6%,B组总有效率为9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精子质量的改善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清精解尤汤对精液UU感染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改善精子质量,提高孕育率.  相似文献   

7.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90例性病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及36例正常对照组的前列腺液进行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培养。结果表明,慢性前列腺炎组UU阳性18例(20.00%),MH阳性4例(4.44%);对照组UU、MH均为阴性。两组UU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作者认为,UU是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8.
解脲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脲支原体是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本文介绍了解脲支原体的血清学试验方法,血清学异质性,血清型和人类疾病的关系,解脲支原体的抗原特性以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的血清抗体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性科学》2015,(3):59-61
目的:探讨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方法:选择86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为观察组,86例健康男性为对照组,根据患者主诉记录临床特征,采用醋酸白试验和UU培养基检测判定复发情况。结果:86例CA患者中,共41例患者检出解脲支原体感染,占47.7%。86例对照组中,共9例检出解脲支原体感染,占10.5%;二者检出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CA组患者复发7例,复发率为15.6%;CA合并UU组患者复发16例,复发率为39.0%,二者复发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合并UU感染更易复发;41例UU阳性患者中,21例患者出现尿道口黏膜明显充血发红,占51.2%;24例患者镜检出现多形核白细胞,占58.5%;5例患者主诉提及尿急、尿频、尿道不适,尿道分泌物等尿道炎症状,占12.2%。结论:尖锐湿疣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尖锐湿疣复发的重要因素,需尽早进行常规检查和化验,并进行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淋病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感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淋病是我国的主要性病,多发生于男女青年中,且往往合并支原体感染。在人类生殖道寄居并有致病力的支原体主要是解肥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hominis,MH)。为了解淋病患者这两种支原体感染情况,我们对临床拟诊为淋病的患者同时作了淋球菌及两种支原体培养。现将淋病患者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分析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125例,均经淋球菌培养确诊为淋病。其中男59例,女66例,年龄19~47岁。单纯文原体感染,症状较轻,如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男女不育不孕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457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及其配偶457名为观察组,选取353名有正常生育史的育龄妇女及其353名配偶为对照组,采用PCR方法检测两组生殖道标本中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记录统计女性临床表现,采用CASA计算机辅助系统分析入选男性精子活力。结果:观察组女性解脲支原体感染检测阳性率为50.0%,男性解脲支原体感染检测阳性率为4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6%及13.5%(P0.05);观察组男性向前运动精子、总活力及精子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女性阴道分泌物增加、腹痛及腰骶痛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对男、女不育不孕等均有明显的影响,应加强解脲支原体病原菌及药物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降低不孕不育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沙眼衣原体(CT)与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女性不孕症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不孕症患者235例,其中原发不孕组127例,继发不孕组108例。收集同期已生育的健康查体女性10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孕组CT、UU及其联合感染率分别为43.4%、49.8%和13.6%,对照组感染率为10.5%、12.4%和2.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不孕组CT、UU及其联合感染率分别为45.7%、46.5%和13.4%;继发不孕组CT、UU及其联合感染率分别为40.7%、53.7%和13.9%,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年龄段不孕症患者感染CT、UU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检测应成为不孕症的临床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解脲支原体(UU)和抗精子抗体(AsAb)对精液参数的影响,并探讨精液AsAb和UU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男性不育症患者283例,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行精液常规分析(CASA),用DNA体外扩增原位杂交术(PCR)检测精液UU,采用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ixed antiglobulin reaction,MAR)检测精液AsAb。结果:UU 和AsAb 阳性组精子活力均较UU 和AsAb 阴性组下降,而两组之间精子密度无显著差异。AsAb阳性组中UU阳性率显著高于AsAb阴性组。UU阳性组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精子活力显著改善,AsAb阳性率显著下降。讨论:UU和AsAb对精子运动主要参数有明显影响,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而UU是产生AsAb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赵本书  牟玲 《中国性科学》2016,(10):109-112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氏菌感染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800例纳入不孕不育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或产检者80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仪测定两组患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氏菌DNA。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不孕不育组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解脲、沙眼衣原体同时感染、淋病奈瑟氏菌感染率明显较高(P0.05)。不孕不育组130对夫妻中丈夫和妻子的解脲支原体、沙眼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62.3%、59.2%、44.6%、39.2%,其夫妻间感染解脲支原体、沙眼支原体具有相关性(r=0.864,P0.05;r=0.773,P0.05)。结论: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氏菌感染与不孕不育相关,有必要对不孕不育夫妻同时检测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氏菌DNA。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已婚妇女宫颈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率及药敏情况。方法:收集到本院门诊2013年1月至205年1月进行妇科检查的1000例已婚妇女的宫颈口分泌物,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连反应(QF-PCR)检测分泌物中进行初筛,并采用解脲支原体液体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并进行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1000例患者中共检出353例Uu感染妇女,感染率为35.30%;在不同年龄段检查对象中,26~35岁年龄组妇女的检出率最高46.51%、36~45岁年龄组妇女的检出率为38.28%、46~55岁年龄组妇女的检出率为30.14%。宫颈炎患者的Uu阳性率56.96%显著的高于非宫颈炎患者的25.2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带清洁度Ⅰ~Ⅱ度患者的Uu阳性率27.53%显著的低于Ⅲ~Ⅳ度患者的53.5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分泌物中Uu检出阳性率与阴道滴虫感染、念珠球菌感染不具有相关性(P0.05)。在10种抗生素耐药实验中,药物敏感率≥90%的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药物敏感率≥80%的有乙酰螺旋霉素、可乐必妥、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加替沙星。结论:已婚妇女的宫颈分泌物中Uu的感染率为35.30%,并且与白带清洁度、宫颈炎有一定的关系,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进行针对性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育男性感染生殖支原体(MG)与精液质量检测的结果,以探讨感染MG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与遗传研究所就诊的383例确诊为不育的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G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54)与未感染组(n=329).使用核酸扩增试验检测精液中...  相似文献   

17.
培养及PCR法检测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比较这两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方法:应用培养法和多聚酶链反应(PCR)对64例患者的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0.62%,差别没有显著性(0.5<P<0.75),提示培养法和PCR法都是检测解脲支原体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门急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及解脲脲原体(UU)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23 847例门急诊就诊患者的CT、NG和UU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结果及相应临床诊断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 847例患者中,22 953例男性患者CT、NG、UU的检出率分别为5.0%、2.0%与22.6%;894例女性患者CT、NG、UU的检出率分别为7.9%、1.9%与48.9%。女性患者CT、UU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NG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8)。按年龄段分层,各性别中CT、NG最高检出年龄段均为≤20岁年龄段。临床诊断明确的男性患者中,CT检出最高为附睾炎(27.4%)人群,NG检出率则以尿道炎患者(16.7%)最高,UU检出率最高为不育症患者(32.6%)。结论女性患者CT检出率高于男性,男性附睾炎患者应注意筛查CT、NG。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比较单纯西药合并腔道介入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合并腔道介入治疗对男性少精弱精伴有解脲支原体感染及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男性不育症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对56例男性少精弱精伴有解脲支原体感染及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8例)用阿奇霉素0.5g/d+左氧氟沙星0.4g/d静滴1周,再口服1周(若对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药可改用每天米诺环素0.1g/次,Bid及司帕沙星0.3g/次,Qd,口服2周),同时运用ZRL-II-A型前列腺腔道介入治疗仪,进行尿道的腔道介入治疗3~5次(每次间隔2d),2周复查Uu转阴后开始服用VitE软胶囊100mg/次,Tid,连用3个月。治疗组(28例)在上述治疗2周后的基础上用VitE软胶囊100mg/次,Tid,加中药赞育丹汤剂加减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精液质量指标(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动力、存活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检查分析精液,示治疗后精液质量均改善,但治疗组精液各项参数明显较对照组要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男性少精弱精伴有解脲支原体感染及慢性前列腺炎而引起男性不育症的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合并腔道介入治疗,患者精液质量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合并腔道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临床表现特征,探讨其与解脲支原体(Uu)的关系。方法:400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入院时均对外阴、宫颈和阴道粘膜进行检查,采集阴道分泌物。依据阴道状况及分泌物情况对患者进行诊断,将其分为BV组和健康人群组。比较两组阴道临床症状特征和微生态(细菌培养情况及菌群密集度)特征,并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分析其与BV的关系。结果:25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白带异味患者127例,占50.8%;发作时间14天至2年半,平均发作时间(3±6.1)月;白带增多者84例,占33.6%;外阴瘙痒者70例,占28%;64例无明显症状,占25.6%。阴道分泌物检查表明,186例(74.4%)分泌物呈均匀稀薄状,235例(94.0%)阴道pH值高于4.5,所有患者线索细胞呈阳性;139例(55.6%)氨性实验成阳性。与健康人群相比,BV组的pH值、Nugent评分、白带异味、白带增多、无显著症状、均质稀薄分泌物、阴道pH值高于4.5、氨性实验阳性(%)、线索细胞阳性比例患者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BV患者沙眼衣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6.0%和41.6%,卡方检验表明其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BV组乳酸菌密集度较高,集中于0-Ⅰ级,阴道加特纳菌密集度增加,Ⅱ-Ⅳ级占77.6%,组间Ridit分析表明两组的乳酸菌密集度和阴道加特纳菌密集度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例BV患者中,复发性BV共7例(2.8%)。25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190例(76.0%)解脲支原体呈阳性;150例健康人群中,90例(60.0%)呈解脲支原体阳,二者差异显著(χ2=8.69,P=0.00);215例人群菌量高于104ccu/mL,其中含172例(80%)BV患者,185例菌量低于104ccu/mL,合并BV阳性者78例(42.2%),二者差异显著(χ2=9.92,P=0.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V阳性率与Uu检测菌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0.99,P=0.01。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白带异常、阴道分泌物呈稀薄状、阴道pH值高于4.5和微生态失调,其解脲支原体阳性率较高,其量与BV发生率呈正相关,临床中应注意合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