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妊娠期梅毒治疗对妊娠不良结局以及婴儿先天性梅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的93例妊娠期梅毒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干预的时机不同,将其分成了三组:12周(A组),12~28周(B组),28周(C组),比较各组治疗后的妊娠不良结局、婴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RPR滴度以及1min、5min Apgar评分。结果:C组妊娠期梅毒病人的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以及婴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显著的高于A组和B组;C组中儿RPR滴度≥1∶8母体和婴比例均显著的高于A组和B组;A组中1min、5min Apgar评分≥7分的婴儿比例明显高于B组和C组,并且B组显著的高于C组;A组中1min、5min Apgar评分4分的婴儿比例明显低于B组和C组,并且B组显著的低于C组;上述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妊娠期梅毒病人的早期干预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不良妊娠结局,降低婴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期梅毒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自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确诊感染梅毒的孕妇确诊了妊娠结局的资料,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等,以正常分娩患者为对照组,以不良妊娠结局及先天性梅毒的梅毒孕妇为病例组,用统计学分析,评价影响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及其关联性。结果:共纳入患者26例,首次治疗孕周(OR=2.67;95%CI:1.99-3.59)、孕期首次治疗结束到分娩的间隔时间4周(OR=16.89;95%CI:8.46-33.70)、孕期没有完成治疗(OR=11.00;95%CI:6.46-18.72)、RPR滴度上1:8(OR=10.62;95%CI:6.69-16.85)、早期梅毒(OR=65.90;95%CI:38.29-113.44)、非青霉素治疗(OR=3.24;95%CI:1.50-6.97)是CS的危险因素;首次治疗孕周(OR=1.34;95%CI:1.22-1.48)、孕期首次治疗结束到分娩的间隔时间4周(OR=3.68;95%CI:2.96-4.58)、孕期没有完成治疗(OR=1.46;95%CI:1.38-1.56)、RPR滴度上1:8(OR=3.11;95%CI:2.50-3.85)、早期梅毒(OR=35.83;95%CI:23.60-54.40)、非青霉素治疗(OR=2.71;95%CI:1.74-4.24)是是APOs的危险因素。结论:孕期治疗延后或孕期未完成治疗或孕期首次治疗结束到分娩小于4周、RPR滴度越高、早期梅毒感染、非青霉素治疗是CS和APOs的危险因素。且随着孕期首次治疗延迟、孕期首次治疗结束到分娩的间隔时间4周的缩短、TRUST滴度增加妊娠梅毒CS和APOs发生的风险也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治疗妊娠期梅毒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梅毒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妊娠期梅毒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时间分为A组(孕期≤12周)、B组(孕期12~27周)、C组(孕期≥28周),三组患者均给予规范、足量的抗梅毒治疗。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母婴梅毒RPR滴度情况。结果:A组梅毒孕产妇的足月分娩率88.5%显著高于B组的55.6%及C组的55.6%(P0.05);A组梅毒孕产妇的早产率是11.5%显著低于B组33.3%及C组的37.0%(P0.05);三组孕产妇的流产、死胎、低体重儿发生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B组、C组新生儿(P0.05);A组母婴梅毒RPR滴度均显著低于B组、C组母婴梅毒RPR滴度(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孕产妇及早给予抗梅毒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足月分娩率、降低早产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梅毒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探讨妊娠期梅毒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新生儿结局。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131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82例孕产妇在产前经血清学筛查确诊后给予驱梅治疗,49例孕产妇于临产经输血前四项指标筛查确诊,未进行驱梅治疗,对两组产妇与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妊娠期梅毒患者的诊治方法。结果:治疗组共发生新生儿先天性梅毒17例,发生率为20.73%;未治疗组共发生先天性梅毒29例,发生率为59.18%。治疗组死胎、早产发生率均低于未治疗组,流产发生率高于未治疗组,早孕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死胎率、不良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晚孕组,流产、早产发生率高于晚孕组与中孕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感染40例,感染率为33.33%;阴道分娩组感染6例,感染率为54.55%,阴道分娩感染率明显高于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是导致新生儿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分娩方式、治疗时间及科学规范的驱梅治疗可提高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焦点式心理护理在妊娠期梅毒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从某医院收治的妊娠期梅毒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起止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焦点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梅毒螺旋检测的筛查方法及流程。方法:对9169份标本分别应用酶联免疫方法,胶乳凝集方法,血浆反应素卡试验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其结果与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集试验确证方法的结果相比较。结果:9169份标本中,ELISA方法检测出的83例阳性标本经TPPA确证后79例阳性占95.18%;胶乳快速法检测出的96例阳性标本经TPPA确证76例阳性占79.17%;两种方法双阳性的77例标本经TPPA确证76例为阳性占98.70%。RPR法检测到37份阳性标本,经TPPA确证34份阳性占91.89%。初筛ELISA,胶乳快速法,RPR三种方法均阳性的34例,与经TPPA确证均为阳性为100%。结论:对于基层医院可以用ELISA方法进行筛查,用胶乳法复检,并用RPR法做传染性的检测,适当改进筛查流程确保梅毒螺旋体的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梅毒产妇住院期间的负性心理,探讨对其实施临床干预的意义和方法.方法:选取梅毒产妇15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3例,观察组82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产妇100例,使三组产妇各方面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产妇的负性情绪实施临床干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三组产妇入院时心理特点、分娩后心理表现进行调查,并以SCL-90量表分别于产妇入院后和出院前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合并梅毒的产妇其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健康产妇,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方面两组产妇得分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154例(99.35%)产妇担心梅毒会传染给胎儿,此外,担心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对工作产生影响、不能对患者个人信息保密或者是影响以后的生育,居产妇负性心理的前5位.观察组产妇经过临床干预失眠烦躁、害怕、羞愧、后悔、悲观绝望、抑郁、报复等不良心理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之后经过心理干预的观察组产妇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接近于健康产妇,而与对照组产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应给予患者针对性的临床干预,包括积极的心理护理和抗感染治疗,以此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取得患者的良好配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观察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35例妊娠期梅毒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35例健康孕产妇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治疗时间及TRUST滴度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足月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早产率、死胎率和流产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情况也明显差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中治疗时间较晚及未接受治疗者TRUST滴度≥1:8,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明显差于早期接受治疗及TRUST滴度〈1:8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相对较差,且治疗时间及TRUST滴度对其最终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均影响较大,应重视对妊娠期梅毒患者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启动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简称梅控项目)后梅毒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确诊的330例妊娠梅毒的妊娠结局。结果 2004-2009年共检测孕妇67693例,妊娠梅毒阳性率从2004年的8.26‰下降至2009年的4.11‰,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从36.92%下降至24.24%,先天梅毒、死胎及不良结局总的发生率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孕28周前治疗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孕28周后治疗的患者及孕期未治疗的患者。结论本区域妊娠梅毒及梅毒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对妊娠梅毒进行正确的干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梅毒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螺旋体能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造成流产、死产、早产或分娩胎传梅毒儿.死胎和新生儿死亡是最严重的妊娠不良结局.因此,围产期应常规开展妊娠期梅毒血清学的产前筛查工作.在梅毒高流行区或高危人群,尚需在孕28周和分娩时作2次血清学检查.一旦确诊,应尽早、足量、正规给予青霉素治疗,并加强新生儿随防.孕期有效的青霉素治疗,将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及胎传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深圳市宝安区梅毒血清固定的妊娠期孕妇的状况进行筛查及了解规范性治疗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医疗单位进行免费梅毒保健筛查的妊娠期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对妊娠期梅毒患者的数量及梅毒血清固定的人数比例进行分析。梅毒血清固定孕妇,根据第一疗程、第二疗程同时驱梅用药患者作为治疗组,而两疗程没有同时进行药物治疗或两疗程均没有驱梅用药的患者作为未治疗组,选取同期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规范性治疗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影响。结果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梅毒筛查中,3年的梅毒确诊分别为204例、154例和195例;血清固定孕妇占比分别为5.39%、9.74%和3.07%;在血清固定组患者中不良结局妊娠上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治疗组新生儿血清梅毒阳性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采取药物治疗对于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降低新生儿血清感染率和不良疾病发生率上均具有较好帮助,值得在梅毒血清型固定妊娠妇女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萧山区基层医院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筛查的意义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于杭州市萧山区基层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1225例围产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GBS感染情况,对GBS阳性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并分析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225例孕妇中,GBS阳性孕妇98例(8.00%);GBS阳性孕妇早产?宫内感染?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GBS阴性孕妇(P<0.05);GBS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肺炎?窒息?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GBS阴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P<0.05)。常用抗菌药物中,GBS菌株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达100.00%,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敏感率均在90.00%以上,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仅为60.21%。结论孕妇GBS感染可造成早产?宫内感染?胎膜早破?产褥感染,以及新生儿肺炎?窒息?宫内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GBS菌株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头孢曲松等抗菌药物均有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0例感染梅毒的孕妇发生围产儿死亡的临床特点及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发生围产儿死亡的20例梅毒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围产儿死亡的梅毒孕产妇20例,12例(60%)孕产妇孕期未建卡,8例建卡的孕妇中仅5例(20%)正常产检,且均行驱梅治疗。20例孕妇中16例(80%)无业,仅2例为大专以上学历。分娩前梅毒血清学高滴度(RPR≥1∶8)的孕妇有15例,其中11例(73.3%)死婴为梅毒儿;低滴度(1∶8)的孕妇有5例,仅有1例(20%)为梅毒儿。20例中有14例为死胎,其中有9例(64.3%)考虑胎传梅毒;6例新生儿死亡中3例(33.3%)具有梅毒儿的特征。结论:开展围产期产检非常重要,应加强人群健康教育和孕前孕期梅毒血清筛检管理,及时行驱梅治疗,努力将梅毒对妊娠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妊娠结局为正常分娩的孕妇在不同孕期和非妊娠健康女性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4项指标的水平,评价这些指标对正常妊娠期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期检查并正常分娩的126例孕妇(孕妇组)和75例非妊娠健康女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孕妇组早期、中期和晚期孕妇与对照组健康女性的血液标本,检测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组不同孕期孕妇与对照组健康女性的血浆D-D水平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血浆D-D水平有随孕期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孕妇组不同孕期孕妇与对照组健康女性的PT、APTT、TT和FIB水平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体而言,PT、APTT和TT有随孕期的延长而降低的趋势,FIB有随孕期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对早期、中期和晚期孕妇进行血浆D-D和凝血4项指标实施监测分析,有助于及时了解和掌握正常孕妇的凝血和止血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6.
The antihistamine effects of olopatadine and levocetirizine, in standard‐dose application described in their information (5 mg twice a day for olopatadine; 5 mg once daily for levocetirizine), were examined from 11.5 to 24 h after application. The test was designed in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ross‐over,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12 healthy volunteers on histamine‐induced flare and wheal response using an iontophoresis technique. The suppressive effect of olopatadine on the wheals induced by a 0.1‐mA histamine iontophoresis lasted for 24 h after dosing. Both drugs inhibited flare induced by histamine iontophoresis almost completely until 24 h after the first administration. Suppression of the 0.2‐mA‐induced wheal response by levocetirizine, taken once daily, decreased with time, although 0.1‐mA‐induced flare was almost completely suppressed by the drug. Olopatadine completely suppressed even the wheal response induced by a 0.2‐mA histamine iontophoresis. Compared with the placebo, the two drugs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the subjective itching assessed by visual analog scale at all interval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bjective drowsiness and objective cognitive function between drug‐ and placebo‐treated subject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lopatadine seems to be more potent than levocetirizine when administrated in a standard dose. In conclusion, mild to moderate urticaria could be controlled by standard application as described in their in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severe urticaria could be managed by a standard application of olopatadine, but levocetirizine may need an additional dose to control severe urticar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