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婚恋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婚恋观量表对4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大学生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情感需求和夫妻地位四个因子上显著高于男大学生(P0.05);大学生婚恋观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情感需求、婚恋价值和性爱道德;性别与择偶条件、性爱道德、情感需求和夫妻地位四个因子均呈正相关(P0.05),家庭气氛与婚恋价值、情感需求、性爱道德和婚姻本质四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性别和家庭气氛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婚恋观(P0.05)。结论:大学生婚恋观功利性和浪漫主义色彩并存,高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婚恋观教育。  相似文献   

2.
韩黎 《中国性科学》2011,20(3):26-29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生婚恋价值观、性道德价值观现状及其关系,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和性健康教育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方法:采用婚恋价值观量表、大学生性道德价值观量表对四川三所不同类别高校298名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和性道德价值观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婚恋观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中间手段和现实发展两个维度上,男生和女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大学生婚恋价值观与性道德价值观呈现较高的相关性((P<0.05,P<0.01);回归分析表明,婚恋价值观可以解释19%的性道德价值观的变异。结论:四川大学生婚恋价值观与性道德价值观呈现显著相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将有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性道德价值观,从而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的关系,为高校婚恋价值观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量表对4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在择偶条件、性爱道德、情感需求和夫妻地位四个维度上,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P0.05);高生命意义感的大学生在婚恋价值、情感需求、性爱道德和婚姻本质维度上,显著高于低生命意义感者(P0.05);除了择偶条件外,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的其它五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生命意义寻求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婚恋观(P0.05)。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婚恋观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高校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状况,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从三所高校抽取在校大学生500人,以自编信、效度较高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问卷为工具.结果:(1)理科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情况好于文科大学生,态度也更宽容.不同性别、不同成长环境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差异不显著.(2)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其态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根据其认知情况可以较好地正向预测其态度.(3)第一次接触"同性恋"一词的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存在差异显著.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正确认知有助于他们对同性恋采取更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不孕症患者就诊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嵘  李潭  宋平 《中国性科学》2009,18(2):45-46
本文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作为家庭环境因素对不孕症患者就诊行为影响的指标,探讨家庭对患者就诊行为产生的影响。数据表明,就诊患者的家庭亲密度较高,适应性适中,提示正常的家庭功能是推动患者就诊行为正常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婚恋观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红  任永进 《中国性科学》2008,17(6):15-17,20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1531名普通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施测.大学生婚恋观问卷由恋爱动机、婚姻倾向、婚姻自主现、婚姻价值观、婚姻角色观、婚姻忠诚观、性爱抉择观等七个因素组成.施测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婚恋观水平处于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大学生仍然看重婚姻的忠诚;大学生婚恋现在性别、年级、学科类别等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有关婚恋观的研究经久不衰,但是关于当下热播的婚恋剧作为一种"媒介现实"是否反映真实的普遍婚姻状况,并且是否会影响及如何影响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方面的研究,国内尚为空白。本文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女大学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和问卷抽样调查,结合对热播婚恋剧的分析,发现婚恋剧大体反映当下普遍婚姻状况,但其基调要比真实婚姻状况乐观;电视剧、电影作为大众媒介会影响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婚恋剧接触程度较深的女大学生与婚恋剧接触程度较浅的女大学生在某些具体的婚恋观问题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现状,为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问卷"对6所高校一~四年级6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因素分析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行为价值观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的性行为价值观在各个维度上的重视程度的排列顺序依次是:家庭爱情成长愉悦名利同伴。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各个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专业方面,部分维度存在差异;生长环境方面不存在差异。结论:大学生的性行为价值观总体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针对医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了解他们的婚恋观现状,折射其婚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从而获得影响他们婚恋观的因素,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方法:研究采用自编式问卷,现场发放,匿名填写,当场回收,确保问卷填写的质量,对川北医学院90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了婚恋观的调查。结果:调查男生占36.6%,女生占66.4%,同意婚前性行为的男生占30.1%,女生占10.1%;父母支持孩子恋爱的男生占35.4%,女生占17.4%;49.8%的女生不能接受姐弟恋,24.5%的男生不接受姐弟恋。高年级的恋爱同学的百分比高于低年级的同学,且逐级上升。结论:通过研究,对医学生婚恋观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当代医学生对于婚恋的态度,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指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充分了解性知识,更理性地对待婚前性行为。  相似文献   

10.
郭嘉  杨歌  柳絮  郭琦 《中国性科学》2016,(3):135-137
本研究采用现况调查和定性研究小组访谈的方法,对于北京市高校大学新生婚恋观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即需要进行婚恋观教育。性教育是婚恋观教育中缺失较多的,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学生对于婚恋观教育有差异,因此大学新生教育中应该加入婚恋观教育,高校需加强大学生性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态度,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泰安市256名大学生进行婚恋态度的调查。结果:赞成大学期间恋爱者占绝大多数(82.6%),而且多数(77.7%)认为恋爱目的是为了选择人生伴侣,但仅有12.8%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期间的恋人会最终成为夫妻;同时部分被调查者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和认同态度。在选择配偶时考虑的前4位条件是,诚实可靠、富有感情、受过良好教育、身体健康,但男女生存在差异。结论:当代大学生具有理性的婚恋观,虽然传统观念对大学生还有一定影响,但是现代科学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更深。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福建和台湾在校大学生性观念情况,探析不同社会经济情况下性观念的差异.方法:自制性观念问卷,对福建325名、台湾1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按地区分组,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闽台大学生在自慰是否有负罪感(χ2=48.542,P=0.000)、是否渴望发生性行为(χ2=51.189,P=0.000)、未婚先孕的态度(χ2=10.988,P=0.004)、殉情的态度(χ2=57.342,P=0.000)、是否发生过性行为(χ2=89.509,P=0.000)等项目存在显著差异(P<0.05),福建大学生更趋于保守;在第一次遗精或月经的时间(χ2=3.361,P=0.345)、第一次自慰的时间(χ2=5.867,P=0.209)等项目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闽台大学生性观念差异显著,台湾大学生开放程度高于福建大学生.台湾大学生更能接受无子婚姻,对同性恋态度更加包客.不同的成长环境对性观念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手稿及书信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性爱、婚姻和家庭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系统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性爱、婚姻和家庭问题的观点在理论上是极为重要的。本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系统地整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性爱、婚姻和家庭问题的观点,并将所选取的论述,归纳成4个条目:性爱、婚姻、家庭、其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性罪错妇女尖锐湿疣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深圳市妇教所近5年来5130例性罪错妇女的常规体检资料进行t—检验,x^2—检验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深圳市性罪错妇女不同年份尖锐湿疣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9.398,P=0.052);不同年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t=10.5378,P=0.0001),年龄越小的阳性检出率越高(rs=-0.15057,P=0.0001);不同来源地区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2.186,P=0.702);不同原职业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x^2=29.477,P=0.001),学生阳性检出率最高(11.54%),农民阳性检出率(7.48%)次之;不同现职业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x^2=5.262,P=0.022),以三陪等危险职业的人群阳性检出率为高(6.96%);不同文化程度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x^2=17.225,P=0.O01),初中文化程度的阳性检出率(7.61%)最高;不同婚姻状况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x^2=25.982,P=0.001),未婚阳性检出率最高(7.62%);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和原职业(农民)被引入模型,说明在联合因素的作用下它们是女性尖锐湿疣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年龄、原职业、现职业、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构成尖锐湿疣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PURPOSE: Sensitive skin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skin type with higher reactivity than normal skin and exaggerated reactions to external irritants. Washing with soaps is harmful for barrier-related parameters. Cutaneous irritation induced by cleansing products under exaggerated test conditions, e.g. patch testing, is not necessarily predictive of the irritation occurring under standardized daily use condition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an improved washing solution for sensitive skin in a half-site comparison on barrier-related parameters. METHODS: Thirty healthy volunteers with self-reported sensitive and so-called problematic skin performed standardized washings with a soap-free washing emulsion with mild acidity (pH 5.5) for 3 weeks. Test areas were both forearms and the cheek. Non-invasive biophysical measurements of the following skin parameters, epidermal permeability barrier function measured as 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TEWL), stratum corneum (SC) hydration, pH value, skin surface lipids, skin temperature and SC integrity/cohesion, were assessed prior to the first washing, on days 7, 14 and 21 after beginning the washing procedure. SC cohesion was quantified using two independent methods on D-Squame tapes: optical spectroscopy measuring the absorbance and a protein assay assessing the total protein (Bradford). Both methods showed a good correlation. SC integrity was quantified by measuring TEWL after sequential stripping with D-Squame tapes. RESULTS: The use of the washing emulsion led to a mild damage of the epidermal permeability barrier function with no marked difference to water application. Furthermore, a mild but significant dehydration was assessed after 21 days vs. baseline without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ater-treated and the washing emulsion-treated forearm. On the cheek no dehydration was detectable but the lipid content was reduced under the washing emulsion. The pH value increased in all three test areas after 21 days, again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water and the washing solution. SC cohesion was quantified using two independent methods on D-Squame tapes: optical spectroscopy measuring the absorbance and a protein assay assessing the total protein (Bradford). Both methods showed a good correlation. The SC cohesion decreased after 21 days on the water-treated as well as on the washing emulsion-treated arm. The decrease over time was significant when used the optical spectroscopy measuring. A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 revealed pos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shing emulsion and good acceptance. CONCLUSION: The investigated standardized washing model with the endpoints epidermal barrier function, SC hydration, surface pH, skin surface lipids, skin temperature and SC integrity/cohesion showed only mild damage comparable to washing with water.  相似文献   

16.
周红 《中国性科学》2013,22(8):97-101
性生活是保障婚姻家庭生活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婚后夫妻间性生活又与恋爱关系类型及夫妻关系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质型、青春型恋爱关系的不同种类及结果型、多角度型夫妻关系类型折射不同的性取向,了解这些性取向关系,便于有效管理夫妻问的亲密关系,使婚姻家庭更加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