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人中,膀胱内前列腺突出(IPP)程度与α-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86例因下尿路症状就诊的BPH病人给予特拉唑嗪2mg,每日一次治疗。行经腹超声通过中线矢状面测量IPP长度,根据IPP程度将病人分为3组。分析每组病人治疗4周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和排尿后残余尿量的改善情况。结果:α-受体阻滞剂治疗4周后,在IPP5mm的42例病人中,IPSS(降低5.5,P0.05)和最大尿流率(增加3.2ml/s,P0.05)都有显著改善;在IPP5~10mm的26例病人中,仅有IPSS(降低5.1,P0.05)显著改善;而在IPP≥10mm的18例病人中,各项疗效指标均无显著改善。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腹超声测量的IPP程度可以预测α-受体阻滞剂治疗BPH的效果,对于IPP≥10mm的BPH病人,α-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中医用药规律及治疗思路。方法:应用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95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期间,公开发表的所有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关文献,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科研病例采集系统》、《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挖掘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学处理。关联分析最小支持度0.14的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通过对最终纳入的137篇文献分析所得,最常见的6种证型为肾虚血瘀型、肾阳衰微型、脾气虚弱型、湿热瘀滞型、湿热内蕴型、阴虚火旺型;最常用药物种类为茯苓、车前子、泽泻、王不留行等为代表的利水渗湿药,其次为熟地、牛膝、山药、黄芪等为代表的益气养阴药,以及当归、桃仁、穿山甲、丹皮、桂枝等为代表的活血化瘀药;常用药对以泽泻与丹皮、黄柏与知母、莪术与三棱、淫羊藿与巴戟天、黄芪与党参为代表的补泻相兼、滋阴降火、活血化瘀、益肾壮阳等相须相使的经典药对。结论:经过以上数据挖掘分析得到的证型、药物、药对综合分析后得出,治疗BPH大多从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肾助阳三方面着手;其分析结果具有合理的理论依据,对临床治疗BPH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前列腺剜除术(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and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ERP)与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对体积<100mL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膀胱功能、性功能和并发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前列腺剜除术(PKERP),对照组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PKR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膀胱功能、性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同组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s,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为(6.84±1.13)分,QOL评分为(1.17±0.2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351,4.082,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the maximum flow rate,Qmax)、最大尿道关闭压(maximum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MUCP)和国际勃起评分表(intem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 5,IIEF-5)比较,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Qmax[(16.74±3.16)mL/s]、MUCP[(36.04±5.22)cm H2O]、IIEF-5[(24.76±3.5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827,8.193,4.696,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71,P<0.05)。结论 PKERP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后患者的膀胱功能的保留,性功能的保留效果更好,并发症显著降低,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月至2017年10月成都市西区医院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组(TURP组,n=100)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TPKEP组,n=10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Qmax、PVR、IPSS评分、QOL评分、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PK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TU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切除质量显著高于TU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TU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5.0%(5/100)、26.0%(26/100)均显著低于TURP组15.0%(15/100)、34.0%(34/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应用价值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前通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临床疗效。方法:72例BP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口服前通片。对照组30例,口服前列康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B超监测前列腺体积(V)。和膀胱残余尿量(R)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为7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缩小前列腺体积、减少膀胱残余尿量、降低血清PSA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通片为治疗BPH的有效药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开放性手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性功能影响性,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9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予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49例,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治疗后两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射精疼痛发生率为10.2%、逆行射精发生率为26.53%、ED发生率为30.61%,观察组射精疼痛发生率为2.04%、逆行射精发生率为16.33%、ED发生率为12.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精量增加、精量减少上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在IPSS评分上较治疗前评分均下降,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IP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IP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在IIEF-5评分上较治疗前评分均下降,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IIEF-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IIEF-5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患者性功能影响性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小功率钬激光剜除术(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治的7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小功率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治疗。统计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血红蛋白变化、组织切除量、手术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法(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均小于对照组,组织切除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IPSS、QOL评分、Qmax、P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功率HoLEP治疗BPH安全可靠,与TURP效果相似,且在组织切除量、缩短住院及留置尿管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后的性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文 不同的治疗手段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以下简称BPH)患者性功能及性功能障碍的影响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功能障碍与BPH的关系越发普遍.某些治疗BPH的手段能影响性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光选择性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短期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58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光选择性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对比两组在短期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手术前对比,我们发现手术后两组患者IPSS、PVR等指标明显降低,Qmax明显上升,其中实验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较好,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光选择性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短期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越性,今后可将其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的有效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性生活现状,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良性增生患者16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同龄健康男性1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男性性欲与性交要求存在人数、性欲与性交要求明显下降年龄、每周性交次数、平均每次性交时间等性生活状态。结果:两组男性在性欲与性交存在人数、性欲与性交明显下降的年龄以及每周性交次数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每次性交平均时间显著长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睾丸质地丰满、正常大小68例、占42.50%,睾丸退化92例、占57.50%;对照组睾丸质地丰满、正常大小89例、占55.63%,睾丸退化71例、占44.3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对患者性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每次性交维持时间,同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睾丸退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不同社会支持程度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性功能状态。方法:通过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20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社会支持程度分为低、一般和高三组,三组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其性功能状态,探讨社会支持程度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性功能影响程度。结果:术前三组患者性功能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三组患者IIEF-5重度和轻度占比差异显著(P0.05);术前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术后C组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术前无显著差异,术后PF、SF、RP三个维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会支持程度对临床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性功能状态影响较大,临床应加强对低社会支持程度患者术后性功能恢复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膀胱逼尿肌压力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排尿情况相关性分析,指导临床应用。方法:自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我院共收入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且需行TURP术的患者200例,患者年龄在50~88岁,平均年龄为69岁,术前测定所有患者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_(max)),术前和术后均对患者进行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量(PVR)评分测定。结果:按照FI等级将所有患者划分为非常好、好、一般、无效四组。各组术前测定的Pdet_(max)分别为(101.2±35.9)、(73.8±24.6)、(61.0±32.2)、(41.4±8.0)cm H_2O,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定后按照SI将患者分为非常好、好、一般、无效四组。各组术前测定的Pdet_(max)分别为(102.5±39.0)、(94.9±44.6)、(71.1±28.2)、(17.4±4.2)cm H_2O,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在14.2m L~20.0m L的患者有124例,20.0m L~25.0m L的患者有62例,25.0m L~30.0m L的患者有10例,30.0m L~34.7m L的患者有4例。各组术前测定的Pdet_(max)分别为(100.78±23.5)、(87.4±39.6)、(66.5±33.4)、(18.2±6.7)cm H_2O,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逼尿肌压力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排尿情况具有相关性,膀胱逼尿肌压力较小时,术后排尿情况较差。因此术前测定Pdet_(max)有利于判断术后疗效,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益肾活血利水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诊断为BPH的病人1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益肾活血利水法汤药.对照组给予特拉唑嗪片.治疗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体积(V)及膀胱残余尿量(Ru)的变化率评分综合判断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对患者相关安全性指标进行监测.结果:两组在治疗后Qmax及IP-SS评分均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共5例,无因不良反应而停药;对照组体位性低血压8例,其中7例经用药指导并调整用量后好转,1例停用.两组均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安全性实验室指标异常.结论:益肾活血利水法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的药物方案. 相似文献
16.
良性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慢性进展性疾病,近年来对于BPH动物模型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医药治疗BPH的动物实验研究要选择恰当的动物模型,由此所得到的实验结果才科学可靠。本文主要介绍BPH动物模型的各种制备方法,并对前列腺炎导致前列腺增生做了简短叙述,期望能够研发出新的比较公认的合并前列腺炎的BPH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T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式不同将85例BPH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行TKRP和TURP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各项指标即术后性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1%)和ED发生率(8.9%)低于对照组(27.5%、25.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TKRP治疗BPH优势明显,可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对其性功能影响较小,推荐作为临床治疗该类病症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实验组服用索利那新5mg/qd+坦索罗辛0.2mg/qd,对照组仅服用坦索罗辛0.2mg/qd,持续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均I-PSS、SSS、QOL评分以及最大尿流率(Q_(max))和膀胱残余尿量。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对缓解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有效,且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独用药(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坦索罗辛,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对7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尿潴留患者在使用传统诱导排尿无效后,利用不同剂量(20ml、40ml、60ml)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并观察排尿时间.结果:72例尿潴留患者中52例排尿,总有效率72.2%.40ml组及60ml组有效率明显高于20ml组,而40ml组及60ml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塞露保留灌肠可促进排尿,开塞露用量在40~60ml为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