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方法 对112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荧光定暈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血中HBV DNA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CD3~- CD19~+(B细胞)表达百分比,进行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急性乙型肝炎(AHB)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组、肝炎肝硬化(LC)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LC组下降最显著(P<0.01).而LC组B细胞百分比较CHB、AHB组高(P<0.01).NK细胞百分比较CHB、AHB组均存在降低趋势(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细胞亚群随病情进展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Child-pugh分级低,血清胆红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量降低等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结论 及早诊断及预防SBP对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较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通过对我院1997年1月~2003年1月85例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比较并发SBP前与未并发SBP患者临床、肝功能及腹水检查特点,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以期早期预防,从而降低其患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腹腔积液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已成为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其患病率占肝硬化住院患者的12%~26%及肝硬化所有重症感染的60%~75%。对肝硬化并发SBP与肝硬化腹腔积液未并发SBP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肝硬化腹腔积液易并发SBP的危险因素,以便及早预防,从而减少其患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标本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漯河市中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肝硬化并发SBP患者91例作为研究组,取其腹水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并分析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另选择同期肝硬化未并发SBP患者9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  相似文献   

6.
<正>自发性腹膜炎为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则预后差,病死率高。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并发SBP已成为相当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患病率占肝硬化住院患者的12%~26%,及肝硬化所有重症感染的60%~75%。本研究对肝硬化并发SBP与肝硬化腹腔积液并发SBP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肝硬化易并发SBP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从而减少患病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延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患者的病原菌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雷州市人民医院90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合并(SBP)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约占(70.15)%,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9.95)%。90例患者中腹水蛋白≤10g/L并发SBP患病率高于腹水蛋白>10g/L患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行腹水细菌培养可有助于诊断,大肠杆菌为SBP的主要病原菌,对于腹水蛋白≤12g/L的患者应早期做腹水常规防止SB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及其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了肝硬化患者外周血 B细胞和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方法 应用单克隆技术测定了 33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 B细胞和 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并以 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B细胞数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 (P<0 .0 0 1 ) ,CD3、CD4 、CD4 / CD8显著地低于正常人 (P<0 .0 1 )。结论 肝硬化患者是一种自身免疫调节异常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伴SBP患者30例,肝硬化不伴SBP者30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清中PA、CRP和PCT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硬化不伴SBP者及肝硬化伴SBP组患者血清P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CRP、PCT水平肝硬化伴SBP患者均明显升高(P<0.01),而肝硬化不伴SBP组无明显差别。20例SBP治疗有效患者,其治疗前后血清CRP、PCT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A、CRP和PCT水平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在腹腔及邻近组织无感染源(如腹腔脓肿、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肠穿孔等)情况下发生的腹水感染,常见于肝硬化患者.其发生率达10%~30%.本文就我院1996年11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SBP患者4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核仁形成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AgNORs)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我们运用KL型计算机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及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法)对7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AgNORs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特征及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75例慢性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其差异及意义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数低于慢性乙肝患者、携带者及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CD4 T细胞、CD8 T细胞、NK细胞计数减少,并且随病情的进展逐渐降低.结论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随病情进展而减少,主要为CD4 T细胞、CD8 T细胞、NK细胞的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后发生肾功能障碍(RD)的原因及其发病率.方法 肝硬化腹腔积液住院患者中符合SBP患者60例.分肾功能障碍组及无肾功能障碍组,根据临床症状,生化结果分析病程中发生肾功能障碍的各种相关因素.结果 60例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均并发SBP,有部分患者二次住院治疗,共计76例次,其中发生肾功能障碍患者为31例次,其发生率为4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是发生肾功能障碍与年龄、是否用利尿剂、是否放大量腹腔积液及SBP诊断当时尿素氮、血肌酐等无相关.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是年龄(≥55岁)及放大量腹腔积液(≥4 L)与发生肾功能障碍有相关.结论 SBP后肾功能障碍发生率是40.8%,特别是高龄及放大量腹腔积液患者其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高龄及放大量腹腔积液患者,应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应合用白蛋白等扩容药.  相似文献   

14.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及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胆囊B超声像改变及肝脏病变轻重与胆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56例CHB及LC患者和同期体检的246例非肝炎体检者进行胆囊B超检查,比较其胆囊病变情况.结果 CHB及LC组胆囊改变明显高于无肝炎病变的体检组(P<0.01).结论 CHB及LC患者易并发胆囊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重型肝炎 (SH)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患者治疗前后心钠素 (ANP)、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变化 ,进而比较治疗效果。方法 :用放免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 90例SH并SBP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ANP ,TNF α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各型重型肝炎ANP ,TNF α ,TBIL ,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0 .0 1) ;SH并SBP患者HBeAg ,HBV DNA阳性组的ANP ,TNF α,TBIL ,ALB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组 ;治疗后ANP ,TNF α和CD4+ /CD8+ 水平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90例SH并SBP患者中存活 4 7例 (5 2 .2 % ) ,死亡 4 3例 (4 7.7% ) ;存活组治疗后的ANP ,TNF α ,TBIL和ALB水平下降较死亡组明显 (P <0 .0 1) ;ANF ,TNF α水平分别与TB ,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 (r =0 .5 733,r =0 .5 4 13,P <0 .0 1)。结论 :SH并SBP患者检测ANP ,TNF α和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对观察病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腹水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54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54例肝肝硬化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革兰阴性菌占82,其中大肠埃希菌最高(46.2)。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SB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早期诊断、及时足量地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改善晚期肝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特点及意义。方法以3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31例的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群及其分泌1L-4和IFN-γ情况。结果 PBC患者组CD4+T细胞升高,CD8+T细胞下降,CD4+T/CD8+T比值上升(P<0.05)。结论在PBC发病机制中,CD4+T细胞和Th1亚群细胞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研究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因素,为其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本院近期收治的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BP有较高的病死率,伴有消化道出血、伴有腹泻、腹水白蛋白含量(ALB)〈10 g/L是肝硬化并发SBP的危险因素,治疗治疗药物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结论 对伴有消化道出血、胆红素升高及腹水白蛋白〈15 g/L的肝硬化患者要高度重视,早期给予抗生素进行预防,对确诊患者应积极治疗抗炎及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叶献词  束庆文 《安徽医药》2012,16(4):494-496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数据,为临床判定其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病例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重要生化指标、并发症的因素。结果 SBP患者有较高死亡率,死亡组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血肌酐值(Scr)明显高于存活组;腹水白蛋白值、血钠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合并并发症多于存活组。结论 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腹水白蛋白值、低血钠水平、血Scr值及合并并发症等因素均影响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转归,临床医师可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2例确诊为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腹部膨隆、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腹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不同程度凹陷性水肿,其中412例(82.1%)腹水常规中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0.50,26例(5.2%)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药物敏感试验对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 肝炎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大多数典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重要而可靠的指标;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抗菌药物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