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比较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80例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观察组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chtenstein与Rutkow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无显著差异,但Lichtenstein的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局麻下疝囊高位结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60例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分为2组,各130例。观察组实施局麻下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腰硬外麻醉下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镇痛剂使用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 a,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适及复发病例。结论局麻下疝囊高位结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方法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特别适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腹股沟疝成人患者分为2组,每组28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镇痛剂应用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2组均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沟股疝,均有满意效果。但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按不同术式将9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行Bassini疝修补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Bassini修补术,治疗组实施无张力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未出现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6例(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且复发率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为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绞窄性疝患者32例,行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为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绞窄性疝患者39例,行常规手术。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二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12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30.77%,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绞窄性疝中实施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切实降低复发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巨大切口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赤峰市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巨大切口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统计2组患者手术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明显高于观察组发生率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巨大切口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腹沟股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对照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每组4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正常活动时间、出院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优于观察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腹股沟异物感消失时间及切口感染、皮下或阴囊气肿、血管与内脏损伤、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术式各有利弊,但腹腔镜疝修补术相较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适用范围更广、恢复更快、卫生经济学性价比更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7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修疝补术,观察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平片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6-01间收治的104例高龄腹股沟斜疝患者,根据不同修补方式分为2组,每组52例。观察组在局麻下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在硬外麻醉下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镇痛剂使用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阴囊水肿、积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院后96例患者获1~2 a随访,均无手术部位牵涉疼痛、异物感及复发病例。结论平片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腹股沟斜疝,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费用低,尤其适合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治疗的患者50例(观察组)和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42例,分析两者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8~24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l例,复发率为2.00%,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9.05%;传统手术的复发率明显高于无张力补片修补治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补片修补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具有手术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急诊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84例,均采用急诊无张力疝修补术,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从患者心理、疼痛、下床活动、饮食、并发症、出院指导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组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比较2组手术临床指标,入院及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入院时比,出院时2组SAS、SDS、VA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急诊无张力修补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术后焦虑及抑郁情绪、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与开放性腹股沟疝修补的优缺点。方法 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中山市中医院240例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放性疝修补术(开腹疝修补组)148例,腹腔镜疝修补术(腔镜疝修补组)9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复发、术后慢性疼痛、术后阴囊积液及术后感染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 结果 开腹疝修补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少于腔镜疝修补(P均<0.01);开腹疝修补组术后复发(3例)、术后慢性疼痛(11例)、术后阴囊积液(2例)及术后感染(1例)等总并发症高于腔镜疝修补组(P<0.05);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腔镜组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较少的术后并发症,但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没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舒适护理对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疼痛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择庐江县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术后各时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及满意度等。 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舒适护理能有效减少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康复质量,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比较疝环充填术与前入路改良Kugel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在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方面,评价两种术式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方法,将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间的987例1 065侧腹股沟疝病人(其中78例为双侧)分为疝环充填修补组(网塞组,521侧)和改良Kugel修补组(MK组,544侧)。网塞组采用BARD公司的Plug-Mesh进行无张力修补,MK组采用BARD公司的Modified Kugel(MK)补片修补。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40(20.0±5.3)个月。两组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差异圴无统计学意义。MK组术后腹股沟区疼痛不适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网塞组(P0.05)。结论:与临床广泛采用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前入路改良Kugel腹膜前疝修补术同样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同时可显著降低术后病人疼痛不适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Lichtenstein术在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急诊收治并完成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病例共82例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8例,行TAPP术;对照组44例,行Lichtenstein术。将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血清肿,术后其他并发症(复发、术后感染、术后肠坏死、出血),术后总费用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组在术后血清肿及其他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PP术较Lichtenstein术手术时间长,术后总费用相对高,但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操作与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男性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8~63岁,中位年龄37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及临床体格检查,确诊为腹股沟疝。21例行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29例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24小时及慢性疼痛(1月以上)、总住院费用等临床疗效。结果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24小时疼痛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总住院费用方面,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显著低于SILS-TEP组,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在慢性疼痛(1月以上)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放性无张力修补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2组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参数、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住院期间护理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疝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自主活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2 h至7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2 h至7 d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房维护及管理、病情观察及并发症预防、护理操作及技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个月,2组疝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中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文昌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诊治120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硬膜外阻滞麻醉,给予研究组患者局部神经阻滞麻醉。记录2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指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与C反应蛋白等应激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尿潴留、呕吐恶心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复发率、感染率、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效果相当,但能缩短住院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与网塞修补术式的对比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接受开放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1 2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网塞组(703例)和腹膜前组(534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感染、复发、慢性疼痛、异物感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腹膜前修补在复发率、补片感染、术后慢性疼痛方面均优于网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安全、有效、可行性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