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纯直接外侧肘关节入路手术与手术结合手法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01—2016-12诊治的2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观察组10例采用直接外侧肘关节入路手术并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10例单纯手术治疗。结果 20例均获得3~24(10.2±4.9)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3个月TNF-α、CRP、PCT、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2例异位骨化,1例关节不稳,1例感染;观察组出现3例异位骨化,2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外侧肘关节入路手术联合手法治疗可促进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明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恢复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肘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改良肘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9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观察术后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稳定性、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良好复位。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发生,骨折均顺利愈合,肘关节稳定。1例术后出现虎口麻木,但手指活动正常,经治疗后消失。1例术后8个月出现肘关节轻度异位骨化,未作特殊处理。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范围10°~145°,前臂旋转范围旋前55°~65°,旋后为50°~60°。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4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77.8%。结论采用改良肘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具有安全、骨折复位好、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优良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影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诊疗要点,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提供参考方案,减少后遗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23~59岁,平均36岁。其中保守治疗5例,手术治疗31例;1~3 d以内手术23例,3~14 d内手术4例,14 d以后手术4例;单纯肘关节外侧入路10例,肘关节外侧、内侧联合入路21例,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副韧带;肘关节制动时间<7 d 16例,>7 d但<14 d 10例,>14 d<21 d 5例,>28 d 5例。[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14~30个月随访,平均1.4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随访发现: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优良率比较P=0.039(P<0.05);手术时机(伤后至进行确定性手术的时间)优良率比较P=0.039(P<0.05);手术入路(肘关节外侧入路与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优良率比较P=0.029(P<0.05);骨折类型优良率比较P=0.040(P<0.05);肘关节制动时间优良率比较P=0.040(P<0.05)。[结论]影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效果的因素与治疗方法、手术时机、骨折类型、手术入路、患肢制动时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应加以充分认识,积极尽早手术治疗,尽可能地恢复其骨性解剖结构、修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恢复肘关节的稳定,且术后尽早功能锻炼,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关节僵硬,恢复关节功能,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01—2016-12诊治的2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均采用外侧入路手术,尺骨冠状突骨折及桡骨头骨折均用无头挤压螺钉内固定,撕裂的外侧副韧带用带线锚钉修复重建。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1.6(12~7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及内外翻应力时肘关节均保持稳定,屈伸活动范围均可达到15°~130°,旋转活动度平均140°。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平均89(75~100)分,其优8例,良11例,可2例。结论单纯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固定及修复外侧副韧带后,肘关节已经获得相对稳定,无需作内侧切口修复内侧副韧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纯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8-11采用单纯后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0例肘关节"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2(10~71)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平均11周。所有患者肘关节同心圆解剖结构稳定性恢复,在肘关节接受外力进行屈肘、伸肘、旋转、内翻、外翻时可保持稳定。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平均89.8(75~100)分,其中优12例,良6例,可2例。结论单纯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术中优先复位桡骨头有利于局部恢复肘关节稳定性,从而降低复位固定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难度,使得术后患者疼痛减轻,促进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了10例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小头和冠状突骨折("恐怖三联征")病人的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尽可能的固定冠状突骨折,固定桡骨小头,修复相关的关节囊和外侧韧带损伤,必要时修复内侧副韧带和辅助外固定。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肘关节Mayo评分平均得分75%,优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0%。[结论]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损伤机制的充分认识,并重建其稳定性可以获得更好的术后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改良肘关节前方入路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6—2016-06诊治15例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采用改良肘关节前方入路,复位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后微型钢板内固定,修复撕裂的前方关节囊,术后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早期有效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12~18)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5~8个月,平均6.5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5例,可1例。结论改良肘关节前方入路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具有切口小、视野清晰、内固定操作方便的优点,固定牢固,术后积极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8.
前内侧入路结合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三联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杜俊锋  朱仰义 《中国骨伤》2014,27(11):896-899
目的:探讨前内侧入路结合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1月至2013年3月,采用前内侧入路结合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三联征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22~68岁,平均36.6岁;左侧10例,右侧7例。术中前内侧入路采用肘关节前内侧切口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之间劈开指浅屈肌入路对冠状突骨折进行复位内固定,外侧入路采用肘关节外侧Kocher入路,沿肱骨外上髁在肱三头肌和肱桡肌间隙切开,向下在后侧的肘肌和尺侧腕伸肌间隙切开,显露外侧副韧带、关节囊和桡骨小头,采用微型钢板及螺钉固定桡骨小头,用带线锚钉修复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术后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平均屈曲(134.0±8.8)°,平均伸直受限(6.4±2.3)°。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疼痛42.4±5.9,屈伸活动17.6±2.6,关节稳定性9.7±1.2,日常生活功能22.1±2.5,总分91.8±7.9;优13例,良4例。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尺神经麻痹症状,异位骨化1例,无感染、骨折不愈合、肘关节不稳、脱位及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前内侧入路结合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三联征疗效可靠,术中能充分显露骨折部位,利于内固定植入,带线锚钉修复韧带可使关节获得充分稳定性,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切口,钢丝套扎固定冠状突骨折;掌骨或指骨螺钉及指骨T型钛板固定桡骨头骨折;利用锚钉或直接缝合修复内、外侧副韧带。术后使用外固定支架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个月~3年,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20周。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范围为95°~145°,旋转度80°~150°。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3例,可1例。结论骨性结构和软组织结构的可靠修复及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2例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及2013年10月共收治2例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46岁及47岁,病程2个月及8个月。其中1例采用肘后侧入路,复位肘关节,同时复位桡骨头和冠突骨折并内固定,修复损伤侧副韧带;1例采用外侧切口复位肘关节,同时复位固定肱骨小头骨折,并作内侧切口复位固定尺骨冠突骨折。术后均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2例均于术后4个月骨折愈合,分别获随访15个月及10个月。肘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78分和85分,评定为良。结论对于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通过手术复位肘关节,尽量解剖复位内固定骨折,修复损伤侧副韧带,术后积极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均可改善。  相似文献   

11.
肘关节创伤中内侧副韧带结构损伤较为常见。内侧副韧带复合体分为前、斜、后三束,前束起始于肱骨内侧髁的前下部,止于尺骨冠突的前内缘。斜束紧贴尺骨面,连续前束和后束在尺骨上的止点。后束起于肱骨内侧髁的内下缘,止于尺骨鹰嘴近中1/3内缘。2009年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指南中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应常规行外侧副韧带修复,是否需要修复内侧结构(包括内侧副韧带及共同屈肌复合体)是争论焦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不一定都损伤外侧副韧带,也有可能仅损伤内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前束在抗外翻应力方面起主要作用,是肘关节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内侧副韧带前束是肘关节韧带中最坚韧的一束,从肘关节伸直到屈曲60°的过程中呈紧张状态;屈曲超过60°,在抗外翻应力方面前、后束共同起作用。Eygendaal等通过长期随访发现,大部分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都存在肘关节外翻不稳定相关性疾病,如关节退化、异位骨化、疼痛等,因此认为应该对存在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MCL修复。Jeong等对13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在对修复肘关节外侧的同时,常规通过外侧入路或内侧入路修复内侧受损结构,平均随访25个月,Mayo评分为平均95分(85~100分),获优10例,良3例。他们认为采用内、外侧入路修复所有内、外侧损伤组织可达到满意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建议对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应常规修复关节内侧结构。Toros等认为一般仅对外侧结构修复完毕后仍存在持续性肘关节屈伸不稳定或明显外翻不稳定的患者,应采取内侧入路修复内侧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内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内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6例。结果本组获随访8~35个月,骨折愈合,除1例桡骨头切除外,其余5例肘关节稳定。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例,良3例,差1例。结论恐怖三联征创伤大,肘关节稳定差,通过内外侧联合入路具有很好的手术暴露,能较好恢复骨与软组织的解剖稳定,从而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袢钢板技术修复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策略及其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并完整随访的33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资料,男21例,女12例;年龄26~68岁,平均38.6岁。致伤原因:摔伤21例,高处坠落伤7例,交通伤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由深部向浅层依次进行修复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外侧韧带复合体。采用袢钢板技术修复尺骨冠状突骨折;采用内固定(微型钢板、桡骨头解剖钢板或空心钉)或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骨折;采用带线锚钉进行外侧韧带复合体的修复重建;内侧韧带复合体不做手术修复。所有患者术后均配戴肘关节铰链式可调支具固定,早期进行肘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全部患者均获18~24个月随访,平均20.2个月,均获骨性结构和韧带结构的愈合。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为55~100分,平均85.8分。其中优19例,良8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81.8%。2例患者出现肘关节僵硬,3例患者出现异位骨化,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经抗感染、伤口换药等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肘关节脱位、骨折不愈合、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修复是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的关键,袢钢板技术修复尺骨冠状突骨折能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早期功能康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要点,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肘外侧入路修复桡骨小头骨折和肘外侧副韧带,肘前内侧或肘内侧入路修复冠突、前侧关节囊及内侧副韧带,恢复肘关节同心圆稳定性。早期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结果本组术中出血平均250(200~600)ml,手术时间平均2(1~2.5)h。本组11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7.5(4~26)个月。肘关节活动度屈曲平均125°±30°,伸展25°±15°,前臂旋转120°±35°。无感染和皮肤坏死,无骨不愈合病例,4例发生骨化性肌炎。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4例,良5例,可2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选择肘外侧入路联合肘前内侧或肘内侧入路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显露;骨支持结构特别是冠状突的解剖复位是手术成功关键因素,也是软组织得以良好修复的前提;早期合理的康复方案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修复前关节囊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采用手术修复前关节囊治疗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根据影像学评价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肘关节功能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肘关节屈位0°~15°,伸位130°~145°,平均活动范围为115°,旋前60°~90°,旋后40°~70°,平均旋转范围120°。术后无骨折块移位、内固定失效、锁定接骨板螺钉松动或断裂、切口感染、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6例,良2例。 结论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时修复前关节囊,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及早配合正规的康复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恐怖三联征后肘关节的解剖功能重建对恢复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3例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18~45岁,平均26岁。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副韧带,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3例均获得3个月~2年随访,平均1.7年。随访发现手术能较好恢复肘关节稳定及功能,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例,良7例,可3例,差1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骨折同时多伴有侧副韧带撕裂,肘关节严重不稳定,只有在重建了骨关节和软组织结构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才能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手术治疗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以φ3 mm钛空心拉力螺钉或φ1.5~2 mm克氏针分别固定尺骨冠突和桡骨头,并缝合修复肘内外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前臂旋转中立位石膏外固定,3周后开始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康复训练.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愈合.肘关节功能按Mayo评分标准:优7例,良4例.结论 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重建了骨关节和软组织结构稳定,可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9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明确高空坠落、车祸伤等高能量损伤外伤史,X线片及CT检查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小头骨折及尺骨冠状突骨折且选择手术治疗。排除存在较为严重的复合伤、多发骨折,或合并类风湿性肘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良恶性骨肿瘤患者,合并脊髓损伤影响上肢功能者患者,依从性较差患者和中途退出本研究患者。其中男20例,女5例,手术时年龄平均(35±11)岁。采用Mayo评分以及Broberg-Morrey评分评估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截止至2018年3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肘关节骨折部位均已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5)周。术前患者前臂旋转活动度为(73±9)°,术后前臂旋转活动度为(12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19,P<0.01),术前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63±8)°,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0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879,P<0.01)。肘关节Mayo评分:优14例,良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76 %;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0%。手术时机<3 d、3~14 d、>14 d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4%、60%、25%(P=0.011);冠状突骨折Ⅰ、Ⅱ、Ⅲ型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4%、50%、45%(P=0.016),桡骨小头骨折Ⅰ、Ⅱ、Ⅲ型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4%、4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内外侧联合入路、单纯肘关节外侧入路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9%、43%(P=0.032);制动时间<2周、2~4周、>4周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3%、67%、25%(P=0.013)。 结论手术治疗是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与手术时机、冠状突及桡骨小头骨折类型、手术入路、制动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院利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28例,均行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外固定肘关节。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1~3年,平均2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平均86.5分(78~93分)。优16例,良12例。结论应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辅助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增强肘关节的稳定性,使肘关节早期、安全的功能煅练,利于防止肘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及损伤韧带的修复,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09年2月,本组应用手术治疗闭合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6例。桡骨头骨折按改良Mason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术中发现肘内、外侧副韧带均有撕裂。按照McKee手术方法,所有患者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在肘关节屈曲90°和前臂旋转中立位的姿势下,以长臂石膏后托外固定7~10 d,之后开始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主动训练。结果术后随访6例,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6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亦复位良好,未见畸形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1周(8~19周);2例患者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肘关节轻度异位骨化;2例患者术后15个月X线片显示肘关节轻度退行性改变;最后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09±12)°,前臂旋转活动度(97±15)°,未发现肘关节僵硬、复发性脱位以及桡神经损伤症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对随访患者进行评价,其中优2例,良3例,一般1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由于伴发损伤多,导致肘关节的严重不稳;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和重建肘关节的稳定结构,同时配合早期的康复训练,才能较好地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