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现代疝修补术的的观点 合理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应该是高位游离并结扎疝囊,按解剖层次进行疝修补,纠正病理解剖变化,争取恢复腹股沟区的正常生理解剖机能.内环是出口,腹横筋膜是第一道防线,腹横筋膜和内环的修复对防止疝的复发有着重要作用.修补薄弱或缺损的腹横筋膜,恢复其解剖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手术纠正腹股沟区的解剖异常和最大程度地恢复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一、现代疝修补术的的观点 合理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应该是高位游离并结扎疝囊,按解音4层次进行疝修补,纠正病理解剖变化,争取恢复腹股沟区的正常生理解剖机能。内环是出口,腹横筋膜是第一道防线,腹横筋膜和内环的修复对防止疝的复发有着重要作用。修补薄弱或缺损的腹横筋膜,恢复其解剖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手术纠正腹股沟区的解剖异常和最大程度地恢复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腹横筋膜重迭缝合法(Schouldice法)修补腹股沟疝30例(斜疝25例,直疝2例,股疝1例,复发性疝2例),术后短期内无一例复发。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解剖腹股沟管的方法同一般的疝修补术。剥离疝囊达腹横筋膜平面以下的内环,高位切开疝囊并结扎悬吊。对特大疝囊,应充分切开以防术后积液,或部分切除(注意止血,以防形成血肿)。在保护腹膜和腹壁下动脉的同时,从内环至内下方耻骨结节处完全切开腹横筋膜,露出腹膜前脂肪层,向内上方牵拉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2月至2012年12月为73例腹股沟嵌顿疝患儿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横筋膜上内环口缺损较大时利用脐侧韧带缩小内环口。结果:7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120 min,平均(45.9±24.5)min;住院2~12 d,平均(4.5±2.0)d。随访65例,复发1例。术中行内环口修补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术中可同时处理对侧腹股沟隐匿性疝,在结扎疝囊颈的基础上利用脐侧韧带进行内环口修补可减少复发,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腹股沟疝常用的手术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疝囊高位结扎术,Ferguson、Bassini、Halstes、McVay修补术和腹膜前修补术。疝形成术很少应用。各种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证。外科医师对于各种方法也有各自的看法和评价。现在谈谈我个人体会。腹股沟斜疝的产生都是由于腹膜鞘状突未闭,所以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的最重要环节是疝囊高位结扎。对于婴儿腹股沟斜疝,单纯高位结扎常能获得满意的结果。长时间的疝,由于肠曲经常从腹腔内落出,内环被撑大。所以成人的疝,除疝囊高位结扎外,还须修补内环,防止术后腹膜由此较大的缺损突出,引起疝的复发。所谓内环是腹横筋膜上精索通过的孔。修补内环须将内环缝小,只容精索通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青少年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例青少年(13~18岁)腹股沟疝行手术治疗后复发病人的资料。主要收集病人前次手术方式、再次手术方式、疝环口大小、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170 例行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青少年病人中,有9例青少年复发性腹股沟斜疝(前次手术方式均为内环口高位结扎术)病例,其中2例行开放手术,7例行腹腔镜手术。9例病人中,3例为多次复发,6例为首次复发。术中见疝环口大小0.3~3.0 cm。手术方式,4例行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疝环口大小0.3~2.0 cm;5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3例为多次复发病人),疝环口大小1.5~3.0 cm。随访6个月至10年,无伤口或补片感染,其中3例病人术后近期出现腹股沟区隐痛不适,行补片修补2例,行内环口高位结扎1例;1例出现血清肿,为补片修补;复发1例,为补片修补。结论 青少年复发性腹股沟疝再次手术方式应根据前次手术方式、复发次数及是否存在大的内环缺损或腹横筋膜缺损进行选择。初次复发、内环口缺损≤2 cm者,建议行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多次复发或内环口缺损大者,建议使用补片修补。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腹腔镜下内外环联合修补术治疗小儿复发性腹股沟疝,以降低再次复发率。方法以脐单孔加内环体表微切口为手术切口路径,经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辅以外环口修补治疗小儿复发性腹股沟疝。结果163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儿应用该手术方法治疗,手术顺利,手术时间为(8.5±0.4)min,7.9~9.8 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1~3 d出院。163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36个月,平均20个月。1例(0.61%)先天性腹壁肌肉发育不良者于术后1年复发,再次行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加腹股沟管前壁修补术。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联合微切口外环修补手术治疗小儿复发性腹股沟疝,其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Lichtenstein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安市医院722例行Lichtenstein手术的腹股沟疝患者资料,对其手术记录、术后疝复发、慢性疼痛、阴囊血肿或血清肿、术区感染等并发症进行查看、记录、总结分析。 结果722例患者中双侧腹股沟疝44例,共行Lichtenstein手术766例,术后疝复发15例、慢性疼痛2例、阴囊血肿或血清肿19例、术区感染3例;其中疝复发以内环大和腹横筋膜不完整为主,占13例。 结论Lichtenstein术治疗腹股沟疝手术风险小,术后整体并发症少,但对内环大和腹横筋膜不完整的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临床上可根据术前的判断或术中具体的情况,如疝环大小和腹横筋膜完整性的情况来进一步确定修补方式,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髂耻束和凹间韧带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0例(201例次)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03例次)和对照组(98例次),实验组在内环结扎的基础上缝合髂耻束和凹间韧带,对照组仅行腹腔镜内环结扎术。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阴囊积液血肿、复发、睾丸萎缩、腹壁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180例(201例次)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复发率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阴囊积液血肿、睾丸萎缩、腹壁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无增加。结论:髂耻束及凹间韧带是腹股沟管后壁的重要结构,在疝修补术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儿斜疝,特别是内环口直径≥1.5 cm及年长患儿,其内环口周围腹横筋膜同样存在缺损,髂耻束及凹间韧带的缝合可修复或缩小内环口周围缺损的腹横筋膜。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中在结扎内环口的基础上缝合髂耻束和凹间韧带更牢靠,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横筋膜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17例行疝修补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横筋膜及内环重建(腹横筋膜法)组(n=337)和Bassini法组(n=280),对2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Bassini法比较,腹横筋膜法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持续疼痛及睾丸肿胀发生率、复发率和恢复正常活动时间较低或较短(P〈0.05),而阴囊血肿和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横筋膜加强后壁和内环重建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2012年3—9月我院施行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163例。于脐环下方置入5mm腹腔镜,采用自制疝气针,于腹横纹插入并带入爱惜康0号丝线,于腹膜外环形高位结扎内环口。结果术中过程顺利,59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手术时间单侧5—10min;双侧10—15min;术中出血量0.2—2ml。术后恢复平稳,均于术后第2天出院。无精索、输精管损伤及术后阴囊血肿等。163例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无复发。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单通道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恢复快、无瘢痕,可发现并治疗对侧潜在斜疝。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复发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180例小儿腹腔镜下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复发情况经Logistic回归模型做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主要分析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疝囊部位、疝环口直径等因素。 结果有8例患儿在术后3~12个月发生复发情况,复发率为4.44%,且复发的患儿年龄均≥5岁;分析结果表明斜疝患儿年龄、结扎线类型及内环口直径均是其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为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腹腔镜下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时不宜选择可吸收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采用经脐入路行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的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34例。于脐缘左右侧皱褶处分别戮孔置入微型腹腔镜和操作钳,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剌入带线雪撬针,在器械钳配合下超高位缝合关闭疝囊;同一孔再次刺入带线疝针缝合腹横筋膜和脐内侧皱襞修补内环;各自体外打结,线结埋在皮下。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单侧疝手术时间10~20min,平均15min,双侧疝22min。患者术后12~18h肛门排气,2~4d出院,住院时间平均2.5d。除9例出现阴囊小气肿(24h后消失)外,未发现其他并发症。术后门诊随访2周。19个月,无疝复发、肠粘连、医源性隐睾和其他并发症发生,脐缘皱褶内瘢痕线状很难辨出。结论经脐入路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疗效确切,更加微创、美观,特别适合年长儿、婴幼儿巨大型和反复发作的普通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正中襞覆盖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55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275例,仅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组277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后,将脐正中襞覆盖内环口及周围。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对照组和联合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3±5.5)min和(20.6±4.2)min(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2.2±1.5)d和(2.4±1.3)d(P〉0.05),恢复日常活动时间(1.2±0.5)d和(1.3±0.6)d(P〉0.05),复发率为2.2%(6/275)和0(0/277)(P〈0.05)。随访22~55个月(平均39.3个月),两组均无腹腔感染、阴囊血肿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正中襞覆盖疝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易复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正中襞覆盖内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患儿所行手术的不同进行分组,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者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脐正中襞覆盖内环手术治疗,2组均于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记录术后随访期间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正中襞覆盖内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术后患儿康复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针式腹腔镜下Endoclose针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 探讨对小儿腹股沟疝微创、简易、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10 2例 ,116个各类疝内环口。年龄 10月~ 14岁。利用针式腹腔镜探查腹腔内疝内环口 ,电凝烧灼疝囊内壁后 ,采用Endoclose针法修补各类腹股沟区的疝内环口。 结果 除 1例术后 4周复发外 ,余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 (3~ 4 0 )月 ,无术后复发及其它不适。 3例因术中刺破精索周围的小血管导致精索周围血肿 ;8例术后出现阴囊水肿 ,无死亡病例。 结论 腹腔镜下Endoclose针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操作简易、恢复快 ,美容效果好亦 ,适宜于复发性小儿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