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讨大肠癌围手术期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采用酶链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8名健康体检者和4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血清VEGF的含量,并分析大肠癌患者术后VEGF水平下降程度对持续无瘤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肠癌患者术前VEGF水平为(497.68±128.36)pg/ml,术后1周为(368.56±98.72)Pg/ml,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224.54±68.23)pg/ml,q术前=8.951,q术后=4.720,P均〈0.01。大肠癌患者术后1周VEGF水平明显下降,q=7.329,P〈0.01。术后VEGF水平下降〈50%组持续无瘤生存期低于VEGF水平下降≥50%组,x2=8.903,P〈0.05。结果表明,VEGF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VEGF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44例乳腺癌患者、13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VEGF水平,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其组织中VEGF、雌激素受体(ER)和原癌基因C-erbB-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因素如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血清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113.88pg/ml,20723.99)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55.79pg/ml,3594.74),P〈0.001,而乳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41.30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和组织中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血清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129.60pg/ml,28506.8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80.80pg/ml,14656.73),P〈0.01;血清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P〈0.01),但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与组织中ER表达呈负相关(r=-0.45,P〈0.05),与C-erbB-2表达呈正相关(r=0.48,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呈正相关,且与其临床预后有关,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碳酸酐酶IX(carbonic anhydrasesIX,CAIX)的检测在肾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经病理确诊的肾癌患者,检测其外周血血清中VEGF及CAIX的水平。结果 30例肾癌患者中出现转移7例(23.3%),肿瘤转移患者外周血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而CAIX水平低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检测外周血血清CAIX表达水平在肾癌转移诊断中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检测外周血血清CAIX水平可能有助于恶性肿瘤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蛋白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而且与其化学治疗(化疗)疗效相关。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方法检测化疗前非小细胞肺癌组织VEGF、p5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对术前化疗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鸟苷酸环化酶(GC.C)mRNA和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水平与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74例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GC.CmRNA以及CK20mRNA的表达.并结合临床和病理各项指标以及术后随访资料,对患者肿瘤转移危险因素和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价。结果74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GC.CmRNA阳性率为33.8%(25/74),CK20mRNA阳性率为31.1%(23/74);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6%、82.4%和78.4%。单因素预后分析发现,外周血GC.cmRNA、CK20mRNA、肿瘤分化类型、有无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瘤栓和术后是否接受化疗6因素与本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有关(均P〈0.05);有无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脉管瘤栓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按肿瘤分期分层分析,外周血CK20mRNA和有无脉管瘤栓是Ⅲ期结直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O.05)。结论检测外周血CK20mRNA、GC—CmRNA对于早期发现早中期结直肠癌转移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PRAC)后大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VEGF)、血清内皮抑素(s—endostatin)的变化。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2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s—VEGF和s—endostatin的水平。结果大肠癌患者化疗前s—VEGF、s—endostatin水平与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1)。在根治性手术组患者中,化疗前s-VEGF、s-endostatin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后7d、术后1d和术后14d(P〈0.05)。姑息性手术组仅有化疗前s-endostatin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d(P〈0.05)。结论PRAC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而具有抗肿瘤作用;而化疗后s-endostatin的水平下降,提示联合应用化疗药物和抗血管生成制剂可能获得更好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塞来昔布联合FOLFOX4化疗方案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已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FOLFOX4方案化疗,21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塞来昔布400 mg,2次/d.收集术前、术后3周(化疗前)及治疗6个周期后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VEGF和COX-2水平.结果:50例患者均按期完成治疗,两组患者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周(化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VEGF和COX-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血清VEGF和COX-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均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塞来昔布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效果较单用化疗方案好,能提高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及生活质量,且耐受性良好,能够降低血清VEGF和COX-2的表达水平,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有助于减少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上皮钙粘合素(E-c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癌细胞发生侵袭、转移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超敏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切除的43例NSCLC组织标本中VEGF和E-cd的表达水平。结果 VEGF在高分化和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86.9%,E-cd在高分化和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和34.9%,伴有与不伴有癌旁转移的NSCLC病例间其VEGF和E-cd阳性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VEGF和E-cd的表达水平与NSCL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在胃癌术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2015年宁波市第一医院在系统治疗前的Ⅰ-Ⅳ期65例胃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利用CellSearch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系统检测CTC,绘制其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曲线并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例胃癌患者中35例检出CTC细胞,占53%。对照组20例中1例CTC阳性,占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检出结果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脉管侵犯、血清肿瘤指标均无关(均P〉0.05)。CTC阳性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P〈0.05)和无进展生存期(P〈0.05)比CTC阴性胃癌患者短。检测到的CTC〉3个组胃癌患者较CTC≤3个组胃癌患者的预后更差。结论CTC检测阳性胃癌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mRNA)的表达与血清癌胚抗原(CEA)联合CA19—9、CA242和CA724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化学发光法,检测125例术前和96例术后结直肠癌患者及15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和血清CEA、CA19-9、CA242和CA724蛋白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及相关蛋白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9.1%,高于CEAmRNA(53.6%)和健康对照者(2.7%),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与肿瘤Dukes分期、淋巴结及脏器转移明显相关。血清CEA及相关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在分化程度低的患者组中为74.3%,明显高于高分化组(52.8%),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CEAmRNA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术后随访中发现CEAmRNA和血清CEA及相关蛋白水平明显增高的患者,均发生肝、肺和盆腔等远处转移。结果表明,外周血CEAmRNA和血清CEA联合CA19—9、CA242和CA724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转移及监测疗效的重要指标,血清CEA及相关蛋白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优于外周血CEA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VCC-1及VEGF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尿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在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血、尿标本中VCC-1及VEGF术前及术后第1、5、7天的浓度,并同时检测40例正常人和13例因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肝活检患者术前血、尿标本中VCC-1及VEGF的浓度。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0例肝癌术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和13例肝硬化活检组织中VCC-1及VGGF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组术前血、尿中VCC-1和血清中VEGF的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组(P0.05),肝硬化组与正常组血、尿VCC-1及血清中VEGF无明显差异(P0.05)。肝癌组术后1、5、7天血、尿中VCC-1及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术前。肝癌组织VCC-1、VEGF免疫组化阳性率高于癌旁组和肝硬化组织(P0.05),癌旁组织和肝硬化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肝癌组织中VCC-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存在脉管癌栓、TNM分期具正相关性(P0.05);肝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与肝癌的TNM分期及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结论肝癌患者血、尿及癌组织中VCC-1表达增高,且与VEGF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提示VCC-1可能参于肝癌的进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骨形成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人、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的血清BMP-2和VEGF的含量,评价二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BMP-2和VEGF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并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VEGF、BMP-2的水平,有助于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组织VEGF与外周血AFP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与外周血液中甲胎蛋白(AFP) mRNA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 用巢式逆转录PCR法检测20例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液中的AFP mRNA,对其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配对分析。结果:(1)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中10例VEGF为阳性表达,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2)20例肝癌中13例AFP≥200μg/L ,15例外周血液中AFP mRNA阳性;(3) VEGF阳性的10例病例中有9例在外周血中可检测到AFP mRNA。结论:(1)肝癌组织VEGF和外周血中AFP mRNA检测都可作为判断原发性肝癌有无血行转移倾向的指标,前者较为简单,而后者较为客观准确。(2)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普查和肝癌术后随访,应用外周血中AFP mRNA的检测方法较血清AFP水平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VEGF血浆浓度、肿瘤组织含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血浆VEGF浓度与肝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肿瘤组织含量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VEGF染色阳性率与肝转移显著相关。VEGF和MVD正相关。术后肝转移患者的血浆VEGF浓度、肿瘤组织含量和染色阳性率以及MVD均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病例。结论VEGF和MVD与大肠癌的进展相关,是术后肝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Mei TH  Zhang GR  Ma Y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1):647-650
目的 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变异型细胞间黏附分子 (CD4 4v6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分析VEGF、CD4 4v6在 35例Ⅰ~Ⅱ期、2 7例Ⅲ~Ⅳ期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的表达 ,其中 5 0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12例患者无淋巴结转移 ,中、高分化 39例、低分化 2 3例 ;随访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7月期间治疗的 4 2例患者 ,计算 3年生存率 ,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VEGF、CD4 4v6在NSCL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3% (45 /6 2 )、6 9% (43/6 2 ) ,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χ2 值分别为 2 4 2 0 7、2 5 186 ,P均 <0 0 1)。VEGF、CD4 4v6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 ,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χ2 值分别为 7 14 6、5 376 ,P均 <0 0 5 ) ;Ⅲ~Ⅳ期患者的VEGF、CD4 4v6阳性率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 (χ2 值分别为6 392、12 15 2 ,P均 <0 0 5 )。VEGF、CD4 4v6阳性患者的 3年生存率 ,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 (χ2 值分别为 4 36、7 2 1,P均 <0 0 5 )。除TNM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外 ,VEGF及CD4 4v6也为影响患者 3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VEGF、CD4 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的术后辅助化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Ⅰ~Ⅲ期≥65岁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接受辅助化疗有47例,未接受辅助化疗有33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特征。结果与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比较,接受辅助化疗年龄轻的患者较多(P=0.005)、伴有合并症较少(P=0.040)、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P0.001)、ER/PR阴性率高(P=0.029)、接受放疗概率高(P=0.005);而在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HER2表达、手术方式、内分泌治疗无明显区别(P0.05)。中位随访期为73个月,辅助化疗组与未辅助化疗组相比,无病生存率(DFS)无明显区别(78.7%vs 90.9%,P=0.147),总生存率(OS)也无明显区别(83.0%vs93.9%,P=0.098)。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获益不明显,但对于年纪较轻、伴有合并症较少且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阴性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全面综合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和获益程度选择术后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50例)、湖南省邵阳市中医院(36例)行手术治疗的86例GIST患者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标本中HIF-1α、ET-1和VEGF的表达。计数资料采用r检验,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处理HIF-1α、ET-1和VEGF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86例患者中,HIF-1仅阴性23例、阳性30例、强阳性33例,阳性表达率为73.3%(63/86);ET-1阴性29例、阳性28例、强阳性29例,阳性表达率为66.3%(57/86);VEGF阴性24例、阳性26例、强阳性36例,阳性表达率为72.1%(62/86)。HIF-1α、ET-1和VEGF的表达两两均呈正相关(r=0.594,0.655,0.347,P〈0.05);上述3种检测指标与GIST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浸润转移、肿瘤直径和核分裂象有关(,=15.565、10.841、12.574、21.125,8.171、10.002、10.354、17.317,14.710、16.230、11.116、18.886,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无关(X2=0.059、0.071、5.070,0.468、0.074、1.665,0.231、0.370、3.712,P〉0.05);进-步分析发现:上述3种检测指标阳性表达率随GISTNIH危险度分级的升高、出现浸润转移和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加。86例患者随访率为91.9%(79/86),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和69%。中位随访时间为40.2个月(2—66个月)。HIF-1仪、ET.1和VEGF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45%和42%,显著低于阴性患者的64%、65%和63%(,=6.325,6.124,6.287,P〈0.05)。结论HIF-1d、ET-1和VEGF在GIST中的表达两两呈正相关,这3种检测指标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体征。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确诊为TNBC患者的乳腺癌组织进行MMP-3和VEG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与同期收治的112例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进行对比。结果①TNBC和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中MMP-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18%(101/112)和49.11%(55/112),VEGF在其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82%(95/112)和48.21%(54/112),二者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均高于其在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护〈0.05)。②TNBC组织中MMP-3和VEGF阳性表达均与患者发病年龄、绝经情况、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③TNBC组织中MMP-3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11,P〈0.01)。④获得随访的100例TNBC患者3年内复发转移率为73.21%,5年生存率(含带瘤生存)为36.61%。结论MMP-3和VEGF与TNBC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可作为评估TNBC浸润和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TNBC3年内复发转移率高,5年生存率极低。干预MMP-3、VEGF等因子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降解基质及脉管形成,从而阻断癌细胞转移,对降低TNBC3年内复发转移率和提高5年生存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外胆管癌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肝外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58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1、3和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78.6%、39.3%和17.8%。根治性手术组与非根治性手术组患者1、3、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88.2%、70.1%、37.4%和71.7%、23.0%、7.8%(P=0.001);行辅助化疗和未行辅助化疗两组3和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69.1%、39.8%和40.1%、9.3%(P=0.029)。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组织分化程度、是否行根治术、切缘有无残存肿瘤、有无脉管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肝转移以及是否行辅助化疗等因素对生存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根治术、切缘阳性、淋巴转移是影响肝外胆管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根治术、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等因素对肝外胆管癌患者的生存产生重要影响;在肝外胆管癌诊治中,根治术仍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辅助化疗可能改善生存,但不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