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特点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月—2009年8月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的方法和效果。结果: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是其原则,预防术后肠粘连是其关键。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经治疗后痊愈;3例复发经再次用药后缓解治愈;1例手术松解粘连,术后再发,再次用药后缓解。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26例患者,给予肠粘连松解汤,针刺,穴位注射,外敷金黄膏或芒硝等非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6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后治愈,占83.9%,另外5例患者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后无效,中转手术后治愈,占16.1%.3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时间11~19 d,平均14 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处理方法。方法:26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同时应用莱菔承气汤胃管注入及灌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时间5~23 d,平均治愈时间为15.5 d,全部病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营养支持及中药莱菔承气汤等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对32例老年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灌肠,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均经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肠鸣音恢复时间(2.48±0.46)d,肛门恢复排气时间(3.10±0.54)d,恢复排便时间(3.30±0.82)d,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时间(5.56±1.20)d,住院时间(15.24±4.18)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术后炎性肠梗阻,创伤小,患者肠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患者均给予胃肠减压、稳定内环境、营养支持、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复方大承气汤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32例,中西医结合治愈30例,中转手术治愈2例,平均治愈时间10.1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可以优势互补,获得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微创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疗法与腹腔镜技术分阶段联合微创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粘连性肠梗阻31例,在急性期以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施治,解除急性梗阻;缓解期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根除梗阻。结果:31例急性期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均解除。缓解期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成功26例(83.9%);中转开腹手术5例(16.1%)。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0.5-2d;术后住院2-4d。26例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后随访,均未再发肠梗阻表现,治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与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转开腹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效果好,无再发梗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46例病人的诊治经过,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25例与常规治疗21例病人的恢复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肛门排气排便快,住院时间短,与常规治疗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促进肠蠕动,加快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对22例阑尾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21/22),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2~7 d,腹痛、腹胀缓解时间2~7 d。1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体温持续上升,白细胞升高,腹痛加重,伴腹膜刺激症状,遂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肠袢间广泛粘连并形成束带压迫肠管,解除粘连及束带压迫后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总有效率高、副作用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西医治疗组26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及针灸),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西医治疗组治愈18例,占69.2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28例,占93.33%。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体会。方法将7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予以西医组(34例)患者禁饮食、持续鼻胃管减压、补液,以及应用生长抑素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对中西医组(36例)患者予以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减大承气汤灌肠等中医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西医组患者肠蠕动和肛门排气等恢复时间均短于西医组,中西医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与微创技术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31例粘连性肠梗阻,在急性期以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施治,解除急性梗阻;梗阻缓解后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预防梗阻复发。结果:急性期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均解除。缓解期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成功26例(83.9%);中转开腹手术5例(16.1%)。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0.5-2d;术后住院时间2-4d。26例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后随访(3个月-3年),均无肠梗阻复发的表现。结论: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转开腹率较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效果好,无梗阻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行中西医非手术疗法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4年11月腹部手术后48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表现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经验。结果48例早期肠梗阻治愈44例,治疗时间4~13天,平均治愈时间9.5天;4例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内,绝大多数病例可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治愈。  相似文献   

14.
三阶段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分阶段中西医结合与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案,并评估该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和优势.方法:39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在急性期行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在缓解期根据是否具备指征选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术后再用中药治疗.施行上述三阶段治疗者为三阶段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组.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比较治疗结果.结果:三阶段治疗组复发率5.1%,显著低于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组的29.3%和开腹手术组的21.4%.结论:分阶段中西医结合微创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任何单一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三阶段微创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分阶段中西医结合与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案,并探讨此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997年10月至2004年12月急性粘连性肠梗阻173例患者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中西医结合微创联合治疗。第1阶段:急性期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解除梗阻,未解除梗阻者行急症腹腔镜探查或剖腹手术。第2阶段:缓解期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去除引起肠梗阻的病因。第3阶段:是疗效巩固期,用中药治疗以避免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再发。结果:术后随访,三阶段联合治疗71例,复发4例(5.6%);单纯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39例,复发24例(61.5%);开腹行肠粘连松解术15例,复发5例(33.3%)。急症腹腔镜手术15例,中转开腹7例(46.7%),发生并发症6例(40%);择期腹腔镜手术77例,中转开腹6例(7.8%),发生并发症6例(7.8%)。结论:分阶段中西医结合微创联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由于其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特殊性,临床上因再次或多次手术造成肠瘘及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较大的痛苦。本文对我院1998-2005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7.
1996年5月-2007年7月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共47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妇科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一般发生在术后1~3周内.我院2001-2004年行妇科腹部手术628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68例,发生率10.8%,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霆  周军 《临床外科杂志》2008,16(3):214-215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后2周以内,约占术后肠梗阻的80%~90%[1].小儿因自身生理及免疫发育的特点,术后易发生此病.我院在2004年9月至2007年2月期间共收治20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患儿,通过积极地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2年收治的45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立即手术5例,中转手术8例,其余均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自20世纪60年代盛兴至今,仍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