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肝血流阻断行肝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肝切除半肝血流阻断技术进行改进,预防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对37例行肝切除患者采用肝门解剖半肝血流阻断技术。结果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肝门解剖半肝血流阻断方法,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少,是防止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对肝切除术失血量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118例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行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保留组),50例采用Pringl法行肝门阻断(阻断组),比较2组的手术失血量、接受输血病例的比例、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保留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接受输血患者的比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阻断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l天及第5天,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保留组明显低于阻断组(P〈0.05)。结论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法能有效控制肝断面出血,明显保护了肝脏功能,且并未延长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肝切除半肝血流阻断技术进行改进,预防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对37例行肝切除患者采用肝门解剖半肝血流阻断技术。结果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肝门解剖半肝血流阻断方法,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少,是防止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方法的评价周信达,程树群(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上海200032)肝血流阻断是肝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主要方法,选择一种合适的肝血流阻断方法,既可达到无血切肝,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肝热缺血操作,是肝外科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近20年来,随... 相似文献
5.
<正>1引言肝切除术中的大量出血是导致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肝血流阻断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阻断入肝血流行肝切除可引起正常肝组织遭受缺血再灌注损伤,尤其对合并肝硬化病人,会增加引发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可能[1-2]。因此,如何控制术中出血以及减少缺血再灌注对肝功能的损害,一直是肝脏外科中的重大难 相似文献
6.
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肝切除仍被认为是肝脏原发和继发肿瘤的最佳治疗手段,而减少和控制出血则是降低肝切除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肝血流控制方法种类繁多,只有在肝切除中合理、正确、灵活并个体化地运用这些血流控制方法,才能达到减少和控制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半肝血流阻断肝肿瘤切除术5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肝癌病人80%以上合并有肝硬化,常规第一肝门阻断肝切除肝缺血、肝功能损害重。我院自1994年至1998年5年间,采用半肝血流阻断肝切除58例,避免了上述缺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奇|王洪波|彭晓晖|刘振文|张佳斌|任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7):841-845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肝癌肝切除患者资料,根据术中血流阻断方法分为A组(51例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B组(38例行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C组(24例行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D组(1 1例行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比较4组患者手术时间、肝脏缺血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术后肝功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结果:各组间术前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各组在肝缺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C组和D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均P<0.05),但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A组和B组(均P<0.05);A组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与水平升高较为明显,前者与其余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后者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合理选择须由肿瘤大小、位置,术前肝功能状况、潜在肝病、心脑血管状态等因素综合决定,而最重要的是依靠术者的经验与判断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行肝切除术65例,分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HVC, n=28)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 n=37);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HVC组术后3天和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术后2天的平均引流量HVC组明显少于Pringle组;Pringle组有两例出现肝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HVC组没有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 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安全、可行,较第一肝门阻断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减少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行肝切除术65例,分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HVC,n=28)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n=37);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HVC组术后3天和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HVC组明显少于Pringle组;Pringle组有两例出现肝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HVC组没有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安全、可行,较第一肝门阻断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减少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全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外科的地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从Langenbuch1887年成功地完成第一位肝肿瘤切除术以来,随着对肝脏解剖,生理及生化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麻醉和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今肝脏外科已发展至几乎近于完善的水平,肝脏外科也不再有技术上的禁区。纵观肝脏外科的发展,其手术技术始终围绕着减少及控制出血而发展,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前提。Pringle于1908年创用的阻断入肝血的方法经90年的临床应用,证实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肝切除术中止血措施,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随着人ffl对肝脏热缺血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不断深入,不少学者对Pringle技术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提带配合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64例肝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行肝提带配合半肝血流阻断(实验组n=24)和半肝血流阻断法(对照组,n=40)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205.1±55.4)min,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214.3±54.6)min,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失血总量(497.3±63.0)ml,无需输血治疗;实验组平均失血总量(203.0±39.4)ml,无需输血治疗;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3 d实验组ALT浓度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2.2±109.2)U/L vs.(434.8±215.7)U/L和(124.8±67.8)U/L vs.(241.6±132.6)U/L(P〈0.05),术后第1 d实验组TBI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2±17.8)μmol/L vs.(55.7±34.1)μmol/L(P〈0.05)。结论肝提带配合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对肝切除术中大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接受肝切除术的2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大出血(出血量≥1000 ml)的原因、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切肝时术中的出血量及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全组共有215例(9.6%)发生大出血,主要原因依次为门静脉主干取癌栓出血(26.0%)、肿瘤周围广泛粘连出血(24.7%)、肝断面出血(23.7%)、肝血管损伤出血(15.8%)及肿瘤破裂出血(9.8%);无门静脉主干取癌栓的2182例肝切除中,159例(7.3%)发生大出血,1257例(57.6%)出血量≤400 ml.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下肝切除术中出血量及大出血发生率不同.结论 Pringle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法和经肝裸区隧道肝脏双悬吊法能更有效减少肝切除术特别是巨大肝肿瘤切除的出血量和大出血发生率.遵循"安全、有效、简便"的原则可根据肝肿瘤大小及位置、肝硬化程度及肝功能代偿情况、术者经验和条件采用不同的切肝方法,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0万人,死亡人数占全部肿瘤死亡人数的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1].而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区,发病人数居首位,年死亡数多达33万人左右,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占据第二位[2],且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生存期较短,发病率在我国一直处于上升的势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切除术中的地位。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将38例肝切除术按血流阻断方法分为两组,传统全肝血流阻断组(THVE组)22例,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组(经心包组)16例,分析应用不同血流阻断方法对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两组病人均成功切除肿瘤,两组手术时间、阻断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心包组术后近期肝功能恢复快。结论 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可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6.
肝癌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合理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24例肝癌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血流阻断方法分为:A组(51例),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B组(38例),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C组(24例),选择性出、人肝血流阻断法;D组(11例),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比较四组患者手术时间、肝脏缺血时间、术中出血及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指标. 结果 术前基本情况比较四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C组和D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A组和B组(P<0.05).四组在肝缺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术后谷氨酸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A组术后总胆红素恢复情况与B组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肝切除术中每一种肝血流阻断方法都有其应用价值.阻断方法的合理选择由肿瘤大小、位置、术前肝功能状况、潜在肝病、心脑血管状态等因素综合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术者手术经验及权衡利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区域性肝血流阻断行盱切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6例区域性肝血流阻断行肝切除的临床疗效。左半肝切除6例,左肝外侧叶切除17例,右半肝切除4例,右肝多肝段联合切除6例,肝段或不规则肝段切除13例。区域性肝血流阻断的方式包括导尿管束扎法18例,肠钳夹压法22例,经肝后隧道绕肝带束扎提拉法6例。结果:本组病例无死亡。术中输血3例,平均出血量210mL;术后并发膈下感染1例,胆瘘2例.胸腔积液2例,切口感染3例。结论:区域性肝血流阻断下进行肝切除是一种简便、安全且有效的方法,能有效控制术中肝脏出血,减轻术后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行巨大肝癌肝切除术时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巨大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脏血流阻断技术不同,分为第一肝门血流阻断组(第一肝门组,24例)和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组(选择阻断组,25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肝肾功能、并发症、生存率和肝癌复发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情况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施行肝切除术,第一肝门组患者的肝血流阻断时间为(32±19) min,选择阻断组为(34±22)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5,P>0.05).第一肝门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736±543) ml,明显多于选择阻断组(273 ±298)ml(t =6.87,P<0.05).第一肝门组患者肝静脉损伤的发生率为21%(5/24),选择阻断组为24%(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5,P>0.05).第一肝门组有3例患者出现肝静脉破裂大出血,1例患者发生空气栓塞抢救无效死亡;选择阻断组未发生上述情况.第一肝门组患者中4例发现肿瘤侵犯血管,选择阻断组患者中3例发现肿瘤侵犯血管,两组患者切缘均为阴性.两组术前肝功能无明显差别,选择阻断组术后第1、3天ALT值较第一肝门组明显降低(t=7.12,6.35,P<0.05);两组尿素氮、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肝门组术后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4例,选择阻断组无一例发生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第一肝门组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8%、21%,明显低于选择阻断组的72%、30%(x2=5.32,6.07,P<0.05).第一肝门组5年无瘤生存率为21%,选择阻断组为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8,P>0.05).结论 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能有效预防肝静脉破裂出血和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并有助于减少巨大肝癌肝切除术后早期肿瘤复发,提高术后早期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癌肝切除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癌肝切除时肝血流阻断法的合理选用。方法采用半肝血流阻断、缺血预处理、间歇性全肝血流阻断3种方法行肝切除术。对3组术前、术后肝功能变化及术中出血进行比较。结果83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两周肝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术前水平,3组分别为95.8%(23/24)、74.1%(20/27)和56.3%(18/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8±31.70)ml、(196±45.54)ml和(389±74.10)ml,前两组与后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癌肝切除时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肝功能恢复较快的有效肝血流阻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常温下阻断入肝血流行肝切除术144例白宏伟马元桂邱宝安白钢冀振华我院自1987年至1994年用肝门血流间歇阻断法施行各种类型肝切除术144例,现将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总结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44例患者中,男性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