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强直性脊柱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忠棋  周君富  周游  陈健 《中国骨伤》2000,13(10):588-589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对52例AS患者和50例健康成人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包括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全血表观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时间等指标的测定。结果 患者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表观粘度(4S^-1 ̄200S^-1)均明显增加,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及血小板电泳时间均增加。结论 AS患者疼痛发作期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变,血液呈微凝态。  相似文献   

2.
止血带较长时间充气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麻醉与镇痛》2003,5(2):101-101,10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检验误差的护理相关因素。方法将6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第1组分别采集3管血标本,于1h内检测;第2组分别采集4管血标本,15℃下放置1、4、8、24h后检测;第3组用成人血压袖带束缚左右两臂,分别空气加压至40、110mmHg后采集血标本,于1h内检测。结果全血切变率、血浆黏度检测结果比较,第1组第3管显著高于第1管;第2组放置8、24h显著高于1h;第3组110mmHg束臂压力显著高于40mmHg(P<0.05,P<0.01)。结论血液流变检测结果受采样顺序、时间,束臂压力因素影响;建议采集多管标本时首先采集血液流变学,于4h内检测,止血带压力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粘度的改变。方法 抽血查87例患者K^+,Na^+Cl^-,CO2CP,血气分析,血浆内皮素,血液流变学,部位病人抽颈动脉,颈静脉血查颈动-静脉血氧压差,结果 所有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增高,血液流变学结果提示其血沉,血沉K值增高,全血还原比粘度增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有血浆内皮素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且其变化与损伤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可有效地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但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少见报道。我们观察了21例患者在应用rHuEPO期间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例,男14岁,女7例,平均年龄47.8(26~78)岁。原发病:慢性肾炎18例,原发性高血压2例,多囊肾1例。18例伴血压高,12例给予抗高血压治疗。正常对照21例,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45.4(25~58)岁。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患者血液流变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7.
《医师进修杂志》2003,26(9):23-24
  相似文献   

8.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中毒3组及健康对照组。对各中毒组第1、3、5、7d分别采取静脉血作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动态观察。健康对照组门诊检测一次。结果:轻、中、重度中毒三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随中毒的严重程度而变化显著。中毒初期,红细胞数(RBc)、血小板(PLT)、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红细胞变性能力降低,随病情好转,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逐渐恢复。结论:动态观察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对病情判断、指导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羟乙基淀粉是胶体血浆代用品,常用于低血容量及休克的防治,主要作用机理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和扩充有效血容量。此外,羟乙基淀粉还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本文观察手术病人术前输注羟乙基淀粉溶液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硬膜外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硬膜外麻醉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采用国产SA-B型多功能电脑血液流变学监测仪,对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硬膜外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监测。结果:麻醉后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均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增大。结论:硬膜外麻醉有助于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硫化氢(H2S)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A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B组)和健康对照者(C组)各40例,留取静脉血测定H2S、血液流变学指标、单核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组织因子(TF)等含量变化,藉此评价H2S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A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等均显著高于B组、C组,B组显著高于C组(P<0.01);A组H2S、PAR-1、TF分别为(42.57±7.18)μmol/L、38.53±9.84、(344.24±28.47)ng/L,也分别高于B组的(35.27±3.14)μmol/L、23.42±5.16、(271.67±31.45)ng/L、C组的(24.38±2.69)μmol/L、4.53±2.12、(5.63±3.24)ng/L,B组的这3个指标值分别高于C组的值(P<0.01)。H2S与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PAR-1、TF呈正相关(r分别为0.87、0.74、0.81、0.67、0.78、0.87、0.86,P<0.01)。结论:内源性H2S是一种炎症介质,上调TF、PAR-1表达,引起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股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对骨内高压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制作成右胫骨上端骨内高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行右股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测量手术前、后两组骨内压及血液流变学。结果实验组在手术后骨内压由(22.06±7.52)mm Hg(1 mm Hg=0.133 kPa)下降至(18.13±6.89)mm Hg(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手术后骨内压分别为(22.37±6.65)mmHg和(18.13±6.89)mmHg(P>0.05),骨髓内血液黏度值明显下降。结论股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后,骨髓内血液稀释,黏度下降,骨内压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对脊柱脊髓术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自2008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单纯脊柱损伤患者77例,合并脊髓损伤者63例,脊柱退变患者58例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素组。术后24 h,48 h,1周时查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术后24 h、48 h的切口引流量。结果肝素组中,术后1周时血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后24、48 h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切口引流量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明显改善脊柱脊髓术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能安全、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不同麻醉方法对乳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乳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2例ASAⅠ~Ⅱ级行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全麻组;Ⅱ组为硬膜外加全麻组,诱导前硬膜外给2%利多卡因5 ml,继之行全麻诱导。全麻用药两组相同,Ⅱ组术中每50分钟硬膜外给2%利多卡因6~8 ml。术后24 h内用0.5%布比卡因镇痛,Ⅰ组术后肌注哌替啶镇痛。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90 min各取桡动脉血10 ml,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麻醉后309、0 min全血高切及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P<0.05),但Ⅱ组这几项指标下降明显且持续时间长,且有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的下降(P<0.05)。结论全麻加用硬膜外阻滞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更有利于预防术后上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疏血通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骨科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肢体制动和血液学异常改变,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血液流变学异常为血栓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于2003年4月-2004年1月对23例患者手术后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观察药物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了50例脾切除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以30例一般手术作对照,分别于手术前后及术后一年测定全血、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和血小板聚集性等指标,发现包括脾切除在内的手术创伤都可导致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但一般手术后的改变主要在术后近期,远期大多恢复至术前水平,而脾切除术后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全血和血浆粘度的升高是持续的,并伴有血小板聚集性的明显增强,从而使脾切除患者术后处于高凝状态,是术后血栓和栓塞发生的基础。作者认为对有脾切除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升高者,要采取预防措施,原有心、脑血管病变者,更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脉注射液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应用康脉注射液的28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比较他们在入院第2 d和45 d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康脉注射液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沉降率和纤维蛋白原值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康脉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液的粘滞性和聚集性,缓解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对比研究放、化疗前后72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的变化.结果:放或/和化疗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血粘度及血小板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放、化疗方案可使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参数得以改善,这种改变可能与治疗效果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20.
不同麻醉方法对全髋置换术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全麻醉与硬膜外加全麻对全髋转换术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6例ASAI ̄Ⅱ行,行择期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全麻组,Ⅱ组为硬膜外加全麻组,诱导前硬膜外给2%利多卡因5ml,有平面后行全麻诱导,全麻用药与Ⅰ组相同,术中用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每50min给药6 ̄8ml,术后24h内用0.5%布比卡因镇痛,Ⅰ组术后肌注哌替啶镇痛。结果:两组血液流变学的主要差异:Ⅱ组的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