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以老年患者居多,由于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下降,且多合并心肺疾病,因此围术期风险较大,麻醉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以往麻醉以硬膜外麻醉、全麻为主,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普遍.本研究通过对80岁以上高龄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腰-硬联合麻醉在超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髋关节疾病的患者大多以老年人为主,需要手术的超高龄患者通常伴有心肺脑等疾病,心血管调节功能较差,因而髋关节置换术时要求麻醉起效快、安全、维持时间长及术后镇痛效果好。本文报道38例超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情况。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ASAⅡ~Ⅲ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静脉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10—2019-01间在汝南县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108例患者。将行静脉麻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5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麻醉后5 min与术后5 min,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min与6 h,观察组患者的血糖(BG)、皮质醇(COR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利于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和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阻滞组(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阻滞组(CEA组)各32例,比较两组麻醉前和麻醉药注射后5、10、20、30分钟时SBP/DBP、HR、RR、SpO2;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快于CEA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CEA组(P<0.05);两组麻醉后各时间节点SBP、DBP水平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CSEA组麻醉后5分钟和10分钟 SBP、DBP水平显著低于CEA组(P<0.05);两组HR、RR和SpO2水平麻醉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各时间点的HR、SBP、DBS波动幅度均优于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派卡因和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34例。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使用罗哌卡因,对照组使用布比卡因。比较2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1)注药后5 min,2组SBP、DBP、HR均较注药前下降,但对照组SBP、DBP、HR较观察组显著下降(P0.01)。(2)感觉阻滞起效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3)Bromage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P0.01)。2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使用罗哌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腰一硬联麻醉,同样安全、有效。麻醉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2组患者的HR、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观察组患者的HR低于对照组,DB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利于手术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痛觉恢复时间,同时观察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30 min(T1)、插管时(T2)、拔管时(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痛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0时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时间点SBP、DBP、HR均高于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效果可靠,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静脉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行静脉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结果 2组手术完成时(T_1)MAP及HR水平均较麻醉前(T_0)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_1时血糖、血清皮质醇及儿茶酚胺水平较T_0时段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麻醉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患者的应激反应更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见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快、阻滞完全时间短,麻醉效果相对较好,但需因人而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患者68例,采用侧卧位腰硬联合麻醉,控制麻醉平面低于T10,加强呼吸循环管理。结果蛛网膜下腔注药后,3min内出现麻醉平面,10~15min麻醉平面固定,起效迅速,阻滞完善,麻醉平面不超过T10,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对老年患者影响小。结论硬腰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前(T_0)和麻醉后5 min(T_1)、10 min(T_2)、30 min(T_3)时平均动脉压(MAP)、呼吸(HR)、血氧饱和度(SpO_2)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1)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 2组患者T0时MAP、HR、Sp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观察组患者T1、T2、T3时MAP、HR、SpO2与T_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4)对照组T1时MAP、SpO_2与T_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5)对照组麻醉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小剂量罗哌卡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腰丛-坐骨神经联合臀上皮神经阻滞麻醉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髋关节置换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A组)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臀上皮神经阻滞麻醉组(B组)。结果患者在麻醉前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_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后、手术开始10、20、30分钟的HR、SBP、DBP低于麻醉前(P0.05)),A组患者HR与B组比较,有明显变化,B组患者麻醉后、手术开始10、20、30分钟的HR、SBP、DBP、SpO_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同时点HR、SBP、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臀上皮神经阻滞麻醉对循环、呼吸系统影响小,可用于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方肌阻滞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12月拟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55~75岁,体重45~7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髂筋膜组(N组)和髂筋膜联合腰方肌组(T组),每组30例。T组术后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方肌阻滞,各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l。N组术后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注射0.375%罗哌卡因30 ml。术后两组均采用PCIA至术后48 h。记录阻滞操作前(T_0)、术后3 h(T_1)、6 h(T_2)、12 h(T_3)、24 h(T_4)、36 h(T_5)、48 h(T_6)时静息状态VAS评分以及T_4—T_6时运动状态VAS评分;记录阻滞后0~4 h、4~8 h、8~12 h、12~24 h、24~36 h、36~48 h各时段PCIA有效按压次数;记录T_3—T_6时术侧髋关节最大屈曲和外展活动度;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T组T_1—T_6时静息状态VAS评分和T_4—T_6时运动状态VAS评分明显低于N组(P0.01)。阻滞后48 h内各时段T组PCIA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N组(P0.01)。T组髋关节最大屈曲和外展活动度明显大于N组(P0.01)。T组术后恶心呕吐和尿储留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方肌阻滞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显著,镇痛作用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崔永康  田兵  王静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12):1449-1452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辅助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性别不限,年龄80 ~ 93岁,体重指数17 ~ 25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5):生理盐水组(NS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神经刺激仪引导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后20 min,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 5 μg/kg(输注时间10 min),继以0.2μg·kg-1·h-1维持输注至术毕,NS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阻滞效果欠佳时静脉注射丙泊酚20 mg或氯胺酮10 mg.于入室时、静脉给药即刻、手术开始即刻、10、30 min及术毕(T0-5)时记录MAP、HR、SpO2、RR,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丙泊酚或氯胺酮的使用情况及术者的满意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NS组T2-5时MAP升高、HR增快(P<0.05),D组各时点血液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D组MAP和HR、呼吸抑制和躁动发生率、丙泊酚或氯胺酮使用率降低,术者满意率升高(P<0.05),RR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辅助效果确切,血液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连续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夜间单次加强用于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60例,性别不限,年龄51 ~ 75岁,体重47 ~ 77 kg,身高150~181 cm,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和连续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夜间单次加强术后镇痛组(CLPB组),每组30例.所有病人行腰麻,手术结束前30 min,PCIA组病人上臂头静脉接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泵,药物配方:吗啡100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参数:首剂量0,持续量0,单次追加量2 mg,锁定时间5 min;CLPB组病人腰丛给予0.125%罗哌卡因30 ml后接镇痛泵,药物配方为0.125%盐酸罗哌卡因,持续量8 ml/h,单次追加量4 ml,锁定时间30 min,术后每晚8时追加0.25%罗哌卡因30 ml.记录术后6、12、18、24、30、36、42和48 h时病人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观察恶心呕吐、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访总体满意情况,记录夜间由于疼痛导致睡眠中断次数和髋关节最大屈曲和外展活动度.结果 与PCIA组比较,CLPB组病人运动时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严重程度和夜间由于疼痛导致睡眠中断次数降低,病人总体满意度、髋关节最大屈曲和外展活动度升高(P<0.05).结论 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相比,连续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夜间单次加强用于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沙漏法"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有效性。方法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4年1~5月我院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沙漏法"行超声引导FICB,辨认出"沙漏征"(腹内斜肌与缝匠肌),放置导管,给予负荷量0.2%罗哌卡因40 ml,随后连接镇痛泵,0.2%罗哌卡因10 ml/h持续输注,使用时间48 h。记录30 min内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情况,阻滞后4、8、12、24、36、48 h患者静息状态疼痛评分,阻滞后48 h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0 min内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感觉阻滞成功率100%,阻滞后4、8、12、24、36、48 h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pain scale,NRPS)中位数均4分,阻滞后48 h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0±0.9)分。无一例出现感染、局麻药中毒、出血及血肿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沙漏法"进行超声引导FICB,操作安全、简便,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阻滞方法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髋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L组80例,行腰方肌、髂筋膜联合阻滞,D组80例,行单纯髂筋膜阻滞。结果 L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D组患者(P0.05);L组患者在术后0~12小时、12~24小时、24~48小时按压PICA的次数均少于D组。L组患者在T4、T5时的髋关节屈曲度、外展度均大于D组(P0.05);L组患者在T4、T5时的CRP、IL-6指标水平均明显小于D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方肌、髂筋膜联合阻滞可以从不同位点对神经传导通路起到干扰作用,术后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氯普鲁卡因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国产氯普鲁卡因用于腰麻或腰一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 000例下腹部以下手术患者采用国产氯普鲁卡因冻干粉(生理盐水稀释成2.5%或3%溶液)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结果 腰麻平均起效时间24 s,平面固定时间7.7 min.最高阻滞平面平均为T_5.下肢运动阻滞3级者超过94%.腰麻效果平均满意率99.8%,硬膜外辅助麻醉后满意率提高到99.9%.单次腰麻完全消失平均72 min.产科患者腰麻后低血压和恶性呕吐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4%和43%).未见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氯普鲁卡因冻干粉溶解后用于腰麻或腰一硬联合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腰骶丛联合T12/L1椎旁神经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61例,所有病人均采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联合T12/L1椎旁神经阻滞,记录病人围术期情况、注药后30分钟感觉阻滞平面、阻滞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麻醉效果及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注药后30分钟,T12~S3支配皮区针刺感觉阻滞成功率为87.0%~100%。阻滞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与阻滞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手术麻醉优良率为97.0%,61例病人发生1例双侧阻滞。结论超声引导下腰骶丛联合T12/L1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血流动力学平稳,镇痛效果确切,阻滞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