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目的: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共25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3岁。病变位于左侧16例,右侧9例。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15例患者提示占位为恶性病变,诊断率为60%。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22例患者提示为恶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88%。8例患者行MR检查,7例提示为囊性肾癌,诊断率为87.5%。囊肿直径3.5~8.5cm,平均为5.3cm。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1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术中囊肿组织冷冻切片检查提示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囊肿去顶减压术,术后病理提示肾透明细胞癌,再次手术行肾根治性切除术。23例为单房囊性肾癌,2例为多房囊性肾癌,术后病理均提示透明细胞癌。2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2个月,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2个月和34个月发生肺部转移,其余18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生局部的复发和远处的转移。结论:囊性肾癌无特殊临床表现,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诊断,CT和MR检查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普通B超检查。在怀疑有恶性可能时,需要行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确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方法分析2007年3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诊疗方法。结果40例平均年龄49.7岁。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透明细胞癌35例,乳头状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2例。临床分期为T1N0M0期33例,T2N0M0期6例,T3期1例,其中无症状肾癌26例,有症状肾癌14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6例,保留肾单位手术4例,其中静脉癌栓取出术1例。术后行α-干扰素治疗36例。结论B超、CT是目前早期诊断肾癌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是一项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于对侧并发肾脏疾病的患者;联合生物治疗对肾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小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35例直径小于3em的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小肾癌的诊治方法。结果:因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小肾癌者27例,因出现临床症状被发现者8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8例。单纯性肾切除术2例,肾部分切除术4例。肾肿瘤剜除术1例。术后11例进行辅助免疫治疗。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27例,颗粒细胞癌6例,乳头状细胞癌2例。pT1l10例,pT223例,pT3a2例。结论:小肾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B超和(或)CT等影像学检查。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术后是否进行辅助免疫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RCC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1/2008年收治CRCC 35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示囊实性占位27例,囊性占位2例,实性占位6例。行根治性肾切除33例,部分切除2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30例,颗粒细胞癌2例,嫌色、嗜色细胞癌各1例,混合型癌1例。随访30例。5 a生存率63.3%(19/30)。结论:CRCC诊断以B超、CT为主,结合MRI和DSA等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以行根治性肾切除为宜,术后辅以生物治疗可预防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5.
囊性肾癌9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程文超 《新医学》2004,35(12):738-739
目的:总结囊性肾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对9例囊性肾癌的临床特点、静脉肾盂造影、B超、CT、病理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例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囊性肾癌,其中肾癌囊性坏死4例,单房囊性肾癌2例,多房囊性肾癌2例,单纯性囊肿癌变1例;透明细胞癌6例,颗粒细胞癌2例,混合癌1例.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7例,肾切除术2例,切除肿瘤直径4.5~8 cm.术后随访至今,7例于术后4个月~7年死亡,其中2例死于肾癌转移,5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2例现仍存活.结论:囊性肾癌的诊断需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特征综合判断,治疗的主要办法是根治性肾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全部病例术前均行B超及CT检查。根治性肾切除术27例,保留肾单位手术5例。结果术后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25例,颗粒细胞癌4例,混合细胞型癌2例,梭形细胞癌1例。随访8个月至7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2%和62.5%。结论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肾细胞癌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根治性肾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肾细胞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CRCC)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8—11/2007—11收治的CRCC3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提示囊实性占位30例,囊性占位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28例,部分切除4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28例,颗粒细胞癌2例,嫌色细胞癌、嗜色细胞癌各1例。32例获得随访。5a生存率81.25%(26/32)。结论:CRCC诊断以B超、CT为主,结合MRI和DSA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以达到与根治手术同样的效果,术后辅以生物治疗可预防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囊性肾癌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对11例囊性肾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CT诊断囊性肾癌9例,复杂性肾囊肿1例,单纯性肾囊肿1例。11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囊性肾透明胞癌,其中肾癌囊性坏死6例。多房性囊性肾癌2例,单纯性囊肿恶变3例。随访9例,8例术后生存至今,1例术后6个月死于心肌梗死。结论:囊性肾癌有其独特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确诊者宜行根治性肾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诊治要点.[方法]对本科10例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加膀胱袖状切除6例,根治性肾切除加输尿管部分切除3例.1例B超引导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者术中发现肾盂肿物,二期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膀胱袖状切除.10例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或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7例、鳞状细胞癌3例.获随访9例,随访时间3~28个月.术后1年内死亡6例,移行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各3例.[结论]对肾结石病史长的患者,需高度警惕肾盂癌的可能.CT检查对明确诊断肾结石合并肾盂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提高肾错构瘤(renal hamartoma,RH)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06例RH的诊治资料。全部患者均经B超和cT检查,92例诊断为RH;14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其中5例CT诊断为RH,另9例CT诊断肾癌不排除者再行MRI检查后7例诊断为RH。结果105例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为RH,B超诊断符合率85.8%(91/106),CT诊断符合率90.6%(96/106),MRI诊断符合率77.8%(7/9),1例术前B超和CT检查诊断为RH,病程10年,肿瘤未见明显增大,但术中肉眼和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106例中除6例因肿瘤巨大肾实质较少、出血较多或术中病检发现为恶性变而行肾切除和2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外,其余均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surgery,NSS)。11例术中阻断肾蒂患者,术后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所有患者术后B超复查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B超和CT是诊断RH的重要检查方法,相互结合能提高术前的诊断准确率,必要时可辅以MRI检查。除极少病例需要行肾切除术外,RH患者应尽量行NS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小肾癌部分切除与根治性切除的相关文献进行荟萃分析.方法 国外文献:检索 1985 年以来的与小肾癌手术相关的外文文献,选用MEDLINE 数据库和SCI 数据库,以small renal cell carci- noma,partial nephrectomy,radical nephrectomy,nephron sparing surgery 为关键词.国内文献:检索1988 年以来 的与小肾癌手术相关的中文文献,以小肾癌,肾癌根治性切除,部分切除,保留肾单位为关键词.采用Co- 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7 统计软件,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和盲法描述评分,由2 名评 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从多方面进行Meta 分析.结果 12 篇国外文献参与临床荟萃分 析.9 篇国内文献参与临床荟萃分析.国外:部分切除(Treatment)和根治性切除(Control)死亡率循证医学 证据显示,其OR(95% CI)为1.22(0.82,1.84),即部分切除和根治性切除无统计学差异.国内:Treatment 和 Control 死亡率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其OR(95% CI)为1.36(0.56,3.28),即部分切除和根治性切除无统计学 差异.结论 小肾癌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国内外文献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小肾癌部分切除和根治性切 除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小肾癌手术首选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保肾手术在双侧肾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996~2007年我科收治的5例双侧肾细胞癌(肿瘤直径1.2~5.3cm,平均3.8cm;共计12枚肿瘤,其中4例2枚,1例4枚)行保肾手术治疗,4例一侧行肾根治性切除,一侧行保肾手术,1例双侧肾均行保肾手术。结果平均随访33个月,1例术后2年发现肺转移,无1例局部复发。结论双侧肾细胞癌并非罕见,保肾手术对体积较小的双肾癌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235例肾癌中11例囊性肾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病人中8例行肾癌根治术,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多房囊性肾癌8例,单房囊性肾癌3例;透明细胞癌9例,嫌色细胞癌2例。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1个月,平均27.9个月,无瘤存活10例。结论囊性肾癌采用肾癌根治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开放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总结2004年12月至2010年2月我中心60例肾癌肾部分切除术,其中开放手术19例,男∶女=17∶2;后腹腔镜手术41例,男∶女=33∶8。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围手术期相关数据,所有患者肾癌临床分期均为T1N0M0,术后病理证实透明细胞癌5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开放组与后腹腔镜组患者年龄分别为(57.7±17.7)岁vs(55.2±16.6)岁(P=0.607);肿瘤直径为(3.3±0.9)cmvs(2.9±1.0)cm(P=0.063);术前肌酐为(107.9±54.7)μmol/Lvs(96.8±18.2)μmol/L(P=0.396);术后肌酐为(117.8±55.9)μmol/Lvs(107.5±19.6)μmol/L(P=0.443);手术前后肌酐变化分别为(9.8±22.2)μmol/L和(9.8±14.3)μmol/L(P=0.988);两组手术时间为(167.9±46.9)minvs(148.5±41.2)min(P=0.108);肾动脉阻断时间为(21.6±10.2)minvs(26.9±9.0)min(P=0.058);术中失血量为(327.9±174.2)mlvs(181.8±120.1)ml(P=0.247);术后住院时间为(11.0±3.4)dvs(8.9±4.0)d(P=0.015)。开放组与后腹腔镜组术后输血患者分别为3例和4例(P=0.668),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分别为2例和3例(P=0.648)。两组患者分别随访38.8及45.4个月,肿瘤控制良好,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肾肿瘤方面,安全性及疗效与开放手术相似,而手术创伤小、恢复速度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例RO患者临床资料。13例患者中,男4例,女9例;肿瘤单发12例,单侧多发1例;肿瘤最大直径为1.0~6.9cm,平均3.3cm;肿瘤位于左肾上极2例,左肾中极2例,左肾下极3例,右肾上极4例,右肾中极1例,右肾下极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IVU检查,12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 12例术前诊断为肾癌,1例考虑为RO。13例中8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RO。随访1~183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RO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确诊较困难,与肾癌较难鉴别,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肾脏巨大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报道并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其早期发现由6 cm发展5年至18 cm巨大肿块出现腹腔挤压情况方行治疗,640排CT检查与其他肾脏肿瘤无特异性区别,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结果病理检查示:镜下见肿瘤组织由狭长的小管组成,小管间见黏液间质,肿瘤细胞呈卵圆形及杆状,中度异性,间质内见多灶性浆细胞浸润,伴大片坏死。免疫组化:CD10(-),VIM(+),EMA(+),低分子量CK(-),CD15(-),Ki-67<5%肿瘤细胞,CK(-),CR(-),MC(-),CD34(-),CD31(-),S-100(-),诊断为肾黏液样小管状梭形细胞癌。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复查CT无复发,日常中度活动无不适反应,目前继续追踪随访中。结论肾脏黏液样小管状梭形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肾上皮肿瘤,术前诊断无特异性,最终依赖术后病理确诊,治疗仍以根治性切除术为主,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16 min(96~17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6 mL(70~5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 d(7~10 d)。术后切口感染1例,腹膜破裂3例,伤口愈合延迟1例。随访3~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穿刺通道的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青年肾癌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肾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40岁青年肾癌患者资料67例,对其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肾癌患者67例,占我院同期肾癌总数的5.6%(67/1193)。按时间阶段分为两组,2001年至2005年(早期组)15例,占同期肾癌患者总数的3.4%;2006年至2010年(近期组)52例,占同期肾癌患者总数的6.9%,两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7例患者年龄23~40岁,早期组平均年龄(36.5±3.3)岁,近期组平均年龄(34.9±4.4)岁,两组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为2.5:1.0(48:19)。左侧30例(44.8%),右侧37例(55.2%)。无症状患者34例(50.7%),平均肿瘤直径为(3.7±1.1)cm;有症状患者33例(49.3%),平均肿瘤直径为(6.0±3.1)cm,平均肿瘤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T1、T2、T3、T4分别为51例(76.1%)、11例(16.4%)、4例(6.0%)、1例(1.5%)。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者59例,肾部分切除术者8例。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54例(80.6%)、乳头状细胞癌7例(10.4%)、嫌色细胞癌6例(9.0%)。随访57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4%、66.7%。结论肾癌患者中青年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肾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健康体检可较早发现肿瘤,早期诊治可改善青年肾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技术对小肾癌(直径≤4 cm)行肾部分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42例肾占位患者,肿瘤直径1.2~4.0 cm,经后腹腔途径施术,术后病理为40例肾脏透明细胞癌,2例乳头状肾癌。结果 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105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5~37 min,平均24 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平均60 ml。术后恢复顺利,住院7~10 d,平均8 d,随访3~24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小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