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分析5a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评估选择经验.方法 5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除6例为夫妻间供肾外,其余为血缘亲属供肾.其中男17例,女33例.所有供体术前进行系统评估,开放手术取肾,右肾15例,左肾35例.结果 50例供体术后10d出院,1例发生切订脂肪液化.随访24个月,尿常规、血压、肾功能正常.结论 术前对供体进行仔细伞面综合评估,术中操作精细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夫妻间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价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对6例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名供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第7天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平均升高19.1μmol/L,术后7~10d出院.6例受者术后2~6 d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无急性排斥反应出现.平均随访15个月,人/肾存活率为100%.结论 夫妻间供肾是安全可行的;夫妻间供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尸体供肾移植;夫妻间供肾是扩大供肾来源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资料,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15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中除7例为夫妻间供肾外其余为血缘亲属供肾。供、受者HLA有5个抗原错配者2例,4个抗原错配5例,3个抗原错配88例,2个抗原错配50例,1个抗原错配12例,无抗原错配1例。158例供者均经开放手术取肾。35例取供者右肾,123例取左肾,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或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MMF)及强的松(Pred)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所有158例供者均健康存活,6个月和1年时血肌酐正常。受者健康存活最长者至2008年6月已达10年, 1年带肾健康存活率95.5%,5例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其中4例2~5周肾功能恢复正常。死亡5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DGF,透析期间死亡,另4例术后3~5月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中切除移植肾脏,行第2次尸体肾移植。5例在移植后1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16%,其中4例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后逆转,另1例合并CsA肾中毒,治疗无效,恢复透析治疗。3例1年半至3年半发生慢性排斥,移植肾丧失功能。8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治愈。结论:活体肾移植由于术前准备充分、组织相容程度高、供肾质量好等优点,使DGF和急性排斥反应等发生率低,人肾存活率高。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同样要重视DGF的预防,排斥反应的防治,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防治。加强对活体家属供者的规范选择和全面的健康评估、加强长期随访对保证减少供者伤、使供者健康存活、正常生活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选择标准、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方法 分析1998年3月至2008年7月我院实施的4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临床资料、评估、配型、手术方法及免疫抑制剂方案.结果 全部供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肾功能正常.48例受者中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亲属活体肾移植排斥反应明显低于尸体肾移植,具有经济、移植肾长期存活效果好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伦理学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深针对扩大标准供肾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 肾移植手术供肾质量术前评估以及术中术后管理的认识。方法:2 例供肾均来自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同一例行肝移植手术术后5 年的供者。供者因移植肝功能恶化, 依次出现肝昏迷、脑死亡、肝肾综合征和心脏死亡。供肾评分系统(deceaseddonor score, DDS) 以及“零点”双肾肾穿刺活检被用以评估供肾功能, 综合评估后2 例受者接受了肾移植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 个月, 2 例受者移植肾功能基本正常。2 例受者出现肺部感染, 在给予相应治疗后出院, 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结论:采用肝移植术后供者DCD 肾移植手术, 术前需对供肾做出详细评估;手术后短期效果满意, 有助于扩大供体池, 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亲属间活体肾移植3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亲属间活体肾移植治疗肾功能衰竭。方法:36例志愿手术者中,直系血缘亲属(母子)2例;姊妹兄弟3例;夫妻1例;旁系三代以内血缘亲属30例。HLA全配1例,HLA单倍体相同29例,HLA有5个抗原错配者4例,HLA完全错配者2例。经气管插管麻醉下手术切取一侧肾脏,7例取供者右肾,29例取左肾,同期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受者术后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所有供者术后15天内出院,随访21-1个月,血压及肌酐尿素氮正常,留存肾多谱勒血流指数正常。所有受者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及严重感染性并发症,术后2例发生尿瘘,1例经手术治疗痊愈。1例术后6月发生移植肾输尿管坏死狭窄,经手术治疗痊愈。1例术后22天发生移植肾动脉血栓栓塞,急诊手术取栓,因栓塞范围超过移植肾80%,不得已切除植肾。结论:术前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保证;与同期尸肾移植比较,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组织配型明确,供肾缺血时问短,排斥反应发生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小,移植肾预期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分析6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 对68例活体亲属肾移植供受体的术前准备、取肾方式及术后用药、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 68例亲属供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1月~6年无手术并发症及肾功能异常改变.60例受者于术后1~3d血肌酐降至正常水平,15~22d痊愈出院;3例移植肾丧失功能,恢复血透;2例因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出现肾功能恢复延迟(DGF);2例分别于术后3月和6月因肺部感染放弃治疗死亡.结论 术前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保证,亲属活体肾移植等待时间短,组织配型好,供肾缺血时间短,排斥反应发生少,移植肾存活率高,是一种相对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但该手术仍是一种高风险手术,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总结同期完成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及尸体供肾移植51例的临床经验,分析不同肾脏来源的肾脏移植术后疗效,为开展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2年2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接受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51例受者、接受尸体供肾移植31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肾脏来源受者的性别、年龄、HLA位点配型、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免疫抑制方案、肾功能恢复情况及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意义.结果 51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手术均获成功,其中1例术后7个月因骨髓抑制、重症感染自动出院后死亡.人/肾1a存活率为98.07%;尸体供肾移植手术成功,1例因术后5月多囊肾破裂大出血死亡,3例在术后1a内因重症肺部感染死亡,人/肾1a存活率87.10%.结论 2种不同来源的肾脏移植在并发症以及人/肾1a存活率等指标上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优于尸体供肾移植.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术前准备充分,配型好,术后并发症少,人/肾存活率高,肾脏来源较为广泛,为肾脏衰竭患者提供了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供、受者均健康存活,供肾切取手术均成功,受者肾功能于术后3~7 d恢复正常;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发生淋巴漏1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均治愈。结论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104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观察的要点,为今后该类手术的术后病情观察及治疗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3月-2007年10月的104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供者术后5~8d内出院,存活至今,肾功能均无异常。1例受者因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炎死亡,余103例受者存活至今,1例并发超急性排斥反应,7例并发急性排斥反应,4例行移植肾周血肿清除术,11例并发重症肺炎。结论针对不同活体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的特殊情况,及时的观察处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对提高生存率,降低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夫妻间供肾移植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10例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男5例,女5例。年龄32~62岁(42.0±10.0)岁。5例行手助腹腔镜取肾,5例行小切口开放取肾。受者年龄32~61岁(43. 3±9.13)岁,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环抱素A/FK506+骁悉/硫唑嘌呤+泼尼松预防徘斥反应。10例患者随访3~40月。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10例供者术后1周内血肌酐较术前升高15%~25%,但均维持正常水平。随访超过1年的7例供者,肾功能均维持正常。受者术后发生急性徘斥反应1例,主要归因于未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术后3月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治疗2周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余8例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3.61天。10例受者术后血肌酐恢复正常的时间、急性徘斥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与同期的亲属肾移植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夫妻间供肾移植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心脏死亡供肾肾移植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DCD供者肾肾移植后的恢复情况及DCD供体对受者及移植物术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19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DCD捐献后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前、术后的诊疗及血肌酐(sCr)、移植物及受者存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手术全获成功.术后无1例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PNF)病例发生.供体sCr正常的6例,供给11例受体中7例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为63.6%;供体sCr(184~504μmol/L)异常的8例,供给的8例受者均发生DGF,发生率为100%;19例受体中有1例(5.3%)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丢失;有2例术后分别出现严重尿瘘和严重骨髓移植.18例受者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7个月,移植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DCD是目前我国器官来源的重要部分,是解决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器官短缺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办法,并且有着较好的短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亲属活体肾脏移植11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117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临床经验.方法 全部供、受者为3代以内血缘关系;供肾均采用开放式手术取肾;全部受者术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或咪唑立宾或雷帕霉素)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术后2例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18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泼尼龙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后逆转.术后随访1~44个月.所有受者人肾存活率100%.117名供者术后安返社会;生活、工作未受明显影响,肾脏功能正常;2名供者术后2年内出现高血压,1名出现隐性糖尿病,目前病情平稳.结论 术前对供者身、心健康充分评估和积极调节受者身体状况是亲属活体肾脏移植成功的保障.减少移植肾受损、术后早期足量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减少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set up a simple and reliable rat model of combined liver-kidney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SD rats served as both donors and recipients. 4℃ sodium lactate Ringer's was infused from portal veins to donated livers,and from abdominal aorta to donated kidneys, respectively. Anastomosis of the portal vein and the inferior vena cava (IVC) inferior to the right kidney between the graft and the recipient was performed by a double cuff method, then the superior hepatic vena cava with suture. A patch of donated renal artery was anastomosed to the recipient abdominal aorta. The urethra and bile duct were reconstructed with a simple inside bracket. Results: Among 65 cases of combined liver-kidney transplantation, the success rate in the late 40 cases was 77.5%. The function of the grafted liver and kidney remained normal. Conclusion: This rat model of combined liver-kidney transplantation can be established in common laboratory conditions with high success rate and meet the needs of renal transplantation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及腹腔镜技术在亲属活体肾切取的安全性、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7例中2例采用腹腔镜技术,5例采用经腰切口开放手术。一般取供者的左肾。7例中4例为父亲为供者,子为受者;2例妻子为供者,丈夫为受者;1例为母亲为供者,子为受者;术前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的医学及免疫学检查并对供者作详细的安全性评估,利用多排螺旋CT的重建技术,了解双侧肾功能,肾血管的变异情况。结果:利用腹腔镜及开放手术均成功切取左肾移植给受者。热缺血时间1至3min。冷缺血时间1至1h40min;血管开放后30s至18min钟供肾泌尿,无排异反应及外科操作相关的并发症,供者术后7~10d出院,受者4~5周出院,随访8~24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腔镜技术及开放手术取肾同样安全、可行,有血缘关系和无血缘关系的亲属供、受体间只需满足医学评估及论理学评估均可进行移植,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193例的经验,优化改进操作技术,使其更加标准化.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3年12月至2016年2月行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共193例,全身麻醉下,取腰部3个通道操作,彻底游离肾后,在肾下极7~8 cm处切断输尿管,用endo-cut或hem-o-lok分别夹闭切断肾动静脉,迅速取出肾用4℃肾保存液进行灌注,然后将离体肾保存在冰盐水中准备移植,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供者和受者肾功能情况.结朵:19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85 min(55 ~135 min),1例因出血手术中转开放.术中出血量60 mL(20 ~200 mL),所有供者均不需输血.供肾热缺血时间2.2 min(2~5 min).发生供者并发症3例,均为术后肾区血肿,保守治疗均自行吸收,未见不良影响,其余供者均未见异常.供者术后住院5.7 d(4~9d).193例供者中16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42个月(1~58个月),均未见异常.2例受者发生移植肾输尿管吻合口漏尿,经手术修补后痊愈;3例受者发生移植肾被膜下血肿.1例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其余受者肾功能恢复良好.供、受者随访期间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结论: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安全可靠,经不断技术改良后已经成熟和标准化,其应用前景广泛,但应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活体供肾亲属肾移植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腹腔镜取肾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术后2-50月随访,8例供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7~10d出院.8例受者肾移植术后恢复迅速,移植肾功能稳定.结论腹腔镜活体取肾安全可行,活体亲属肾移植的存活率要高于尸体肾移植.活体供肾是一较好的供肾来源.  相似文献   

18.
55岁以上活体供肾移植中供受者肾功能的恢复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使用年龄≥55岁的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北京朝阳医院近年完成的19例供者年龄在55岁以上的活体供肾肾移植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19例供者平均年龄58岁,肌酐清除率(Ccr)平均(81.7±2.2)ml/min;19例受者平均年龄34岁,血液透析时间平均4个月.移植肾术中常规0点穿刺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全部供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任何手术并发症,血肌酐术后1周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1年血肌酐和Ccr分别与术后1周和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压和血糖无明显变化,尿蛋白(-).所有受者肾功能早期恢复,无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OGF)发生.7例接受Ccr低于80 ml/min供者肾源的受者术后血肌酐下降相对缓慢.在19例供肾中,3例肾小球硬化超过10%.结论 肾源紧缺是目前制约肾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放宽对活体供者年龄的限制无疑会扩大肾源,挽救更多尿毒症患者;高龄供者的活体肾移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犬肾移植致敏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犬致敏后的肾移植动物模型。方法雄性家犬各6条配对作为淋巴细胞供受体,采用小剂量(0.4×10^7-1.2×10^7个/kg)淋巴细胞多部位多次输注的方法诱导致敏。用补体依赖的淋巴细胞毒(complement deendent cytotoxicity,CDC)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ixed lymphocyte culture,MLC)试验进行检测。当CDC转为阳性和MLC显示反应淋巴细胞增殖明显活跃后,淋巴细胞供受体犬间进行交叉肾移植,术后定期ECT动态显像观察移植肾功能变化;分批摘取移植肾行病理检查,观察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犬均在输注淋巴细胞3-4次后CDC转为阳性,MLC显示反应淋巴细胞增殖明显活跃。肾移植术后4天ECT检查有4条致敏犬移植肾血流灌注下降,肾功能出现损害,摘取的3只移植肾病理检查表现为抗体介导的排斥(延缓)或急性排斥反应;对照组未见异常。术后7天,致敏犬移植肾均因急性排斥失功;对照组3条犬有2条出现肾功能损害,病理检查示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小剂量淋巴细胞多部位多次输注可以诱导出家犬的免疫致敏状态。致敏犬肾移植术后移植肾排斥反应出现较早,肾功能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活体供肾移植手术中对临床医生的指导价值。方法:对6例拟自愿捐献一侧肾脏给其亲属进行活体肾脏移植的供体进行CT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并对增强扫描各期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等三维后处理。结果: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显示6例供体中左右肾各见一条肾动脉者3例;左肾见两条肾动脉,右肾见一条肾动脉者1例;左肾见三条肾动脉,右肾见两条肾动脉者2例;所有供体左右肾均见一条肾静脉及一套肾盂输尿管。MPR重建显示左肾囊肿1例。CT尿路成像(CTU)显示双肾功能均未见异常。上述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结果经与外科手术对照,符合率100%。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基本替代其它影像学检查,成为活体供肾检查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