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15岁,因“发热伴乏力3天”于2001年1月31日第1次入院。入院3天前无明确诱因发热,体温38.5℃,前胸及颈部散在粟粒状皮疹。服用板蓝根冲剂后热退皮疹消失。3天后出现全身无力,以“心肌炎”收入院。查体:BP100/60mmHg,HR120次/min,T36.8℃,无皮疹。心界不大,心脏听诊除心率快外无异常。  相似文献   

2.
病例:患者女,33岁.因发热1个月.上腹持续性钝痛1天于2004年5月27日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达39℃。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在外院经抗炎治疗后.体温有所下降,入院前1天突发腹痛。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104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98/6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9岁。入院前6天开始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8.5℃左右,伴头痛、乏力、上腹部饱胀不适,大便次数改变。抗感染治疗无效,3天前出现神志不清,呈浅昏迷。入院体检:体温38.2℃,脉博10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7.8kPa,重度贫血貌,浅昏迷,体检欠合作,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睑结膜苍白,巩膜轻度黄染,  相似文献   

4.
肺曲霉病2例     
近年来,肺曲霉菌感染持续性增多,现将我院2例病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例 1,男,52岁。因发热、咳嗽、咳痰、喘息8天于2007年9月19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8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3℃,咳嗽、咯黄痰,伴持续加重性喘息,于当地医院应用头孢曲松钠加替沙星治疗,无好转。入院查体:T38.3℃,R20次/min,P92次/min,BP162/105mmHg,神志清,  相似文献   

5.
王桂霞 《山东医药》2010,50(9):12-12
患儿男,3岁6个月。因发热半天、抽搐1h于2008年6月5日入院。半天前患儿突然出现发热,体温38.7℃,恶心,无呕吐,在外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无明显效果,曾自服阿司匹林,1h前突然抽搐,双眼紧闭,口吐白沫,给予安定10mg静推后抽搐逐渐缓解。入院查体:T38.5℃,P120次/min,R30次/min。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78岁。因受凉后咳嗽、咳痰伴发热10天入院。临床诊断:双侧肺炎。体检:T38.5℃,R20次/min,BP135/80mmHg。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哕音,以左下肺为著。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清钾3.4mmol/L。心电图正常。给予抗感染、补液、营养等对症治疗。患者入院第11天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6岁。因进食阻挡感50d,食管癌并肝转移介入化疗后10d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遵医嘱静注10%脂肪乳500ml,1次/d.连用2d无异常反应。第3天输注后患者突然出现皮肤潮红、发热、寒战、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查体:体温38.4℃,心率120次/min,呼吸35次/min,血压180/110mmHg。即停用脂肪乳,给予氧气吸入,并肌注盐酸异丙嗪25mg,地塞米松5mg连续两次静注。30min后,患者症状缓解,测血压125/90mmHg,心率80次/min,体温36.5℃。停用脂肪乳后患者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8岁。因“咳嗽、盗汗1月,发热、头痛20天”于2008年2月2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0天在当地县级医院行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粟粒型肺结核,按HRZ方案化疔。因发热、头痛不缓解转入我院治疗。查体:T38.9℃P112次/min R21次/分BP120/70mmHg消瘦状,颈部抵抗,双肺呼吸音增粗,左肺闻及少量湿啰音,心、腹(-),克氏征(±)。血沉80mm/h。  相似文献   

9.
病例:患者女,38岁,因“发热10d”于2008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无腹痛、腹胀、腹泻以及其他伴随症状.于外院静脉输注头孢地嗪钠2g q12h×5d,疗效不佳,遂转诊至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红,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5岁,退休工人,因右颈部、右大腿皮疹1个月,发热15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颈部、锁骨区、右大腿散在黄豆大皮下结节5个,无色,质硬、触痛。数天后长至蚕豆大小,变为紫红色,疼痛明显。同时伴乏力、纳差及持续不愈的口腔溃疡。15天后开始发热,体温多不超过38.5℃,予退热药物可暂时下降。曾到我院门诊就诊,予抗感染治疗无效。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9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60mmHg,神志清,贫血貌,头颅五官无畸形。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底闻及少许湿哕音。心界无扩大,心率:96次/min,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相似文献   

11.
成人Still病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41岁,因“发热、右侧胸痛20d”于2005年6月21日入院。患者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右侧胸痛,体温波动在38.3—39.5℃,发热无规律性。胸痛以右侧明显,呼吸后加重,伴有呼吸困难、咳嗽,双手关节有轻微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遂转入本院就诊。入院体检:体温39℃,脉搏120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面部、躯干及四肢见红色斑丘疹,皮肤损害无明显瘙痒。胸廓外观正常,左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哕音。心率120次/min,心律齐无杂音。其余未见异常。入院后查胸部CT发现两侧胸腔积液,左侧显著,左肺下叶膨胀不全,心包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包炎心电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珊  蔡思宇  吴祥 《心电学杂志》2004,23(4):240-242
本次教学查房患者女性,49岁。因胸闷气急伴发热3天入院。3天前患者出现胸闷、气急、发热(体温不详)伴咳嗽、乏力、头晕,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无水肿,无胸痛,体重无下降。入院体检:T37.9℃,P85次/min,R18次/min,BP95/70mmHg。颈静脉充盈,库斯莫尔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向双侧扩大,心音较低,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血常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1岁8个月,因反复发热2月余,发现左肝巨大占位3d,于2009年6月16日入院。入院查体:T37.5℃,B160次/min,R21次/min,BP100/60mmHg,体质量10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自动体位,查体欠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皮疹、出血点。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心、肺、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4岁。因活动后气促伴胸痛1月余,于2003年12月4日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伴胸痛、咳嗽、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8.5℃,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急来我院。门诊以“肺炎、肺结核?”收入院。入院时体检:体温36.2℃。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0/100mmHg(1 mmHg—0.133  相似文献   

15.
林帆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5):439-440
病历摘要 患者男,49岁。因反复咳嗽半年,伴发热1个多月,于2005年9月6日入院。半年前“感冒”后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少许白色黏液痰,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对症治疗后症状部分缓解。入院前1个多月出现发热,体温37.5—38.5℃,偶达39.0℃,发热多在午后及夜问,伴干咳、盗汗、食欲不振、乏力,服“退热药”体温可降至正常,2个月体重减轻10kg。无寒战、胸痛、咯血、肌肉疼痛、皮疹、皮下出血点、关节肿痛。既往史无特殊。人院体检:T37.7℃,P100次/min,R20次/min,BP90/60mmHg(1mmHg=0.133kPa)。神清,轻度贫血、消瘦。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下肺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轻叩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对称,生理反射存在,巴氏征阴性。入院诊断:咳嗽、发热原因待查。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8岁,因言语模糊4天、发热1天,于2003年1月21日收入院。患者入院前4天前无诱因出现言语模糊、混乱,于入院前1天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0℃,病程中无饮水呛咳,无肢体活动不灵。查体:T38.2℃,BP130/90mmHg,感觉性失语,不能完全配合检查。脑神经检查阴性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正常,双下肢跖反射消失,双下肢病理征(-),颈强(-)。  相似文献   

17.
莫丹霞 《心电学杂志》2004,23(4):234-235
患者女性,45岁。因突发胸闷伴面色苍白、全身乏力1h余入院。近2天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波动于37.7℃~38.6℃。诉左侧肩背部酸胀,但无恶心呕吐,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经饮食控制后血糖波动于正常与临界值之间,无高血压、冠心病史。体检:T36.9℃,P108次/min,R20次/min,BP105/75mmHg。神志清楚,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08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2岁,因发热、头痛1周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出现发热、头痛,体温37~38℃,伴纳差、恶心,喷射性呕吐数次,无咽痛、咳嗽、咳痰等,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未好转。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92次/min,呼吸18次/min,BP130/70mm Hg(1mm Hg=0.133kPa)。神清,皮肤及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颈软,心、肺、腹部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相似文献   

19.
拉米夫定治疗婴幼儿慢性乙型肝炎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素香  王芳  徐琴 《肝脏》2009,14(2):157-157
病例1:患儿,男性,6个月,因哭闹、恶心、呕吐、尿黄伴发热、腹胀1月余,于2003年7月9日入院,患儿为第1胎足月顺产,其母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入院查体:体温38.5℃,呼吸30次/min,脉膊120次/min,体重8kg,神清,精神差,皮肤巩膜轻、中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颈无抵抗,心肺听诊无异常,腹稍膨,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3.5cm,剑突下3cm,质软,无明显叩击痛,脾肋下可及边缘,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入院查肝功能TBil135.3μmol/L、DBil82.9μmol/L、ALT286U/L、AST340U/L、HBsAg(+)、HBeAb(+)、HBcAb(+)、WBC11.3×10^9/L,入院予保肝、降酶、退黄等对症治疗,体温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狂犬病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8岁,学生。因腹痛、发热2d于2004年5月16日入院。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间断伴腹胀,继而出现发热。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转入我院。体格检查:体温37.8℃~38.5℃,脉搏100次/mln,呼吸32次/min。神清,精神差,痛苦面容,背入病房。腹平软,右侧中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不大,肠鸣音3次/min。双肾区叩击痛(+)。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常,血沉5mm/1h,血清碱性磷酸酶248.9U/L,HBsAg、抗-HAV阴性,外周血细胞形态正常。腹部透视:双侧中上腹部肠腔扩张积气,以左侧为甚,盆腔多个小液平。彩色多普勒B超:双肾及肾周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为腹痛待查:①肠系膜淋巴结炎?②肾周炎?住院期间行抗炎、支持及对症治疗。入院第6天,患儿突然出现头痛、高热(体温40℃以上),谵妄,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转同济医院感染科,确诊为狂犬病死亡。后追问病史:1年前被小狗咬伤未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