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疫病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一类疾病。本文通过对王履关于疫病的文献进行系统搜集、整理和研究,阐释王履疫病理论创新及其对后世影响。针对金元时期大多数医家将温病混作伤寒立论,王履从概念、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上对伤寒、温病加以区别,并指出伏邪为温病的病因,提出了温病“感天地恶毒异气”的病因观,认为温病的主要病机为郁热自内向外透达,治疗上主张清里热为主,兼用辛凉解表之法,善于运用“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医治温病;同时发挥寒疫致病理论,指出寒疫的病因为时行不正之气及重感异气所致。其对温病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的认识,促进了明清温病学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古代"伏邪"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发病,从祖国医学多年经验中吸取精华,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阅读文献与相关书籍,探寻"伏邪"理论应用于传染性疾病的发展历程,将古代"疫病"与现代的新冠肺炎相结合。结果 "伏邪"理论为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发病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故从"伏邪"角度探讨新冠肺炎的发病,提出本病由于疫疠之邪潜伏于人体耗伤正气甚者发生传变。结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具有感受疫疠之气,伏藏于内,逾时而发的特点,治疗应根据"伏邪"的致病特点,尽早干预,祛邪扶正,防传防变防复发。  相似文献   

3.
正温病是指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温病根据传染性和流行性分为瘟疫和温病,前人有"一人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的说法。例如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临床特征来看传染性强,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属于中医温病的"瘟疫"范畴,但究其致病性质,仍不出风暑湿燥等病邪的范围。温病根据发病季节分为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根据发病类型不同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相似文献   

4.
寒疫论治     
通过对历代文献关于寒疫的研究,分析了寒疫从感受非时暴寒出现的类似伤寒的流行性疾病,逐渐发展成为感受具有寒邪性质的疫疠之气引起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体现了中医对疫病认识的不断深化。并深入探讨了寒疫的特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论治等,以期对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正>疫病,又称"时行疫疠",发病多具有时令性、传染性、流行性特征。尽管中医古籍中对疫病的病名、分类、病因病机等认识存在模糊或不同之处,但所积累的临证经验与治疫理论令人瞩目,治疫效验方剂流传万千。源于王冰次注《素问》运气七篇的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疫病防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阐  相似文献   

6.
《仲景伤寒补亡论》在疫病发病理论方面与前人相较多有创新。是书将疫病称为时行,将流行性和气候失和作为判断疫病的标准,论及寒温两类疫病,并强调寒温分治。认为疫病的发病方式既有即发又有经时而发,以及其他季节发病;既有新感又有伏发;既可单纯感非时之气而发,也可感他邪由非时之气引发,或感非时之气伏留至他邪引发。该书还提出疫病的传变规律有别于伤寒,不逐日传经。  相似文献   

7.
论伏邪——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伏邪与伤寒、温病关系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总结李可研究伏邪的思路、伏邪的概念、伏邪的病因病机、伏邪的发病特点、伏邪的治疗规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的分析,探讨了伤寒概念内涵及其与疫病的关系,解析了温病概念之滥觞,辨析了热病、伤寒与温病概念.指出热病并非必“伤于寒”,而是有外感、内伤两种起因,外感方面,六淫皆能致热;伤寒与热病概念有部分重合,广义伤寒与外感热病概念常混用;温病概念与外感热病接近.三者都包括部分疫病.《内经》使用热病概念较多,《伤寒论》主要使用广义和狭义伤寒概念,温病概念在这一时期运用较少.  相似文献   

9.
疫病是由感受疫疠之气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就对疫病的发病机制、针刺治疗、预防措施等有详细论述。这些认识对现代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至今仍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试论伏邪的致病特点--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发病特征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1年美国报道首例艾滋病 (简称AIDS)以来 ,该病与日俱增 ,成为二十世纪的“人类新瘟疫”、“超级癌肿”。艾滋病来势急 ,发展快 ,传染性强 ,死亡率高 ,以至于人们谈“艾”色变。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尚未出现症状者 ,其发病特征与祖国医学文献中之“伏邪”类似。本文拟从伏邪致病的特点探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发病的过程 ,望高明贤达斧正。1 “伏邪”实质伏邪温病是指感受外邪后 ,邪气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的温病 ,如春温、伏暑。它是与感受当时之邪即时而发的新感温病相对而言的。伏邪学说 ,始自晋·王叔和的《注解…  相似文献   

11.
江西旴江医家黄宫绣所著《太史医案初编》中记录有2则疫病医案,案中阐述了黄宫绣对疫病的认识.他认为疫病的病因可分为四时不正之气与疫疠之气,根据病因可以将疫病分为时行疫病、天地大疫与非时疫病3种类型.诊断上强调瘟疫与伤寒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传染传变、治则治法等方面的鉴别,治疗上主张给邪以出路,反对盲目补益.  相似文献   

12.
1伏邪学说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1伏邪学说的起源及其初期阶段的涵义伏邪(又称"伏气")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注解伤寒论·伤寒例>,用于阐述温病的病因和病机,以与伤寒鉴别.它的涵义是:温病因于冬季感受寒邪,寒邪伏藏于体内,至春季而发为温病.  相似文献   

13.
(一) “新感”与“伏邪”概說 温病学说,在二千多年前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热论篇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溫,后夏至日为病暑”等等。迨至明代汪石山依据晉代王叔和的“时行之气”和“感而即发”等理论,认为溫病有“新感”与“伏气”之别,如汪氏说:“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不感異气,名曰温病,病稍轻;溫病未已,更遇温气,变为温毒,亦可名曰温病,病较重,  相似文献   

14.
时行病为晋·王叔和《伤寒例》首先提出。王氏以六淫作为外感病的病因,并分为四时正气和时行之气为病二大类。所谓时行之气,即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应暖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这是与四时正气相对而言的反常的四时气候变化。时行病由时行之气所致,都系感而即发,概属新感范畴。因其“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故又称时行之气为时疫之气,这说明王氏已认识到时行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时疫病,见于明吴又可的《温  相似文献   

15.
魏文浩  焦扬 《环球中医药》2010,3(5):371-373
热病是指以发热为特征的急性外感性疾病或传染病,是由于人体感受了六淫之邪或疫疠之气所引起的多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包括伤寒、温病、温毒、湿温、瘟疫等。姜老师在辨治外感热病中,特别强调祛邪。由于疾病是患者感受外来邪气所致,一般发病急,病情重,传变快,病程短,多属正盛邪实。因此,只有将所感受的邪气尽快驱除于体外,  相似文献   

16.
第一节概说温病的概念温病从何而起,热邪病毒滋生。诸般热病总名称,各具临床特性。温邪发病急速,初起即见热症。容易化燥与伤阴,还有多种辨证。温病与伤寒的区别温病原由温热,伤寒来自六淫。同属外感性质分,区别在于因证。温邪上受口鼻,先犯太阴肺经。伤寒由表入肌层,证见风寒反应。一、温病的病因温病之因多种,温邪为患侵凌。戾气温毒与时行,均有传染烈性。民病当分四气,外感不外六淫。风暑温燥热中生,贵在审因辨证。 (1)风热病邪风乃春天主气,阳升大地回春。病多风热谓风温,具有升发特性。感受风热邪气,先伤华盖之经。发热  相似文献   

17.
感受外邪当时没有发病,邪气伏藏于体内,过时才出现症状的叫作伏邪,亦称伏气。据《温热逢源》上记载,“伏邪”之名,始见于蒋问斋《医略》。柳宝诒认为:“伏邪之名,从前未经道及,自蒋问斋煌煌然著伏邪之名,而伏温一证,始昭然大白于天下。”吴又可《温疫论》虽先已提及“伏邪”,然其所指乃是“温疫之邪”,若以外因来讲,应属新感范畴,与“伏邪温病”之伏邪,名同实异。  相似文献   

18.
丁甘仁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莹 《江苏中医药》2008,40(5):18-20
外感热病主要包括伤寒、温病(风温、湿温、暑温)和时行疫疠。孟河医家丁甘仁在治疗外感热病方面有独到之处。丁氏认为,外感热病的辨治必须融贯伤寒、温病理论,即把《伤寒论》与温病学说的辨证方法联系起来,故在《丁氏医案》中治疗外感热病往往是伤寒方与温病方同时采用,并不把时方和经方划分界限。同时在治疗外感热病的过程中,由于人之禀赋不同、病之虚实寒热不同,在病程中伤寒可以化热,温病亦能转寒,均随六经的传变而定。治疗上既有常法,又有非常法。  相似文献   

19.
一、伏邪的概念“伏邪”一词始见于晋·王叔和《伤寒例》,用以阐述温病的病因病机与伤寒之不同。虽然早期伏邪学说具有“伏寒化温论”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但它为早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至今人们仍普遍认为病邪潜伏体内不即发病,而经过一段时间才发作的病症称之为伏邪。笔者认为目前伏邪学说的本身已远远超越了温病学的范畴,广泛的渗入到内科杂病的某些病机,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浅谈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和发病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自《内经》到《温热论》时期温热病的病因和发病的认识进行了总结。此由最初的以“伤寒”总称各种热病,逐步发展至“外感六淫化火说”、“非时之气,戾气说”、“伏邪之说”、“新感学说”,至清代产生了“温热毒邪学说”,从病因和发病上根本区别了温病与伤寒,同时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理论,形成了《温热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