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贵州省实施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苗强化免疫的成本效益.方法 抽样调查乙脑病例住院和非住院治疗费用、陪护费用、康复费用以及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中需投入的经费.计算因乙脑患病陪护人员人均减少的产值,用伤残调整寿命年指标(DALY)计算因乙脑发病造成的死亡和伤残损失,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计算乙脑强化免疫的成本效益比值和产生的净效益.结果 1例乙脑病例患病后社会减少产值84.36万元.贵州省2007年开展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后发病率较1990~2006年强化前平均下降了65.30%,因采取强化免疫措施而减少发病、伤残和死亡损失的净效益为1亿2千5百余万元,成本效益比值为1∶4.88.结论 开展大规模的强化免疫,对降低乙脑发病水平效果显著,可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贵州省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推广使用和纳入免疫规划后的成本效益。方法抽样调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住院、非住院治疗费用、陪护费用以及MPV接种投入经费,计算流脑患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流脑患病造成死亡和伤残的经济损失,以及接种MPV的成本效益比值和产生的净效益。结果贵州省MPV推广使用和纳入免疫规划后,1990-2015年全省预计减少流脑发病94 069例,减少致残13 170例,减少死亡10 710例。每例流脑病例患病后减少社会产值88.65万元。适龄儿童因接种MPV而产生的净效益为102.86亿元,成本效益比值为1∶13.54。结论接种MPV对降低贵州省流脑发病水平效果显著,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鄂尔多斯市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卫生经济学效果,为指导下一步卫生资源投入与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标准和要求,从社会效果、社会效益、社会成本、成本效用比、效益成本比、成本分析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2001-2010年共投入结防经费970.27万元,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 469例,其中新涂阳3 961例(治愈率为85.1%),复治涂阳580例(治愈率为70.2%),减少因结核病死亡2 082人,避免新感染28 868人,避免新发患者2 891人,节约医疗费用196.95万元,挽回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 40 783.5个,挽回社会间接经济损失21.97亿元,成本效用比237.91,效益成本比226.61,每发现并成功治疗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所需要的成本是1 316.51元.结论 通过《规划》达到了控制传染源、减少发病和死亡,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大量社会劳动力的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区,预防和控制乙脑发病的主要手段是接种乙脑疫苗。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乙脑灭活疫苗,初免接种两针,间隔时间7~10 d。80年代乙脑减毒活疫苗研制成功,初免仅需接种1针。减毒活疫苗从2004年5月在山东省威海地区开始使用。为比较两种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评价泰安市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成本-效果与效益,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与细则,根据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指标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泰安市投入的结核病防治社会成本与取得的效益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01~2010年,泰安市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3 335例,其中因结核病死亡149例,涂阳患者成功治疗15 486例,涂阴患者成功治疗6 408例,估算全市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5 689例,避免感染104 449例,避免发病10 445例。全市投入的结核病防治社会总成本1 516.79万元,估算全市可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约711.57万元,共挽回的社会总价值约19.21亿元。每挽回1个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损失,政府仅需要投入约122元;政府每投入1元的结核病防治经费,可产生约127元的社会经济效益。结论 泰安市实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成本效益分析是评价卫生防疫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1975~1982年广州市(12个区县)八年来脊灰炎、麻疹、百日咳、白喉及乙脑的发病、死亡数据,以及推算预期因病致残人数、和普及儿童免疫接种的经费消耗,对开展计免前后的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实施计免后,1975~1982年我市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为19,749,800元,与计免投资(成本)费用662,574元比较,投资与效益之比值是1∶30,即用1元的投资,可取得30元的效益;大约每投资8元,上述几种传染病可减少发病1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8年江苏省乙型脑炎的疾病经济负担及开展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在防控乙脑工作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制定免疫规划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乙型脑炎病例的治疗总费用,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对江苏省乙型脑炎疫苗免疫规划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83例乙型脑炎病例平均每例治疗总费用为12 920.3元。江苏省自1978年起将乙型脑炎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江苏省乙型脑炎发病率逐年下降,由1965-1977年的平均发病率20.88/10万降至2008年的0.06/10万。2008年人群避免发病所产生的直接效益为19 359.96万元,当年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总成本为2 476.548万元,效益-成本比值为7.8:1,效益远大于成本。结论乙型脑炎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使用乙型脑炎疫苗预防乙脑可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合理利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各自的优点,降低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免疫效果。方法:初免疫2针均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初免1年后实验组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对照组使用乙脑灭活疫苗。观察比较两种疫苗单一使用与联合使用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24 h内副反应发生率为6.06%,未发生中重度反应;接种灭活疫苗副反应发生率为25.53%,中反应以上发生率为4.12%。加强免疫后1年中和抗体的GMT从1∶20.42降至1∶7.37。第3针免疫后,联合免疫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99.24%,单纯使用灭活疫苗组阳性率为95.86%,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儿童使用乙脑灭活疫苗进行基础免疫,用减毒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有很好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是理想的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计划免疫实施后控制主要传染病的效果。方法调查历年脊髓灰质炎发病死亡情况,计算损失费用、疫苗投人费用,投入产出比值。结果投入产出效益比例为1:45。结论通过无脊髓灰质炎证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纯化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筛选405名8~20月龄无乙脑疫苗免疫史和419名18~36月龄并仅接种一次纯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二组健康婴幼儿为观察对象,接种纯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后观察其接种不良反应,并在两组观察对象中抽取193名用细胞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血清乙脑中和抗体。结果纯化乙脑疫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22%;免疫成功率为78.9%;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82.47%,GMT达1:23.1,1年后抗体阳性率为60.91%,GMT为1:10.9,加强免疫后1月抗体阳性率高达93.24%,GMT为1:28.6,基础、加强免疫前后抗体滴度分布、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纯化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乙脑疫苗,值得在控制乙脑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