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兴梅 《中外医疗》2010,29(11):125-125
目的为了解临沧市2004~2005年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状况。方法对适龄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进行接种率报告及快速接种率评估。结果第1轮快速接种率评估服苗率95%、第2轮快速接种率评估服苗率95.37%。结论此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银川市某社区2004~2005年脊髓灰质炎(OPV)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遵照《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于2004年12月5~6日和2005年1月5~6日对银川市某社区12个居委会0~3岁儿童开展两轮OPV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并采用随机原则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第1轮应服1007人,报告率98.21%,第2轮应服1151人,报告率99.22%;其中零剂次免疫儿童27人,占两轮实服儿童数的1.25%。表明两轮脊灰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的强化免疫活动的目标,但流动儿童接种率偏低,免疫空白人群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盐池县2005和2006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实施效果,按照《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实施方案》和《2005/2006年度宁夏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结果,通过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盐池县2轮服苗儿童为8950和9179人,平均接种率为97.2%,两轮流动儿童平均接种率为99.2%,零剂次免疫儿童主要集中在<1岁组。报告接种率、估算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分析表明,盐池县的脊灰强化免疫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加强常规免疫工作仍是我县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和免疫。  相似文献   

4.
为保持我区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2 0 0 2年~ 2 0 0 3年的冬、春季 ,二七区在 0~ 2 4月龄本地儿童和 0~4 8月龄流动儿童中开展了两轮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强化免疫活动。在每轮活动结束后 ,进行服苗率快速评估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调查范围 市区每个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的接种率,进一步消除免疫空白人群(特别是流动儿童),来阻断疫苗衍生株病毒的传播. 方法 根据例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方案,确定服苗对象,于当年的 12月和次年的1月进行两轮强化服苗,比较历年两轮强化服苗接种率,采用相对比和卡方检验,对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强化服苗应服苗人数进行比较. 结果 从这5年OPV强化情况来看,两轮强化服苗接种率均在95%上下波动.每年强化免疫流动儿童应服人数显著大于常住儿童应服人数.从 2006年开始,两轮应服人数流动儿童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通过 4年的基础免疫和强化服苗,到2008年常住和流动儿童应服苗数显著减少. 结论 要提高两轮脊髓灰质炎强化服苗率,特别是针对流动儿童,要将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相结合,在提高常规基础免疫接种率的同时,把强化免疫活动看作常规免疫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任宇花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141-141,144
目的提高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的接种率,进一步消除免疫空白人群(特别是流动儿童),来阻断疫苗衍生株病毒的传播。方法根据例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方案,确定服苗对象,于当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进行两轮强化服苗,比较历年两轮强化服苟接种率,采用相对比和卡方检验,对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强化服苗应服苗人数进行比较。结果从这5年OPV强化情况来看,两轮强化服苗接种率均在95%上下波动。每年强化免疫流动儿童应服人数显著大于常住儿童应服人数。从2006年开始,两轮应服人数流动儿童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通过4年的基础免疫和强化服苗,到2008年常住和流动儿童应服苗数显著减少。结论要提高两轮脊髓灰质炎强化服苗率,特别是针对流动儿童,要将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相结合,在提高常规基础免疫接种率的同时,把强化免疫活动看作常规免疫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目标人群的脊灰免疫水平,巩固免疫屏障,维持无脊灰状态。方法对全市范围所有2月-4周岁儿童(2008年1月1日-2012年8月31日出生)开展2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强化免疫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并采用随机原则对每一轮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全市3个县(区)均完成了目标人群脊灰强化免疫工作。全市第1轮脊灰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98.65%,第2轮上报接种率98.60%。现场快速评估,第1轮评估接种率98.92%,第2轮评估接种率98.68%。结论2轮强化免疫活动脊灰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强化免疫的目标,但流动儿童接种仍然是接种工作的重点。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特别是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8.
董玉坤 《华夏医学》2006,19(4):726-728
目的:评价南宁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情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依据。方法:按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于1993~2006年在南宁市范围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进行报表汇总分析。结果:共计进行了13次26轮强化免疫活动,2轮报告总的接种率分别为96.12%,96.73%,零剂次免疫儿童分别为533人次,占应种人数8371人的6.37%;378人次占应种人数8102人的4.47%。结论:13次26轮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了自治区卫生厅要求,但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南通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免疫策略效果。方法 :根据 1980~ 2 0 0 0年南通市计划免疫资料 ,通过EXCEL电子表格计算历年来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 )常规免疫接种率、校正接种率、调查接种率、流动儿童接种率、强化免疫接种率、核查服苗率 ,除用上述指标分别评价基础免疫、强化免疫外 ,还用出生队列分析评价强化免疫。结果 :1980~ 2 0 0 0年OP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校正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均在 90 %以上 ,0~ 7岁流动儿童OPV基础免疫接种率在 88.94%~ 97.6 8% ,1998~ 2 0 0 0年度寄外儿童与寄内儿童OPV接种率在统计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1990~ 2 0 0 0年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大于 95 % ,出生队列分析表明 0岁组儿童漏种率较高 ,漏种儿童的比例逐年下降。结论 :南通市OPV的免疫接种率稳定在高水平 ,免疫策略达到预期效果 ,提示做好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将是今后免疫策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湛江市2004~2005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按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于2004年12月5~6日和2005年1月5~6日在湛江市全市范围开展二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强化免疫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并采用随机原则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全市摸底登记应接种儿童为362572人,其中零剂次儿童17066人,占4.7%。各县区上报第一轮强化免疫应接种儿童为367129人,实接种356013人,接种率97.0%;第二轮上报应接种儿童375962人,实接种365451人,接种率97.2%。现场快速评估,第一轮调查应接种儿童811人,实接种798人,接种率98.4%;第二轮调查应接种儿童811人,实接种784人,接种率96.7%。结论两轮强化免疫活动脊灰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强化免疫的目标,但流动儿童接种率偏低,免疫空白人群仍然存在。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特别是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1.
永宁县1993-1997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宁夏永宁县冬春季节开展的4次8轮全国性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 4岁以下儿童分别于当年12月5日至次年1月5日用凉开水各服一粒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糖丸)。结果 8轮的脊髓灰质炎苗接种率均达97%以上,且每年以2%的幅度递增;零剂次免疫儿童数逐年减少。结论 通过连续性的强化免疫活动,对进一步提高薄弱地区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仍应主要依靠高质量的常规免疫和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海南藏族自治州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方法:利用统计局提供的适龄儿童数和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同队例数评价适龄儿童数摸底情况,进行快速接种率评价。结果:2006年全州MV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96.87%,快速调查接种率99.36%,利用州、县统计局公布的适龄数估算接种率107.41%。2005年海南州麻疹发病率57.48/10万,通过MV强化免疫,2006年报告确诊麻疹3例,发病率0.73/10万,下降98.73%,效果显著。结论:高质量的强化免疫是短期内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本次强化免疫组织到位,经费保证,为今后开展类似的重大公共卫生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搞好基础免疫是消除麻疹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冯慧敏 《中外医疗》2014,(35):163-164
目的了解该接种门诊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为免疫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我科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资料,对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接种门诊五苗的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第1、2剂〉98%,乙肝疫苗第3剂〉94%(2010年除外),脊髓灰质炎疫苗〉95%,百白破联合疫苗和麻疹疫苗〉93%;及时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0%,乙肝疫苗第1、2剂〉93%,乙肝疫苗第3剂〉83%,脊髓灰质炎疫苗〉80%,百白破联合疫苗〉86%,麻疹疫苗〉78%;加强免疫(或复种)接种率分别为脊髓灰质炎疫苗〉52%,百白破联合疫苗〉63%,含麻疹类疫苗〉71%。结论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及时接种率低于接种率,加强免疫(或复种)接种率低于基础免疫(或初种)。需进一步加强疫苗的接种和及时接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方法根据我省卫生厅印发的《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工作,并对强化免疫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共登记常住儿童16555人,流动儿童1901人。其中常住儿童实际接种率为98.39%,而流动儿童的实际接种率为95.79%。结论此次三价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经过有序的组织和开展,并且在经费、宣传、培训等均到位的情况下,促进了强化免疫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我市儿童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15.
陈海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080-1081
目的了解龙岗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方法对1999年以来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区报告的及时率和完整性均为100%。1999~2004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5%,1999~2004年卡介苗等5种疫苗估算接种率为66.43%~93.21%,与报告接种率有一定的差距。D值显示龙岗区的资料为不可信。结论应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管理,提高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按期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按照卫生部《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实施方案》及《细则》的统一部署,根据同仁县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日活动实施方案,全县强化免疫活动日在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及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下,经卫生检疫部门精心组织和广大医务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三次六轮强化免疫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结果1三次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根据全县14个报告点的资料统计,全县第一次强化免疫第一轮接种率为99.42%,第二轮99.36%;第二次强化免疫第一轮接种率为99.88%.第二轮98.08%;第三次强化免疫第一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免疫规划工作,现对2012年永吉县各乡镇的免疫接种率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根据统计局出具的人口资料和出生率资料及各乡镇的接种率报表,采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的接种率监测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尚好,全县基础免疫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混合制剂(DPT)、麻疹疫苗(Mv)、乙型肝炎疫苗(HepB)均可达到99%以上,但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较低,为71.33%84.61%。根据D值和R值结果显示,仅百白破为可信。结论:全县报告接种率为不可信,今后应重点加强免疫接种率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银川市2004年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和报告质量,对全市2004年各级计划免疫接种点接种率报告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全年常规免疫报告率为100.00%,报告及时率为91.18%,基础免疫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混合制剂(DPT)、麻疹疫苗(MV)、乙肝疫苗的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9.71%、99.05%、99.01%、98.72%、99.12%,估算接种率分别为90.23%、85.27%、86.89%、79.88%、85.67%。全市差值(D)评价,报告接种率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混合制剂(DPT)、乙肝疫苗为”可疑”,麻疹疫苗(MV)为”不可信”;比值(R)评价,3BCG/DPT、3MV/DPT为”不可信”,OPV/DPT、乙肝疫苗/DPT为”可信”。结果显示:工作人员对本辖区内适龄儿童底数不清,特别是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是导致我市接种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的效果。方法 2000~2004年按东莞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组织接种,服苗对象为4岁以下的适龄儿童(包括新生儿)。结果 从2000~2004年,4次(8轮,下同)强化免疫活动的每轮报告接种率分别为第一轮98.7%(第二轮98.3%)、99.0%(99.2%)、98.5%(98.7%)、99.2%(99.3%),应种流动儿童以0~岁组和1~岁组儿童最多,约占70%,0剂次免疫儿童从0~至3~岁组各年龄组均存在,但主要集中在0~岁组,占77.6%~85.6%之间,抽查农村和集贸市场流动儿童的接种率,发现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抽查流动儿童不同年龄之间的接种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比较抽查接种率和报告接种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4次强化免疫活动均达到了预期目的,效果是显著的,但仍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三道岭矿区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强化式免疫活动的效果。方法 2009年3月1—3日和4月1—3日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两轮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凡2005年3月1日接种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包括新生儿)一律进行二轮普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结果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共服儿童3 063人,其中外来儿童占总服儿童的22.14%,零剂次儿童占总服儿童0.85%。强化免疫活动结束后现场随机抽查儿童120人,上卡率98.33%,普服率98.89%。结论本次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不足,应长期开展对流动儿童的普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