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抑郁量表对156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评,将评定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系统化全程护理干预措施。6周后,通过Zung抑郁量表和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6周后实验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郁状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情感障碍,早期发现并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抑郁状态的改善,及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化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奇偶数,对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的焦虑、抑郁症状。结果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者分别为44.23%和42.15%;系统化心理护理后,干预组HAMA及HAMD评分较入院时明显减少,t检验,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连续观察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抑郁状态于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状态,减轻和缩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和病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方法 根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将有抑郁状态的285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对照组1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抑郁状态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护理,探讨综合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抑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的抑郁程度(HAMD)及日常生活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本组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无抑郁患者0例;护理后,37例(61.7%)患者评估为无抑郁状态,护理前后抑郁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前,本组患者BI为(43.8±12.7)分,护理后BI(86.6±13.4)分,护理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及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抑郁状态,且对促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综合护理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护理过程中选择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2016年6月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抑郁以及日常生活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抑郁状态评分、自评抑郁量表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基本相似,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方面均改善明显,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期护理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保证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观察护理干预对青年卒中患者的抑郁心理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给予96例青年脑卒中伴抑郁症患者急性期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组及常规治疗组的抑郁心理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青年脑卒中急性期,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青年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抑郁心理,并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护理干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关翠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20-182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抑郁症状缓解程度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及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和基础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表(HAMA)、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N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HAMD评分、HAMA评分、CNS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干预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抑郁症状善神经功能,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9.
马婕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441-44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分析护理干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分析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状态。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Ⅱ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当日进行评价,患者均伴有焦虑和抑郁状态,两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患者经过我院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与Ⅰ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抑郁。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而为患者建立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连续观察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抑郁状态于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系统心理护理的患者躯体功能恢复快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早期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两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支持系统评分改变情况.结果 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轻度抑郁45例(45%),中度抑郁35例(35%),重度抑郁20例(20%);两组护理后HAMD评分均比护理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状态评分较对照组均下降明显(均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较对照组均下降明显(均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系统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脑卒中后患者进行筛查,其中超过16分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一步评分,按有无抑郁分两组进行分析,结果①130例脑卒中患者中,43例出现抑郁,发生率为33.1%;②相关因素有性别、社会交往、家庭关系、偏瘫程度、病变部位,其中大脑半球病变及偏瘫严重程度与抑郁状态关系密切。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早期积极治疗减轻致残程度,加强家庭及社会支持对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组患者郁状态于护理后1、6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状态,减轻和缩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和病程,提高其生存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蒋玮  李亚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280-228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30例.对照1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神经内科药物、抗抑郁药)和常规护理,对照2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3组患者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hon depression scale,HAMD)、Barthel指数(BI)和简化富尔-迈尔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FMA)进行评定.结果:干预8周后,实验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和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组的康复疗效较对照2组明显优于对照1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从而使脑卒中患者的心理与躯体得到全面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脑卒中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康复护理、阅读疗法、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4周、干预后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干预前相比较有明显的降低,抑郁程度较干预前显著减轻(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状态效果明显,能够提高生存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入院后连续干预7d,每日1次,每次15~20min。两组患者于入院第一日及入院第14日进行症状自评量表焦虑、抑郁和躯体化3个因子及状态焦虑量表20条进行评估。结果心理干预组干预后抑郁、焦虑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抑郁、焦虑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患者存在抑郁、焦虑不良情绪,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抑郁及焦虑评分状况、患者满意率等,以此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抑郁及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取确切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等负面心理症状,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脑卒中抑郁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抽查我院80例脑卒中抑郁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80例患者遵医嘱全部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帮助患者控制脑卒中抑郁症。结论观察两组患者的HAMD和SDS量表评分及满意度进而分析两种护理干预对病情的改善程度。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显著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在临床应用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3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及调动社会支持力等综合性护理干预,用抑郁量表测定,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周末进行症状比较。结果干预后3N末实验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效果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本院诊治的脑卒中且抑郁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9例,予以常规护理作对照组,予以系统性护理干预作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及SS-QOL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干预后研究组评分,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予以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