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围术期40 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B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于PCI 术前、术后24 h测定肌钙蛋白I(cTnI);PCI术前、术后5 d、术后30 d测定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观察ACS患者随访1个月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PCI术后24 h cTnI均显著升高(P < 0.01),A组较B组升高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两组在用药后5 d及30 d LDL-C和TC均显著下降(P < 0.01),40 mg组下降幅度更加显著且30 d LDL-C达标率(即LDL-C≤1.8 mmol/L比例)更高(24% vs 66%,P < 0.01).(3)A组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2例)较A组(再发心肌梗死1例、心力衰竭5例、再发心绞痛需住院治疗3例共9例)显著降低(P < 0.05).(4)两组药物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 > 0.05).结论:ACS患者PCI围手术期阿托伐他汀40 mg/d能显著降低LDL-C、TC、cTnI水平,提高30 d LDL-C达标率,降低围手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58例PCI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联合辅酶Q1010mg每日3次口服,30d)和B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30d),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及术后30 d hs-CRP的变化。[结果]术前、术后24h及术后30d,A组hs—CRP水平分别为(10.04±4.46)、(4.11±4.67)及(13.45±4.07)mg/L,B组则水平分别为(9.34±4.56)、(3.24±5.46)及(16.13±3.86)mg/L,两组患者PCI术后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两组术后24h及术后30d比较,hs—CRP下降程度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术后30d比较,A组hs-CRP水平较B组下降更明显,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增加血清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能够增强其抗炎作用,有利于预防再狭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高敏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组)53例:PCI术前起始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每日20 mg;B组40例,PCI术前术后每日阿托伐他汀20 mg。于PCI术前服药前及术后24 h,7 d分别测定hs-CRP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4 h A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7 d后A组hs-CRP水平仍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负荷剂量组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hs-CRP水平,可能会降低PCI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80mg阿托伐他汀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LI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发病12h内拟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3组:A组(术前阿托伐他汀80mg+术后每天40mg阿托伐他汀);B组(术后每天40mg阿托伐他汀);C组(术后每天20mg阿托伐他汀)。3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24h、术后7d测定血清hs—CRP、MMP-9、ALT与AST水平。结果3组间术前血清hs—CRP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PCI术后24h血清hs—CRP及MMP-9水平分别为(7.19±0.90)mg/L及(1.47±0.26)ng/L,低于B组、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A组血清hs—CRP及MMP-9水平分别为(5.69±1.42)mg/L及(1.18±0.29)ng/L,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在研究期间内药物安全性与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术前给予80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显著降低STEMI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增加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机制。方法将58例冠心病行PC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负荷量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术后30 d均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并分别检测PCI前、PCI后24 h及10 d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LT和CK等指标,随访所有患者PCI后30d内心血管事件。结果①2组所有病例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在PCI后10 d比PCI前和PCI后24 h均有显著下降(P<0.01);②负荷量组hs-CRP在PCI后24 h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Lp-PLA2水平仅轻度下降,组间无差异。Lp-PLA2和hs-CRP在PCI前和PCI后10 d组间均无差异;③负荷量组PCI前后ALT和CK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而负荷量组PCI后30 d内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1.7%(P<0.05)。结论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具有更强的抑制炎症反应作用,能进一步降低冠心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8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术后6个月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STEMI患者163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给予40 mg/d,1个月后改为20 mg/d);B组(术前不服用阿托伐他汀,术后给予40 mg/d,1个月后改为20 mg/d);C组(术前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三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7 d、1个月、6个月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三组术后2 d、3个月及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前hs-CRP及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术后7 d时A组hs-CRP及BNP水平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5),而B组与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与C组相比,A组及B组hs-CRP及BNP水平显著下降,而A组又显著低于B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2 d及3个月LVEF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时,与C组相比,A组及B组LVEF显著增高(P<0.05),而A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6个月LVEDD显著低于术后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早期并持久地降低血清hs-CRP及BNP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抑制激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3个月时可以显著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6个月时有效逆转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炎症因子、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50例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组(A组)24例,20mg组(B组) 26例,手术当天、术后24小时、术后2周、术后4周空腹采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浓度以及血脂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20mg组较10mg组PCI术后血清hs-CRP和CTnI浓度降低更明显.2组术后2周血脂水平较术前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4周血脂水平较术前降低,阿托伐他汀20mg组较10mg组PCI术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降低更明显.结论 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hs-CRP和CTnI水平升高;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hs-CRP和CTnI、LDL-C水平;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较10mg阿托伐他汀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首次服用80 mg阿托伐他汀能否预防术中无复流的发生及降低hs-CRP水平.方法 7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6例).2组患者PCI术前均嚼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咯雷600 mg.观察组予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在PCI前首次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仅予基础药物治疗,并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观察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及术前、术后12 h hs-CR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8.1%vs2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阿托伐他汀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10.29±9.15)vs(13.77±10.41 )mg/L,P<0.01].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介入术前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炎症反应,能否确实降低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接受PCI的患者182例,根据PCI前患者口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分为A、B 2组,每组各91例,即A组术前12 h口服阿伐他汀80 mg,B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测定入院后24 h内(PCI术前)及术后4周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并随访术后4周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比较,入院时CRP无明显差异[A组术前为(23.34±5.23)mg/L、B组为(23.35±4.16)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A组的CRP较B组降低[A组术前(23.34±5.23)mg/L、术后(16.13±4.08)mg/L,B组术前(23.35±4.16)mg/L、术后(19.35±4.03)mg/L],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明显降低(1.1%与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给予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保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期他汀类药物治疗方案及剂量选择。方法选择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期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即A组(阿托伐他汀20 mg),B组(阿托伐他汀10 mg),C组(常规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B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在治疗后4周、8周时,A组TC、TG、LDL-C水平均比其他2组低(P0.05),hs-CRP水平均低于其他2组(P0.05),TC、LDL-C达标率均优于其他2组(P0.05);A、B组阿托伐他汀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所有患者8个月的随访,A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期患者中,早期使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效果显著,可达到有效的抗炎、降脂作用,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在进行PCI手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TC、TG、LDL-c、hs-CRP和PCT水平,并记录两组PCI术后1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G、TC、LDL-c、hs-CRP和PCT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hs-CRP和PCT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TG、TC、LDL-c、hs-CRP和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内,实验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在PCI手术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实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hs-CRP和PCT水平,比较患者PCI术后一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G、TC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实验组治疗后TG、TC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前后hs-CRP、PCT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hs-CRP、PC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后hs-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和23.33%,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行PCI术的ACS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钙10 mg)和B组(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比较2组患者PCI手术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术后30、18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2组TC、TG、LDL-C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24 h血清TNF-α、IL-6、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ACS患者行PCI均安全有效,均能明显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1年后的血脂水平和术后1年内的心血管事件。方法共入选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138例,随机分入A组、B组,A组68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B组70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C、LDL-C、TG、HDL-C、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年后,A组TC、LDL-C、TG、hs-CRP较治疗前均降低[(5.92±0.93)mmol/Lvs.(4.12±0.71)mmol/L,(3.69±0.62)mmol/Lvs.(2.54±0.48)mmol/L,(2.81±0.78)mmol/Lvs.(2.28±0.66)mmol/L,(5.86±1.84)mg/Lvs.(2.28±1.04)mg/L,P均<0.01],B组TC、LDL-C、TG、hs-CRP较治疗前均降低[(5.94±0.92)mmol/Lvs.(3.92±0.78)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中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中青年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行PCI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调脂、稳定斑块等药物;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60mg/次,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均1次/d,睡前顿服;比较2组PCI术前以及术后第7,15,30天患者血清hs-CRP、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比较2组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7,15,30天2组hs-CR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PCI术后第15,30天,TC及LDL-C水平较PCI术前下降(P<0.05),治疗组PCI术后第7天,TC及LDL-C水平较PCI术前下降(P<0.05),而术后第15,30天,TC,TG及LDL-C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HDL-C水平较术前增高(P<0.05);治疗组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后早期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改善中青年ACS患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的他汀治疗在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入选欲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5例,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7例)和常规治疗组(8例)。强化治疗组:PCI 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 d,连用2 d,术后阿托伐他汀40 mg/ d,直至术后30 d,此后阿托伐他汀20 mg/ d 维持治疗;常规治疗组一开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10~20 mg,每晚睡前口服,分别于 PCI 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30±3)d、术后(90±7)d、术后(180±7)d 等时间点采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术后90、180 d 未查)、肌酸激酶(CK)。结果强化治疗组只有术后30 d 的 TBiL 值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增高,但是呈一过性。其余指标在各个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介入治疗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在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前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损伤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影响。方法 172例拟行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及造影结果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均给予UAP常规治疗。在PCI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7天的阿托伐他汀钙(40 mg/d)、阿托他汀钙(20 mg/d)治疗。在术前及术后24小时监测肌钙蛋白I(cTnI),并随访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术后24小时,治疗组cTnI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cTnI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内治疗组有3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对照组有13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 PCI前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预防性7天治疗,可以减少PCI造成的心肌损伤,减少术后3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对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1年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因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的患者140例,其中同意行超声检查119例,随机分为2组:强化他汀组(A组)57例,常规他汀组(B组)62例。A组入院时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晚间),直至术后30 d,此后20 mg/d(晚间);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晚间)。观察患者术后1年心脏超声结果,比较A组与B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EF值)及短轴缩短率(FS值),明确强化他汀治疗对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后1年左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A组患者与B组患者入院时LVDD、EF值和F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1年LVDD、EF值和FS值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年,LVDD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F值和FS值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术后1年LVDD、EF值和FS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可改善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后1年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疗效、抗炎作用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MIPCI术后的患者,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分为A组20mg/d;B组40mg/d共两组,每组调脂治疗共12个月。分别于PCI术前及PCI术后6个月末、12个月末测定血脂水平、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肝、肾功能及心肌酶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B组的血脂、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与A组PCI术后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降低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明显,能显著降低AMI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及血脂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B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和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B组较A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干预效果优于低剂量,其抗炎作用显著,且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