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揭示新疆塔里木盆地分布的野生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方法 利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新疆南疆不同地理方位的胀果甘草6个种群总计167个个体进行分析。结果 对胀果甘草6个种群共筛选出46条引物,扩增获得193条多态条带,多态位点比率(PPL)为69.68%,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72 2,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01 0;Nei''s总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数(Ht)为0.513 0,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30 7,基因流(Nm)为0.438 8,Mantel检验显示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无相关性;种群间遗传变异丰度和遗传多样性水平呈现BC>KEL>PS>QM>AQS>KC的递减趋势,聚类分析将6个种群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9处分为3类;6个种群内个体间PPL的变化范围为52.11%~81.87%,观测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521 1~1.818 7和1.307 9~1.498 9,H平均为0.240 8,I平均为0.357 1。结论 胀果甘草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但种群间的分化程度较种群内大,遗传多样性更多的存在于种群水平。生境片段化可能是造成其遗传多样性空间分布现状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含量可能是影响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果对全面了解和掌握胀果甘草自然资源现状、物种进化潜力等,制定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正确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4个核心道地产区甘草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其遗传变异程度,为探讨道地药材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来自4个产地155个甘草个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8条引物共扩增出56条多态性条带,占总带数的75.68%,每条引物扩增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在44.44%~100%。聚类分析显示,各产地野生品基本能够各聚一类,内蒙古、宁夏、甘肃甘草遗传特征较为稳定,陕西甘草的变异幅度较大。结论:不同道地产区甘草的遗传变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甘草道地药材的形成具有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白术栽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药材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国内主要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白术种质遗传分化进行分析,为白术品种选育提供建议。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浙江磐安3个和浙江、贵州、福建、湖北的4个白术栽培群体以及来自安徽的1个苍术栽培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2个ISSR引物对白术86个个体和5个苍术个体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63条清晰的条带,其中55条为多态性条带,总多态性位点(PPL)为87.30%。7个白术栽培群体的多态位点(PPL)在58.73%~71.43%,平均为64.85%。其中,磐安县栽培群体光明表现出最高的遗传变异(PPL=71.43%;HE=0.283 5,HO=0.426 7)。根据POPGEN软件计算得到的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的各栽培群体有较近的遗传关系,与其他群体已存在遗传分化。AMOVA分析表明,白术种质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栽培群体内个体间(90.52%)。结论:我国栽培白术的种质遗传多样性较高,有利于培育高品质的药材。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野生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与栽培当归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48个栽培当归居群和7个野生当归居群1 038个样本进行扩增,利用Popgen 1.32软件对其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I)等遗传信息参数进行分析,并利用SPSS 19.0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运用Gen Al Ex 6.5软件对野生和栽培当归2个组群遗传变异进行AMOVA分析;应用NTSYS软件构建当归野生和栽培各居群的Nei’s遗传距离UPGMA聚类树状图,并使用Gen Al Ex6.5软件中的Mental test分析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结果野生当归居群和栽培当归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3.77%和96.10%,I平均值为0.221 7和0.282 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344 4和0.434 3,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野生和栽培当归居群的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Gst)、基因流(Nm)值分别为0.299 1、1.171 8和0.733 4、0.181 7,组间变异百分比为15.85%,居群间变异百分比为54.3%,居群内变异百分比为29.85%;遗传距离变化范围0.014 4~0.730 7。结论当归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栽培居群,野生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明显低于栽培居群,当归总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间,野生居群与栽培居群亲缘关系较远,且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白术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靓  郑玉光  袁媛  卜璟  王雪  蒋超  陈敏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2):3381-3385
目的:对白术12个栽培居群及3个半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浙江、安徽、河北等省15个居群356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采用POPGEN32进行数据分析,UPGMA绘制聚类图.结果:13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102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多态性位点94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1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r)为0.406 5,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590 3,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02 5.居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90 7 ~0.960 5,平均为0.825 6.聚类分析可知,居群间并无明显分类.结论:白术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水平低,无明显地域性差异及品种差异.这与白术目前栽培及种质流通现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基于ISSR的甘肃不同产区栽培当归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田田  晋玲  张裴斯  李应东  杜弢  何子清 《中草药》2015,46(23):3549-3557
目的研究甘肃不同产区栽培当归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省41个居群的栽培当归样本进行分析,利用Popgene 32软件分析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等遗传信息参数,应用Ntsys软件构建亲缘关系UPGMA聚类图。结果 8条引物共检测到15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7.27%。栽培当归居群间的H为0.222 9,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I)为0.337 4,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683 9,基因流(Nm)为0.2311,遗传距离变化范围0.042 9~0.327 8。结论甘肃栽培当归遗传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较高;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居群内;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大,且基本无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7.
川乌遗传多样性的ISSR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罗群  马丹炜  王跃华 《中草药》2006,37(10):1554-1557
目的应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川乌遗传多样性。方法对江油附子和9个野生乌头居进行了ISSR分析,探索川乌各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8个引物共扩增出98条带。其中68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9.39%;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6939,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71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08,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530;用ISSR855引物能够区分川乌的10个供试居群。结论ISSR标记适合于构建川乌的DNA指纹图谱、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依据国内甘草种质主要的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综合分析。方法收集移植于同一地点的42份多年生甘草种质的12个地上部分性状和5种化学成分含量,计算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种化学成分中,甘草苷含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5,异甘草苷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9.50%,甘草苷含量与异甘草苷含量呈中度相关关系;在12个形态性状中,株高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8,实际果序长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7.09%,果型和株型性状的变异大于叶型性状;聚类分析将42份种质分为3类,第II类群种质品质较优;主成分分析将17个指标简化为6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2.96%,因子6为代表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的因子。结论甘草种质主要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筛选出V08、V10、V17、V34、V36、V38共6个品质优异的甘草种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同一地区不同生长环境下的锦灯笼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ISSR标记对千山地区30份锦灯笼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所筛选出的14个引物共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在200~2 000 bp之间的扩增条带108条,其中多态性条带为66条,占62.72%。不同引物所可扩增出6~10条清楚的条带,平均可扩增出的条带数为7.71,多态性条带在0~6条之间,多态性比率在0~100%之间,每个引物平均可扩增多态性条带为4.71条。通过聚类分析软件NTsys 2.10e对ISSR-PCR扩增所得的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锦灯笼样品间的GS平均值为0.81,变化范围为0.67~0.96。结论表明千山地区的锦灯笼资源间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今后锦灯笼种质资源遗传保护、品种鉴定、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怀区地黄遗传多样性的ISSR鉴定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怀区地黄的8个品种和2个茎尖培养脱毒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44条ISSR引物进行初选,然后用其中适合的10个ISSR引物进行ISSR分析。结果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0条带。基于这些条带,用SPSS10.0软件分析,建立了遗传Jaccard相关系数矩阵,构建了分子树状图,将怀区地黄的8个品种和2个组培系分为2类:其中一类群含有6个材料,包括组培85.5、大田85.5、组培9302、大田9302、金状元和金白地黄;另一类群含有4个材料,包括北京1号、大红袍、地黄9104和野生地黄。而且主成分分析结果支持上述的聚类分析结果;用POPGENE32软件分析知,多态性指数为0.3775,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037,多态性比率为71.82%;用一个ISSR6引物建立了10个供试地黄样品的DNA指纹图谱并且能将其彼此区分出来。结论ISSR标记适合于构建怀区地黄的DNA指纹图谱、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在乌拉尔甘草中开发功能性EST-SSR分子标记,分析乌拉尔甘草EST-SSRs特征。方法:从NCBI公共数据库中下载乌拉尔甘草EST序列,运用DNAstar软件中的Seqman Pro程序,对下载序列进行拼接和聚类,去除冗余序列,利用SSRIT软件筛选重复序列长度≥20 bp的二、三、四、五核苷酸4种类型的SSR,统计分析乌拉尔甘草EST-SSR的特征。结果:从NCBI公共数据库中下载50666条乌拉尔甘草EST序列,剔除冗余序列,得到全长为9.28×106bp的无冗余EST序列11100条。在这些序列中搜索出752条EST序列含有963个SSR,占无冗余EST序列的8.68%,平均每9.64 kb EST出现1个SSR位点。二核苷酸重复基元SSR出现频率最高(43.41%),其次是三核苷酸(41.95%),AG/TC、GA/CT和CTT/GAA是二、三核苷酸中的优势重复基元。乌拉尔甘草EST-SSR以4~10次重复为主,基序长度主要集中于20~30bp。结论:乌拉尔甘草EST-SSR的出现频率高,重复类型丰富,理论上表明这些EST-SSR具有较高的可用性。本文通过对乌拉尔甘草EST资源的SSR信息的研究,为分子水平和生物信息学角度上开发乌拉尔甘草的SSR功能性标记提供了候选序列。  相似文献   

12.
卫星搭载甘草遗传变异的 ISSR 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 太空环境对甘草的诱变作用。 方法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甘草, 18 d 后返回地球(飞行回收舱平均辐射剂量为 0.102 mGy·d-1 ,飞行远地点距地球 350 km ,重力为 10-6 N ),搭载种子返回地面后与对照组同时播于实验田中 , 取生长 3 年的甘草叶子用作 ISSR 分析,应用简单序列重复 (ISSR) 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甘草基因组的变异情况。 结果 最终 10 条能产生清晰重复多态性条带的 ISSR 引物用于检测鄂托克前旗样品的基因组多态性, 9 条能产生清晰重复的多态性条带的 ISSR 引物用于检测杭锦旗样品的基因组多态性。 太空飞行组与地面对照组的相似系数分别为 0.886 8 和 0.872 3 ,遗传距离分别为 0.120 1 和 0.136 6 , 基因组的多态性频率为 20.3% 和 20.7% ,多态性片段大小在 200 ~ 1 900 bp 之间。 结论 太空环境对甘草基因组产生了一定的诱变作用,这些变化表明空间育种是一种新型有效的育种方法并且对保护濒危甘草资源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取甘草中抗癌活性物质角鲨烯,对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及工艺参数进行选择优化。方法:以浸膏得率和角鲨烯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进行选择,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实验参数进行优化。结果: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法,在50℃下超声处理40min。在此条件下,浸膏得率为0.78%,浸膏中角鲨烯含量为0.33%。结论:超声波法提取简便易行,优化后的工艺能有效提取甘草中的角鲨烯,为甘草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钼营养水平对甘草幼苗生长、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及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温室中对水培甘草幼苗进行4个不同钼营养水平(0.55,1.1,5.5,11.0mg·L^-1)处理,另设0mg·L^-1为对照组(CK),测定甘草幼苗各器官生物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在钼浓度为5.5mg·L^-1时甘草幼苗的根干、鲜重和根冠比最大,并且此时甘草根、茎和叶中的SOD、POD和CAT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最高,表明该浓度较适合甘草幼苗的生长和根干物质的积累,低钼水平或高钼水平都不利于甘草幼苗的生长。然而,1.1mg·L^-1对甘草根中甘草酸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K处理的甘草酸含量最低。结论:适宜的钼浓度对甘草幼苗根干物质和有效成分的积累很重要,并且抗氧化酶活性可以反应甘草幼苗对钼的适应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探寻介于1.1~5.5mg·L^-1、同时满足既能增加甘草根干物质的积累又能提高甘草酸的含量的钼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钼营养水平对甘草幼苗生长、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及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温室中对水培甘草幼苗进行4个不同钼营养水平(0.55,1.1,5.5,11.0 mg·L-1)处理,另设0 mg·L-1为对照组(CK),测定甘草幼苗各器官生物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在钼浓度为5.5 mg·L-1时甘草幼苗的根干、鲜重和根冠比最大,并且此时甘草根、茎和叶中的SOD、POD和CAT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最高,表明该浓度较适合甘草幼苗的生长和根干物质的积累,低钼水平或高钼水平都不利于甘草幼苗的生长.然而,1.1 mg·L-1对甘草根中甘草酸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K处理的甘草酸含量最低.结论:适宜的铜浓度对甘草幼苗根干物质和有效成分的积累很重要,并且抗氧化酶活性可以反应甘草幼苗对钼的适应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探寻介于1.1~5.5 mg·L-1、同时满足既能增加甘草根干物质的积累又能提高甘草酸的含量的钼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解决乌拉尔甘草野生资源减少,人工栽培技术体系不完善、优良种质资源短缺等导致的产量低、品质下降等问题,对乌拉尔甘草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进行研究。方法:基于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对乌拉尔甘草最大生态相似区域进行预测,并对种质资源,产区分布,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产地调研与文献研究,形成乌拉尔甘草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结果:乌拉尔甘草引种栽培以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一带选址为宜,建立了一套包括种植基地选址、优良品种选育、田间种植管护等的乌拉尔甘草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结论:乌拉尔甘草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为解决人工种植甘草产量及品质下降,农残、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甘草总黄酮与石见穿总酚酸联用对氧化应激的肝星状细胞(HSC)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甘草总黄酮与石见穿总酚酸联用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增殖的影响.次氮基三乙酸铁与HSC-T6体外共培养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采用TBA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运用邻苯酸酚自氧化速率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18.
马钱子与甘草配伍前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马钱子配伍甘草对马钱子中主要生物碱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马钱子配伍甘草前后主要生物碱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马钱子配伍甘草后其主要生物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马钱子配伍甘草可降低毒性,为进一步阐明马钱子合理配伍用药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甘草提取物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甘草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1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14制备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CC1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及甘草提取物小、大剂量组。各给药组连续给药7d,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活性及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甘草提取物能明显降低CC1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降低肝匀浆中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甘草对CC1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对甘草种子吸胀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刘长利  王文全  魏胜利 《中草药》2004,35(12):1402-1405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种子吸胀萌发的影响及其抗旱性。方法以甘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种子吸胀速率、发芽率、种苗生长情况、组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SOD酶活性等指标。结果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甘草种子吸胀速率、发芽率、种苗生长、SOD酶活性等指标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组织相对含水量与相对电导率呈下降趋势。结论甘草种子在适当的干旱胁迫下不但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而且可以提高甘草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