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阿昔洛韦(acycofvri)又名无环鸟普,是核苷类抗病毒药,在细胞内经胸腺嘧啶激活酶转化为三磷酸衍生物,能选择性抑制和灭活病毒DNA多聚酶,阻断病毒DNA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在临床上多用于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及非洲淋巴细胞瘤(EB)病毒的感染及乙型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2,(9)
目的:探讨板蓝根活性部位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作用和对Hep-2、Hela、U937细胞表达干扰素(IFN)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Hep-2细胞中药物对HSV-1的抑制作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Hep-2、Hela、U937细胞各组IFN-α、IFN-β、IFN-γ的mRNA,ELISA检测各组IFN-α、IFN-β、IFN-γ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板蓝根活性部位为0.5 mg/mL时其8 h预防治疗的病毒抑制率为13.96%。Hep-2、Hela、U937细胞药物组IFN-α、IFN-β、IFN-γ的mRNA较正常细胞组均有增高,且U937细胞的IFN-α、12 h的IFN-βmRNA显著升高(P0.05)。Hep-2细胞药物组24 h IFN-γ表达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板蓝根活性部位可能通过诱导细胞产生IFN发挥抗HSV-1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者曾报道12种传统草药提取物对1型单纯性疱疹病毒(HSV-1)感染小鼠皮肤有冶疗作用。12种草药中的4种,水杨梅(全草)、盐肤木(虫瘿)、丁香(花蕾)和诃子(果实),在体外对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缺乏(TK~-)的HSV-1和亚磷酰己酸(PAA)耐药株以及野生HSV-1株有抗病毒作用。在阿昔洛韦(ACV)与草药提取物并用时,草药提取物增强单独使用ACV在HSV-1感染小鼠皮肤模型中的  相似文献   

4.
骆驼蓬生物总碱体外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骆驼蓬生物总碱体外抗病毒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研究药物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柯萨奇病毒B1、B3,流感病毒甲型、乙型的抑制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F)法及calcusyn软件计算药物对不同细胞株的毒性和抗疱疹病毒1型和2型的IC50;采用CPE抑制实验分别研究药物对疱疹病毒1型和2型的直接杀灭作用以及不同给药时间对病每感染的影响。结果:骆驼蓬生物总碱对流感病毒甲,型有一定抑制,对流感病毒乙型无抑制作用,对柯萨奇病毒B1、B3有抑制,对单纯疤疹病毒1型和2型抑制作用明显;MTT法研究证明其抗疱疹病毒作用具有量效关系.其对疱疹病毒无直接杀灭作用.对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早期过程有抑制作用。结论:骆驼蓬生物总碱具有抗病毒作用.可抑制HSV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z)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XSMC)的增殖作用。方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应用ox-LDL建立平滑肌增殖模型,后加入TMPz,设立梯度浓度的TMPz分组,最后细胞计数以及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方法检测药物效应。结果TMPz抑制VSMC的作用与药物的浓度梯度呈正相关。结论TMPz可抑制V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产地南板蓝根抗病毒作用的差异.方法:分别建立流感病毒FM1株小鼠感染致死试验模型、单纯疱疹病毒I型家兔、小鼠感染模型等,对比考察不同产地南板蓝根抗病毒药效.结果:湛江、韶关产南板蓝根能明显延长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减少实验动物的死亡数;江门、湛江、韶关、梅州产南板蓝根能明显改善家兔HSV...  相似文献   

7.
千金藤素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Liu X  Wang Y  Zhang M  Li G  Cen Y 《中药材》2004,27(2):107-110
目的:体外测定千金藤素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作用,为筛选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不同稀释度的千金藤素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对Vero细胞的感染作用,48 h后观察细胞病变(CPE)效应.结果:千金藤素能明显抑制HSV-1对Vero细胞的致病变作用,使细胞存活率升高.结论:千金藤素有较显著的抗HSV-1的作用,且抗病毒作用是多方面的,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板蓝根活性部位对Hep-2、Hela、U937、Jukart细胞的细胞凋亡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表达细胞因子IL-10、TNF-α的影响。方法 0.5 g/L板蓝根活性部位作用于Hep-2、Hela、U937、Jukart 24 h,经PI染色,流式细胞术研究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100TCID50的单纯疱疹病毒(HSV-1)作用于U937,0.5 g/L药物处理24 h,流式细胞术研究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ELISA检测1 g/L、0.5 g/L、0.25 g/L药物对LPS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后IL-10、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①0.5 g/L板蓝根活性部位作用24 h对Hep-2、Hela、Jukart、U937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但HSV-1感染U937后药物抗病毒组较病毒组的细胞凋亡率由9.72%下降至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作用于Hela细胞时引起其G1期阻滞(从68.76%延长至74.77%),S期缩短(从31.22%降至21.62%),与正常Hela细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PS刺激RAW264.7后,与细胞对照组比较,LPS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S刺激1 g/L、0.5 g/L、0.25 g/L药物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35%、28.14%、7.52%,明显低于LPS模型组(7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细胞对照组比较,1 g/L药物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上升(由5.81%升至1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0.5 g/L、0.25 g/L药物对照组无明显促进细胞凋亡的效应。与LPS刺激0.5 g/L、0.25 g/L药物组比较,0.5 g/L、0.25 g/L药物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细胞对照组比较,1 g/L药物对照组RAW264.7G1、S期缩短,G2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5 g/L药物对照组细胞G1期延长,S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LPS刺激RAW264.7后,与细胞对照组比较,LPS模型组IL-10、TNF-α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 g/L、0.25 g/L药物对照组IL-10降低,1 g/L药物对照组TNF-α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模型组比较,LPS 1 g/L、0.5 g/L、0.25 g/L IL-10刺激药物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板蓝根活性部位抑制HSV-1和LPS引起U937、RAW264.7的细胞凋亡,并24 h时下调LPS作用后RAW264.7的IL-10表达。  相似文献   

9.
板蓝根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作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板蓝根5个化学部位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型(HSV-Ⅰ)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Hep-2细胞体外培养系统,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板蓝根不同化学部位抑制HSV-Ⅰ对Hep-2细胞感染的作用;以治疗指数(TI)为评价指标,比较各部位抗病毒活性强弱。结果板蓝根各部位均有抑制HSV-Ⅰ生物合成作用,其中部位活性最强,TI为8.2;部位对HSV-Ⅰ有直接灭活作用;各部位均不能阻止HSV-Ⅰ侵入细胞。结论板蓝根在体外主要通过抑制生物合成而发挥抗HSV-Ⅰ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叶下珠对人肝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叶下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影响。方法:噻唑蓝还原法和氚标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观察叶下珠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221细胞活性及DNA合成的影响。结果;经叶下珠提取物处理后,SMMC7721活性明显减弱,^3H-TdR掺入率明显降低,DNA3合成抑制率与药物剂量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板蓝根发挥清热解毒药效作用及其物质基础方面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方法:检索近10年来板蓝根研究相关文献,引用文献45篇,按照现代中药药理学关于中药清热解毒作用的认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板蓝根在抗病毒、抗内毒素、抗菌、抗炎、提高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和相关药效物质基础等方面均有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多途径多组分研究板蓝根清热解毒作用的思路。结论:目前对于板蓝根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成果,但是对于板蓝根在中医理论中的清热解毒作用的相关药理及物质基础认识还不完善、不统一。建议采用多途径多机制多组分的思路对板蓝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板蓝根中红细胞凝集效应组分的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琴  马丽  李兰  胡晓燕  姜黎  肖小河 《中草药》2012,43(1):125-130
目的研究板蓝根的红细胞凝集活性成分。方法对板蓝根药材进行系统化学部位分离,采用红细胞凝集活性检测法探讨各化学部位的抗病毒活性;针对活性最强的部位建立10批不同产地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生物测定,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谱效相关性。结果板蓝根正丁醇萃取部位对家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最强;谱效相关性研究发现2号、11号共有峰(保留时间分别为7.23、43.00 min)的相对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样品的凝集作用也越强。结论 2号、11号峰可能为板蓝根抗病毒作用的特征峰,所建立的板蓝根HPLC特征图谱与药效作用的关系,可为建立"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板蓝根F022部位对内毒素致热家兔的解热作用,筛选抗内毒素有效部位.方法通过半体内和体内实验,静脉给予内毒素后0.5,1,2,3,4 h,分别测量家兔体温.结果在半体内和体内实验中,F022均对内毒素致热家兔具有很好的解热作用.结论F022可作为板蓝根解热活性主体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南板蓝根和北板蓝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南板蓝根和北板蓝根进行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了解广西习用品南板蓝根与北板蓝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差异。方法:用鸡胚培养法观察两种板蓝根对甲型流感病毒的直接作用、治疗作用及预防作用,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结果:血凝滴度实验表明,南、北板蓝根均能明显灭活甲型流感病毒,其中直接作用与预防作用北板蓝根强于南板蓝根,治疗作用南板蓝根稍强。结论:南、北板蓝根都有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板蓝根中11个化学成分抗病毒药效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未央  李祥  陈建伟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772-1774
目的研究板蓝根中11个化学成分体外抗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活性,确定板蓝根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方法用MTT法检测11种化学成分对FM1和RSV的抑制作用。以病毒抑制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11个化学成分抗病毒作用的效果。结果对FM1抑制率分别为104.81%、63.53%、49.27%、102.07%、45.40%、60.51%、47.43%、29.20%、24.91%、49.51%、53.00%。对RSV的抑制率分别为14.47%、12.15%、6.80%、17.89%、44.56%。结论 11个单体抗FM1的作用要强于抗RSV的作用;其中,靛玉红和异牡荆苷抗FM1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结合板蓝根的现有研究基础,多角度阐明应用生物检定法控制板蓝根质量的可行性,即通过控制板蓝根物质群的整体疗效控制其质量,期望能够为板蓝根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板蓝根是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在防治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板蓝根的传统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总结论述,为板蓝根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科学及理论依据。同时,根据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板蓝根质量研究及工业生产中的不足之处,以期为板蓝根相关制剂的工艺改进和进一步合理用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是清热解毒类的代表性中药。以落叶松脂素为代表的木脂素类成分是板蓝根发挥抗病毒活性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综述板蓝根木脂素类成分生源途径解析、关键调控基因筛选和次生代谢工程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全面认识板蓝根抗病毒活性成分生物合成、提升板蓝根药材品质及促进板蓝根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用板蓝根中芦头对板蓝根提取液及其制剂的影响。方法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测定与分析总固体、总氮、指纹图谱、腺苷、尿苷、鸟苷、(R,S)-告依春情况研究板蓝根中芦头的多少对提取液及清开灵注射液的影响。结果板蓝根中芦头与总固体和总氮成正相关,与腺苷、尿苷、鸟苷含量成正相关,与(R,S)-告依春含量成负相关。随芦头重量比的增大指纹图谱相似度逐渐降低,但在25%以内对指纹图谱相似度影响不明显,可通过控制特征峰比例防止提取液及其制剂质量下降。结论板蓝根应控制芦头重量比,除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外应增加特征峰比例以提高质量控制精确性,并且应建立适合相应药材的专属性强的含量测定方法以降低制剂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