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 ( 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 HPC)比较少见 ,大约占颅内肿瘤的0 .3%~ 0 .4% [1] ,占脑膜瘤的 2 .0 % [2 ] 。属低度恶性 ,生物学行为表现为易复发和转移[3 ] 。可能是由于分类原因 ,以往曾为属于脑膜瘤系列中 ,称为血管母细胞型脑膜瘤。 1 993年 W  相似文献   

2.
脑膜血管外皮瘤——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 ithelio id hem ang ioendo-theliom a,EHE)是一种起源于血管较少见的软组织肿瘤。临床及病理易误诊为癌。本文结合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1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1995年1月~2003年12月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存档标本5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4.
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e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是2004年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新确立的一种区分于肾脏其它肿瘤的低度恶性肾上皮性肿瘤,临床少见,易于与恶性度高的肉瘤样癌、集合管癌等相混淆,因此临床和病理医师很有必要加深对此病的认识。现报道本院2008年3月收治的1例已确诊的MTSCC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病理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实体瘤脑膜转移的放射治疗疗效。方法5例临床诊断为脑膜转移癌患者行全脑放疗。结果5例中有1例因恶液质未能完成放疗,其余4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中2例MR上病灶缩小。结论放射治疗是改善脑膜转移癌症状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肝原发性血管肉瘤(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3例肝原发性血管瘤,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2.7岁,占同期肝脏恶性肿瘤检出率的0.68%(3/436),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及包块,血清HBsAg及AFP阴性,本组资料还进行了网状纤维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本文讨论肝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原发及转移性精原细胞瘤的细胞学特征,提高细胞病理医生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男性精原细胞瘤患者[4例原发纵隔,3例原发睾丸(隐睾),1例原发腹膜后,2例转移瘤]的11个针吸标本,从涂片背景,肿瘤细胞排列和特征等方面总结,并与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结果 (6例)进行对照。结果精原细胞瘤穿刺涂片显示主要由分散的大细胞组成,核圆形到轻度不规则,有一个位于中心的明显的核仁或是2~3个小核仁,胞浆少到中等量,有多个小空泡。背景中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特征性的"虎皮样"物质以及固缩的核,只有少数病例有上皮样组织细胞。结论针吸细胞学可以为原发及转移部位的精原细胞瘤提供初步诊断,对后续检查和治疗非常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提高对颗粒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分析2006年至2010年台州医院收治的14例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4例均表现为皮下或深部软组织无痛性的孤立性肿块。肿瘤位于食管6例,腰部及胸背部3例,左下腹壁1例,左上臂1例,阴囊1例,左肺上叶支气管1例,右肺上叶支气管1例。肿瘤直径0.3~4 cm,平均1.3 cm。镜下14例GCT形态相似,肿瘤由呈巢或片状排列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组成,胞质呈嗜伊红细颗粒状。免疫组织化学S-100和NSE阳性,1例CD68弱阳性,Desmin、CK阴性。14例GCT中13例良性1,例细胞不典型性。1例不典型病例及5例良性病例呈膨胀性生长,另8例良性病例呈浸润性生长。11例经随访5-38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3,例失访。结论颗粒细胞瘤为一种少见的具有雪旺细胞分化的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临床及形态学容易误诊,免疫组织化学标志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脑脊膜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hi QL  Chen XD  Lu ZF  Meng K  Jin XZ  Yan XW  Zhou XJ  Sheng CN 《癌症》2002,21(10):1116-1119
背景与目的:原发于脑脊膜的血管外皮瘤临床少见。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方法:结合临床资料,运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0例原发于脑脊膜的血管外皮瘤,并对其中4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本病中位年龄42.4岁,男女之比1.2:1。临床上多以头痛等症状就诊,肿瘤可发生在颅内脑脊髓表面的任何部位,大体上:肿瘤多似有包膜,质地韧,部分呈鱼肉样,组织学;肿瘤组织内血管丰富,可见典型的“鹿角样”血管,血管周围为短梭形的肿瘤性外皮细胞,沿血管呈放射状分布,瘤细胞异形,见核分裂像,网状纤维染色;嗜银纤维围绕单个瘤细胞,并沿血管呈放射状分布。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除Vim阳性外,其余S-100蛋白,FⅧ,EMA,GFAP和CD34均阴性,电镜:瘤细胞中见丰富的10nm的中丝,细胞外基膜明显,并围绕单个瘤细胞分布,随访;获随访的17例病人中8例复发(占47.1%)。结论:脑脊膜的血管外皮瘤为起源于脑脊膜间叶组织,低度恶性的肿瘤,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类似于软组织的血管外皮瘤。  相似文献   

10.
子宫平滑肌肿瘤(smooth muscle tumor,SMT)绝大多数为良性,又称平滑肌瘤(leiomyoma,LM).典型的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都较容易诊断,但由于子宫平滑肌瘤特殊的组织学形态和生长方式较多,而且有些肿瘤细胞形态与生物学特性不相符合,因此只有熟练掌握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病理诊断要点,才能正确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66岁,以“进食后打嗝,上腹闷胀1个月”为主诉入院。体检:无异常发现。辅助检查:胃镜检查示:胃窦小弯侧可见一溃疡性病变,大小约5.0 cm×4.0 cm。病理活检诊断:胃窦溃疡癌变。腹部彩超示:肝S6段可见两个高回声光团0.5 cm×0.4 cm,有声影;胆脾胰未见异常;双肾形态大小正常,皮髓质界限清晰,双肾窦无分离,双肾血流显示良好。胃CT平扫 增强示:胃窦部可见胃壁局限性增厚,呈软组织密度影,与胰头及胆囊间界限不清晰,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右肾上极可见类圆形肿物影,周边界限清晰,内部密度不均匀,增强后肿物周边更加清晰,内部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3例肝原发性血管瘤,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2.7岁,占同期肝脏恶性肿瘤检出率的0.68%(3/436),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及包块,血清HBsAg及AFP阴性,本组资料还进行了网状纤维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本文讨论肝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1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形态特征,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胃肠道和胃肠外腹腔内原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和平滑肌肉瘤24例检测CD117、CD34、Vimentin、SMA和S100,获得19例GIST。结果:19例GIST占同期消化系统间叶肿瘤的79.2%(19/24)。抗体表达情况:CD11794.7%(18/19)、CD3463.2%(12/19)、Vimentin100%(19/19)、SMA15.8%(3/19)阳性和S100表达全部阴性。结论: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CD117、CD34、SMA和S100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GIST。细胞密集、明显核异形、肿瘤性坏死以及核分裂数>5/50HP可作为恶性参考指标,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血管外皮瘤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方法结合文献对5例血管外皮瘤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本瘤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肿块,无影像学特异性。肿瘤组织血管丰富,瘤细胞密集,胞界不清,分化好者血管腔隙较大,如腺体样,瘤细胞异型性小,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排列,多为2~3层。分化差者血管相互连接呈网状或鹿角状,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网状纤维包绕单个瘤细胞。免疫组化:VMT( )、CD34( )、少数病例F-Ⅷ、Desmin可散在阳性。结论血管外皮瘤是较少见的软组织肿瘤。依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标记,一般可做出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G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GT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学表型进行观察。结果7例肿瘤发生于手指甲下,2例发生于前臂皮下,1例发生于膝关节皮下,1例发生于胃窦后壁。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9例诊断为实体性球瘤,2例诊断为球血管瘤,其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小、圆形、大小一致,呈巢状、小簇状围绕于毛细血管、扩张的小静脉周嗣,间质玻璃样变性及黏液变性。免疫组织化学:11例肿瘤细胞SMA、Vimentin均为(+);而CK、CD228、CD34、CgA、Syn、Desmin、S-100、HMB45均为(-)。11例患者术后随访12~30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GT非常少见,确诊依赖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该肿瘤发生于内脏时极易误诊,需要和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92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 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6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标本,通过常规HE制片,单抗CD117等免疫组化标记确诊GIST 92例,分析和观察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GIST高峰年龄55~75岁,占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的79.31%,约15.22%伴发消化道癌.好发部位是胃(54.35%)和小肠(18.48%),其次是肠系膜、结直肠及食管.瘤体大小为0.2~22 cm,单发或多发性结节(9.78%).显微镜下,瘤细胞梭形和上皮样呈束状交叉或弥漫性排列为主,细胞异形性在同一瘤体内的不同区域可存在明显差异,可伴有骨软骨化生(4.35%).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D117(96.74%)或CD34(89.23%),灶性表达DES、SMA、S-100及NSE.结论:GIST是具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上高度异质性、免疫表型上表达c-kit蛋白(CD117)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掌握其临床病理特点有助于治疗方案的拟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壁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胃壁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腺泡状或实性巢状,胞质内含显著的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圆形,可见显著的核仁。免疫组化CK在癌细胞巢中呈弥漫强阳性表达,不表达AFP、S-100蛋白、CD68、lysozyme、CD56、synaptophysin、chromogranin、actin等抗体。特殊染色PTAH染色阳性。结论胃壁细胞癌临床罕见,需要与胃腺癌、肝样腺癌、富于潘氏细胞腺癌、神经内分泌癌及颗粒细胞瘤等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大汗腺癌患者ER、AR和GCDFP-15的表达,同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表现如年龄分布、肿瘤部位以及肉眼形态和影像学特点与非大汗腺型乳腺癌无明显差别。乳腺大汗腺癌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具有大汗腺分化,免疫组织化学表现为较高的ER、PR阴性率和AR阳性。结论乳腺大汗腺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无特异性的临床特征,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25例SPT进行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表型的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5例SPT中6例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18例为体检偶然发现,1例为外伤后发现,7例发生在胰头,12例发生在胰体尾,6例发生在胰旁。其中7例显微镜下可见坏死、神经血管侵犯等现象。术后随访2-76月,所有患者尚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25/25)、Syn(25/25)、AAT(25/25)呈强阳性,CD10(10/25)、CK(6/25)、ER(2/25)、PR(23/25)、CgA(2/25)呈部分阳性,Ki-67阳性表达〈3%。结论 SPT是少见的胰腺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所有病变均发生囊性变,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特异性。病理特点以温和一致的类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增生呈实性结构,并伴出血和囊性变,部分组织退变呈假乳头结构为主要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作对55例消化道肿瘤肝脏转移的病理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1)55例消化道肿瘤转移肝脏的有38例(69,1%)来自结肠,证明结肠肿瘤大部分是由门静脉血流转移至肝脏;(2)55例病人血清学检查中CEA升高的有35例(63.5%),提示:CEA是辅助诊断消化道肿瘤转移的有用指标;(3)B超、CT和MRI是探测消化道肿瘤转移肝脏的非常有益的手段,(4)55例病人血清中AFP检测均为阴性,而术中病人肝脏均无肝硬变改变;这表明与原发性肝癌不同;(5)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消化道肿瘤肝脏转移的最佳方法,本组病人中有48例患进行再手术切除,术后患最长的已生存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