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卫洪  李玉飞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86-1987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影像学表现,意在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我院近几年已确诊了的6例PAP病人的X线和CT表现,结合病人的生化病理检查结果和临床治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典型的胸部X线表现为从两肺门向外放散的弥漫细小的羽毛状或结节状阴影,有典型"蝶翼征"酷似肺水肿.(2)胸部高分辨CT(HRCT)有很高的诊断价值:①早期表现:双肺弥漫性斑片状阴影,形成典型的"地图样分布"、"碎石路表现"、"肺水肿样表现".②晚期表现:双肺实变或间质纤维化改变.结论:充分了解PAP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相关疾病做好鉴别,能很大程度提高对该病的确诊断率,当然最终诊断是肺部穿刺或肺泡灌洗后确诊.  相似文献   

2.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影像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PAP患者胸部X线和CT表现。结果PAPX线表现为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磨玻璃样影和实变影,自肺门向外放射,形似“蝶翼征”。CT表现呈多样化改变:①两肺弥漫性斑片状模糊影和磨玻璃样改变,呈“地图样”分布(8例);②蝶翼征(7例);③支气管充气征(4例);④“碎石路”征(7例)。结论肺部影像表现可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积症上述典型的X线、CT表现,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可作出正确诊断,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及肺泡灌洗术是本病确诊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泡微石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PAM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平片、HRCT影像学征象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肺泡微石症胸片表现为呈典型"暴风沙"改变,病变以双肺中下肺野内中带最密集,最显著。胸部HRCT较X线胸片更能明确、证实肺内散在的细小结节,钙化密度,尤其是中下肺野胸膜下及支气管血管束旁结节密集成堆时。典型者可呈"白描征"或"火焰征",部分患者肺实质内可出现间质性纤维化并合并不同程度的肺气肿,确诊本病主要靠病理学检查,病理可发现肺泡内弥漫性分布含钙、磷的细微结石。结论肺泡微石症是以双肺泡腔内弥漫分布微小结石为特征,具有独特的影像学征象,X线、HRCT是发现本病最基本的手段,在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起到很大作用,病理可确诊,本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王华宇  张鑫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614-3615
目的:探讨8例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X线及CT特征性表现,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PAP患者胸部X线及CT表现.结果:X线表现为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蝶翼状实变影和磨玻璃样影,自肺门向外放射.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斑片状影与磨玻璃样改变,呈"地图样"分布、蝶翼征、支气管充气征、铺路石征.结论:结合X线及CT特征性表现,较易作出PAP的诊断,但确诊需作支气管镜活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X线及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PAP的X线及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寻求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的CT及HRCT征象。结果 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X线平片呈非特异性弥漫分布的肺泡实变影或磨玻璃阴影,CT及HRCT扫描双肺见散在磨玻璃影和实变影,且以双侧中下肺野为主,病变呈地图样分布,碎石路征、肺泡实变影内的空气支气管征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肺部阴影重而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可出现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分离现象。结论 CT及HRCT可清楚显示PAP的影像特征,结合临床病史,能较准确地做出PAP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的X线、CT影像学的表现特征。方法搜集5例纤支镜活检及肺泡灌洗术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病例,结合复习文献资料,对该病的X线、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该病的影像学表现:(1):X线表现: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磨玻璃样病变,自肺门向外放射呈“蝶翼状”,其中可见弥漫结节。(2):CT表现:①双肺弥漫斑片状,磨玻璃样改变,病灶与正常肺组织间分界清楚,呈地图样分布。②蝶翼症。③支气管充气症。④铺路石症(Crazy—Paying)。结论肺泡蛋白沉着症具有上述典型X线、CT表现。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纤支镜及肺泡灌洗术是本病确诊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肺活检(TBLB)对双肺部弥漫性阴影的诊断作用。方法 20例TBLB确诊的双肺部弥漫性阴影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获得病理确诊,肺泡细胞癌8例,粟粒性肺结核5例,双肺转移性肺癌2例,结缔组织疾病的肺部表现、肺组织炎症、肺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各1例。结论对双肺部弥漫性阴影,若无病理学检查单凭X线胸片或胸部CT诊断将是困难的,TBLB作病理检查,提供了除开胸肺活检外的可靠标本,从而提高了诊断水平,且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建平 《中国药业》2009,18(15):68-69
目的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特征,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AP的6例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探讨PAP的影像病理学联系及多层CT表现特征。结果6例患者多层CT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毛玻璃样高密度影,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呈地图样表现,小叶间隔增厚,可见间隔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HRCT呈铺路石样改变。结论PAP的多层CT表现能够反映其病理学特征,边界清楚的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呈地图样及铺路石样表现能高度提示PAP,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肺间质X线表现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以间质性表现为主的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胸部X线表现特征。结果41例急性肺水肿肺部阴影可分为单纯性间质型、局限性间质型、弥漫性间质型及间质与肺泡型并存肺水肿四个类型。结论胸部X线摄片是发现及诊断急性高原肺水肿最基本、最有效、可靠的方法。结合临床是提高本病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慢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肺部X线与CT影像学表现,进而提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100例发病24 h内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分别行X线与CT检查。结果慢性心源性肺水肿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水肿,在肺部X线和CT影像学下都表现为肺野透光度降低,小叶间隔线增厚如克氏线、胸膜下线出现和肺实质膜玻璃样变等间质性肺水肿改变,肺血重新分布,肺纹理增重、增多等现象,比较征象检查率结果显示肺部CT的征象分辨率高于X光的征象分辨率,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则主要表现为肺泡性水肿,在X线与CT影像学下均表现为腺泡斑片状、结节以及大片融合影。空气支气管像,病变边缘模糊的现象也时而可见。病变进展时除少数典型者出现“蝶翼征”现象,大多数均为双肺出现广泛的密度均匀实变阴影。二者在病变征象检出率方面结果接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源性肺水肿通过肺部CT检查的征象检出率较高,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更多诊断信息,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而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通过对肺部进行X线与CT征象表现相似,临床诊断率相当,无特别区分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在胸部X线影像学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所有病例均经临床随访证实。结果 89例患者中,87例心影有不同程度增大,肺部异常表现在肺瘀血9例,间质性肺水肿43例,肺泡性肺水肿37例。合并水平叶间裂增厚及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46例。结论 肺水肿胸部异常X线改变可以比临床表现出现得早。提高对急性左心衰。肺水肿X线诊断的认识,对协助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肺泡蛋白沉积症以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影像学多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及斑片影,部分呈“地图征”及“铺路石征”改变。20例患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理分析,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10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提示肺泡腔见蛋白物沉积。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对于以咳嗽伴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CT双肺弥漫性病变,呈“地图征”及“铺路石征”改变的病例应警惕本病,尽早行BALF及TBLB,必要时行胸腔镜肺活检确诊,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3.
扶明华  谭长连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431-2432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pulmonary lymphangiomyomalosis,PLAM)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比较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PLAM的30例患者的胸部X线及CT表现.结果:胸片示早期双肺弥漫网状阴影,晚期呈蜂窝样改变.胸部高分辨CT(HRCT)表现为双肺广泛分布的薄壁小囊样病变.结论:胸片及胸部HRCT对PLMA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建兵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133-134
目的对比X线平片、多层螺旋CT对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120例经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胸部正侧位的X线平片、双层螺旋CT检查。结果胸部X线平片漏诊率比较高(26/120),多层螺旋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率更高,尤其对肺"盲区"的显示效果好,其主要的影像学表现有:柱状型、囊状型、混合型以及静脉曲张型。结论多层螺旋CT较胸部X线平片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的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误诊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原因。方法:回顾临床患者资料,观察肺泡蛋白沉积症误诊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根据患者的病史、年龄、临床表现、肺功能,尤其是X线胸片及CT能提示诊断。结论:PAP的确诊仍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尽管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及胸腔镜肺活检能够诊断PAP,但开胸肺活检仍是诊断PAP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6.
肺泡蛋白沉着症影像学分析(附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影像特点及诊断。方法对2例经胸腔镜活检病理及肺泡灌洗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的胸片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如地图样、碎石路样、肺实变、肺水肿样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结论肺部影像表现可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特点,结合临床有助于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泡细胞癌的X线平片、CT表现特征。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泡细胞癌患者的胸部X线平片和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X线平片中,3例呈单肺见斑片影及两肺多发结节影;3例呈磨玻璃影,内见多发结节,与胸膜粘连;5例呈多发结节影。结论肺泡细胞癌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CT对其诊断较X线平片敏感,最后确诊需病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并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国内外相关报道进行比较以探讨该病的病理学基础.结果 5例患者胸片显示病变部位位于两肺中下野,呈现出分散的颗粒状的小结节,边界不清.2例患者于1年后其右下肺开始融合成片,1例患者左下肺出现融合,2 例患者两肺均有弥漫性片状影.5例为中心型,肺内病变部位呈现出羽毛状浸润阴影或弥漫状模糊的小结节.2例为外围型,其小叶模糊浸润阴影主要位于两肺的外周,但外周和中心阴影呈交替出现.无纵隔淋巴结、肺门肿大以及心影增大病例.结论 认真分析X线征象,确定肺部病变为腺泡型,再参考病灶形态及分布,肺内外是否有其他变化,影像动态比较分析以及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判定,在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的情况下也能对肺泡蛋白沉积症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左玮  白薇  余晶晶 《江西医药》2011,46(9):789-791
目的总结肺泡蛋白沉着症在胸部CT、HRCT上的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胸部CT及HRCT征象。结果 PAP肺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其在CT及HRCT的主要表现可归纳为:地图样分布、肺实变样及铺路石样改变等。但有2例患者出现误诊。结论胸部CT及HRCT可以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具有病变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截然分开、地图样改变及铺路石征等特点,结合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不平衡的临床背景可基本对本病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X线摄影术(HRCT)检查评估肺泡蛋白沉积症(PAP)双肺大容量灌洗治疗后肺部病变与临床改善情况。方法采用HRCT对8例无灌洗禁忌证并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患者于双肺大容量灌洗术前及术后1周行CT扫描,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表现分早期组及中晚期组。对8例患者灌洗术前、术后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以及早期组和中晚期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例患者术后CT影像学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灶吸收,用力肺活量、肺一氧化碳弥散量、SaO2、PaO2均有显著改善(P〈0.05);早期组及中晚期组病人灌洗术后临床指标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8例病人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仅1例出现小气道痉挛,经解痉等对症处理缓解。1例半年后复发呼吸困难并加剧,行二次双肺灌洗。结论双肺大容量灌洗对无灌洗禁忌的PAP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CT影像以毛玻璃样影或片状、斑片状影改变为主的早期实质性病变患者。PAP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是否早期诊断和及时行规范化的肺泡灌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