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睾丸横过异位(transverse testicular ectopia,TTE)是指双侧性腺从单个腹股沟管内下降至同侧阴囊,对侧阴囊及腹股沟管内无睾丸组织,这是一种及其罕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畸形,也被称为睾丸交叉异位。患者多表现为一侧隐睾,对侧腹股沟疝,部分患者可在一侧阴囊触及双侧睾丸。此类病例临床罕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1例罕见异位中肾管囊肿合并异位睾丸恶变病例,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异位中肾管囊肿合并异位睾丸恶变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异位中肾管囊肿合并异位睾丸恶变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结果:经腹切除巨大囊肿及右侧异位恶变睾丸,左侧隐睾行下降固定,病理示"右异位中肾管囊肿,右侧异位睾丸精原细胞瘤",随访1年无转移。结论:异位中肾管囊肿合并异位睾丸恶变极为罕见,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但最终需病理确诊,应早期行手术切除。后续治疗取决于隐睾恶变的病理类型及分期。  相似文献   

3.
多睾症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睾症,为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临床少 见,国内至今报道仅3例[1~3]。我院收治1例,现报 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发现阴囊右侧内一包块10年, 于2004年3月24日入院。无任何自觉症状。体 检:双侧睾丸正常,阴囊右侧上部可扪及一椭圆形包 块,表面无红肿,边界清  相似文献   

4.
隐睾多睾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睾症为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临床罕见,国内至今报道仅5例。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单睾症的诊断及治疗: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单睾症7例,结合文献对单睾症的发病率、单侧睾丸缺如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单睾症一般仍有生育能力,但唯一的睾丸若为腹内型隐睾,则几乎无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睾丸横过异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患儿,7岁,男性,术前超声、CT判断右侧隐睾位于同侧腹腔内,腹腔镜下见患侧睾丸精索血管横过异位,双输精管单侧起源伴行,与对侧精索及横过睾丸精索血管共同穿过已闭合的内环口,进入对侧腹股沟管。腹腔镜下游离患侧精索,经腹股沟开放手术将异位睾丸通过阴囊中隔复位固定到对侧阴囊肉膜下。结果术中未发现苗勒管残留,手术顺利。术后随访3个月,患儿双侧睾丸位置理想,血流良好。结论睾丸横过异位是罕见睾丸下降不良畸形,术前难确诊,宜及早诊治,腹腔镜处理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孙明  闻宁  吴斌 《男科学报》2007,13(11):1035-1036
异位睾丸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术前不易确诊,治疗原则及方法与隐睾类似。笔者结合所收治的1例十分罕见的特殊类型异位睾丸并发睾丸肿瘤临床病例,对相关内容予以临床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8.
孙明  闻宁  吴斌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7,13(11):1035-1036
异位睾丸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术前不易确诊,治疗原则及方法与隐睾类似.笔者结合所收治的1例十分罕见的特殊类型异位睾丸并发睾丸肿瘤临床病例,对相关内容予以临床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9.
多睾症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5岁,发现右侧阴囊内二包块6年,无任何自觉症状。于2005年7月9日来门诊。体检:阴茎发育正常,阴毛分布均等,呈倒三角形。阴囊皮肤松弛,阴囊底部可见右侧2个、左侧1个大小相似的卵圆形突起。左侧突起物为睾丸约4.0cm×3.0cm×2.0cm,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触痛。右侧2个突起物大小、质地、光滑度均与左侧睾丸相似,边界清楚、活动度好。双侧附睾及精索均无异常。临床诊断:右侧阴囊包块性质待查(多睾症?)。为明确诊断在局部麻醉下行右侧阴囊探查术。术中见右侧阴囊2个包块均为睾丸,大小、质地相同,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各自通过附睾与同一输精管相连。各切取米粒大小睾丸组织送检后缝合切口。病理检查:送检物均为正常睾丸组织,可见生精小管各级细胞及精子形成。病理诊断:(右侧)多睾症。  相似文献   

10.
杨玻  黄磊  于洋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10):951-952
<正>异位睾丸是指睾丸已出腹股沟外环,但未进入阴囊底部,而是位于腹外斜肌腱膜浅面、会阴、股部、阴茎根部,甚至对侧阴囊等部位。此症临床少见,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我科援外人员于也门收治2例,现报告并复习文献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7岁。因出生后即发现左侧阴囊空虚、内无睾丸前来就诊。查体:患儿身体发育正常,左侧阴囊空虚,左侧腹股沟中段触及一睾丸样包块,1.0cm×1.0cm×1.0cm,质韧,表面光滑,略活动,不能推入阴囊。右侧阴囊内触及正常睾丸。诊断:左侧隐睾。术中见精索血管分为2支,末段分别与两个不同的睾丸组织相连。位于左侧腹股沟中段的睾丸发育较好,但附睾失去正常形态,质软,与之相连的输精管较细,而在左侧阴囊入口处发现一发育不良睾丸组织,质软,  相似文献   

12.
正睾丸交叉异位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通过1例该患者的病史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国外文献对该疾病的诊治,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因"自幼左侧阴囊空虚,右侧阴囊肿痛4 d"于2014年11月6日入院。2年前行"右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已婚,育1女;查体示:左侧阴囊空虚,右侧阴囊皮肤发红,皮温稍高,可扪及两枚睾丸,呈纵行排列,下侧睾丸附睾尾部可扪及  相似文献   

13.
多睾症合并精索静脉曲张1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多睾症 (polyorchidism)为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 ,临床较罕见 ,国内至今报道仅 2例[1,2 ] 。我院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病人 ,19岁 ,因发现左侧阴囊内一肿块 2年 ,伴右侧阴囊坠胀半年 ,于 2 0 0 2年 1月 14日入院。体检 :左侧睾丸正常 ,左侧附睾尾部可扪及一1 2cm× 1 0cm× 1 0cm椭圆形包块 ,表面无红肿 ,边界清楚 ,质韧 ,无压痛 ;右侧睾丸、附睾正常 ,站立时右侧阴囊内触及柔软的蚯蚓样团块 ,平卧时团块消失。临床诊断 :左侧附睾囊肿伴右侧精索静脉曲张。 2 0 0 2年 1月 17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早期诊治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断及治疗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2月76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卵巢妊娠41例,宫角妊娠18例,腹腔妊娠5例,输卵管残端妊娠3例,子宫残角妊娠8例,阔韧带妊娠1例。腹腔镜手术36例,开腹手术40例。对比分析2组围术期情况。结果特殊部位异位妊娠(76例)占同期异位妊娠(2228例)的3.4%。腹腔镜手术成功32例,成功率88.9%,中转开腹4例,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开腹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18.2±4.3)mlvs(52.7±25.6)ml,t=7.53,P=0.00]和术后病率[56.3%(18/32)vs85.0%(34/40),χ2=7.32,P=0.01]均明显低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用于早期诊断及治疗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患者,13岁。其母诉患儿出生后双阴囊内无睾丸,未予治疗;2年前曾发现左腹股沟区包块,在外院诊断为疝,还纳后未再出现;约36h前晨起无诱因突发右腹股沟包块伴疼痛,活动时剧痛,伴恶心,呕吐,不发热,无腹胀、腹痛、便闭等,大小便均正常,在当地治疗无缓解转本院诊治。体检:体温37.3℃,  相似文献   

16.
多睾症为临床上极罕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国内自1994,年至今仅报道不足10例.本院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8岁,因夜间突发左侧睾丸疼痛4 h急诊入院.主要体征: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左侧阴囊红,左侧睾丸抬高、横位、触痛,Perhn's征阳性.阴囊彩超:左侧睾丸不均质改变,睾丸内血流信号较右侧睾丸稀少;左侧睾丸鞘膜积液;左侧睾丸鞘膜内异常回声;左侧阴囊壁增厚;右侧睾丸结构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2岁。因右阴囊空虚22年,左阴囊可还纳性肿物16年入院。出生后即发现右阴囊空虚,未扪及睾丸,并出现左阴囊内可还纳性肿物,站立、屏气用力后明显,平卧休息后消失。还纳时常伴咕噜声,均未治疗。入院体检: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第二性征正常,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8.
19.
患者 ,男 ,4 2岁 ,工人 ,会阴部被车门撞伤一小时 ,会阴部及腰部剧烈疼痛 ,活动受限。体检 :外生殖器发育正常 ,未见伤口 ,血肿及皮下瘀血 ,尿道口亦无血性分泌物 ,双侧睾丸位置上移抬高 ,附睾移至睾丸前上方 ,提睾肌呈痉挛状态 ,强直性收缩 (见图 1)。图 1 双侧提睾肌痉挛收缩病例  处  理立即让患者平卧 ,肌肉注射安定 10mg稳定患者情绪 ,并于两侧腹股沟精索处分别用 1%利多卡因 5ml局部封闭 ,15分钟后症状消失。  讨  论提睾肌是来自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一层薄肌束 ,呈袢状包绕睾丸 ,有上提睾丸的作用。提睾肌强直性痉挛收缩…  相似文献   

20.
卵睾型性发育异常属于罕见的染色体性别异常疾病,MRI相比B超显示内生殖器位置、形态及发育情况更具优势,对诊断及判断患者两性畸形类型意义重大。本文结合一例卵睾型性发育异常患者探讨MRI在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