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地震灾害大批量群体伤事件时,有效、快捷的院内急救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12"地震发生后,我院应用院内急救"A管理模式"在危重地震伤员救治中的效果.结果 应用院内急救"A管理模式"救治623例急危重伤员,存活620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99.51%,与急诊抢救质量标准中的危重病抢救成功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11.97,P<0.01).结论 大批量群体伤事件发生时,应用"A管理模式"救治危重伤员,是有效、快捷的院内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2.
火器伤平时少见,当发生火器伤伤员后,基层医疗单位往往由于条件、设备和技术的限制而束手无策,若来不及抢救会危及伤员生命。本文通过对腹部火器伤抢救成功1例报告,谈点粗浅体会。(1)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急救骨干队伍,伤员发生后能迅速实施现场急救;(2)要有伤员救治预案,保证在紧急情况下,救治有序,忙而不乱;(3)加强心理护理,促进伤员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探讨汶川地震中大批量伤员救治与护理的有效做法.根据地震伤的创伤特点,通过对大批量伤员救治区域划分,即:伤员分类救治场、紧急手术区、缓冲医疗区和应急治疗区.使伤员能快速通过有效分类及时得到救治.依据地震伤的急救护理特点,采用迅速、果断、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伤员施救.及时建立的"一场三区"救治区域和快速而准确的急救护理流程为成功抢救伤员生命赢得了时间.快速的分类区域划分、准确的分类救治、有效的急救护理流程是抢救批量伤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大地震中,我院共收治1672例伤员,其中接受手术治疗1278例次.此次巨大的公共事件突发性强、伤员数量巨大、伤情复杂、危重伤员多,且来院速度之快,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属首例.我院作为德阳重灾区唯一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更是首当其冲地承担起患者的救治工作.面对如此特大批量的伤员,在抢救过程中易造成工作混乱,出现急救力量不足与伤员需要抢救的矛盾;急救物质短缺与需要量的矛盾;重伤员与轻伤员都需要急救的矛盾.因此建立有效的手术救治模式,赢得抢救重危患者的"黄金时间",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做好特大批量伤员的手术术前分诊工作进行讨论,规范分诊模式,总结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在突发群体伤救治中的作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年来15批85例伤员救治情况,内容包括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伤情快速、准确分诊,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快捷、有效的急救绿色通道,争取抢救时间。结果 15批85例伤员全部得到正确的救治,无1例漏诊、误诊,延误病情,最后评价达到预期目标。结论熟练的抢救技能、正确有效的救治方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有利于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院内分组定位救护模式在突发批量伤员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收治的325批次共2219例突发批量伤员的临床资料,在批量伤员救治时采用院内分组定位救护模式,分析其急救效果。结果收治的325批次2219例突发批量伤员中,急诊死亡34例、院内死亡19例,救治成功率达97.61%。在大批量伤员的抢救过程中,未发生抢救不及时或接诊、分诊不及时的情况,无医患纠纷发生。结论建立科学、规范的院内分组定位救护模式是保证突发事件中批量伤员救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确保成批伤患者抢救质量,提高成批伤患者的存活率,减少伤残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 本文就近3年来处理的8批68例伤员抢救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内容包括伤员的特点及伤情、救治时间、抢救效率、分流与转归等情况.具体做法是对伤患者进行检伤分类、估计伤情、迅速编号并标识、合理分工、快速分流、妥善安置,以先救命后救急为原则进行急救.结果 8批68例伤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无1例出现漏诊、误诊、延误病情和纠纷;无1例发生差错事故.最后对患者病情的评价均达到预期目标.本组死亡患者2例,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7.06%.结论 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良好备用、应急状态下的急救科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前提;正确有效的救治方案是抢救成功的保证;保持良好的环境秩序有利于急救程序的延续;如何组织好成批伤员的急救与护理是急诊专业的又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5.12汶川大地震伤员北川中学现场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开展地震现场紧急医疗救治经验。方法对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北川中学现场1520例伤员实施现场救治、现场建立高级医疗抢救站、安全转送伤员等急救措施。结果1520例伤员,抢救成功1513例,成功率99.5%;现场清创缝合387例;7例黑卡者经现场救治后均已死亡,主要原因为创伤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快速、有序的现场医疗急救,科学合理地进行检伤分类、伤员运送,能有效减少严重破坏性地震导致的大批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在颌面外科抢救大批量"7·5"事件伤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7月5日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一起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伤员资料,分析本次大批量伤员救治时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实施的方法、特点及效果.结果 急诊抢救脱险成功率100%,急诊处置30人无1例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结论 救治工作的及时有效、畅通的急救流程、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完善急救物资管理措施、建立完整、准确的伤员信息和进行科学实用的护理组织管理,是保证突发事件中批量伤员救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总结报道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8.0级特大地震大量地震伤员救治护理中创造了"4个第一"救治护理的方法和体会.医院迅速启动应对突发事件紧急预案,20 min内将1 629例病人全部转移至院内安全地带;野战医疗队队员10 min集结完毕赶赴灾区,是到达灾区的第一支医疗队;全力接收地震伤员,1 d内接收伤员1 863例.分区安置.分类治疗,确保了所有伤员都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针对重症伤员处置过程中的矛盾,采取专家集体会诊制度,每日2次定时汇报病情,针对救治中的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了危重症伤员的生命安全.院领导重视及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是抢救成功的保障;快速准确分类是成功救治的必要前提;完善的急救应急机制及先进的急救设备是抢救成功的必备条件;平时的训练有紊和精湛技术是救治成功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河南省5次重大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的组织管理.方法: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紧急救援中心,公安、消防和医疗急救人员共同参加现场急救,保持通讯和道路通畅,维持现场秩序,保证现场急救和顺利转运伤员到医院.应急医疗救治专家迅速赶赴现场和救治伤员的医院,指导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结果:5次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共死亡259人,181例伤员送入院治疗,其中危重伤员26例.仅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其余179例康复出院.结论: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需要公安、消防、医疗急救等多系统的协调合作,急诊医学专家指导大批伤员的分类急救和重症监护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急预警系统对成批伤员来院后急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3月救治的成批伤29批次,采用应急预警系统,通过护理流程的改造,完善绿色通道等措施,观察29批成批伤员的救治效果。结果:成批伤员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到98.80%。结论:在应急预警系统联动模式下医院急救人员能在伤员未到达医院时,急救人员快速进入岗位,为急救成批伤员赢得了时间,因此应急预警系统的联动应用能提高成批伤的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突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突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资料.结果:除5例因病情危重在来院途中死亡外,其余133例患者经过急诊急救,89例患者住院治疗,23例急诊观察3~5 d,21例急诊处置后回家门诊随诊.结论:突发性创伤的现场救治,特别是对危重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是抢救生命的基本前提,成立救护小组、对成批伤员早期进行分类救治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在颌面外科抢救大批量“7·5”事件伤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7月5日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一起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伤员资料,分析本次大批量伤员救治时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实施的方法、特点及效果。结果急诊抢救脱险成功率100%,急诊处置30人无1例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结论救治工作的及时有效、畅通的急救流程、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完善急救物资管理措施、建立完整、准确的伤员信息和进行科学实用的护理组织管理,是保证突发事件中批量伤员救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突发公共事件中批量伤员的紧急救援与护理管理方法,优化急救流程,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 通过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分流患者,集中救治,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等,对169起962例批量伤员进行救护。 结果 962例伤员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 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护预案是救治成功的前提,熟练的组织实施急救流程是成功救治的关键,实施过程中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做好各部门间组织协调,可确保救治流程的畅通,提高批量伤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平战结合急救预案的组织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冬青  林健陈莉 《现代护理》2005,11(18):1524-1525
目的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适应突发事件、现代高科技战争对急救的要求.方法建立平战结合急救预案(下称预案),依托急救中心开展急救技能和野战应激救治能力的训练.结果在近6年的52批次突发事件的救治中,为伤员赢得了1 h的黄金抢救时间和10 min的白金抢救时间,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结论预案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能适应突发事件及未来战争对急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适应突发事件、现代高科技战争对急救的要求.方法建立平战结合急救预案(下称预案),依托急救中心开展急救技能和野战应激救治能力的训练.结果在近6年的52批次突发事件的救治中,为伤员赢得了1 h的黄金抢救时间和10 min的白金抢救时间,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结论预案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能适应突发事件及未来战争对急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大批车祸伤员院内急救护理及组织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批车祸伤员院内的急救护理及组织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6批重大车祸救治临床资料。结果:105例病人救治中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7.2%。结论:及时的急救护理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是抢救大批车祸伤员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批量爆炸伤员救治组织管理的方法,以优化批量伤员急救流程,提高急救水平。方法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伤员根据病情分为轻、中、重度伤三级,并进入相应的诊疗区域。将救护人员编组,编为指挥联络组、预检组、抢救组、清创缝合组、留观组、转运组、协调记录组7组,对33名爆炸伤员实施有效的救治。结果 33名伤员全部临床治愈出院。相关人员对救治流程实施结果满意。结论完善的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及相应的应急预案是救治成功的前提,熟练的组织实施急救流程是成功救治的关键,实施过程中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做好医院各部门间组织协调,可确保救治流程的畅通,提高批量伤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雅安地震伤早期急救方法,探讨处理重大灾难发生后的急救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地震发生后24h内早期收治的伤员救治情况。结果:地震发生后我院早期救治伤员107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平战结合,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利用远程会诊系统指导震后早期伤员救治是提高救治效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