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工VIG)治疗的必要性和IVIG治疗对KD的影响及其应用IVIO的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2000~2005年珠海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42例KD患儿,所有患儿均为10天内退热后确诊且无冠脉病变。将其分2组,治疗组(30例)使用丙种球蛋白,常规组(12例)未使用,余治疗相同。对其冠状动脉损害(CAL)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与常规组比较,随访0.5年后CAL例数治疗组无1例,常规组2例(16%),治疗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用IVIG治疗KD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极其IVIG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2.
金璇  韩桂霞  张霞 《全科护理》2012,10(13):1247-1247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幼儿高发[1]。本病好发于婴幼儿,80%以上<3岁,男多于女,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一般为自限性,病程多为6周~8周,有心血管症状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2,3]。川崎病在儿科临床中属于少见病,病情急、重。2011年2月我科收治1例川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对69例川崎病患儿的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经全面护理及给予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症支持及抗凝治疗后,56例均治愈出院,12例明显好转,1例收治时已有明显冠状动脉扩张转外院治疗。[结论]川崎病患儿早期确诊、早期治疗及有效护理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通过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动态变化了解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活化及其活化程度。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多种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克隆抗体(单抗),测定20例川崎病患儿发病1周(治疗前),2周、3周、4周时血小板膜CD41、CD42a、CD61、CD62p、CD63的表达及阿司匹林,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1-2g/kg)对其表达的影响,观察活化血小板膜CD62p与冠状动态损伤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川崎病患儿发病4周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42a、CD61、CD62p、CD63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阿司匹林,大剂量IVIG不能抑制川崎病患儿血小板膜上活化糖蛋白的高表达,有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结论:川崎病患儿血小板高度活化,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活化是川崎病病理生理的重要表现;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明显增高可以作为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防止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效果。方法将82例川崎病患儿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用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症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冠状动脉扩张1例,对照组发生8例,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如发热、淋巴结肿大及皮肤黏膜改变的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缩短。结论良好细致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可增加患儿及家属对川崎病的了解,积极配合医疗各个环节,可减少并发症,加快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探讨其对冠状动脉病变(CAL)的提示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期川崎病患儿为观察组(n=42),再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将川崎病患儿分为有CAL组(n=24)和无CAL组(n=18),以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n=40),比较各组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LT显著增高,MPV和PDW均显著下降(P均0.05);而川崎病并CAL组与无CAL组的PLT、MPV及PDW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小板参数中PLT、MPV及PDW可协助诊断KD,但不能预测CAL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正锡  陈凤 《现代护理》1999,5(4):27-28
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本文对89例川崎病住院患儿采用单次冲击疗法,在退热和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疗效更佳。配合用药前的准备,用药中的观察护理等措施,89例患儿无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治愈、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防止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效果.方法 将82例川崎病患儿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用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症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发生冠状动脉扩张1例,对照组发生8例,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如发热、淋巴结肿大及皮肤黏膜改变的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缩短.结论 良好细致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可增加患儿及家属对川崎病的了解,积极配合医疗各个环节,可减少并发症,加快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采用阿司匹林口服及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出院后随诊的小儿川崎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儿急性期疗效显著,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降低,无冠状动脉瘤形成.结论: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及丙种球蛋白可有效消除川崎病急性期症状、促进冠状动脉损害的恢复、预防冠状动脉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36例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观察其疗效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川崎病热退时间较前缩短,总有效率达88.89%,且远期未发现冠状动脉扩张病例。结论: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川崎病明显缩短了治疗疗程,疗效佳,副作用轻,可有效控制川崎病发展,减少远期并发症,是治疗川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崎病 (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CLS) ,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KD的主要并发症为冠状动脉损害。本文分析KD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与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 ,旨在寻求早期预测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方法 ,以利早期干预治疗 ,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6.1~2000.12住院的KD患儿39例 ,均符合日本MCLS研究委员1984年修订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4例 ,女15例 ,发病年龄5个月~4岁 ,平均2岁2个月。入院时发病时间4~8d ,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表现形式、误诊原因、变化、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56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首诊KD入院36例,初诊时误诊20例,冠状动脉受累36例,使用丙种球蛋白、阿斯匹林、潘生丁等治疗,无一例死亡。结论KD,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复杂,特别是不典型川崎病,易误诊和漏诊,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心脏彩超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张国娣  黄群仙  张园 《护理与康复》2012,11(10):934-935
总结6例川崎病伴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高热护理、呼吸道护理、皮肤和黏膜护理、用药护理,注重出院指导,促进患儿康复。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6例患儿均治愈,平均住院9.3d。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川崎病患儿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30例),观察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3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四肢症状改善时间、结膜充血消退时间、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改善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CRP、TNF-α、IL-6、ESR)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四肢症状改善时间、结膜充血消退时间、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ESR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CRP、TNF-α、IL-6、ESR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间冠状动脉病变及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同时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17.
兰厚萍 《家庭护士》2009,7(10):857-858
[目的]总结川崎病患儿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2 d~3 d体温降至正常范围内;16例治愈出院,5例好转出院,1例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结论]加强川崎病患儿的护理可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由于川崎病可引起严重心血管病变而引起人们重视,且有报道表明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将介绍26例川崎病治愈未并发心血管病变的治疗和护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用此法治疗 15例川崎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全部治愈 ,随访 6个月 ,病情无反复。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优于传统疗法 ,并对已形成的冠状动脉扩张有促进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总结川崎病的护理体会。经过及时确诊,阿斯匹林和丙种球蛋白等对症治疗,加强发热的观察与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血管系统护理、药物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