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桂枝汤对自发性糖尿病(GK)大鼠心肌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为糖尿病心肌病变防治提供新治法新思路。方法:GK大鼠40只,随机分为GK对照组、二甲双胍组、桂枝汤组、黄连解毒汤组,分别灌胃12周,测定各组血糖、酶免法测定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计算胶原Ⅰ/Ⅲ比值,放免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结果:黄连解毒汤组、二甲双胍组血糖下降;桂枝汤组与GK对照组、二甲双胍比较,胶原Ⅰ明显下降,胶原Ⅲ明显升高,胶原Ⅰ/Ⅲ比值明显下降;桂枝汤组、黄连解毒汤与GK对照组、二甲双胍比较,心肌匀浆AT-Ⅱ含量均有下降。结论:桂枝汤能降低GK大鼠心肌匀浆胶原Ⅰ、AT-Ⅱ含量、升高胶原Ⅲ含量,降低胶原Ⅰ/Ⅲ比值,可明显防治GK大鼠心肌胶原重构和心肌纤维化。黄连解毒汤可降低AT-Ⅱ含量、对胶原Ⅰ、胶原Ⅰ/Ⅲ比值有降低趋势,对心肌胶原重构有一定改善作用。调和营卫是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新治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冯俊  李树生  屠恩远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560-561,573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下调CTGF水平.方法 采用AngⅡ诱导和建立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纤维化细胞,观察其对Ⅰ型、Ⅲ型胶原mRNA的影响,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CTGF和CTGF mRNA水平.结果 (1)AngⅡ处理后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Ⅰ型、Ⅲ型胶原的mRNA水平高于DMSO组,且给予丹参酮ⅡA处理后,Ⅰ型、Ⅲ型胶原mRNA水平呈浓度依赖的方式下降,且在50μmol/L的浓度下,恢复正常;(2)AngⅡ处理后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CTGF和CTGF-mRNA水平高于DMSO组,且50mol/L丹参酮ⅡA可降低CTGF和CTGF-mRNA水平;(3)给予外源性的CTGF处理后,丹参酮ⅡA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作用减弱,且10 μmol/L的CTGF可完全减弱丹参酮ⅡA的作用,外源性CTGF处理未改变CTGF-mRNA水平.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降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合成的作用,可能的机制是下调CTGF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纤灵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模型Smad2-KO小鼠心脏I型胶原(collagenⅠ,Co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CoⅢ)、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皮酚与三七总皂苷配伍应用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增殖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丹皮酚(45 mg·L~(-1))组,三七总皂苷(50 mg·L~(-1))组,丹皮酚与三七总皂苷配伍的高、低剂量(丹皮酚45,30 mg·L~(-1)+三七总皂苷50,30 mg·L~(-1))组。药物干预48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AngⅡ可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的增殖,丹皮酚,三七总皂苷及其配伍的高、低剂量均可抑制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其中配伍组的抑制作用较优,且配伍高剂量作用时抑制效果更佳。结论:丹皮酚和三七总皂苷配伍组方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增殖的心脏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的基因表达,显示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心肌胶原纤维病理改变特点。方法从3 520例连续尸检标本中选取年龄≥65岁的高血压及对照组126例的心脏标本进行HE、苦味酸天狼猩红(SR)和Ⅰ、Ⅲ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运用光镜和偏振光观察胶原纤维的分布特点,用全自动图像分析计算总胶原面积(CA),Ⅰ、Ⅲ型CA,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Ⅰ、Ⅲ型CVF及Ⅰ/Ⅲ型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LVHⅠ级患者心肌的CA、Ⅰ型CA、Ⅲ型CA、CVF、Ⅰ型CVF显著增高(P均<0.01),而Ⅲ型CVF、Ⅰ/Ⅲ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LVHⅡ级以及高血压LVHⅢ级患者心肌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增高(P均<0.01)。结论随着高血压LVH程度的加重,Ⅰ型CVF明显升高,提示舒张功能受损愈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有效组分及其配伍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Ⅲ型胶原分泌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和Ⅱ型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当归的有效成分阿魏酸和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单独及联合处理HSC-T6细胞24 h,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Ⅲ型胶原含量,Western blot检测HSC-T6细胞Ⅰ和Ⅱ型TGF-β受体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HSC-T6细胞Ⅰ型TGF-β受体mRNA表达。结果阿魏酸显著抑制了HSC-T6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Ⅲ型胶原含量,下调了Ⅰ和Ⅱ型TGF-β受体蛋白表达和Ⅰ型TGF-β受体mRNA表达(均P0.05),黄芪甲苷对这些指标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与阿魏酸单独处理组的作用效果比较,联合处理组无显著性提高(均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的有效组分阿魏酸抑制了肝星状细胞Ⅲ型胶原分泌及TGF-β受体表达。  相似文献   

7.
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在酒精性肝纤维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天狼猩红染色结合偏振光显微镜观察的方法,进行中医药抗实验性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研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造模组应用白酒-吡唑-玉米油灌胃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预防组和治疗组给予调肝理脾方煎剂,取材后组织切片应用天狼猩红染液进行染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造模组大鼠肝组织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周围Ⅰ型胶原明显增多、增粗,颜色变为火红色,Ⅱ型胶原亦变粗、变直,颜色变为红黄色;而调肝理脾方预防组和治疗组Ⅰ、Ⅲ型胶原增多不明显;自然恢复组肝组织中增生的Ⅰ、Ⅲ型胶原未见减少。结论:将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应用于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研究中,不仅明确了纤维化形成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的变化规律,而且验证了调肝理脾方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和疗效,因此成为一种良好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肌化瘀方及其拆方促进创面修复(呈皮肤修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以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分别加入生肌方、化瘀方及生肌化瘀大小,小剂量药物血清,运用细胞化学ABC法检测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的含量。:生肌方能够提高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且均高于模型组(P<0.01);化瘀方能够降低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且低于模型组(P<0.01);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组Ⅰ、Ⅲ型胶原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肌化瘀方能够促进创面修复,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Ⅰ、Ⅲ型胶原的比值来调控Ⅰ、Ⅲ型胶原代谢。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生肌玉红膏对深Ⅱ度烧伤大鼠创面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深Ⅱ度烧伤大鼠模型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生肌玉红膏组和湿润烧伤膏组,每组24只;烧伤创面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外敷,1次/d,连续给药直至创面愈合。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并于烧伤后第7、14、21天3个时间点从各组动物创面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创面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生肌玉红膏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创面愈合率提高(P〈0.05);在烧伤后第7天,生肌玉红膏组创面Ⅲ型胶原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在烧伤后第14、21天,生肌玉红膏组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生肌玉红膏可能通过促进烧伤创面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增殖起到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克矽平对矽肺组织胶原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Proa_1(Ⅰ),Proa_1(Ⅲ)人胶原cDNA探针,采用cDNA-mRNA斑点杂交技术,观察了染石英尘2个月、4个月矽肺大鼠及克矽平(PVNO)治疗1个月、3个月后肺组织中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矽肺组织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含量比正常肺组织明显增加(P<0.05);经克矽平治疗后两型胶原mRNA皆显著减少。我们认为矽肺病变中胶原蛋白的积聚是由石英粉尘引起胶原基因表达改变所致。药物PVNO能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胶原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矽肺病变时胶原蛋自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使用Proa_1(Ⅰ),Proa_1(Ⅲ)人胶原cDNA探针,采用cDNA-mRNA斑点杂交技术,观察了染石英尘2个月、4个月矽肺大鼠及克矽平(PVNO)治疗1个月、3个月后肺组织中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矽肺组织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含量比正常肺组织明显增加(P<0.05);经克矽平治疗后两型胶原mRNA皆显著减少。我们认为矽肺病变中胶原蛋白的积聚是由石英粉尘引起胶原基因表达改变所致。药物PVNO能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胶原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矽肺病变时胶原蛋自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复康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60 d后给予肝复康治疗3个月,以秋水仙碱及肝脾康为对照药.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法偏振光显微镜显示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并结合图像分析计算Ⅰ、Ⅲ型胶原面积及面积比.结果肝复康治疗后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Ⅰ型胶原面积明显降低(P《0.01),Ⅲ型胶原面积明显降低(P《0.01),Ⅰ、Ⅲ型胶原含量的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肝复康可明显降低肝组织Ⅰ、Ⅲ型胶原表达,降低Ⅰ、Ⅲ型胶原含量比,使细胞外基质的成分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法在创面修复早、中期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胶原金属蛋白酶-1(M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Northem blot杂交法对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MMP- 1和Ⅰ、Ⅲ型胶原mRNA在创面修复早期和中期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创面修复初期(3天)和中期(10天)对比,生肌化瘀组MMP-1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模型组MMP-1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祛瘀生肌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MMP-1 mRNA表达的影响是其促进创面修复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861对四氯化碳大鼠肝纤维化模型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20只)、四氯化碳模型组(20只)、复方861干预组(20只)3组,实验8周,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应用RT-PCR检测肝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和病理组织特殊染色.结果:表明与模型组(0.90±0.03、0.9±0.05)比较,复方861组Ⅰ、Ⅲ型胶原mRNA水平分别为0.77±0.06、0.75±0.0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中药861能够抑制Ⅰ、Ⅱ型胶原的基因水平,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析内源性Ⅱb型MHC、Ⅰ型及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来探讨活血止痛膏剂对骨骼肌钝挫伤修复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63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活血止痛膏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青鹏膏对照组、外伤对照组,每组12只,另取3只做正常对照组。采用"重物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大白兔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模型。分别在3天、10天、20天、27天处死大白兔,每组每个时间点处死3只兔子,每只兔子在两条后腿腓肠肌取标本,共计6个标本。结果:(1)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Ⅱb型MHC mRNA,第3、10、20天高、中剂量组和青鹏膏组内源性Ⅱb型MHC mRNA表达量高于外伤组、低剂量组(P0.05);第10、20天高剂量组对内源性Ⅱb型MHC mRNA表达高于中剂量组(P0.05);(2)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第3天各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第10、20天高、中剂量组和青鹏膏组表达量低于外伤组、低剂量组(P0.05);第10、20天高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P0.05)。(3)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第3、10、20天高、中剂量组和青鹏膏组内源性Ⅲ型胶原mRNA表达低于外伤组、低剂量组(P0.05);第3、10、20天高剂量组和青鹏膏组对内源性Ⅲ型胶原mRNA表达量明显少于中剂量组(P0.05)。3个检测指标各个时间点青鹏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作用效果没有差别。结论:(1)活血止痛膏可有效的促进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Ⅱb型MHC的mRNA表达的提高。(2)活血止痛膏能促进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减少。(3)活血止痛膏可通过促进Ⅱb型MHC mR-NA的表达,同时减少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提高骨骼肌愈合质量。(4)高剂量活血止痛膏与青鹏膏在骨骼肌Ⅱb型MHC mRNA表达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复方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复方逆转心肌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心肌组织α2(Ⅰ)型胶原、α2(Ⅲ)型胶原的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α2(Ⅰ)型胶原、α2(Ⅲ)型胶原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卡托普利组和补肾复方大、小剂量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α2(Ⅰ)型胶原、α2(Ⅲ)型胶原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补肾复方与卡托普利具有基本一致的逆转-心肌纤维化的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α2(Ⅰ)型胶原和α2(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葶苈子对压力负荷性大鼠心室重构、心肌Ⅰ、Ⅲ型胶原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不完全结扎法(abdominal aortic banding,AAB)制作大鼠心肌肥厚、心室重构模型.30 d药物干预后,测量大鼠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称重法测定心脏指数(HW/BW、LVW/BW);放免法测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ndothelin,ET-1),血清醛固酮(aldosterone,ALD)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心肌Ⅰ、Ⅲ型胶原的改变;心肌样本碱水法测定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SBP、DSP,HW/BW、LVW/BW,AngⅡ、ET-1,ALD,Hyp及Ⅰ、Ⅲ型胶原含量升高(P<0.05),免疫组化染色后观察心肌Ⅰ、Ⅲ型胶原阳性表达明显增加.葶苈子水提物改善心肌肥厚指数,降低AngⅡ、ET-1,ALD及Hyp和Ⅰ、Ⅲ型胶原含量作用显著(P<0.05).结论:葶苈子水提物通过抑制压力负荷性心室重构大鼠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减少神经内分泌因子AngⅡ,ET,ALD生成而抑制心肌肥大、心室重构,这可能是葶苈子直接保护心肌,抑制心肌细胞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心肌纤维化是心肌中纤维性胶原成分不成比例的增多,胶原浓度显著升高或胶原容积分数显著高于正常,是受损组织僵硬度的结构基础和心功能由代偿期向失代偿期转变的关键.心肌胶原主要包括Ⅰ、Ⅲ型胶原纤维,成年人心肌中Ⅰ型胶原占胶原总量80%~85%,其伸展和回弹性较小,而僵硬度较大,主要聚合成粗纤维;Ⅲ型胶原纤维约占11%,其伸展和回弹性较大,形成典型的细纤维.故少量的Ⅰ型胶原增加即可增加心肌的僵硬度,而Ⅲ型胶原明显增加则可提高心室的顺应性,胶原表型的改变对舒张功能的影响比胶原的总量更重要,所以Ⅰ/Ⅲ型胶原比值可反映心肌纤维化的程度[1].现将心肌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药理机制和作用。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加味四逆散灌胃给药,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加味四逆散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含量,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可有效的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生成,对肝纤维化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董静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3):673-674
目的观察青白散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大鼠骨骼肌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及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云南白药组、青白散组,每组24只。采用慢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予以生理盐水、云南白药和青白散灌胃。于给药后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慢性软组织损伤后骨骼肌中MHC-Ⅱb蛋白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青白散组在不同时间点的骨骼肌中MHC-Ⅱb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高,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青白散能显著促进大鼠慢性损伤骨骼肌中MHC-Ⅱb蛋白表达,阻止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过度增高,从而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