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近来有进步,但仍然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作者报告用血浆交换疗法(plasmapheresis)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收到了显著疗效。本疗法原是为了清除血浆中的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及血浆高粘稠度等目的而使用的。所以,最初只限于治疗巨球蛋白血症(macroglobulinemia)、超粘性综合症(hyperviscosity syndrome)等所谓异型蛋白血症(paraproteinemia)。最近发现,本法可作为一种免疫疗法以治疗其他疾病。作者自1978年用血浆交换疗法治疗25例胶原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主的7种疾病。其方法:1日交换1公升,连续8天,或1日交换1.5公升,连续5天  相似文献   

2.
不同疗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短期疗效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应用血浆交换、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和激素不同治疗的4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单膜血浆交换或双膜血浆吸附治疗的24例患者和16例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中的11例患者,临床表现迅速改善。在免疫球蛋白治疗组中有5例患者和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全部5例患者,临床改善不明显。结论血浆交换或吸附的治疗效果最好,免疫球蛋白的治疗作用次之,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血浆交换已用于动脉硬化者的治疗,并对凝血系统、脂肪成分、免疫系统和微循环均有良好影响。本文就血浆交换对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  相似文献   

4.
1975年,Lockwood 等首先报道成功地应用血浆交换法治疗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 征合征)。迄今临床上所积累的资料提示,如果能在无尿之前开始应用,则本法能改变暴发性肾炎的转归。1975年以来,作者曾联用免疫抑制剂、抗凝剂及 Aminco 离心装置反复作血浆交换治疗了7例进展性肾炎,其中3例恢复了足以维持生命的肾脏功能而无需透析。遗憾的是血液离心器械不足,尤以不能应付急需,且需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作者用一简便的膜滤过器(Plasmaflo)过滤血浆行血浆交换。本法简便易行,对从事血透的工作人员来说,掌握容易,使用安全,这是本法优于离心法的重要之点,而对病人迅速开始治疗是血浆交换法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报道4例迅速进展性新月体肾炎,用Plasmaflo 反复作血浆交换,并联用免疫抑制剂及抗凝剂治疗。治疗结果,2例病人的肾功能获得肯定的改善,其中1例 Goodpasture 综合征患者其严重的肺部病变也完全恢复。作者观察到每次作血浆交换时,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心绞痛患者天然抗凝血酶抗体的水平同血凝指标的关系及施行血浆交换疗法和血浆吸附疗法以后的变化。病人和方法心绞痛患者62例,均使用β阻滞剂、长效硝酸盐、钙通道阻滞剂、镇静剂、抗凝剂和肝素等治疗,药物疗法效果不明显;并用血浆交换疗法和血浆吸附疗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3,7天取血样,用酶联免疫光谱分析法测定抗凝血酶抗体水平;同时测定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对照组是12名健康人。结果本组心绞痛患者有25例(40.3%)抗凝血酶抗体水平升高,同时伴有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缩短(p<0.05)。其中14例施行血浆交换疗法,治疗3次以后,抗凝血酶抗体水平恢复正  相似文献   

6.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简称DFPP)系通过对一级分离后的致病血浆进行二级分离,然后将弃除致病因子后的血浆与血液有形成分一同输回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选择性血浆分离疗法。DFPP是在膜式血浆分离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1978年Mill w  相似文献   

7.
血浆交换疗法是国外近些年来开展的一项新的治疗技术,其目的是把患者血浆内致病物质,如抗原、抗体及免疫复合物等,通过离心分离,使之与患者血浆一起除去,而将洗涤后沉积的血细胞,加新鲜冰冻干燥血浆或血浆代用品一起再输给患者。一般1次采血500ml左右作血浆交换[1、2],可反复多次。近十年来世界上有关血浆交换疗法的文献激增,  相似文献   

8.
人工肝体外支持系统是一种能替代或模拟正常肝脏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的体外装置,主要用于治疗严重肝病如重型肝炎、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等患者,以达到挽救或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我院自1997年5月以来,引进日本可乐丽公司KM 8800型第3代血浆交换净化装置,采用血浆交换和胆红素吸附及腹水浓缩再静注治疗急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变等患者  相似文献   

9.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浆vWF和sICAM-1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vWF和sICAM-1水平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测定反搏前、反搏1h末及第1、2疗程末患者血浆中vWF和sICAM-1水平。结果反搏1h末血浆vWF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sICAM-1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反搏第1、2疗程末vWF水平恢复至反搏治疗前水平(P>0.05),而sICAM-1水平则呈降低趋势(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vWF和sICAM-1水平的动态效应可能是冠心病患者从中受益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及Toll样受体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丹参多酚在拮抗急性心肌梗死单核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因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入院患者320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将3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55例)和丹参多酚治疗组(165例)。常规治疗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口服。而丹参多酚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予以丹参多酚注射液400mg静点,此后每日1次,持续7d。入院时及治疗7d末取静脉血6 mL分离单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ELISA等方法检测单核细胞活性氧ROS、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以及单核细胞Toll受体4(TLR4)表达的变化。另取30例自愿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7d末,两组患者单核细胞ROS、血浆MCP-1及TLR4水平均较入院前明显降低(P<0.01),而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7d末丹参多酚治疗组单核细胞ROS、血浆MCP-1及TLR4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能通过抑制CD14+单核细胞TLR4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单核细胞过氧化损伤,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单核细胞引起的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血浆置换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机体血液循环中存在的病原物质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是介导组织器官损伤的主要致病因子,临床上常需清除这些病原以达到治疗某些疾病。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lasmapheresis)系通过血浆分离装置,利用体外循环的方法将血浆分离并滤出,弃去患者的异常血浆,然后将血液的有形成分以及所补充的置换液回输体内,血浆中所存在的一些致病的物质,代谢产物(如肝衰竭时)和一些自身免疫病的自身抗体和毒物亦随之被剔除的治疗方法。血浆置换最早于1914年由Ael提出。从60年代晚期离心式血浆分离器的推出,1975年Lockwood等首次成功应用血浆…  相似文献   

12.
随着血细胞分离器在六十年代的问世,血浆交换术(PlasmaExchange,PE))得到广泛应用。对一些常规治疗无效的疾病,尤其是有免疫机制介入的各种疾病,应用 PE 治疗,即去除患者的血浆,补入正常血浆或合适的补充液,获得一定疗效。1976年 Verrier Jones 等首先将 PE 用于治疗系统性红班狼疮(SLE)以后,国外相继开展 PE 治疗 SLE 的临床研究。PE 能够部分去除 SLE 患者血循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多孔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血浆吸附在慢重肝救治中的应用,探讨其在重肝退黄及改善症状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治疗组30例慢重肝(乙型)病人均经3次多孔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血浆吸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改善、黄疸消退及反弹、血常规、凝血指标的变化,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对照组30例同类病人,仅给予一般内科综合治疗.结果 多孔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血浆吸附治疗.对改善症状部分有效,且无因治疗而引发新的不适.每次治疗对胆红素的吸附效能高.虽然治疗后反弹幅度较大.但总体退黄作用较好.对血白蛋白、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 多孔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血浆吸附治疗在慢重肝(乙型)病人的救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是重肝治疗方案中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告自1976年5月至1979年4月收治的9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应用交换血浆除去法,每日或隔日1次,并每天给予潘生丁200~600mg及阿司匹林600~2400mg,直到血小板计数正常及患者的神经异常消除,然后继续用抗血小板剂维持治疗6~12个月,以防复发。8例用交换血浆除去法及抗血小板剂,其中7例  相似文献   

15.
用间歇型血细胞分离机对21个病人进行了36次血浆交换治疗.每次治疗换出的血浆起初为1L,以后增至2L左右或37.3ml/kg.换出血浆的体积应以全身原有血浆换出的百分数计算更为恰当,因为各病人的血浆量不但因体重,而且因血液的血红蛋白浓度不同而大小不同.每次治疗结束时如能使原血浆浓度按照公式计算降低65~70%,认为是很恰当的.如果病情需要,在数天之内可再重复治疗2~3次.为了降低费用,所用补充液中血浆及白蛋白等只占40~50%.血浆交换结束时,血浆强白浓度虽暂时稍降低.但未见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和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7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卡维地洛组40例和比索洛尔组39例,另选20名正常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时的血浆 BNP;心脏超声诊断仪测量同期和6个月时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治疗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 BNP 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1个月血浆 BNP 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3个月时下降更加明显(P<0.01)。3个月时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 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及6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两组患者血浆 BNP 水平与同期测定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51,P<0.01),与 LVEF 呈负相关((r=-0.43,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 BNP 水平的变化早于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血浆 BNP 水平可以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可靠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案首选 首选胸腺摘除 ,若术后病情明显恶化 ,则考虑辅以血浆交换、肾上腺皮质激素 ,甚至胆碱酯酶抑制剂。次选 若因病情严重而当时不能行胸腺摘除者 ,应先用血浆交换 ,等病情好转且稳定后再行胸腺摘除 ,术后必要时考虑免疫治疗。三选 不能或拒绝作胸腺摘除的重症肌无力病人 ,危重者应首选血浆交换 ,非危重者应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辅以适量硫唑嘌呤或环孢霉素A等其它免疫抑制剂 ,以减少和减轻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的“反跳现象”。四选 既拒绝或不能作胸腺摘除 ,又拒绝或不能耐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重症肌无力…  相似文献   

18.
用间歇流动型血细胞分离机对21例病人进行36例次血浆交换(PE)。平均每次换出原血浆的50.3%。对其血液电解质、肾功能、血浆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相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认为 PE 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血浆分离技术包括血浆置换、双重血浆滤过和免疫吸附。在肾移植领域,血浆分离技术主要用于清除受者体内的供者特异性抗体和其他致病因子或抗体。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和移植后复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同时,该技术在肾移植术前致敏受者的处理、ABO血型不相容的肾移植中也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就血浆分离技术在肾移植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血浆置换 (plasmaexchange ,PE)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一种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传统的血浆置换是把患者的血液抽出 ,通过滤器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 ,弃去血浆 ,而把细胞成分以及所需补充的白蛋白、血浆及平衡液等回输体内 ,以达到清除致病介质的治疗目的。目前几乎都是采用膜式连续血浆分离治疗疾病 ,由于PE方法学的进展 ,现代技术不但可以分离出全血浆 ,而且还可进行双重滤过分离出某一类或某一种血浆成分 ,从而能够选择性或特异性地清除致病介质 ,进一步提高了疗效 ,减少了并发症。血浆置换的疾病指征人体循环中的致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