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褥疮护理的方法,为褥疮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提高褥疮的治愈率,缩短疗程。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一内科2001年8月~2005年8月期间,入院时合并褥疮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增强型溃疡贴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增强型溃疡贴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增强型溃疡贴组褥疮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增强型溃疡贴在褥疮护理中的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安普贴防治老年人褥疮的临床护理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安普贴在临床护理中防治褥疮的效果。方法:对65例入院带入褥疮患者采用新型敷料保护受损区 域,减轻皮肤组织受损,为伤口提供最佳愈合环境。结果:65例患者共计52处褥疮,56例显效,9例有效。结论:安普 贴防治褥疮,能够缩短病程,加速愈合,减少费用,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安普贴预防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安普贴预防和治疗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院时已有褥疮和存在褥疮高危因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安普贴,对照组给予褥疮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褥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安普贴对褥疮的预防和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安普贴薄膜用于治疗、预防褥疮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安普贴薄膜是法国利博福尼制药公司生产的水胶体敷料 ,我们将此薄膜用于预防高危易发褥疮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0例患者 ,女性 1例 ,男性 2 9例 ,年龄 74~ 95岁 ,平均年龄 78岁。 2例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 ,生活不能自理 ;1例为肾病综合征伴糖尿病患者 ,长期卧床 ;1例为消化道出血 ,生活不能自理 ;12例为晚期肝癌患者 ,均长期卧床且都有右侧强迫卧位 ;14例为晚期胃癌患者。30例患者中仅 6例能少量进食 ,2 4例能量摄入均来自胃肠外营养。根据Anderson危险性标准评分表均为高危易发褥疮患者。方法 对于…  相似文献   

6.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褥疮的发生有利于局部细菌的生长,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极为不利,对大面积的Ⅲ期褥疮,我们采用康惠尔溃疡贴换药.康惠尔溃疡贴是一种对伤口损伤小、疗效好、费时少的伤口护理方法,在创面起到了人工皮肤的屏障作用,既保护了创面免受分泌物污染和细菌侵入,又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时我们观察到在创面形成的最初2周内,有较多的渗液,3周后创面出现发白痂皮软化、坏死组织液化、脱落,创面清洁伤口基底床毛细血管再生明显,粉红色肉牙生长讯速.  相似文献   

7.
肢体缺、淤血性溃疡及褥疮的临床治疗较棘手。我科自1998年 2月~ 1999年 2月 ,采用丹麦康乐保公司生产的康惠尔 (comfeez)溃疡糊 (其主要成分由羧甲基纤维素钠、古尔纤维素、凡士林、液体石蜡、十六醇、人工橡胶 )及溃疡贴 (主要成分由羧甲基纤维素钠、人工聚合物、粘弹剂 )治疗此类患者 48例 ,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8例患者中 ,糖尿病性下肢溃疡 10例 ,下肢静脉淤血性溃疡 2 2例 ,褥疮 11例 ,其他外伤性溃疡 5例。溃疡时间 1~ 9个月。溃疡面积 1cm× 1.5 cm~ 6 cm× 8cm。年龄 5~ 85岁。1.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增强型溃疡贴即水胶体敷料,是由强亲水能力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低过敏医用粘胶等组成,它能为伤口愈合创造一个最佳的湿性愈合环境,主要用于处理低到中度渗出液,包括褥疮的预防和治疗,烧伤(Ⅰ-Ⅱ度)及供皮区伤口治疗,浅表溃疡(皮下擦伤或水疱等)下肢静脉/动脉溃疡等难治性伤口,其具有消除创面肉芽组织水肿,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在使用该敷料的开始阶段,创面会有大量渗液沿敷料下缘溢出,1周左右渗出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褥疮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院林  黄勇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2013-2014,1998
目的:探讨褥疮护理的进展.方法:通过褥疮护理认识其发病机制、诱因、易感人群及病理变化.结果:提高褥疮护理水平.结论:解决褥疮预防、治疗和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0.
康惠尔溃疡贴治疗深度褥疮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西梅  刘鑫  刘英 《医学争鸣》2006,27(17):1587-1587
1 临床资料 2003-03/2005-07住院的6例Ⅲ°~Ⅳ°褥疮患者,年龄62~78(平均69.3)岁,其中脑出血后遗症3例,脑中风2例,脑梗塞后瘫痪1例. 褥疮分级Ⅲ° 4处,Ⅳ° 5处;褥疮面积8 cm以上4处,6 cm以上2处,5 cm以下3处;褥疮发生的部位:骶尾部4处,髋部1处,足跟部2处,脚踝部2处.  相似文献   

11.
何院林  黄勇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9,(16):2013-2014,1998
目的:探讨褥疮护理的进展。方法:通过褥疮护理认识其发病机制、诱因、易感人群及病理变化。结果:提高褥疮护理水平。结论:解决褥疮预防、治疗和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2.
褥疮巧护理     
目的 通过了解褥疮发生的原因及诱因,易发人群,总结褥疮的防治方法,减少褥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先进经验.结果 褥疮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及所患疾病,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医疗环境舒适程度,护理质量有极大关系,尤其是护理质量.结论 褥疮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未病先防,已病防止恶化,忌单一护理局部褥疮,忌单一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安普贴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病人及晚期癌症病人的增多,家庭护理范围越来越宽,褥疮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褥疮防治的方法也应运而生,但因病情、治疗方法及病人营养状况的不同疗效也各不相同,且每天1~2次的换药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自2002年以来,我科采用安普贴治疗褥疮2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褥疮的护理     
敬海霞 《中外医疗》2012,31(6):153-153
目的通过了解褥疮形成的原因及诱因,了解和掌握褥疮的防治方法,减少褥疮的发生。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以吸取经验。结果褥疮的发生与患者的营养状况,所患疾病、年龄及皮肤情况,护理质量有着关键的联系。尤其是护理最关键。结论褥疮的护理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禁忌单一的护理方法。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使局部组织缺血还似而形成。褥疮常发生在肩胛部、臀部、骶尾部、耳廓、枕部及足跟部。其预防和护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褥疮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 ,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组织坏死 ,甚至加重病情 ,延长病程 ,为临床治疗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而且严重时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因此 ,对褥疮的预防及护理尤为重要。1 临床资料从 1 995年至 2 0 0 0年 1 0月 ,我科共收治 2 3名褥疮患者 ,其中男性 1 7例 ,女性 6例 ;Ⅰ期褥疮4例 ,Ⅱ期褥疮 1 3例 ,Ⅲ期褥疮 6例 ,伴感染者1 6例 ;最严重的溃疡面积达 1 0cm× 8 2cm ,深达骨膜 ,表面附有黄绿色脓苔 ,…  相似文献   

16.
褥疮护理     
杨勇 《中华全科医学》2011,(10):1614-1615
褥疮是临床上危重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褥疮好发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患者,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1]。长期以来,护理界一直在寻找一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褥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褥疮护理     
杨勇 《实用全科医学》2011,(10):1614-1615
褥疮是临床上危重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褥疮好发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患者,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1]。长期以来,护理界一直在寻找一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褥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戈  姜萍 《长春医药》2000,13(1):44-45
  相似文献   

19.
20.
王玉伟  曲洪萍  杜金凤 《中外医疗》2009,28(15):147-147
褥疮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褥疮的发生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经济损失,同时护理工作也会增加难度,如继发感染,严重者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褥疮在医院发病率为3%~14%,在脊髓损伤病人其发生率25%~85%,且80%与死亡有关。因此,褥疮的预防及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本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的褥疮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