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次看到人民日报刊載了《文苑英华》的介紹,联想到与該书同时进行編写的一部重要的祖国医学文献——《太平圣惠方》也有一提的必要。現就个人涉猎所及,作如下的簡介。《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宋·王怀隐等奉詔撰。据《宋史》王怀隐传及《玉海》的著录,太宗在潜邸时,就留意医术,曾收得妙方千余首。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直齋书录解題》作太平兴国七年),詔翰林医官院各献家传經驗  相似文献   

2.
浮小麦,亦名"麦鱼",性味甘、凉,具有镇静、止汗、生津液、养心气等功效。"浮小麦"一名最早见于古医籍《太平圣惠方》一书。关于它的由来,有一则王怀隐妙手偶得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太平圣惠方》中药茶方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茶处方治疗疾病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太平圣惠方》中包含的全部药茶处方,包括服用方法中提到的以温茶、冷茶以及热茶下等处方,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通过软件中的方剂分析模块,对114首药茶方进行用药频...  相似文献   

4.
正《太平圣惠方》是一本收集了大量宋代以前医药方书、民间验方的官修方书类著作,今人所用的很多方剂和药物的选择和配伍,以及后世中成药的选方、制作等,均出自此书,效验犹佳。整理并分析其中治疗积聚的方剂,并研究其组方用药规律,对临床治疗积聚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太平圣惠方》治疗积聚的方剂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梳理,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相似文献   

5.
A型题:1.最早提出方剂组成原则的书籍是: A.《伤寒药方明理论》B.《脾胃论》 C.《内经》D.《医学新悟》 E.《药对》2.最早明确提出“七方”名称的书籍是: A.《内经》B.《伤寒药方明理论》 C.《医方考》D.《千金要方》 E.《医学全书》3.最早把方剂按病证分类的方书应是: A.《五十二病方》B.《汉书·艺文志》 C.《类方准绳》D.《备急千金要方》 E.《太平圣惠方》4.后人尊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 A.《内经》B.《伤寒药方明理论》 C.《局方》D.《伤寒杂病论》 E.《太平圣惠方》5.历代载方最多(61139首)的一部医学专 著是: A.《景岳全…  相似文献   

6.
正《太平圣惠方》是一本收集了大量宋代以前医药方书及民间验方的方书类著作,其既阐明诊断脉法,又叙述用药法则,按类分述各证病因、病理、方药,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经籍访古志补遗》称其为"经方之渊薮"。该书共收载消渴证方剂170首,其中汤剂78首,丸剂52首,散剂37首,膏剂3首。深入学习《太平圣惠方》治疗消渴诸方,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1沿袭汉唐承上启下张明华认为~([1]),《太平圣惠方》的医学理论基本取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太平圣惠方》治疗痔疮的用药规律。方法:统计并筛选《太平圣惠方》中治疗痔疮的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系统,对方剂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分析显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17味,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治法涉及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润肠通便等。结论:《太平圣惠方》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系统以数据挖掘得出的用药规律与临床上中药治疗痔疮的经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四气属性方面凸显温性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太平圣惠方》是一部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的大型方书,书中有关肝气虚证的记载较多。通过对《太平圣惠方》的研读,总结出肝气虚证主要症状有筋脉抽掣疼痛、眼目昏暗、视物不清、手足不收、两胁胀满和泪出不止等。《太平圣惠方》中善用白茯苓与五味子组成药对治疗肝气虚证,且善以风药治疗肝气虚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宋代文献中治疗癣病的外用方药构成,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癣病的外用方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方法:应用频数分析理论,对《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两书中所载治疗癣病的外用方药进行分析。结果:外用方剂组成、药物性味及归经有明显规律。结论:外用方药有其特殊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太平圣惠方》编辑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太宗以朝廷的名义组织编纂、颁行的《太平圣惠方》,以其抑制巫术迷信、导民向医的科学宗旨,丰富详赡的内容和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得到了后人的认可和肯定。其编辑思想对后世医学书籍的编纂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的一些方法对我们今天医学书籍的编纂仍有一定价值。《太平圣惠方》的编辑思想有:1、济世救民的编纂宗旨。2、"搜隐微","求妙删繁"的求全宗旨。首先借鉴隋唐医药学的成就,其次,《太平圣惠方》的方药中还吸收了大量唐以后的医学成果。3、吸收当时最新的医学成果。4、反复强调医者的医术和医德。5、反对巫术迷信、倡导医疗科学。  相似文献   

11.
北宋官修的医药方书《太平圣惠方》在当代缺乏完善的传本,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多种抄本互校增补的排印本,广受学界推崇,但其中仍存在缺字、字误等现象,不利于该书的使用。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征引的宋本《太平圣惠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故依据《证类本草》国内现存最早的两大传本对《太平圣惠方》进行纠误。  相似文献   

12.
顽痹者、谓羁久顽固之痹也。《金匮要略》称为历节。宋。王怀隐编《太平圣惠方》始称顽痹。后世所谓历节风、鹤膝风、鼓槌风及尫痹者,皆此类也。它相当于现代医学之类风湿性关节炎。顽痹之成因:顽痹多由风寒湿痹、或风湿热痹,病久入深,或复感于邪、屡发不己,或失治误治、迁延衍化,致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痰阻血瘀,留于关节顽痹之症状:《金匮要略》指出历节风的症状:“诸肢节疼痛,身  相似文献   

13.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圣惠方》《太平圣惠方》是宋代第一部官修方书。当时由于五代战乱,方书散佚,至宋太宗赵光义时,命翰林医官王怀隐等负责搜集前代有效验方并加以整理,始自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至淳化三年(992年),前后用十四年时间编成,共一百卷,约二百八十余万字。  相似文献   

14.
陈子秋  庞博 《河南中医》2021,41(4):542-547
目的:分析《太平圣惠方》治疗脓毒症的用药规律。方法:以“外感热病”“温毒”“内陷”“走黄”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中医药学科学数据中心”的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太平圣惠方》治疗脓毒症的处方,对方剂中药物、主治、功效的频数进行分析,并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太平圣惠方》治疗脓毒症药物使用频次位于前5位的是大黄、黄芩、甘草、栀子、麦冬等;主治病症频次位于前4位的是热毒、肠结、伤寒、烦躁等;功效频次位于前4位的清热、解毒、导滞、养阴。根据聚类分析得出5组聚类药物组合;根据关联规则得到大黄+黄芩等的药物组合,热毒+肠结等的主治病症组合,清热+解毒等的功效组合。结论:《太平圣惠方》治疗脓毒症重视大黄和黄芩的使用,以清热解毒、导滞养阴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方剂学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历代医药学家撰写了大量的方书,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方》等,皆为中医方剂专书中之犖犖大者.此外,伤寒、温病、内、外、妇、儿各科专书中所载之方,亦揭示了治疗各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这些方剂均散见于各书中,既不集中.又缺乏系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心悸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心悸的处方,应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 2007软件对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情况进行统计,运用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药物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对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太平圣惠方》治疗心悸的方剂180首,包含中药212味,中药涉及药性总频次1 909次,其中人参、甘草、茯神等药物出现频次较高;从药物功效分析,药物以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及平肝息风药为主,药性以温、寒居多,药味以甘、苦、辛居多,药物多归心经、脾经、肺经。通过关联分析获取二项、三项、四项、五项关联规则共103条,对药物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获取药物常用组合聚类群3组。[结论]《太平圣惠方》中心悸的治疗用药具有温补安神、清泻心火、肺脾同治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元时期政府对中医学高度重视,组织编写《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医普救方》、《圣济总录》等方书,成立校正医书局校勘出版方书,将太医局列为独立机构发展中医教育,"经方"崛起,《局方》盛行,民间方书大量涌现,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显著进步,重视方剂理论研究,对方剂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医德医术、脏腑辨证、五脏用药、养生保健、润肤美容、脉法诊断、察病预后等方面,探讨宋代医著《太平圣惠方》的学术思想和特色。  相似文献   

19.
借助"中医方证研究与新药开发决策服务平台"解析《太平圣惠方》肾系病症的致病要素,探求北宋早期医学与当代医学对于肾系病症认识的差异。《太平圣惠方》中肾系病症的致病要素主要包括风邪、热邪、寒邪、水饮和伤损瘀血。研究发现"肾无实证"的本意并非指肾系病症皆属于虚,但这一内涵在后世医书中发生变迁,肾系实证逐渐脱离肾系范畴,而《太平圣惠方》中祛邪所以扶正的方法仍值得现代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怀隐是北宋著名的医学家,专为赵氏皇族看病。他受唐代刘禹锡枸杞诗的影响,研究后深信枸杞的延龄作用。他在《太平圣惠方》一书中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一使者去西河办事,路遇一青年妇女正责打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使者深感气愤,问女子: "这老者是你何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