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汪受传提出从伏风论治小儿荨麻疹的观点,认为荨麻疹的反复发作与小儿禀赋有异、伏风内潜有关。提出荨麻疹的辨治:发作期风热犯表证治以祛风清热,解表止痒;风寒束表证治以祛风散寒,解表止痒;风湿挟热证治以祛风胜湿,清热止痒;血热生风证治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缓解期血虚生风证治以滋阴养血,祛风止痒;肺卫不固证治以固表御风,调和营卫。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认为皮炎、湿疹类疾病病因多以湿、热、风、虫为主。如《理瀹骈文》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故外用药亦选用清热、除湿、祛风、杀虫之品。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大黄加减药物外用治疗皮炎、湿疹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玉玺教授治疗湿疹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疹一般从风、湿、热辨证体系进行论治.王玉玺教授认为内因在发病中占主要地位,并责之于心火、肝火、脾湿,急性期治以祛风清热除湿;亚急性期治以滋阴除湿、健脾止痒;慢性期治以养血活血、祛风润燥,并根据其发病部位、归经和其它兼证进行加减.  相似文献   

4.
【歌诀】诸黄风痹白鲜王,清热燥湿止风痒。苦寒脾胃膀胱肠,黄疸痹痛湿热亡。【释义】白鲜皮善清热燥湿,又能祛风通痹,可治湿热蕴蒸之黄疸、尿赤以及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其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之功。  相似文献   

5.
郭会霞  王涵 《吉林中医药》2020,40(9):1128-1130
仝小林教授认为,风湿热蕴结于皮肤是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的主要病机,治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苦参、白鲜皮、地肤子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热的阶段合并皮肤瘙痒症时常用的的三味小方。方中苦参清热燥湿,常用量为6~15 g,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常用量9~30 g,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量为15~30 g。湿热重时可加黄芩、黄连,湿邪偏胜可加生苡仁、茯苓、陈皮等。  相似文献   

6.
王维 《四川中医》2005,23(9):10-11
骆常义主任医师善治皮肤瘙痒病,认为本病病因有内外之别,内因为血热、血虚、血瘀,外因为风、寒、湿邪所袭,治依“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采用凉血、养血、活血、败毒、化湿、散寒、祛风等治法,内外结合,表里同治,风血同治,以达到疏风、熄风、消风、搜风、和中、调营、清热止痒的目的,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向光全  骆常义 《光明中医》2011,26(7):1326-1327
骆常义主任医师善治皮肤瘙痒病,认为本病病因有内外之别,内因为血热、血虚、血瘀,外因为风、寒、湿邪所袭,治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采用凉血、养血、活血、败毒,化湿,散寒,祛风等治法,内外结合,表里同治,风血同治,以达到疏风、熄风、消风、搜风、和中、调营,清热止痒的目的,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陈荣焜老中医擅于辨治痤疮,认为该病多为诸证夹杂或兼有它病,且强调风邪致病,故自拟紫蝉汤治疗。该方具有疏风开窍,清热凉血、祛湿化瘀之功效,主治痤疮病属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者。其组方思路体现了引邪外出的思想,即祛风开窍,配伍清热、祛湿、活血,以排泄热毒、湿浊、瘀滞等。  相似文献   

9.
肖成老中医治疗小儿中风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成老中医认为中风病不受年龄限制,只要证见僻不遂,言蹇语涩,神昏跌仆即诊为中风病。小儿中风多分三型辨治。若脾气不足,风痰阻络,治以祛风化痰,健脾和胃;肾虚肝旺,挟痰阻窍,治以平肝熄风,育阴潜阳;气血不足,风中经络,治以补益气血,祛风通络。临证常用蝉蜕,因可走上达外,用之醒脑开窍,祛风散邪,故有良效。  相似文献   

10.
马瑞智 《河南中医》2012,32(5):639-640
寇辉教授认为在慢性咳嗽的发病过程中,痰饮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临证时需分清正邪、表里、寒热、虚实之间的关系,运用温化痰饮、清热化痰、调畅肺气、滋阴润肺、祛风通络等方法分别治之.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上唇红肿溃烂,伴面部烘热数月的患者,初用温阳化饮、清热除湿法有效但效差,改用清热解毒、引热下行无效,后用滋阴潜阳、引火归元效佳。  相似文献   

12.
分析查纬民运用"异病同治"法治疗疑难杂症的4则验案。查纬民善用疏肝和胃泄热、健脾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口腔扁平苔藓;益气养阴、通络解毒法治疗紫癜性肾病合并慢性胃炎;补益肝肾、健脾化湿、搜风通络法治疗半月板损伤合并筋膜炎和网球肘;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扶正固本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3.
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桂  苗桂珍  朱学敏 《河北中医》2009,31(8):1133-113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2组疗程均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2组治疗后FPG、HbA1c、CRP、UAER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UAE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少UAER,降低CRP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陈凯教授治疗湿疹经验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凯教授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湿疹,内外兼顾,因人施治,效果显著。对急性湿疹,辨以湿热浸淫证,法以清热利湿止痒;慢性湿疹辨以湿毒内蕴证,法以除湿解毒,润肤止痒;老年乏脂性湿疹,辨以血虚风燥、阴虚内热证,法以滋阴养血疏风;婴幼儿急性湿疹辨以湿热内蕴证,法以清热利湿,佐以消导。  相似文献   

15.
风湿热痹证从肝脾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认为肝脾失调可导致风湿热痹的发生,情志因素可影响病情的发展,其主要病机为痰瘀阻络。提出疏肝清热、健脾除湿或平肝熄风、清热化湿,佐以活血化痰通络法治之。并附临床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16.
瞿黄液膀胱冲洗治疗截瘫尿路感染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瞿黄液膀胱冲洗治疗外伤性截瘫尿路感染62例,与呋喃西林液膀胱冲洗治疗的31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瞿黄液膀胱冲洗治疗外伤性截瘫尿路感染的总有效率为93.5%,优于对照组(P〈0.01),认为外伤性截瘫并发尿路感染的主要病机是气虚瘀阻,湿热蕴结,治疗以补气逐瘀,清热利湿为法。  相似文献   

17.
熊磊教授认为风邪留伏、痰瘀互结、风动痰扰是抽动障碍的病机关键,其中风邪留伏是本病反复发作的夙根,临证治疗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急性发作期病势急,实证为主,根据患儿风、痰、火邪的偏重程度分别予平肝息风、清热涤痰、疏风清热;慢性持续期病程长,虚证为主,根据脾虚、阴虚、血虚不同分别以健脾养肝、滋补肝肾、养血柔肝为主。同时根据抽动部位加减化裁,并注意兼顾共患病。  相似文献   

18.
滕汝枫  梁凤霞 《河南中医》2020,40(5):729-732
梁凤霞教授将湿疹辨证分型为:血虚风燥证、阴虚湿热证、脾虚湿蕴证、湿热蕴肤证。梁教授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临证时强调,4个证型可单独为病亦可夹杂为病,若患病迁延日久,可见瘀象,以舌质暗淡,舌下脉络迂曲青紫怒张,或肌肤甲错等为主要症状。梁教授在清热利湿,润燥熄风的治疗总则下注重标本同治,内调脏腑,强调针灸临床诊治湿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并举;标本兼顾,急治其标,缓治其本;调心神与调他脏同施,善用背俞穴;多种针灸方法并施。  相似文献   

19.
张君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君教授提出:“热、毒、瘀、虚”是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机,在治疗上主张活血化瘀贯穿疾病始终,早期佐以清热解毒,中期滋阴凉血,后期益气摄血为辅。临床每获良效。此外,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原则,防治疾病反复、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对微小病变肾病大鼠的疗效,从改善高凝状态方面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根据Bertani的方法,用表柔比星(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法复制微小病变肾病大鼠模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予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或泼尼松混悬液。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ALB、TC、TG、BUN、SCr、血浆及尿液TXB2、6-keto-PGF 1α的含量,并进行电镜下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可减少微小病变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泄量,改善血清生化指标,降低血浆、尿液TXB2水平,提高尿液6-keto-PGF 1α水平,改善高凝状态,修复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的结构。结论依据气阴两虚、湿热瘀阻的病机,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对微小病变肾病大鼠有明显疗效,并能改善其高凝状态,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缓解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