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正值 《江苏中医药》2002,23(12):45-45
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及其临床实践运用的基本特点,历代医家对疾病表现、发展规律及诊治,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证经验.随着现代医学日益发展,中医临证必须辨病,更应准确辨证,分析"证"的成因、性质及其中的错综复杂关系,据"证"而治,才能获取佳效,兹举两案以说明之.  相似文献   

2.
易京红 《世界中医药》2014,9(3):340-342
"六对论治"是吕仁和教授在长期诊治疾病的实践中,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分期,总结创立的对疾病诊治的六种方法,该方法将"病-期-证-症"相结合,尤适用于临床慢性、复杂性疾病的诊治。运用"六对论治"思路诊治糖尿病心脏病(Diabetic Cardiopathy,DC)可优化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浅述蒋德隆主任医师在益气活血法理论基础、内科疾病诊治等方面的临证经验,辨证施治,立法科学,临证效佳,应用广泛。对蒋德隆益气活血治疗内科病临床经验进行综述,指导临床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4.
数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脉象,可见于诸多疾病,<濒湖脉学>对数脉主病做了精辟的论述,笔者通过仔细辨析,发现数脉可见于热证、寒证和危证.临证时用心辨识,才能准确的指导诊治.  相似文献   

5.
郑勇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9):378-379
唐汉钧教授为中医外科名家,对外科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余有幸侍诊于旁,时有感悟,现将唐师治疗乳痈的临证经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罗陆一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对中医临床诊治心脑血管疾病有丰富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作为传承悠久的经验医学,在反复的经验印证中,人们却从中总结出了诸多反映临证规律的认识.很多见诸民间习语、野史小说中的有关中医诊治疾病的言论,之所以能广泛传播,成为习医行医者的警示和立法处方的参照,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习言警句凝聚了长期经验的真实性,客观上切中了疾病本质和诊治规律.所以从广为流传的医药习语中,只要认真思考,就不难从中发现其隐涵的至理,由此给我们临证处方带来智慧的启发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光明中医》2021,36(6)
吴光炯教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儿科、妇科疾病,尤其对脾胃(肠)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经验。其临证推崇方证辨证,对其临证运用温胆汤系列方经验进行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9.
刘国江 《新中医》2008,40(3):15-16
况时祥是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载,学验俱丰.况教授擅长诊治神经系统疾病,临证用药精当,现将其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罗陆一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对中医诊治心脑血管疾病有丰富的临证经验。望诊为早期发现心血管病变、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罗陆一教授的临证案例,介绍其辨治心血管疾病的望诊经验。  相似文献   

11.
咯血为肺系常见急、危疾病,费绳甫先生从肝肾亏虚立论,临证注重调整脏腑阴阳、调畅气血,并重视后期调养,诊治思路缜密,用药精妙,以其"清润平稳"的诊治特色,丰富了咯血的治疗方法,提高了中医临床疗效,对后人临证施治起到了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詹文涛教授中医证治临床系统思维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詹青  琚坚 《中国中医急症》2002,11(2):122-122,126
导师詹文涛为国家级名中医,临证40年,具有深厚的中西医学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诊治疾病过程中,吾师特别强调系统的临床逻辑思维方法对指导临床的意义,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宫腔粘连是复杂的临证综合征,常与多种可能需要手术、可能需要治疗的疾病交织。基此,尤师提出宫腔粘连(IUA)-求子孕式分类及评估条件、中医四期序贯助孕法、中西医结合助孕法等。创新性地提出IUA-求子,膜-肌结合带的临证重要价值,临证体验及认知、临证心悟、诊治策略等;并首次提出宫腔粘连-求子,关注内膜低反应及内膜低反应-临证认知、内膜低反应-因机的临证思考、内膜低反应-临证调治基本思路,具有独到的见解,超越固有、融练创新。  相似文献   

14.
奚肇庆教授系江苏省中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主任委员,曾先后师从周仲英、徐景藩、江履秋等著名老中医,在江苏省中医院名医堂坐诊,长期致力于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奚教授充分吸收借鉴"孟河医派"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用药轻清简约,量少味轻,对肺癌胸水的诊治具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跟随奚教授临证,领悟一二,在此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黄青松教授在数十年的临证中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针对咳嗽病的诊治具有独特的辨证思路和用药特色。在临证中重视闻诊的咳嗽声,四诊和参以辨外感内伤、寒热虚实以及所涉脏腑而确定相应治则,运用中医的经典理论以及近现代医家经验,擅长使用经典方药,方证对应,并结合自身经验及临床表现加减变通治疗咳嗽病,临床疗效显著。总结黄青松教授临证治疗咳嗽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希望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何富乐 《新中医》2008,40(11):11-12
杨少山是浙江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60余载,学识渊博,临证处方用药颇具特色,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梁田 《江苏中医药》2021,53(10):53-55
刘晓萍教授是陕西省名中医,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临证诊治疾病善用"气血相关理论",认为"气血虚实"的变化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疾病发生的根本与机体气血虚弱密切相关,故在临床诊治时首重"益气补血",兼以"行气活血",获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颇深,现将刘师临床运用益气补血法治疗疾病验案3则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18.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仲瑛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国家首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业医60年,临证诊治疾病持"知常达  相似文献   

19.
张沛霖是第一、三、四批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医6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倡导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笔者作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导师治疗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徐荣谦教授为主任医师、博导,在儿科疾病诊治方面经验丰富。笔者通过跟师学习,对徐教授中医儿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