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在骨髓中呈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迄今仍难以治愈,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抗治疗方法和技术^[1]。硼替佐米(商品名:万珂)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调和转录因子(NF—KB)的活化以及抑制骨髓基质细胞旁分泌白细胞介素-6(1L-6)途径介导抗MM效应,同时抑制MM细胞与骨髓基质的连接和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于MM赖于生长和生存的环境,并对耐药、复发的MM细胞也具有直接的诱导凋亡效应^[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2)联合硼替佐米的抗多发性骨髓瘤(MM)效应及与聚集小体(aggresome)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MM细胞系RPMI 8226、NCI-H929、U266、SKO-007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硼替佐米单药或联合2-ME2处理,通过等效应线图法分析两者是否具有抗MM协同效应;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在同一组细胞群中研究聚集小体阳性和阴性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①硼替佐米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显著提高聚集小体阳性细胞比例,且聚集小体几乎全部出现于非凋亡细胞中.②等效应线图法分析显示一定浓度范围的硼替佐米与2-ME2联合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③硼替佐米与2-ME2联合应用后聚集小体阴性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而聚集小体阳性的非凋亡细胞明显减少.在RPMI 8226及U266细胞中,硼替佐米单药与联合用药组相比,聚集小体阴性的凋亡细胞分别由(14.5±2.6)%及(20.1±2.9)%增加至(80.7±6.9)%及(71.6±6.2)%;聚集小体阳性的非凋亡细胞分别由(75.3±5.7)%及(69.1±8.6)%减少到(13.8±3.8)%及(19.5±4.2)%.结论 硼替佐米诱导生成的聚集小体对MM细胞具有保护作用;2-ME2通过抑制聚集小体途径可以显著增强硼替佐米的抗MM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观察糖皮质激素和硼替佐米对U266骨髓瘤细胞株和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BAFF/APRIL mRNA表达的影响。分离MM患者BMMNC,对U266骨髓瘤细胞株和BMMNC进行药物干预(单用地塞米松100、200μg/ml,甲基强的松龙100、200μg/ml,硼替佐米0.1μg/ml,以及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与硼替佐米联用)48小时,收集细胞,进行荧光定量实时PCR检测BAFF/APRIL mRNA表达的水平。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U266细胞及7例初治的MM患者BMMNC均高表达BAFF/APRIL基因。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硼替佐米单独作用于U266细胞或MM患者BMMNC后,BAFF/APRIL基因表达较未干预前降低(p<0.01),其中硼替佐米干预后BAFF/APRIL表达最低(p<0.05)。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和硼替佐米联用后BAFF/APRIL基因表达较单独干预时低(p<0.01);地塞米松联用硼替佐米时BAFF/APRIL基因表达的抑制强度大于甲基强的松龙和硼替佐米联用的抑制强度(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和硼替佐米干预后的骨髓瘤细胞BAFF/APRIL基因表达下降,提示糖皮质激素和硼替佐米除了存在已知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和蛋白酶体作用靶点外,可能还存在BAFF/APRIL及其受体这种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4.
硼替佐米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抗多发性骨髓瘤(MM)效应[1].国外研究提示,硼替佐米能有效治疗复发、难治性MM,并已于2003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我们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17例经多种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MM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硼替佐米单用及与三氧化二砷(As_2O_3)、地塞米松(DXM)联合应用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KM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As_2O_3能否增强硼替佐米、DXM的抗MM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硼替佐米单用及与As_2O_3、DXM联合应用对KM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其IC_(50)值.采用细胞形态学、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片段观察硼替佐米对KM3细胞凋亡的影响,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硼替佐米联合As_2O_3、DXM后KM3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硼替佐米、As_2O_3及DXM对KM3细胞增殖抑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IC_(50)值分别为0.27、3.10、8.01 μmol/L;硼替佐米联合As_2O_3及DXM对KM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硼替佐米联合As_2_O3或DXM[(34.51±0.51)%对(25.39±0.90)%;(34.51±0.51)%对(23.80±0.78)%].0.25μmol/L硼替佐米与KM3细胞共孵育48 h后,KM3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DNA电泳呈现梯形条带,Annexin V阳性细胞比例增高;硼替佐米联合As_2O_3、DXM组的KM3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硼替佐米联合DXM组.结论 在体外,硼替佐米能够抑制KM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硼替佐米联合As_2O_3及DXM对KM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增强;As_2O_3可增强硼替佐米、DXM对KM3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点的恶性血液病。硼替佐米(商品名:万珂)是第一个进入临床应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抑制MM细胞与骨髓基质的连接和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于MM赖以生长和生存的环境,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现对本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应用万珂化疗后并发带状疱疹10例的观察和护理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新一代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单药或者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的抗瘤效应。采用MTT法检测LBH589(10、20、50 nmol/L)及50 nmol/L分别联合硼替佐米(10、20 nmol/L)作用于人多发性骨髓瘤MM1R细胞24,48 h后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BH589对MM1R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分析LBH589(10、20、50 nmol/L)作用MM1R细胞24 h后组蛋白H4乙酰化的程度。结果表明,LBH589单药及与硼替佐米联合均能够抑制MM1R细胞增殖,并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MM1R细胞经药物作用48 h后,G0/G1期细胞逐渐增多,G2/M期及S期细胞逐渐减少,细胞阻滞在G0/G1期,同时可见MM1R细胞的凋亡率增加,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且LBH589与硼替佐米联合作用均较单药作用更加明显(均P<0.001);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不同浓度LBH589作用MM1R细胞24 h后组蛋白H4乙酰化的程度上调,呈浓度依赖性。结论:LBH589能够抑制MM1R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且与硼替佐米联合对骨髓瘤细胞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硼替佐米是首个进行临床研究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已应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及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同时Mitsiades[1]和Ma等[2]体外实验证实硼替佐米与阿霉素联合处理MM细胞具有协同作用,而硼替佐米与阿霉素联合对霍奇金淋巴瘤(HL)有无协同作用未见报道.为研究硼替佐米对HL的抗肿瘤作用,我们观察了硼替佐米对HL细胞株L42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观察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对L428细胞的协同作用,并对其凋亡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硼替佐米是首个进行临床研究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已应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及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同时Mitsiades[1]和Ma等[2]体外实验证实硼替佐米与阿霉素联合处理MM细胞具有协同作用,而硼替佐米与阿霉素联合对霍奇金淋巴瘤(HL)有无协同作用未见报道.为研究硼替佐米对HL的抗肿瘤作用,我们观察了硼替佐米对HL细胞株L42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观察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对L428细胞的协同作用,并对其凋亡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Hao M  Xie ZQ  Han YJ  An G  Meng HX  Huang J  Li CH  Zou DH  Qiu LG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10):680-683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以及硼替佐米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取15例临床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以及3名正常供者的骨髓标本,分离其间充质干细胞(MM-BMSC和ND-BMSC);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免疫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将骨髓瘤细胞(NCI-H929)与BMSC细胞共培养,并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观察BMSC对NCI-H92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进一步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BMSC对硼替佐米诱导NCI-H92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成功分离得到MM患者以及正常供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CM检测显示两者均高表达CD73和CD105(>95%),表达CD44和CD29,不表达CD31、CD34、CD45和HLA-DR(<1%)等表面分子.生长曲线测定显示MM-BMSC增殖较为缓慢,倍增时间(82 h)较ND-BMSC(62 h)略有延长(P<0.05).与ND-BMSC比较,MM-BMSC分泌高水平的细胞因子IL-6和VEGF,分别为(188.8±9.4)pg/ml对(115.0±15.1)pg/ml和(1497.2±39.7)pg/ml对(1329.0±21.1)pg/ml.将BMSC与骨髓瘤细胞NCI-H929共培养,MM-BMSC可促进骨髓瘤细胞的生存,降低NCI-H929细胞对硼替佐米的敏感性,明显抑制硼替佐米诱导的瘤细胞凋亡.结论 MM-BMSC可促进骨髓瘤细胞的生长,明显减少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达苯胺联合抗骨髓瘤药物对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西达苯胺以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NCI-H929,r=0.720;MM.1s,r=0.636),同时促进原代骨髓瘤浆细胞的凋亡。在NCI-H929细胞系上,西达苯胺联合低剂量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地塞米松、泊马度胺具有相加作用;在MM.1s细胞系上,西达苯胺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泊马度胺均具有协同作用。结论:西达苯胺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原代骨髓瘤浆细胞的凋亡,并增强抗骨髓瘤药物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900-1901
目的总结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的方案治疗MM 11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胃肠道反应8例,骨髓抑制7例,神经毒性反应2例,转氨酶升高2例。结论临床使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MM时,应及时发现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做出相应的处置。  相似文献   

13.
Li JX  Fei XM  Lu H  Hu HJ  Li JY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19(5):1204-1208
本研究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能力及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Transwell模型观察MM患者骨髓MSC经2.5 nmol/L硼替佐米处理前后的体外迁移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MSC的H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经2.5 nmol/L的硼替佐米作用48小时后,MSC的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HGF mRNA在MSC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降低,两者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可抑制MM患者骨髓MSC的迁移,同时可下调其趋化相关因子H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对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是否具有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制。以硼替佐米处理Raji细胞,观察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前后细胞的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孵育前后细胞凋亡率(AP),用RT—PCR法检测药物孵育前后NF—κB和p5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硼替佐米能抑制Raji细胞生长;硼替佐米能诱导Raji细胞凋亡并显示时间和剂量效应;在硼替佐米诱导Raji细胞凋亡过程中,NF-κB及p53基因的袁达水平下调。结论:硼替佐米能诱导Raji细胞凋亡,NF—κB基因和p53基因很可能参与了硼替佐米诱导Raji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otch1 siRNA对体内外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细胞硼替佐米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采用Notch1 siRNA转染RPMI-8226细胞,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及硼替佐米药物的敏感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Notch1蛋白表达变化;将RPMI-8226细胞皮下注射于NOD/SCID小鼠,建立人多发性骨髓瘤(MM)小鼠移植瘤模型,将成瘤小鼠分为三组:NS+bortezomib(Notch1 siRNA转染联合硼替佐米)组;CS+bortezomib(Control siRNA转染联合硼替佐米)组;UN+bortezomib(硼替佐米)组,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Notch1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Notch1 siRNA有效下调骨髓瘤细胞RPMI-8226细胞Notch1蛋白表达;Notch1 siRNA在96 h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增加,与CS及UN组比较对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见明显差异(P<0.01);Notch1 siRNA转染组细胞对硼替佐米IC50值为1.21μmol/L,与Control siRNA转染组及未转染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Notch1 siRNA降低移植瘤Notch1蛋白表达,Notch1 siRNA转染组细胞的AI明显高于Control siRNA转染组及未转染组(P<0.01);Notch1 siRNA转染联合硼替佐米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13、17及21 d与Control siRNA转染联合硼替佐米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外实验Notch siRNA抑制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细胞增殖增加硼替佐米的敏感性,体内试验证实Notch siRNA联合硼替佐米可以明显减小荷瘤MM小鼠肿瘤体积、增加凋亡,提示Notchl是治疗MM的有效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沙利度胺和硼替佐米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使用硼替佐米维持治疗的MM患者23例和使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的MM患者68例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和不良反应。结果:硼替佐米比沙利度胺更能提高患者的PFS率(硼替佐米12、24个月的PFS率为100%、88. 89%;沙利度胺为72. 31%、47. 54%)和OS率(硼替佐米18、24、30个月的OS率为100. 00%、88. 89%、80. 00%;沙利度胺为91. 52%、83. 63%和72. 90%)。此外,硼替佐米对于年龄≥65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存在遗传学改变、髓外病变、肾功能异常、低血清游离轻链比、高β2-微球蛋白、贫血、LDH升高、诱导治疗疗效在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以上的患者的PFS时间比沙利度胺长。就2年OS率而言,若患者存在高龄、肾功能异常和髓外病变,硼替佐米2年OS率高于沙利度胺且有统计学意义。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均可以引起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炎等不良反应。结论:硼替佐米在维持治疗中的效果优于沙利度胺,对于有条件的患者来说,建议使用硼替佐米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维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与骨髓微环境密切相关,但是其具体分子机制迄今尚未阐明.鉴于MM以广泛的免疫抑制、易导致感染和肿瘤进展为特征,而抗MM的新型治疗药物,如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等,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表明失调的免疫效应细胞在MM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破骨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和脂肪细胞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参与形成MM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并且其数量在MM患者体内异常增高,表达水平也与MM分期和临床预后有关.因此,笔者拟就外泌体、脂肪细胞、破骨细胞和MDSC在MM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将其作为MM治疗靶点的可能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一代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单药或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MM细胞系U266细胞及地塞米松耐药细胞系MMlR细胞为对象,不同浓度LBH589或LBH589与硼替佐米联合作用上述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分析组蛋白H4乙酰化程度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Bcl-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aspase-3、APAF-1以及TOSO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LBH589(0、10、20、50 nmol/L)单药及其50 nmol/L LBH589与硼替佐米(10、20 nmol/L)联合均能够抑制U266和MM1R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LBH589与硼替佐米联合组抑制作用均较单药组明显(P值均<0.05);MM1R细胞G0/G1期比例分别为36.60%、46.50%、51.40%、57.10%、75.48%、79.73%,凋亡率分别为5.27%、31.41%、39.78%、44.07%、73.60%、83.27%,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LBH589与硼替佐米联合组作用均较两者单药组明显(P值均<0.05);MM1R细胞组蛋白H4乙酰化程度和PARP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上调,而Bcl-X蛋白表达水平则逐渐下调,变化呈剂量依赖性(P值均<0.05);MM1R细胞caspase-3、APAF-1基因表达水平逐渐上调,而TOSO基因表达水平则逐渐下调,变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值均<0.05).结论 LBH589能够抑制MM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对耐药细胞具有抗耐药作用,同时与硼替佐米联合应用对MM细胞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及逆转耐药机制涉及多个基因的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酪蛋白激酶CK2抑制剂TBB对硼替佐米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细胞,MTT法检测单独使用硼替佐米和联合四溴苯三唑(TBB,CK2抑制剂)对HT2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独使用硼替佐米和联合TBB对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硼替佐米和联合TBB处理的HT29细胞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硼替佐米能抑制HT29细胞增殖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硼替佐米与TBB联合使用更能抑制增殖。单独使用硼替佐米能诱导细胞凋亡,两者联合的细胞凋亡效应更加明显。硼替佐米能促使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两者联合使用会进一步增加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论硼替佐米能诱导HT29细胞凋亡,而CK2促进了硼替佐米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硼替佐米作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影响多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及NF-κB活性,发挥抗肿瘤作用.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是近年来MM药物治疗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淋巴瘤细胞中普遍存在NF-κB的组成性高表达,因此,硼替佐米可望成为治疗淋巴瘤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