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分泌IL-8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收集接收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经体外分离、培养,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浓度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在位内膜细胞表达IL-8的影响。结果: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能剂量依赖性抑制在位内膜细胞表达IL-8。结论: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可抑制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细1胞IL-8的分泌,提示少腹逐瘀汤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具有-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家兔补肾化瘀方含药血清对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生长周期及MMP-9因子的影响,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制备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模型。将家兔分为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补佳乐组、空白组5组,用不同浓度补肾化瘀中药以及西药补佳乐灌胃7d,心脏采血并取含药血清,用家兔含药血清干预细胞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细胞周期,ELISA法检测MMP-9因子的表达。结果:各组家兔含药血清作用于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模型24h后,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的增殖指数(PI)和MMP-9含量均增高,凋亡指数(API)均降低,S期细胞百分比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各组PI增高,API降低,S期细胞百分比增高,中药中、低剂量组MMP-9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药高剂量组MMP-9表达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MMP-9表达增多,PI增高,API降低,S期细胞百分比增高,中药低剂量组PI降低,API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中、低剂量组的S期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低剂量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与西药组MMP-9表达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含有补肾化瘀方的家兔含药血清可以提高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MMP-9因子的水平,促进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并降低其凋亡,不同浓度的补肾化瘀方对于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影响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异消癥汤含药血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和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及分泌Ang-2的影响。方法:对在位和异位内膜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原代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分为内异消癥汤组、米非司酮组、空白血清组,用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间质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用Elisa法检测对间质细胞分泌的Ang-2水平。结果:体外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可培养出纯度较高的间质细胞,与空白血清组相比内异消癥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间质细胞的增殖(P0.01),同时可以显著减少Ang-2的分泌水平(P0.01)。结论:内异消癥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间质细胞的增殖,显著减少Ang-2的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4.
刘姣  贺克  李清 《中成药》2012,34(4):610-613
目的 探讨少腹逐瘀丸(当归、赤芍、川芎等)对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少腹逐瘀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给药30 d后,以RT-PCR法检测大鼠在位以及异位内膜组织中MMP-9和TIMP-1 mRNA表达.结果 少腹逐瘀丸能显著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MMP-9 mRNA的表达(P<0.01),显著升高TIMP-1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少腹逐瘀丸可调节MMP-9/TIMP-1的平衡,这可能是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取50例子宫肌瘤患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作为正常组,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组织和异位内膜组织标本分别作为在位组和异位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及PCR技术检测SDF-1、CXCR4、MMP-9、VEGF在各组的表达情况。结果 SDF-1、CXCR4、MMP-9、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以腺上皮表达为著。异位组SDF-1、CXCR4、MMP-9、VEGF平均光密度值和SDF-1 mRNA、CXCR4 mRNA、MMP-9 mRNA、VEGF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在位组和正常组(P均0.05),而在位组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 SDF-1、CXCR4、MMP-9、VEGF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相关,推测SDF-1、CXCR4高表达可能直接或通过其他相关通路影响MMP-9及VEGF的表达而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侵袭和血管形成过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提供了更深入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李傲  汪莹  董伟  徐晓玉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2):1607-1611
目的:明确加味三棱丸(SLW)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雌二醇生成的作用,并探讨其在SLW抑制内膜细胞侵袭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方法:培养子宫肌瘤和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细胞,以子宫肌瘤为对照,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经SLW大鼠血清高、中、低剂量处理后,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雌二醇(E2)的分泌水平;明胶酶谱法分析内膜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活性,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2(TIMP-1,2)蛋白的表达;通过时效关系的考察,明确SLW抑制内膜细胞侵袭能力的最佳时间后,重新分为6组:子宫肌瘤组、内异症组、内异症+SLW中剂量组、内异症+SLW中剂量+雌二醇组、内异症+阿那曲唑血清组和内异症+雌二醇组,分别在最佳时间点检测各组细胞分泌的MMP-2,9活性及TIMP-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LW高、中剂量可明显降低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分泌E2的水平,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内异症组在各检测时间内,分泌的MMP-2,9活性明显高于子宫肌瘤内膜组(P0.01);经SLW血清中剂量处理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分泌的MMP-2,9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TIMP-1,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当SLW中剂量与雌二醇2.70 ng.L-1联合处理48 h后,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被SLW降低的侵袭能力可被反向添加的雌二醇部分恢复;其中,MMP-2活性、TIMP-1,2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而单独进行雌二醇处理,可进一步增加内异症内膜细胞的侵袭能力,特异性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与雌二醇的作用恰好相反。结论:SLW可抑制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的侵袭能力,其作用与SLW降低内膜细胞雌二醇的分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混合酶消化法进行间质细胞培养,分别加入空白对照(空白组),不同浓度丹参(1 mg/L,5 mg/L,10 mg/L,15 mg/L)(丹参1组、丹参2组、丹参3组、丹参4组)。细胞常规培养48 h后,用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的丹参对间质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法检测其对MMP-9 m 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对MMP-9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CCK-8法结果显示,除丹参1组外,其余丹参组间质细胞增殖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除丹参1组外,各丹参组MMP-9m RNA表达降低、MMP-9蛋白表达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可以抑制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同时可以抑制MMP-9m 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最终抑制子宫异位内膜的种植、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7表达的影响,探讨祛异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方法:采用手术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那唑组、祛异康大、中、小剂量组。造模成功各组给药4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在位、异位内膜中MMP-2、MMP-7的表达。结果:模型组MMP-2及MMP-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各治疗组(P〈0.05);祛异康大、中剂量组异位内膜MMP-2、MMP-7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丹那唑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祛异康能明显抑制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生长,其治疗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MMP-2,MMP-7在异位内膜组织的过度表达及酶活性,达到降低其侵袭、转移、种植的能力起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莪棱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MP-7/TIM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与在位、异位内膜上MMP-7、TIMP-1表达水平的关系,及莪棱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异位内膜上MMP-7、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莪棱胶囊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莪棱胶囊组(口服莪棱胶囊)、内美通组(口服内美通)及空白对照组(不服药),每组25例,3个月后行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并选取同时期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行诊刮术的生育年龄妇女1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在位内膜上MMP-7、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MMP-7表达水平增高,而TIMP-1表达水平下降(P<0.05),服用莪棱胶囊后可以下调MMP-7,而上调TIMP-1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与MMP-7/TIMP-1表达失调有关,莪棱胶囊作用机理与调整MMP-7/TIMP-1表达、抑制内膜的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消癥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异位内膜上MMP-9、TIMP-3表达的影响,探讨莪棱胶囊的作用机理。方法将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莪棱胶囊组(口服莪棱胶囊)、孕三烯酮组(口服孕三烯酮)及空白对照组(不服药),各30例,3月后行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在位内膜上MMP-9、TIMP-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莪棱胶囊组异位、在位内膜上MMP-9下降,而TIMP-3升高(P0.05);与孕三烯酮组比较,TIMP-3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MMP-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莪棱胶囊作用机理可能与调整MMP-9/TIMP-3表达、抑制内膜的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症方含药血清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间质细胞血管内皮因子-C(VEGF-C)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分为5组:消症方高、中、低剂量组,孕三烯酮组,生理盐水组,药物灌胃后采血制备含药血清,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离体子宫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将传至P4代细胞,制备成单细胞溶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消症方含药血清、孕三烯酮含药血清和生理盐水含药血清,以CCK-8法检测含药血清对其增殖的影响,PCR法检测其对VEGF-C mRNA和MMP-9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孕三烯酮组和不同剂量消症方对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有差异显著性(P0.05),其中消症方高剂量含药血清最具明显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孕三烯酮对VEGF-C 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症方对VEGF-C mRNA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孕三烯酮和消症方对MMP-9 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症方可通过降低异位内膜间质细胞VEGF-C mRNA和MMP-9 mRNA的表达,最终抑制子宫异位内膜的种植、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KISS-I及MMP-9在EMs患者增生期与分泌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对比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法对KISS-I、MMP-9蛋白在EMs患者的ECE组(48例)、匹配的EUE组(30例)以及CE组(27例)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结果:①KISS-I、MMP-9在ECE组、EUE组以及CE组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清楚;②MMP-9表达顺序为:ECE组>EUE组>CE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表达强度在不同的月经周期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KISS-I表达顺序为:CE组>EUE组>ECE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SS-I及MMP-9在EUE、ECE以及CE均有表达,且表达存在差异性,可能共同参与EMs患者发病过程中子宫内膜异位侵袭、种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403-1404
目的:观察祛瘀解毒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对在位、异位内膜组织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EM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祛瘀解毒方组、丹那唑组及空白对照组各20例,均于第4个月经周期月经干净后的3~5 d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和诊刮术(未婚者不行诊刮术);收集同期在本院因输卵管性不孕症而行诊刮术的育龄妇女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及MMP-9表达情况。结果:祛瘀解毒方组与丹那唑组总有效率均为95%,两组治愈加显效率分别为70%和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0,P=0.273);空白对照组在位内膜上MMP-9表达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分别为88.2%、23.5%,异位内膜上MMP-9表达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分别为90.0%、35.0%,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阳性率及强阳性率(P<0.05);祛瘀解毒方组与丹那唑组与空白对照组相应的在位内膜或异位内膜比较,MMP-9的表达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EMs的发生与MMP-9表达失调有关,祛瘀解毒方可抑制MMP-9表达,是治疗EMs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傅青主女科》升带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的异位内膜的病理影响。方法:自体移植法制备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每日给予2mL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每日给予升带汤10mL/kg,连续给药20d。处死大鼠,剥取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石蜡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在位、异位内膜比较。当大鼠在位内膜处于增生晚期时,其异位内膜组织处于增生早期状态。治疗组大鼠在位、异位内膜比较。大鼠在位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时。其异位内膜组织亦处于分泌期,间质部分蜕膜样变。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与在位内膜组织存在不同步发育现象。升带汤有促使大鼠异位内膜组织蜕膜样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罗氏内异方联合腹腔镜手术对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MMP-9、TIMP-1及MMP-9/TIMP-1的影响。方法:将39例不孕且经腹腔镜证实为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予腹腔镜术后联合口服罗氏内异方;对照组19例,腹腔镜术后未追加药物治疗。同时对入组的病人都行B超监测排卵,在排卵前后指导同房。观察2组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3个月、随访6个月的受孕情况;同时检测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清MMP-9、TIMP-1的水平,计算MMP-9/TIMP-1值。结果:(1)术后3个月,痛经、肛门坠胀感、性交痛、下腹痛症状在2组均有改善,其疗效在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受孕者共14例,受孕率70.0%,流产1例;对照组受孕者6例,受孕率31.6%,流产3例。2组患者受孕率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术后3个月MMP-9、MMP-9/TIMP-1值在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TIMP-1在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在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氏内异方联合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并提高受孕率,其疗效机理可能与降低MMP-9、提高TIMP-1的表达,平衡MMP-9/TIMP-1的水平,抑制子宫内膜的侵袭、种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瘤方对人子宫内膜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异位内膜干细胞,检测干细胞相关标记物CD34、CD117抗原及Oct-4因子、ABCG2蛋白的表达;将分离出的子宫内膜干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血清+生理盐水)、西药组(空白血清+抑那通)、消瘤方组(消瘤方含药血清+生理盐水)、综合治疗组(消瘤方含药血清+抑那通),予体外药物干预后检测干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CD34、CD117抗原及Oct-4因子、ABCG2蛋白在子宫内膜干细胞中呈阳性表达;药物干预后,综合治疗组诱导干细胞凋亡优于其他组,各组在位(异位)内膜干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对照组0.60%(0.63%)、抑那通组35.20%(36.41%)、消瘤方组38.72%(39.80%)、综合治疗组78.53%(79.60%);分离的Bcl-2、Bax蛋白表达有意义。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在位、异位内膜干细胞凋亡能力的下降有关,中药消瘤方联合抑那通具有一定的诱导子宫内膜干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紫丹饮含药血清在子宫内膜免疫微环境中对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探讨紫丹饮是否通过调节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的表达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方法 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分别来自孕4.5 d、12.5 d小鼠子宫,通过原代培养分离两种子宫内膜细胞及UNK细胞,将两种内膜细胞1∶1混合并加入一定浓度的UNK培养上清培养.以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培养液作用其上,并设立胎牛血清、空白血清、阿斯匹林血清为对照,用Realtime-PCR法检测紫丹饮对小鼠子宫内膜细胞LIF及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子宫免疫微环境中,子宫内膜细胞LIF、VEGF基因表达显著升高[10%紫丹饮含药血清组、10%阿司匹林含药血清组与10%空白血清组LIF表达分别为(2.10±0.20)、(1.98±0.14)、(0.90±0.05),VEGF表达分别为(3.17±0.31)、(2.52±0.09)、(0.92±0.06),P<0.05].结论 中药紫丹饮在子宫UNK细胞的旁分泌作用下通过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消膜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手术后服用米非司酮,治疗组手术后服用消膜胶囊,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MMP-9...  相似文献   

19.
贺克  刘姣  李清  李彩霞  刘丽华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7):1381-138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差异以及丹莪妇康煎膏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丹莪妇康煎膏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以及假手术组,共5组。给药30 d后,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在位以及异位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mRNA表达。结果 丹莪妇康煎膏能显著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的表达(P<0.01),显著升高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可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平衡,这可能是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陈蓉  陈景龙  方毅  张沁舒  段恒 《中成药》2011,33(7):1145-1148
目的 通过中药姜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内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 采用SD雌性大鼠子宫内膜自体移植建立模型,成功建模3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n=10);孕三烯酮组(C组,n=10);姜黄组D组,n=12)、以假手术为空白对照组(A组,n=8),各组分别给药3周后,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VEGF、MMP-9的表达.结果 C、D两组均降低异位内膜组织VEGF、MMP-9的表达,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 姜黄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MMP-9的表达,而抑制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生长、致其萎缩,达到实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