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变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适应症和某些手术细节。方法对42例肝功能ChildA、B级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病人进行了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所有病人术后平稳,无胆道损伤及术后再出血。结论要充分认识胆石症合并肝硬变手术的危险性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10岁。主因腹泻7~8天,伴全身浮肿4~5天来就诊。查体:神志清,精神差,腹壁静脉曲张,腹稍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大便为未消化稀便。肝肋下4.0cm,剑下3.0cm,质中等。脾肋下可触及边缘,即收入院。进一步做化验检查,肝功能检查,GP T30u/,AS T6.3u/L。超声检查:肝右肋下3.0cm,剑下2.0cm,肝包膜尚光滑,肝实质回声光点粗大,并见短小粗线状强回声,分布欠均匀。未见占位性病变(图1)。门脉主干内径1.0cm。胆囊7.6cm×3.3cm,壁毛糙,厚0.3cm。囊内见0.8cm×0.6cm结石强光团,后方隐约伴声影,随体位变动而移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在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症治疗中的优点和风险。方法:收集1996年12月-1999年12月间50例合并肝硬化的症状胆囊结石手术病人。所有病人分成LC组和OC组,测定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无手术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LC组有3例中转开腹手术。LC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较OC组少(P<0.05)。结论:在治疗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病人中,LC较OC有明显优点,风险也小,可安全用于合并肝硬化(ChildA、B级)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胆源性胰腺炎的腹腔镜治疗方法。方法在腹腔镜下游离胆总管,胆囊管近壶腹端夹闭,在其夹闭的下端将胆囊管剪一侧孔,检查胆囊管内有无结石,如有结石,将结石挤出,从胆囊管侧孔中插入一直径约2mm的引流管,行胆道造影,证实胆道无结石,胆总管下端通畅,胆囊管引流管用弹力线双重结扎固定,检查引流管有胆汁流出,引流通畅,结束手术。术后淀粉酶恢复正常,拔除胆囊管引流管,观察1、2d出院。结果该组31例病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淀粉酶升高,术后1 ̄5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腹部症状及体征消失,拔除胆囊管引流管,无胆漏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总管引流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进行胆总管减压引流,防止胰腺炎加重,促进胰腺炎病人的康复。3 ̄5d拔除胆囊管引流管后,胆囊管弹力回缩自动关闭,不会出现胆漏。因无需切开胆总管置T型管引流,大大缩短了住院、带管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变结石性胆囊炎的体会。方法 45例结石性胆囊炎均合并有不同程度肝硬变,其中41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2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T管引流术,2例开腹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 45例均治愈。手术时间平均32分钟,平均住院5天。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几乎不出血,特别适应于合并肝硬变的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4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患者手术成功52例,中转开腹2例(术中出血、镜下止血困难1例,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1例),手术成功率为96.3%。腹腔镜手术时间(60.0±20.5)min,术中出血(100.0±30.0)mL,术后出血〉300 mL者2例,均经对症治疗症状消失。术后住院(6.0±2.5)d,均痊愈出院。结论把握手术指征及加强围术期的处理,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LC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开腹切除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9.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8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患者而言,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效果较好,不仅可以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功能恢复时间,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并存糖尿病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对本组共70例病人回顾性分析了糖尿病并存胆囊结石的诊断,术前准备,手术要点。并与开腹胆囊切除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优缺点。结果:全部病人治愈出院,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本组23例因气管插管引起上呼吸道感染,11例病人腹腔引流口延迟愈合,7例因插尿管导致排尿困难。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并存糖尿病的胆囊结石、胆囊炎,病人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开腹切除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9.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8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效果较好,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功能恢复时间,还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5例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情况的分析,认为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严格监测和控制血糖,防止感染,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接诊的118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微创组,每组59例。参照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微创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T、AST、γ-G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ALT、AST、γ-GT、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微创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微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微创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而言,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并发症发生概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30例,按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的CD3^+、CD4^+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4%(1/65),与对照组的3.08%(2/65)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确切,能进一步降低对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及手术处理对策。方法对该院265例合并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完成260例手术,中转开腹5例,占1.92%,术后无早期并发症,全组无死亡。结论思想上重视,准确掌握手术时机及适应证,灵活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本原则及策略处理术中特殊情况是处理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肝硬化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84例肝硬化伴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4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双镜组(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双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2004年收治的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应用腹腔镜探查技术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确诊为肝外胆管损伤致胆漏,术中转开腹手术;10例被确诊为胆瘘(4例胆囊管瘘,3例迷走胆管瘘,3例副肝管损伤后胆瘘),4例胆囊管漏和2例副肝管损伤者行腹腔镜下缝扎或钛夹夹闭,另1例副肝管损伤采用腹腔镜下置T管引流,所有胆瘘病例均在右肝下置腹腔引流管,10例胆瘘腹腔镜探查术后均痊愈。结论腹腔镜探查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诊断尤其是胆瘘的治疗方面能充分发挥其有效和微创价值。  相似文献   

16.
We report on a case of a female patient diagnosed with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iver in association with spilled gallstones 3 years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calculous acute cholecystitis. She was asymptomatic, but CT revealed an intrahepatic mass and two other extrahepatic masses between the liver and the diaphragm. Furthermore, diffusion-weighted MRI and PET suggested all three lesions could be malignant tumors. As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was intrahepatic 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eritoneal disseminations, we performed a posterior segmentectomy of the liver combined with partial resection of the diaphragm.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e intrahepatic tumor was an inflammatory granuloma with abscess formations. There were bilirubin stones between the liver and the diaphragm. Therefore, the tumor was diagnosed as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iver in association with spilled gallstones. In conclusion, the liver tumor emerged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may involve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iver in association with spilled gallston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分析两组间术后记录的最高体温以及术前1 d、术后1 d、3 d和5 d白细胞总数、PCT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间有无差别。结果两组术前白细胞总数、PCT、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比值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15、1.60、1.06、1.47、0.63,P均>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间白细胞总数和CD4+/CD8+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87、1.51,P均>0.05);两组患者间PCT、CD4+T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34、4.99、4.08,P均<0.05)。术后第3天,腹腔镜组白细胞总数以及PCT均明显低于开腹组,CD4+T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以及CD4+/CD8+比值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63、2.89、4.53、3.02、6.13,P均<0.05)。术后第5天,腹腔镜组白细胞总数、PCT均低于开腹组,CD4+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60、3.77、1.99、6.08,P均<0.05),两组间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肝硬化患者术后免疫炎症功能的影响较开腹手术小,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e technique and usefulness of laparoscopic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the biliary tree during cholecystectomy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肝硬化背景下经腹腔镜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经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伴有肝硬化的肝细胞性肝癌患者71例,定期对患者行血清甲胎蛋白(AFP)及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中腹腔镜超声检查,发现7个术前影像学未检出的肝内病灶(6.9%)。共计101个肝肿瘤病灶,均在腹腔镜超声引导下成功完成肿瘤微波消融治疗,患者血清AFP水平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1.4%),无死亡情况。术后1个月后复查,超声造影及增强CT均显示肝病灶完全消融,未见残留。术后随访(11.5±10.1)个月,4个病灶发现局部复发,6个病灶出现远处转移,3个病灶同时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超声引导下的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恢复期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