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吸复合麻醉中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应用的吸入麻醉药(异氟醚、七氟醚)及手术时间等因素在静吸复合全麻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老年患者静吸复合麻醉中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相关危险因素是ASAⅢ级,OR=4.942,P<0.05。结论 ASAⅢ级老年患者在静吸复合全麻中易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应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手段,确保患者围麻醉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全麻方式对胸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全身麻醉下手术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给予静吸复合麻醉的观察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的对照组各5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1 min(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手术结束时(T4)时检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T1、T2、T3时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CD8+含量均小于对照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CD3+、CD4+、CD4+/ CD8+、自然杀伤细胞(NK)百分比均大于对照组.[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能够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机体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条件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R)组和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C)组,每组30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术后恢复过程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手术间及术后3和24 h疼痛评分(VRS).观察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结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5 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R组明显小于C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R组早于C组(P<0.05),并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术后VRS评分R组高于C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气管插管和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但应注意尽早实施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临床安全。方法选择小儿腹腔镜手术7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静脉组,n=35)和静脉麻醉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组(静吸组,n=35),观察麻醉过程中关键步骤时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记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出手术室的时间,并记录术后麻醉并发症(术后躁动、呕吐、低氧血症等)的发生。结果静脉组患儿在气管插管、切皮、人工气腹及拔除气管导管时HR、MAP变化较静吸组患儿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出手术室的时间较静脉组明显缩短(P<0.05);静吸组术后躁动、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组(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手术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苏醒快而平稳,术后并发症少。静吸复合麻醉更适于小儿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547-3548
目的对比分析颅脑损伤手术中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行急诊手术治疗的94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全凭组49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静吸组45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两组在麻醉前和术后24h,全凭组麻醉前和术后24h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凭组切皮时、切硬脑膜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静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凭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手术中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较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显著,可改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术后效果,值得应用于在临床手术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包虫手术术中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150例在我院行肝包虫病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单纯静吸全身麻醉,对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MAP及HR在病灶切除时、术毕及拔管时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且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维库溴铵及舒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显著要少(P0.05);此外,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要短(P0.05)。结论肝包虫病手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相比于单纯全麻更趋于平稳,对患者术后的苏醒及康复有利。  相似文献   

7.
不同静吸复合麻醉方法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两种静吸复合麻醉方法对眼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眼科手术患者 80例随机分为 A、B两组 (n=4 0 )。在异氟醚吸入基础上 ,A组以异丙酚静脉泵注维持麻醉 ,B组以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麻醉。监测两组患者血糖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苏醒期并发症。结果 :A组手术主要操作开始后血压、心率显著升高 ;B组手术中血压、心率稳定。 A组手术操作过程中血糖水平逐渐上升 ,手术主要操作完毕时高达 12 .1mmol/ L (与诱导前相比 ,P<0 .0 1) ;B组诱导后各时点血糖水平基本稳定。A、B组清醒时间分别为 18.5 min和 13.5 min(P<0 .0 5 ) ;苏醒期 A组并发症明显高于 B组。结论 :异丙酚 -芬太尼 -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是眼科全麻手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柯长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349-7349
目的对比分析异丙酚全程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内镜鼻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异丙酚全程静脉麻醉(A组)与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每组40例。观察麻醉诱导及血压、心率,记录手术结束时候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恢复时间等。结果异丙酚组患者恢复苏醒时间以及手术完成后停药后血浆浓度与静吸复合麻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患者恢复意识质量显著好于静吸复合麻醉(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下内窥镜术比较,异丙酚全程静脉麻醉引入平稳,手术中血流动力稳定,手术后苏醒质量好,并且能减少手术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循环稳态和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患者不同麻醉方法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的变化.方法:36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全凭静脉全麻,研究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比较两组循环和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插管、切皮、拔管时平均动脉压、心排出量、心率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少,体循环血管阻力(SVR)低于术前水平,对照组SVR升高且拔管时显著高于研究组.胸腔诱体指数(TFI)、每搏输出量、射血速率指数(EVI)、EVI/TFI组间无差异,全麻药用量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术毕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术前.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分别采用Proseal喉罩(Proseal-laryngeal mask airway)静吸复合全麻与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intubation)静吸复合全麻对病人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皮质醇(cortisol,COR)的影响。方法:40例病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Proseal喉罩静吸复合全麻,Ⅱ组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观察记录麻醉插管前后和拔管前后HR、MAP、ANP、COR的变化。结果:Ⅰ组置入喉罩前后HR、MAP、ANP、COR变化不明显,Ⅱ组气管插管前后HR、MAP、ANP、COR明显升高。Ⅰ组拔除喉罩后HR、MAP、ANP、COR的变化较Ⅱ组拔除气管导管后明显减轻,而且Ⅱ组拔除气管导管前后HR、MAP、ANP、COR又进一步升高。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术中使用Proseal喉罩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可显著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8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单纯全身麻醉组(GA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组(GEA组),每组24例。对2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全麻用药量、苏醒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弱。结果与GA组比较,GEA组血流动力学平稳、全麻用药量少、苏醒快、术后镇痛满意度高(均P〈0.05)。结论开胸手术时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硬膜外辅助全麻与静吸全麻下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今后手术患者提供更好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静吸全麻组和硬膜外辅助组。2组均使用气管内插管进行全麻,硬膜外辅助组在全麻的基础上使用利多卡因进行硬膜外阻滞,比较2组在手术完毕后拔管时间,以及术后的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情况,综合评定2种麻醉方法的疗效。结果硬膜外辅助组麻醉后的拔管时间明显比静吸全麻组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少于静吸全麻组。结论对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静吸全麻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联合麻醉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与PaO2的变化。方法:28例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联合麻醉组(GE组)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14例。GE组于T7、8间隙硬膜外穿刺麻醉平面上达T4、下达T12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分别监测并记录人工气腹前和气腹后1、2、3h的MAP、ECG、HR、SpO2及PETCO2的情况,并同时于各时间点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G组除无连硬外阻滞及需术中及时补充芬太尼外,余与GE组同。结果:于气腹后1、2、3h时G组MAP、HR均较气腹前升高(P〈0.05),GE组MAP较气腹前仅有轻微变化(P〉0.05),HR较气腹前降低(P〈0.05),面两组间比较,MAP、HR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腹后1、2、3h PaCO2值与气腹前比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气腹后3hpH值低于正常值,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可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术前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宿迁市中医院收治的121例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61)、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基础上予以术前神经阻滞,期间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时间、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时,观察组SaO2高于对照组,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1.64%)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8,P<0.05)。结论 术前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可降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睡眠情况,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患者并发症发生较少,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脑电双频谱指数(B IS)监测普鲁卡因静吸复合麻醉的深度并与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进行比较。方法:30例择期行开腹手术A SAⅠ~Ⅲ级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气管插管后持续泵入异丙酚5.4m g/(kg·h)(Ⅰ组)和气管插管后持续静点1%普鲁卡因4m L/kg(Ⅱ组)。连续观察入室后、切皮前、切皮后即刻、切皮后20m in、术终前20m in、术终、拔管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B IS变化以及术中B IS低值。结果:两组均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两组病人切皮前的SB P均较基础值低(P<0.05),除此之外,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及至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术中最低值的B IS及术终的B IS值Ⅰ组较Ⅱ组低(P<0.05),两组的B IS值分别与基础值比较发现,在手术过程中B IS均较低(P<0.05),只是术终时Ⅰ组较基础值低,而Ⅱ组接近基础值(P>0.05)。结论:B IS是评价麻醉深度的可靠指标,普鲁卡因静吸复合麻醉与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同样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在颈椎手术中病人血流动力学,全麻药用量以及病人术后苏醒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颈椎病人60例,随机分为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组(A组,n=30)和全麻组(B组,n=30)。分别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切皮后1分钟(T1)、术中15分钟(T2)以及术毕时(T3)、无创血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病人术后苏醒情况。结果:B组术中的MAP、FIR明显高于A组。结论:在颈椎手术病人中,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及术毕清醒拔管时间要比全麻优越。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手术是胸外科中时间较长、创伤较大的手术,在麻醉方法上我们通常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应激反应较强、血压波动大,需要随时根据手术刺激强度调整全麻用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本研究选择择期行食管癌中下段手术患者50例,对全麻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全麻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以及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糖、皮质醇的变化。方法将6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静吸复合全麻组(GA组)28例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CGEA组)35例,分别于麻醉前5min(T_0)、气管插管后1 min(T_1)、建立气腹时(T_2)、气腹后5min(T_3)、及放气后5min(T_4)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于以上各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糖及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 T_1和T_2时点两组SBP、DBP、HR均升高和加快,但静吸复合全麻组比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更明显,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T_0、T_3、T_4各时点两组SBP、DBP、HR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手术的进行,两组血糖及血清皮质醇水平逐渐升高,但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各时点升高水平明显低于静吸复合全麻组(P<0.05)。结论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用静吸复合全麻时的应激反应轻。  相似文献   

19.
微量输液泵控制麻醉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静脉微量泵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和单纯静脉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条件的影响。方法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原则(ASA)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微量泵麻醉组(Ⅰ组)、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Ⅲ组),每组60例。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手术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5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Ⅰ组明显小于Ⅱ、Ⅲ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Ⅰ组早于Ⅱ、Ⅲ组(P〈0.05),并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微量泵静脉控制麻醉在气管插管和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王敏  蔡秋萍  刘静  邹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398-8399
目的 观察颈丛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2009-03-2011-04我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100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静脉全麻,观察组50例采用颈丛复合瑞芬全麻.比较并分析两组切皮时(T1)、动脉剥离时(T2)、缝皮时(T3)、术后6 h(T4)的SBP(HR)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统计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时间.结果 颈丛+全麻组患者在各时点HR、SBP的波动均明显小于全麻组(P<0.05);全麻组苏醒时间、镇痛药用量显著高于复合组(P<0.05).结论 颈丛复合瑞芬全麻在CEA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苏醒时间短,镇痛药用量少,临床效果满意,能明显提高麻醉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