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联系非常密切、和谐,尤其是上、下丹田的关系,若能正确掌握。则对练功进展和形成良好的功态有很大的影响,现就此谈一点体会。修炼上、下丹田,多联系到意守的问题。这要求练功者根据自身的条件,辨证地对待,如患高血压、肺气肿喘逆,以及由脑震荡或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等症时,不应意守上丹田;患内脏下垂、血压偏低时,则不宜意守下丹田。对于意守来说,原则上应做到似守非守,勿忘勿助,有意无意之间。当练功进人恍恍溜溜,身心皆空的状态下,可以以意守代替对上丹田的返照。笔者练功中曾有一种功态,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本人有幸于84年底参加了省首届气功辅导班,在中医学院三个月的学习,我按照老师的要求,严格地进行了晨训和练功,终于在短暂的时间里练通了小周天。回单位工作后,我一直坚持每天练功习以为常。我练的功是柯衡老师教的“先天一元气”功法,由于工作关系,我采取平坐式姿势练功较多,练功时间都是在10(30)/(Am)——12(00)/(Am)这段时间。开始练功时,无须做“放松功”,即能入静。只要意守丹田,第一次吸气丹田即有热感,第一次呼气丹田亦有热感,比起在学院初学时可谓进了一大步。在继续练功的同时,丹田热团形成,整个下腹  相似文献   

3.
很多练功者追求丹田跳动、会阻跳动、命门跳动、全身经络穴位跳动,但有些人练功多年,就是收不到此效果。我介绍一种简便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方法很简单,就是用丹田“听”。怎样“听”?用意念封住耳道,用丹田去“听”一切声音,包括看电视时听说话、听歌声,走在大街上听汽车的喇叭声…··‘。为了训练丹田听声喜,在练功时,可将闹钟放在与丹田一般高或略低些的位置上,意念将耳道封闭,用丹田去“听”嚼喀声。或者想像闹钟就在丹田内,这时丹田就会随前喀声跳动。用这个办法,既能拴住心猿意马、气沉丹田,又能收到练功的快…  相似文献   

4.
丹田、药物和炼丹栾一民在杂志上经常见到什么是丹田,练功中出现大小便如何处理,以及练功中放屁是不是漏气等等。有的讲述不清,使学者更增朦胧之感。为了广大同修少走弯路,免受走火入魔之忧,故略抒己见,抛砖引玉,以利初学。"丹田"乃道家用词,形容有丹之地。其丹...  相似文献   

5.
二指禅是少林武术的传统功法,又称金剪指。练功以食中两指为专,功成之后。用于技击,则神力无比。笔者修炼M指禅始于1990年初,依照有关资料及报刊的介绍,我研习了二指禅功法的几种不同练法,但功夫长进不太理想。后经少林寺第33代弟子释永忠的精。C指点,刻苦练功数年,有所体会,现介绍如下。双管全的指功《少林拳谱》曰:“一指为金针指,二指为金剪指……。”双臂金剪指功的练法:自然站立,双手垂于体侧,舌抵上跨。意夺下丹田,待气机发动,吸气,意引下丹田真气至膻中穴;呼气,再引气经肩偶穴和腋窝至食中指,并聚劲于二指,使…  相似文献   

6.
快速助通周天法邹力生笔者在长期的练功实践中,总结出几种快速帮助打通小周天的方法。现介绍如下。①滚红色弹丸法:练功者正坐位,两眼下视,目注鼻尖。呼气时假想一个直径约30毫米的红色弹丸.从百会经上丹田、鼻尖、中丹田滚动到下丹田;吸气时将此弹丸由下丹田,经...  相似文献   

7.
友人缨某患肩周炎及腰椎骨质增生病,肩背腰腿疼痛不已,医治多日,效果甚微,请我用外气治疗,治了3次,症状有所减轻。此时我因公外出,嘱其自己练先天一元气功法中的丹田内转法治疗,我就是练此功治愈了风湿性关节炎的,我认为其疗效比外气疗疾还要好。由于友人已学练站值功年余,已有基础,因而一学就会。一个多月后我出差回来,他已治愈了肩周炎,正在加紧练功治疗腰椎骨质增生。他告诉我,练了“丹田内转”,丹田的气感强了,于是每天练功后立即将在丹田内转圈的“气团”引至患处转动,开始时病灶区很疼,以后逐渐减轻,就痊愈了。四…  相似文献   

8.
再谈玄关──与岳忠义先生商榷张玄宗今年1月拜读了岳忠义先生《又说玄关》一文。岳先生称:“大多数人将玄关与丹田混为一谈,也有人把修炼中出现的种种奇异景象视为玄关,其实不然。……我认为:玄关是指修炼达到一定程度后,所产生的一种体验,练功时出现的一种景象,...  相似文献   

9.
小议"气沉丹田"四川省长寿师范党校韩康不少书上都谈到气沉丹田,大多数是说练功到了一定时候,有一股温热的暖流(气)沉入丹田。笔者经过气功太极拳锻炼,觉得气沉丹田的感觉不太象那么回事。我感觉"气"是一种精微物质,并不是呼吸之气,也不象一股暖流。它平和、充...  相似文献   

10.
练内养功如何尽快得气几点经验江威1994年第一期上“练气功前适量运动好”一文称适量运动易于入静.利于调息得气、调身等优点。另外,我认为在练功前再做以下几种方法,将更得益:一、练功前连喝3杯开水,能使丹田温热,得气较快。二、两手搓热,在肚脐上顺逆按摩3...  相似文献   

11.
丹田,又叫鼎炉。是古养生学中的术语。意即可耕耘的地方,可炼药的器具。然常人没有丹田。丹田是通过修炼体悟出来的功能点,也可叫敏感点。有作意时自然拢念的作用。每个练功者的素质不同,丹田的部位也不尽相同。就是讲自身的真气从哪里启动,哪里才是丹田。拢念有拢念的丹田;炼精有炼精的丹田;炼气有炼气的丹田;炼神有炼神的丹田。次第阶段不同。丹田的意义也就发生了本质的区别。找到了丹田,功夫需更上一层楼,这时可行采药炼药之功。药,指启动的真气或叫元精。所谓精气;静者为气,动者为精,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在采药炼药时…  相似文献   

12.
我练功已5年。刚刚起步时,在一次静坐练功过程中,受惊吓发生偏差,致使真气从前后阴不断逸出,难以控制,后经威德良先生指导,纠偏4个月,才化险为夷。现介绍如下。在练功时,全身放松人静,意守脚底涌泉穴,每晚临睡前,用手揉搓涌泉穴数分钟,再行提肛吞津。数月后症状自消。对有一定功底的朋友不妨采用下面一种运气行周天法:先吸气,同时提肛缩外肾,意念内视真气,随着吸气向下行,到达会阴、尾间,再沿督脉上升入泥丸(即大脑中央)。略停一停,再配合呼气,以意念内视真气从泥九下降,穿过咽喉,沿任脉下降,行至下丹田,如此连续…  相似文献   

13.
练红砂手如何以意领气舟山市普陀食品公司陈德生我学红砂手已八九年。初学时思想不集中,杂念纷起,只是机械地一呼一吸,重复每节49次的动作,因此效果不太理想。为了集中思想,练功前两手掌相曾于下丹田,进行逆呼吸,由于手掌触感丹田的起伏,使思想集中于丹田。5分...  相似文献   

14.
王××,男,22岁,系河北财校83级学生。患者于一年前参看气功书籍练功,行小周天功法:先意守丹田,待出现热后,引气沿任督二脉循行。练至月余,丹田发热,即引气下行至会阴而后过长强上行,气上行而未至命门。此时后在练功中突然出现大汗,数天后出现腰部胀痛,动则汗出、小腹发冷、自觉胃往下坠,腹泄3—4次/日,食欲减退,于是停下练功,但症状不得缓解,每日腹泄4次,全身乏力,胃中如有重物下  相似文献   

15.
金刚运气护体功俞智钧金刚运气护体功系少林真传护体功中的内硬功部分,意在增加习练者在技击时的爆发力及抗打能力,若有条件同时习练“排打功”,刚效果更好。练功运气法:做动作以前,先用鼻吸气,使气直贯人下丹田,待气吸满后,立即提肛闭气。闭气时,边做动作边以意...  相似文献   

16.
初学气功者往往会遇到一个难题──"得气"难。得气的前提是"意守丹田",那么要"得气"就得先做到"意守丹田",守住了丹田自然便能"得气"。我自从练丹田功那天起,便遇到了这一难题:"怎么守?""往那处守?"我往往把"意守丹田"变成了"意守肚皮"。后来和功友们一交流,才发现他们也"只能守住肚皮"。终于明白"得气"难原来是"意守肚皮"所致。守不进肚子里(丹田),哪能得气!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有一次和功友们一起练功,我突发奇想,得一练法,行之果然十分有效。于是介绍给功友,反映也很好:练这一方法站坐卧都可以。练时先全身放松,进入练…  相似文献   

17.
一、走十二穴位(默念)膻中中丹田一左肩井一左曲池一左劳宫一左中指十宣一左劳宫一右手劳宫一右中指十宣一右劳宫一右曲地一右肩井。默想十二个穴位(从回中到右肩井穴)为一遍,共做十八遍。做完十八遍后,再静坐5—10分钟。练此功法时呼吸自然,盘坐、站桩均可,最好是盘坐。二、四丹因循环法。要求:盘腿人坐,放松人静。默想四丹田:(l)上丹田(两眉之间);(2)中丹田(膻胸之上);(3)下丹田(脐眼下1.5寸);(4)后丹田(肚脐对面也叫命门穴)。四丹田默念一遍为一圈,共转十八圈,默念时以上丹田为起点,以后丹田(命门)…  相似文献   

18.
聚气冲关 非通即偏孙振涛许多人认为练小周天需要将真元之气聚积到下丹田,聚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即下丹田充实、发热时,再以意引气,渡尾阎,走夹脊,过五枕,冲关走隘,循行任督。其优点是每一步气感都比较强,使人有一种成就感,易培养练功兴趣,且有一定的阶段感。但...  相似文献   

19.
不练功的人,感觉不出真气的有无,也不知道什么是气感。坚持练气功以后,会产生不可言喻的效应,体力充沛,浑身轻松,说不出的舒泰。在感受真气上,一举手,一抬臂,便觉得手指发麻、发胀。这些气感,又进而激发了练功兴趣,特别是练静功当丹田发热有气机发动以后,整个背部乃至后脑部都会有温热感,气至百会后,一股清凉“水”从上而下,滴入口中,嘴唇、舌尖发麻,自喉节麻痒感后,一股热气向下腹涌去。这就是小周天。真气充足,有时静坐中全身如一层热团笼罩,收功后丹田充实,周身清爽。练功后如不知保养,也会感到真气减弱或丧失。如饮酒大醉后,身体似大病…  相似文献   

20.
小周天即是真气在人体任督两条经脉上循环流动的路径。其上有三丹田之说,上丹田泥丸,中丹田绛宫,下丹田气海。这三个部位是练功时常采用的意守部位,其中下丹田藏精,意守此部位可“练精化气”;中丹田藏气,意守此部位可“练气化神”,上丹田藏神,意守此部位可“练神还虚”。有趣的是,在小周天的路径上分布着人体全身所有的内分泌腺体,在任脉上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胰腺、胃肠(目前被认为是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和性腺等。在督脉上有肾上腺、松果体、下丘脑和脑垂体等。当人体入静进入气功态时,真气被激发而沿周天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