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51例,均行囊肿壁部分切除+囊肿与蛛网膜下腔和脑池造瘘沟通术.结果 51例症状消失,随访到37例,行CT和MRI扫描囊肿消失9例,囊肿体积缩小1/2以上18例,另10例缩小1/3.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安全、微创、效果明确,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神经内窥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 1 998年 7月至 1 999年 8月采用神经内窥镜 ,对 1 3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治疗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资料和文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1 3例 ,男 1 1例 ,女 2例 ,年龄 3- 47岁 ,平均 1 5.7岁 ,其中 1 8岁以上 4例。表现癫痫 4例、头痛 4例、走路不稳 2例、多动 2例、月经不规则 1例。 CT或 MR显示囊肿分别位于外侧裂 6例、后颅窝 4例、顶部 2例、鞍旁 1例。囊肿大小为 3.0× 3.0× 2 .0 cm~ 7.5× 5.0× 7.0 cm。2 .手术方法 在全麻下用外径 6.5mm的硬质神经内窥镜。根据 CT或 MR的引导 ,于囊肿最近的部位颅骨钻孔 ,剪开硬膜 ,电凝并…  相似文献   

3.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神经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1年3月~2002年10月我院行颅内蛛网膜囊肿脑池或脑室内镜造瘘术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5~52岁,平均16.8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效果,为蛛网膜囊肿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至2010年5月使用神经内镜治疗的108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及手术效果.结果 108例均成功行造瘘术.短期内症状好转68例(63%,68/108),其中头痛、恶心及呕吐症状缓解40例(95%,40/42);年龄小于12岁74例中症状好转48例(65%,48/74),其余34例中症状好转20例(59%,20/34).术后1周影像学结果示术前合并脑积水16例均明显缓解.手术并发症包括发热、硬膜下积液、皮下积液、动眼神经麻痹、颅内感染,除1例死于术后颅内感染外,其余经处理后治愈出院.94例随访3月,影像学检查示蛛网膜囊肿消失或缩小61例(64.9%,61/94),无变化33例(35.1%,33/94);临床症状较术前改善54例(57.4%,54/94),其中癫痫好转8例(44.4%,8/18);86例术后随访半年,影像学检查示蛛网膜囊肿造瘘术无效46例(53.5%,46/86).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长期有效率不高,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好发部位蛛网膜囊肿(IAC)的内镜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1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中颅窝AC及3例鞍上池IAC患者选择内镜部分IAC切除+IAC-基底池穿通术,6例后颅窝AC患者中5例行内镜部分IAC切除+脑池穿通术,1例患者行内镜IAC大部分切除术。对患者术后症状、体征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1例失随访)中症状消失9例,改善9例,无明显变化2例。影像学复查显示,IAC张力消失3例,与术前相比,囊腔缩小、脑组织膨胀饱满14例,无明显变化3例。结论 IAC部分切除+囊肿-脑池穿通术的治疗效果较好,应作为影像学检查示与脑池、脑室比邻的AC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于1996年应用德国生产的Storz硬质神经内窥镜治疗6例颅内不同部位蛛网膜囊肿。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35(6~58)岁。病史自数月至数年不等。 1.2 临床表现 明显头痛4例,恶心呕吐1例,头昏1例,偏瘫1例,癫痫1例。全组均行  相似文献   

7.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其中采用神经内镜下囊肿脑池造瘘和囊壁部分剥除18例,囊肿次全切除3例,囊肿脑室造瘘5例(1例尚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随访3个月-2年。结果 术前有症状的20例患者中,症状消失11例,改善7例,无变化2例,术后不能改善的症状主要是癫痫。有随访影像学复查结果的16例患者中,囊肿消失6例,缩小7例,无变化3例。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有效和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中颅窝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性、安全性,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方法:根据影像学的分型,采用神经内镜对16例中颅窝蛛网膜囊肿进行囊肿壁部分切除及造瘘术。结果:11例行囊肿壁大部切除及邻近脑池造瘘;5例行囊壁部分切除及邻近脑池造瘘。术后除1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1例出现硬膜下积液,2例发热外,大部分病例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治疗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颅内蛛网膜囊肿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当前国内外对颅内蛛网膜囊肿(arachnoid cyst,AC)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的争议.囊肿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也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之一.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引进,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偏爱于神经内镜手术,但内镜治疗的可靠性即远期疗效仍缺乏长期的大宗的病例随访.AC是脑实质外非肿瘤性的良性病变,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1]).随着影像学设备的普遍运用,颅内囊肿的发现率有明显上升趋势.AC常多见于小孩,常因外伤后影像学检查发现,也因囊肿扩大或出血产生临床症状而发现.本文参阅了近几年国外文献研究进展,对AC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体会(附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象与方法我院2005年4月~2006年4月,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15岁,平均10岁。病程5个月~5年。临床表现:颅高压7例,癫疒间1例,颞部膨隆3例;外伤后偶然发现1例(同时伴额颞部硬膜下积液)。影像学检查示蛛网膜囊肿位于外侧裂8例,鞍上2例,侧脑室2例。不同程度脑积水3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神经导航辅助内镜治疗侧脑室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运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技术手术治疗侧脑室蛛网膜囊肿,探讨两者结合应用对开展神经内镜技术治疗脑室深部病变的意义。方法对10例蛛网膜囊肿病人运用神经导航制定手术计划,设计理想的手术切口和入路,实时、动态地监测内镜的操作轨迹。结果本组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内镜下行蛛网膜囊肿开窗术6例;切除术4例,其中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无出血、感染及神经功能缺失等并发症。结论内镜手术治疗侧脑室内蛛网膜囊肿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结合神经导航技术,可以弥补病理情况下脑室内局部解剖变异影响内镜操作定位困难的缺陷,使脑室内复杂手术的精确性更高、更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外侧裂蛛网膜囊肿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其中单纯内镜手术3例,神经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9例,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6例,随访6个月-2年。结果囊肿消失7例,明显缩小15例,无变化6例,头痛头晕症状明显好转者21例,视力明显好转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发热6例,头痛呕吐10例,动眼神经不全麻痹1例。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手术切除颅内表皮样囊肿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2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26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中,小脑幕下19例,小脑幕上7例。囊肿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术后颅内压升高症状、三叉神经痛完全消失,77.8%(7/9)的听力改善,75.0%(3/4)的癫痫改善,66.7%(4/6)的视力改善。术后主要并发症为面神经麻痹、后组颅神经麻痹。术后随访8~56个月,平均32.8个月;术后6个月,GOS评分5分22例,4分4例;复查MRI,囊肿无复发或进展。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切除颅内表皮样囊肿是可行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资料65岁女性,因头痛2年、加重半年于2019年9月23日入院。当地医院头颅CT示左侧额顶部囊性占位性病变。我院头颅MRI示左侧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额顶叶囊性病变,周围脑组织有挤压(图1A~C)。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GCS评分15分;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9月27日在全麻下行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囊肿-侧脑室造瘘+支架植入术。取仰卧位,头正位,头高脚低,术前行神经导航定位,确定囊肿位置规划手术入路,并避开周边重要神经功能结构。在左顶部预画线处行长约4 cm直切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34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开颅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囊肿-腹腔分流术以及神经内镜造瘘术.结果 34例术后随访2个月~5年,平均2年,复查颅脑CT示:囊肿消失11例,囊肿明显缩小12例,略有减小6例,无变化5例.结论 对有临床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应积极手术治疗;充分沟通临近脑池及蛛网膜下腔及确切止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肌肉填塞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们自 1 999~ 2 0 0 0年间采用肌肉填塞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intracranialarachnoidcyst,IAC) 7例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5例 ,女性 2例 ,年龄 5~ 47岁 ,平均 1 9 8岁。病史中有外伤史 1例 ,其它无明显诱因。病程最短者 1周 ,最长者 2年。 7例中额部 2例 ,外侧裂池 3例 ,顶叶 2例 ,枕叶 1例。囊肿均为单发。2 .临床症状 :6例有颅内高压症状 ,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 ,并有 2例伴癫痫。另 1例表现为癫痫伴精神症状。 7例中除 1例起病较急外 ,其余均缓慢起病。3 .头颅CT检查 :本组均行CT检查 ,平扫显示囊肿呈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后颅窝蛛网膜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共40例病例经CT和MRI均证实为后颅窝蛛网膜囊肿,随机分成显微镜切除组和内镜治疗组,术前均行MRI相位对比电影法.术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并发症等判定疗效,同时进行1-2年随访.结果 本组病例行显微镜下囊肿切除术15例,内镜下囊肿切除25例.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术后复查头部MRI显示28例患者后颅窝囊肿较术前有明显缩小(94%),MRI相位对比电影显示第四脑室脑脊液流动恢复正常.随访1年,内镜组12例囊肿缩小,14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87%.显微镜组8例缩小,3例复发,10例临床症状好转,总有效率为53%.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后颅窝蛛网膜囊肿与传统的开颅显微镜手术比较,其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安全,患者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征、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64例,其中囊肿全切20例,囊肿大部分切除加囊肿-腹腔分流术26例,囊肿大部分切除加脑池交通术18例。结果 随访1~7a,患者精神症状和癫痫发作均控制,体征消失。复查CT:29例囊肿消失,35例囊肿明显缩小。结论 显微手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手术方法得当,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经我科神经内镜造瘘治疗的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病例,根据脑脊液的流动方向明确提出其准确的造瘘位置.方法 根据病灶位置及局部脑脊液流动方向,27例手术指征明确的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分别接受神经内镜囊肿-四叠体池造瘘或囊肿-小脑上表面蛛网膜下腔造瘘.术后定期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 将大枕大池误诊为枕大池蛛网膜囊肿1例,26例枕大池蛛网膜囊肿中7例接受囊肿-四叠体池造瘘、19例接受囊肿-小脑上表面蛛网膜下腔造瘘.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症状改善率88%( 23/26),闭目难立征转阴率92%( 24/26),囊肿体积缩小率8% (2/26),对4例脑积水患者同时行第三脑室造瘘术且术后脑室体积均恢复正常.结论 通过顺脑脊液流向对枕大池蛛网膜囊肿进行造瘘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因此认为重建脑脊液的正常循环是枕大池蛛网膜囊肿造瘘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结合显微镜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效果和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内镜神经外科专业组从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应用神经内镜结合显微镜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肿瘤颅内表皮样囊肿内容物镜下全切除,5例少量残留;6例将囊肿壁完全切除,其余部分切除,手术后恢复良好,无迟发性出血和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能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