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外周血CD4+CD25+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急性排斥反应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8年1月间,符合入选条件的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共55例,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分为排斥组(14例)和无排斥组(41例).肝移植术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简称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出院后1年内每隔3~6个月复查;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于治疗前和治疗缓解后(3~6个月)复查.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的变化,对排斥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外周血CD4+CD25+Foxr3+T细胞百分率与排斥反应活动指数(RAI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前,排斥组与无排斥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斥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为(2.23±0.54)%,低于无排斥组的(2.99±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斥组中,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低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的(3.67±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斥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与RAI呈负相关(r=-0.80,P<0.01).结论 监测肝移植受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可辅助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及判断其严重程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eripheral blood (PB) CD4+ CD25+ 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Tregs)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end-stage liver diseas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s of PB Tregs and acute rejection. Methods A p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55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iver transplantation.Fourteen out of 55 cases suffered from acute rejectio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were defined as rejection group,while the rest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no acute rejection group. PB was obtained from liver transplant patien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longitudinally: pre-transplant, post-transplant within one year and acute rejection. The circulating CD4+ CD25+ Foxp3+ Tregs in PB were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Blood samples were drawn during acute rejection, at the same time, liver biopsies were performed. The circulating CD4+ CD25+ Foxp3+ Treg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levels of circulating CD4+ CD25+ Foxp3 + Tregs cells pre-transplant. However, the levels of circulating CD4+ CD25+ Foxp3+ Tregs in rejection group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compared with no-rejection group (2. 23 % ± 0. 54 % vs. 2. 99 % ±0. 86 %,P<0.01). The frequency of CD4+ CD25+ Foxp3+ T cell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jection activity index (RAI) (r = - 0. 80, P<0. 01 ). Conclusion Monitoring PB CD4+ CD25+ Foxp3+ Tregs levels may be helpful in evaluating the immune state and act as a more sensitive marker for acute rejection diagnosis in the patients follow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肝移植受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及其判断肝移植受者不同免疫状态的价值。方法 52例肝移植受者,分为免疫耐受组28例、急性排斥反应组(排斥组)13例、药物不良反应组(药物反应组)1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三组患者外周血CD4+、CD8+及CD80、CD86的表达水平,并计算CD4+/CD8+。结果与免疫耐受组和药物反应组比较,排斥组患者外周血CD8+水平较低,而CD4+、CD4+/CD8+、CD80、CD86均较高(P0.05~0.01)。与免疫耐受组比较,药物反应组患者外周血CD8+、CD80、CD86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而CD4+、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CD80、CD86可作为判断肝移植受者免疫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接受肝移植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受者作为排斥组(17例),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按1∶1比例选取肝功能稳定的肝移植受者作为对照组(17例)。分析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受者他克莫司浓度。比较两组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和比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诊断价值。比较排斥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和比例的变化。结果  排斥组17例受者中,4例在术后28 d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3例在术后29~180 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两组他克莫司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5)。与对照组比较,排斥组受者外周血T细胞、CD4+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T细胞的比例均上升(均为P < 0.05)。肝移植术后早期NKT细胞比例升高是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774,95%可信区间(CI)1.059~2.971,P=0.029]。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CD4+T细胞、B细胞和NKT细胞比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73和0.77。联用CD4+T细胞、B细胞和NKT细胞比例的AUC为0.89,当临界值为0.69时,灵敏度为0.706,特异度为0.941。排斥组所有受者治疗后均逐渐恢复,最终肝功能正常,治疗后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比例均降低(均为P < 0.05)。结论  NKT细胞比例升高提示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风险增加,联用CD4+T细胞、B细胞和NKT细胞比例可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身照射(TBI)预处理诱导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及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在诱导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以雄性Lewis、DA大鼠为供、受体,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同种肝移植组、自发免疫耐受组、急性排斥反应组.观察各组受体的生存时间及生存率,检测受体术后外周血中ALT、TB含量、Foxp3~+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和T细胞亚群上GITR的表达,检测受体术后第14天移植肝的病理变化和受体脾脏CTL杀伤活性.结果 自发免疫耐受组,术后经历短暂排斥反应最终获得免疫耐受并长期存活.急性排斥反应组,在术后第17~21天死亡,与其他组相比,外周血血清中ALT、TB含量明显升高,而Foxp3~+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TBI预处理大鼠供肝致受体外周血中CD3~+ CD4~+ T细胞上GITR表达降低,CD3~+CD8~+T细胞上GITR表达增加,提高CTL的杀伤活性.结论 通过TBI清除供体大鼠肝移植物中携带的旁路淋巴细胞,致受体外周血中Foxp3~+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降低,而使CD3~+ CD8~+T细胞上GITR表达增加,共同诱导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和耐受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在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了我中心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的肝移植病例资料,常规于肝移植术前1天、移植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各采集静脉全血,分别测定CD3+CD4+细胞、CD3+CD8+细胞,并计算CD3+CD4+细胞与CD3+CD8+细胞的比值。在符合入选标准的74例肝移植病人中,术后一月内发生排斥反应8例(排斥组),一月内未发生排斥反应63例(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排斥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CD3+CD4+细胞和CD3+CD8+细胞的测定值缺乏组间统计学差异,但排斥组CD3+CD4+细胞/CD3+CD8+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用CD3+CD4+细胞/CD3+CD8+细胞比值评估机体免疫抑制的水平,可能是预测排斥反应更为敏感的指标,并且能为寻求理想的免疫抑制状态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水平与肝移植术后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肝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样本142例次,应用ImmuKnow免疫细胞功能检测试剂盒检测ATP。根据患者肝移植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及不同的免疫应答状态分组,分析CD4+T淋巴细胞ATP水平与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关系。结果根据患者临床状态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其ATP值分别为236.0(41.0~512.0)μg/L和371.5(9.0~1000.0)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ATP水平将患者分为低免疫应答组、正常免疫应答组和高免疫应答组,其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5.0%、13.6%和0,各组间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ATP值与肝移植术后感染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潜在免疫耐受者免疫状态,为临床指导抗排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中心行肝移植存活至今潜在免疫耐受者29例,分为3~5年组(3Y组)10例,5~11年组(5Y组)19例,另纳入肝移植术后反复排斥反应者(RJ)10例,年龄匹配健康对照组(HC)17例;流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自然杀伤(NK)细胞、记忆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3个亚群的表达.结果 3Y、5Y组CD4+ CD25+T细胞(3Y:27.56±4.63;5Y:30.07±3.91)、静息性Treg占CD4+T细胞比例(3Y:0.22±0.05;5Y:0.17±0.03)比R J组明显升高(CD4+ CD25+ T:11.78±4.28;静息性Treg:0.05±0.02)(P<0.05);5Y组NK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29.11±3.31)比RJ组(13.92±3.11)明显升高(P<0.05);效应性记忆性CD8+T细胞比例3Y组(12.92±2.05)比RJ组(8.74±1.69)明显升高(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潜在免疫耐受者外周血NK细胞、静息性调节性T细胞和效应性记忆性CD8+T细胞比例相对排斥反应者明显升高,可作为潜在的耐受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体外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方法进行免疫监测来预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肾移植受者,将其分为急性排斥反应组(20例)和肾功能正常组(20例);选取10名健康供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分离出外周血淋巴细胞,并经佛波酯(phorbol myfismte acetate,PMA)和离子霉素(ionomycin,Ion)体外刺激8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白介素(IL)-2、IL-6的表达强度及CD3+CD69+、CD3+CD71+淋巴细胞比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IL-2联合IL-6、CD3+CD69+联合CD3+CD71+预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组的IL-2、IL-6的荧光强度和CD3+CD69+、CD3+CD71+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IL-2联合IL-6预测肾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度为0.90,特异度为0.95。CD3+CD69+联合CD3+CD71+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度为0.95,特异度为0.90。结论监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刺激上清液中的IL-2、IL-6及CD3+CD69+、CD3+CD71+的表达强度,可以预测急性排斥反应。此法简便,敏感度和特异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源性重组白细胞介素13(rIL-13)抑制同种肝移植大鼠的排斥反应和延长大鼠存活时间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Lewis大鼠为供鼠,BN大鼠为受鼠,采用重建肝动脉的大鼠肝移植方法建立同种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鼠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术后第1、2、3、4和5天经尾静脉注射rIL-13 10μg/d,同期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第7天,检测两组移植肝功能,测定移植肝组织病理改变、细胞因子表达及CD8+T淋巴细胞浸润等情况,并根据Banff标准计算排斥活动指数(RAI),观察术后2周的存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肝功能明显改善,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E选择素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P<0.05),术后2周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的RAI为4.8±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1.2(P<0.05).结论 外源性重组rIL-13可减少促炎症因子TNF-α的释放和抑制E选择素的表达,减少移植物CD8+T淋巴细胞的浸润,从而减轻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延长大鼠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CR)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 helper,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Th17/Treg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肾移植CR患者(CR组)和22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的Th 17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西罗莫司为基础联合槐耳颗粒、胸腺肽α-1的三联抗肿瘤疗法对大鼠肝癌肝移植复发模型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7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三联组、西罗莫司组、槐耳组、胸腺肽组、阳性对照组、空白组, 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 其余各组均采用化学诱癌法建立模拟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动物模型。模型建立后, 取阳性对照组大鼠鉴定模型是否成功建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Treg%)、CD4+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例(CD4+T%)及CD8+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例(CD8+T%)。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reg%与CD4+T%、CD8+T%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CD4+/CD8+)之间的关系。结果 大鼠肝癌组织病理切片提示建模成功。阳性对照组的Treg%高于空白组,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三联组的Treg%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胸腺肽组和槐耳组, 明显高于空白组(均为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 三联组、西罗莫司组和胸腺肽组的CD4+T%和CD8+T%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联组的CD4+T%和CD8+T%均高于胸腺肽组、西罗莫司组和槐耳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大鼠的外周血Treg%与CD4+ T%、CD8+ T%和CD4+/CD8+均呈负相关, 且三联抗肿瘤疗法可降低Treg%与CD4+/CD8+之间的负性相关关系。结论 西罗莫司为基础的三联抗肿瘤疗法可降低大鼠外周血Treg水平, 提高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 发挥抗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腺病毒载体介导的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基因转染对小鼠同种异体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以Balb/c小鼠为供体,以C57BL/6小鼠为受体,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C57BL/6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受体分为3组(21只/组):(1)对照组,单纯同种异体心脏移植;(2)Ad-SOCS3组,供体术前24h转染2×109pfu编码SOCS3基因的腺病毒载体;(3)Ad-GFP组,供体术前24h转染2×109pfu空病毒载体。每组10只受体用于观察生存期;每组5只受体分别于术后第1、3、5、7、9日处死,获取移植物,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OCS3mRNA表达的变化;每组6只受体于术后第6日处死,获取移植物和脾脏用于组织学检查及Foxp3mRNA、白介素(IL)-17mRNA表达的检测,同时检测脾脏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lymphocytereaction,MLR)强度,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调节性T细胞(Treg)及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供体术前SOCS3基因转染可明显增加术后移植物内SOCS3 mRNA表达;Ad-SOCS3组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Ad-GFP组(P0.05)。术后第6日,Ad-SOCS3组移植物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轻、排斥反应强度级别较低、MLR较弱;该组移植物内Foxp3 mRNA水平及脾脏内CD4+CD25+Treg比例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L-17 mRNA水平及脾脏内CD4+IL-17+Th17比例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供体SOCS3基因转染能够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淋巴细胞浸润、抑制T淋巴细胞同种抗原反应性以及抑制Th17免疫反应等有关,与Treg的产生及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13.
胡维昱  李勇  赫建帅  张永明  韩冰  吴力群 《器官移植》2010,1(5):269-271,275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白介素(interleukin,IL)-10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e absorbent assay,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9例肝脏移植受者外周血及肝穿刺组织中IL-10的表达情况。以有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将受者分为急性排斥组和非排斥组;并将非排斥组按肝功能情况分为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外周血IL-10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临界点、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急性排斥组外周血及肝组织中IL-10表达均显著低于非排斥组(均为P〈0.05)。非排斥组中肝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外周血及肝组织中的IL-10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临界值为9.45pg/ml,敏感度为0.591,特异度为0.676。结论 IL-10的低表达提示肝脏移植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该指标可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中CD4+及CD8+的表达特点。方法:收集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的癌组织(乙肝肝癌组)和癌旁组织(乙肝癌旁组)以及30例因良性病变而行肝切除的患者的新鲜肝组织(对照组),分离组织浸润淋巴细胞,用抗CD3、CD4和CD8单克隆抗体同时荧光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表面标志的表达情况。结果:1)乙肝肝癌组、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CD3+CD4+T细胞占浸润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2.31±3.68)%、(10.69±2.47)%及(4.21±4.26)%。乙肝肝癌组显著高于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乙肝癌旁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9)。2)乙肝肝癌组、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CD3+CD8+T细胞占浸润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6.10±5.82)%、(21.82±2.70)%及(41.31±14.01)%,乙肝肝癌组及乙肝癌旁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04),而乙肝肝癌组与乙肝癌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1)。3)乙肝肝癌组组织浸润淋巴细胞中CD3+CD4+T细胞与CD3+CD8+T细胞的比值为0.91±0.30,显著高于乙肝癌旁组(0.47±0.11,P=0.003)及对照组(0.11±0.13,P=0.000),CD3+CD4+与CD3+CD8+T细胞的比值出现失衡。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T细胞亚群失调,表现为CD3+CD4+T细胞所占比例升高,CD3+CD8+T细胞所占的比例下降,CD3+CD4+/CD3+CD8+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内三磷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与原发性肝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 64例次肝癌肝移植,5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该研究。采集外周血标本,用ImmuKnowTM免疫细胞功能测定试剂盒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ATP值。根据样本采集时肝癌肝移植患者是否发生肝癌复发,将采集的64份全血标本分为非复发组(51份)和复发组(13份)。结果健康对照组、非复发组、复发组的CD4+T淋巴细胞内ATP含量分别为(459±121)ng/ml、(308±101)ng/ml、(138±97)ng/ml,复发组的ATP值明显低于非复发组和对照组。ATP值降低(147ng/ml)时肝癌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与肝癌复发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CD4+T淋巴细胞内ATP含量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具有良好相关性,监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上述指标对评估其免疫状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永海  张淦  李明  陈栋  向莹  郭晖  张伟杰 《器官移植》2011,2(3):129-134
目的 探索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诱导并扩增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优化方案.方法 分离、培养NOD小鼠骨髓来源的imDC和淋巴细胞,并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分别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CD4+CD25+FOXP3+调节型T细胞的影响。方法 71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化疗联合消癌平注射液;对照组35例单独采用化疗,两组化疗均采用GP方案。完成2周期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型T细胞比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4+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及CD4+CD25+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6.2±2.4)%和(27.6±6.0)%,而对照组分别为(8.2±0.5)%和(32.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比例,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免疫增强剂,联合化疗可明显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以及对其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以大黄素和环孢素A(CsA)分别在术后腹腔给药,并以给予PBS作为模型对照组,观察不同药物移植后大鼠存活时间的影响,以及对移植术后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ulatory cells,Treg)亚群的变化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大黄素能显著延长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术后成活时间,大黄素组大鼠的平均存活时间(17.4±2.5)d与肝移植模型对照组(8.8±1.9)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鼠肝移植后大黄素给药可显著上调受体大鼠外周血以及肝内CD4+CD25+Treg的比例,并显著增强CD4+CD25+Treg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结论大黄素能够延长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术后成活时间,并可能通过上调外周血以及肝内CD4+CD25+Treg的数量及免疫抑制功能来实现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25名健康人群,采血并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Th17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的表达差异。同时,采用Spearman检验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为(2.10±0.87)%,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为(7.10±2.32)%,原发性肝癌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为(3.38±1.68)%,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为(11.78±5.6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40和4.162,P值均〈0.01)。原发性肝癌患者组外周血Th17细胞与CD4^+CD25^+Fosp3^+调节性T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821,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h17和CD4^+CD25^+Fosp3^+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较高,二者呈正相关。CD4^+CD25^+Fosp3^+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促进Th17细胞分化导致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